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低功耗硅基OLED微显示器的区域梯度调光策略 被引量:1
1
作者 季渊 马新德 +2 位作者 孙严睿 陈宝良 张引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408-1419,共12页
针对近眼显示设备存在显示功耗较大的问题,通过研究人眼视觉的特性提出一种人眼凝视点自适应的区域梯度调光算法。首先进行中心凹-亮度掩蔽实验以获取人眼的恰可觉差(Just Noticeable Difference,JND),并在此基础上改进了传统人眼凝视... 针对近眼显示设备存在显示功耗较大的问题,通过研究人眼视觉的特性提出一种人眼凝视点自适应的区域梯度调光算法。首先进行中心凹-亮度掩蔽实验以获取人眼的恰可觉差(Just Noticeable Difference,JND),并在此基础上改进了传统人眼凝视点的几何光路模型,得到更符合人眼自适应特性的几何光路模型,引入最大视角判别法有效提高了视角计算效率。随后,对图像进行预处理时采用改进的对比度增强算法,以在保持图像平均显示亮度基本不变的情况下增强显示效果。根据实验得到的JND阈值和凝视点信息,对图像实施了区域和全局功耗限制,从而在降低功耗的同时保持了视觉主观感受。在FPGA硬件平台上完成了算法的验证。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在柯达标准测试集下使硅基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OLED)微显示器的显示功耗降低23.05%,基本满足硅基OLED微显示器的低功耗显示的要求,可为其性能提升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梯度调光 凝视点自适应 微显示器 显示功耗 恰可觉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硅基OLED微显示器的集中式融合扫描策略
2
作者 季渊 许怡晴 +2 位作者 陈宝良 张引 黄忻杰 《液晶与显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72-481,共10页
本研究针对数字驱动型硅基OLED(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OLED)微显示器在显示动态图像时引发的视觉感知问题,尤其是动态假轮廓和闪烁现象,提出了一种新的扫描策略——集中式融合扫描。集中式融合扫描策略采用灰度权值重分配和融... 本研究针对数字驱动型硅基OLED(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OLED)微显示器在显示动态图像时引发的视觉感知问题,尤其是动态假轮廓和闪烁现象,提出了一种新的扫描策略——集中式融合扫描。集中式融合扫描策略采用灰度权值重分配和融合子场概念,通过对整数子场数目和权值的重新分配,以及将融合子场固定于调制周期中间位置,改善显示器图像质量。实验结果表明,集中式融合扫描在峰值信噪比方面较传统扫描方法平均提高约13%,均方误差降低了约10%,并且结构相似度评分接近1,显著高于现有扫描方法。集中式融合扫描在JEITA闪烁评估中的表现优于19子场扫描法,闪烁量化值降低了约22%。集中式融合扫描策略在改善数字驱动型硅基OLED微显示器的图像显示质量方面提供了一种有效解决方案,为未来显示技术的研究和创新提供了新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基OLED 微显示器 集中式融合扫描 数字驱动 脉宽调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遗传算法的场堆叠硅基OLED微显示器伽玛校正研究
3
作者 陈宝良 季渊 +1 位作者 黄忻杰 刘俊恺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94-207,共14页
硅基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微显示器的驱动方式主要分为数字驱动和模拟驱动。在数字驱动中,OLED器件的等效电容导致开启过程中产生亮度脉冲,特别是在场堆叠驱动方式中,固定小数子场的开关过程带来的亮度脉冲直接影响显示的亮度,导致灰阶... 硅基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微显示器的驱动方式主要分为数字驱动和模拟驱动。在数字驱动中,OLED器件的等效电容导致开启过程中产生亮度脉冲,特别是在场堆叠驱动方式中,固定小数子场的开关过程带来的亮度脉冲直接影响显示的亮度,导致灰阶曲线呈现出非线性递增,这为Gamma校正带来了挑战。为改善Gamma校正的过程及其结果,基于场堆叠数字驱动提出了一个新型亮度模型。该模型结合场顺序、场权值、Vcom电压值和Vcom电压配置,组成一个综合的参数空间。基于该模型,运用遗传算法对灰阶曲线进行了优化,并在分辨率为2560×2560×3的全彩硅基OLED微显示器上进行了实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通过优化参数空间,白色光灰阶曲线的均根方差和无效灰度点数从21.65 cd/m^(2)、15395个降至1.62 cd/m^(2)、2977个,得到显著改善。这一改进不仅使灰阶曲线更加线性和单调,还有效减少了无效灰度点,成功地实现了白色光Gamma 2.2曲线的精确校正。相比于模拟驱动,场堆叠数字驱动在低灰阶显示上展现出更佳的区分度,更符合人眼对显示效果的感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AMMA校正 遗传算法 硅基OLED微显示器 场堆叠数字驱动 灰阶曲线 OLED等效模型 视觉建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LED微显示器的原子扫描策略 被引量:15
4
作者 季渊 王成其 +2 位作者 陈文栋 满丽萍 冉峰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998-1005,共8页
为了实现2K及以上超高清微型显示器的高效率高性能扫描,建立了微型显示器的原子扫描模型。对该模型采用的数学矩阵、基于分形延伸的植入运算进行研究,提出了原子扫描策略并推导了原子扫描序列。首先,对现有的PWM(脉冲宽度调制)扫描策略... 为了实现2K及以上超高清微型显示器的高效率高性能扫描,建立了微型显示器的原子扫描模型。对该模型采用的数学矩阵、基于分形延伸的植入运算进行研究,提出了原子扫描策略并推导了原子扫描序列。首先,对现有的PWM(脉冲宽度调制)扫描策略进行扫描性能分析。然后,在分析比较几种扫描策略性能的基础上,说明原子扫描是实现较优性能的最佳选择。实验结果表明:对于256级灰度,采用32位子空间,8位权值比为128∶64∶32∶16∶9∶4∶2∶1的原子扫描策略具有较好的线性度和较高的传输效率。在分辨率为1 600×1 600的原子扫描方案中,时钟频率为50MHz,帧频可达90Hz,线性度接近99.8%,传输效率高达100%,基本满足超高分辨率扫描系统中高帧频、较低时钟、高线性度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发光 微显示器 超高分辨率 分形扫描 原子扫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OLED微显示器的原子扫描控制器设计 被引量:13
5
作者 张春燕 陈文栋 +3 位作者 季渊 赵浩然 冉峰 闫科 《液晶与显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395-401,共7页
头戴式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显示的持续升温推动微显示器不断向高分辨率、高刷新率的方向发展,然而微显示器有限的带宽难以承载虚拟世界下的海量图像数据,为了减少微显示器系统扫描成像过程中的时间冗余,提高数据传输效率和图... 头戴式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显示的持续升温推动微显示器不断向高分辨率、高刷新率的方向发展,然而微显示器有限的带宽难以承载虚拟世界下的海量图像数据,为了减少微显示器系统扫描成像过程中的时间冗余,提高数据传输效率和图像线性度,建立了一种伪随机扫描顺序的原子扫描模型。传统的微显示器是从第一个像素到最后一个像素连续顺序扫描的,原子扫描采用分子空间按位的扫描方法,将整个显示屏幕分成若干子空间,扫描时可以任意切换子空间。根据原子扫描模型设计了微显示器的原子扫描控制器,通过分辨率为1.6k×3×1.6k硅基OLED微显示器的验证,扫描达到了100%的传输效率和93.8%的线性度,相比于传统的十二子场扫描,时钟频率降低了约3.3倍。证明了原子扫描控制器的可行性,适用于超高清、高分辨率、海量数据的图像显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显示器 原子扫描控制器 传输效率 线性度 子空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线OLED微显示器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8
6
作者 冉峰 何林奇 季渊 《液晶与显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633-637,共5页
针对现有微显示器系统采用硅基液晶(LCOS)带来的功耗、用户体验不佳,以及图像发送端和微显示器之间一般通过物理电线连接,或者采用传输效率不高的无线图像传输协议等问题,采用OLED微显示器和基于非压缩数据的无线图像数据传输协议WHDI... 针对现有微显示器系统采用硅基液晶(LCOS)带来的功耗、用户体验不佳,以及图像发送端和微显示器之间一般通过物理电线连接,或者采用传输效率不高的无线图像传输协议等问题,采用OLED微显示器和基于非压缩数据的无线图像数据传输协议WHDI的无线传输模块,利用FPGA EP2C8Q208C8作为核心控制器件,设计了主控制器以及OLED微显示器的驱动与控制模块,从而完成了整个无线OLED微显示器系统的设计,实现了高清图像的无线实时传输和显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LED微显示器 WHDI FPG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型硅基液晶微显示器件像素电路的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宋玉龙 刘绍锦 +3 位作者 崔宏青 张俊瑞 冯亚云 凌志华 《液晶与显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28-332,共5页
设计了一种新型硅基微显示器件场缓存像素电路结构,并通过SPICE模拟与其他像素电路做比较,分析了其电路特点。新型像素结构可使在电压保持期间影响液晶电容电压的晶体管数量降到最低,从而提高了像素电容的电压保持率,降低了闪烁,并减小... 设计了一种新型硅基微显示器件场缓存像素电路结构,并通过SPICE模拟与其他像素电路做比较,分析了其电路特点。新型像素结构可使在电压保持期间影响液晶电容电压的晶体管数量降到最低,从而提高了像素电容的电压保持率,降低了闪烁,并减小了电磁干扰对像素电压的影响,提高了器件可靠性,同时提高了对光照的承受能力及对温度变化的适应能力,改善了显示品质,适用于高亮度显示器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基液晶显示 场序显示彩色 场缓存 像素电路 微显示器 电路结构 硅基液晶 像素 SPICE模拟 电容电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硅基OLED微显示器最优扫描算法的非线性校正 被引量:4
8
作者 刘万林 季渊 +3 位作者 冉峰 李天 黄长川 秦嘉琦 《光电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200-205,共6页
针对最优灰度扫描算法在灰度级丰富的图像上产生轮廓线的问题,对算法进行非线性校正?首先分析最优扫描算法的灰度级与像素数据的关系,并与传统脉宽调制(PWM)灰度产生策略作比较,找出产生轮廓线的原因;根据人眼对不同灰度差值图像的主观... 针对最优灰度扫描算法在灰度级丰富的图像上产生轮廓线的问题,对算法进行非线性校正?首先分析最优扫描算法的灰度级与像素数据的关系,并与传统脉宽调制(PWM)灰度产生策略作比较,找出产生轮廓线的原因;根据人眼对不同灰度差值图像的主观感受,将灰度差值划分为可接受差值和不可接受差值;然后通过MATLAB对最优扫描各比特的灰度权值重新赋值,得到所有可能的组合,剔除不可接受差值的组合;最后计算线性度较好的组合在不同显示分辨率下的数据传输频率?实验结果表明:对于256级灰度图像,当校正后的8位比特的权值比例为208:104:52:24:14:8:3:1时,灰度图中的轮廓线从13条减少到0条?通过硅基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微显示器观察,轮廓线消除,图像质量得到改善,并且在超高分辨率下,消耗的系统时钟频率比传统的场扫描法低,在降低系统成本上具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LED微显示器 最优扫描 非线性校正 扫描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亮度顶发射单色绿光OLED微显示器件制备 被引量:2
9
作者 段瑜 张筱丹 +7 位作者 孙浩 朱亚安 王光华 宋立媛 于晓辉 万锐敏 季华夏 李亚文 《红外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022-1026,共5页
通过采用高效磷光体系材料和顶发射有机发光结构,配合自有的SVGA060全数字信号电路系统架构CMOS硅基驱动电路,获得了发光峰位于535 nm的高亮度单色绿光、0.6英寸、800×600分辨率OLED微显示器件,最大亮度可达20000 cd/m^2。其起亮... 通过采用高效磷光体系材料和顶发射有机发光结构,配合自有的SVGA060全数字信号电路系统架构CMOS硅基驱动电路,获得了发光峰位于535 nm的高亮度单色绿光、0.6英寸、800×600分辨率OLED微显示器件,最大亮度可达20000 cd/m^2。其起亮电压为2.6 V,亮度从20 cd/m^2到20000 cd/m^2的驱动电压摆幅为2.7 V,最大电流效率为24.43 cd/A。电流密度为20 m A/cm^2时,色坐标CIEX=0.286、CIEY=0.665。该器件在1000 cd/m^2和500 cd/m^2亮度下的半衰期为42559 h和186208 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亮度绿光 OLED 微显示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拍双存储伪并行LCoS微显示器交流驱动的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任立儒 耿卫东 孙钟林 《液晶与显示》 CAS CSCD 2003年第3期198-200,共3页
双拍双存储式驱动的LCoS微显示器引入了一些新的问题,对此提出了应用于双拍双存储式驱动的LCoS微显示器的新的交流驱动方式,通过互补驱动信号电压和浮动公共电极电压相结合的方法,不但满足了LCoS的要求,而且降低了工作电压。
关键词 LCoS微显示器 交流驱动 液晶显示器 液晶屏 工作电压 互补驱动信号电压 浮动公共电极电压 双拍双存储伪并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亮度LCoS微显示器的接口设计 被引量:1
11
作者 任立儒 耿卫东 孙钟林 《液晶与显示》 CAS CSCD 2002年第4期275-279,共5页
为了提高LCoS微显示器的亮度 ,提出了双拍存储伪并行的驱动方式 ,设计了适用于高亮度LCoS微显示器的接口ASIC(专用集成电路 ) ,从而使LCoS微显示器的亮度可以提高数倍 。
关键词 接口设计 LCoS微显示器 场序彩色 高亮度 专用集成电路 平板显示器 双拍存储伪并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超像素的硅基OLED微显示器数字驱动成像质量研究 被引量:7
12
作者 季渊 陈鸿港 +2 位作者 陈宝良 张引 许怡晴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78-188,共11页
针对微显示器分辨率、刷新率低,显示运动画面时产生动态假轮廓等成像问题,通过分析超像素技术的特性及驱动原理,结合数字驱动方式,提出数字驱动型超像素扫描策略。利用人眼的积分特性和视觉暂留特性,通过帧与帧之间在时间上切换,空间上... 针对微显示器分辨率、刷新率低,显示运动画面时产生动态假轮廓等成像问题,通过分析超像素技术的特性及驱动原理,结合数字驱动方式,提出数字驱动型超像素扫描策略。利用人眼的积分特性和视觉暂留特性,通过帧与帧之间在时间上切换,空间上偏移的方式,降低数据传输带宽,改善动态假轮廓现象,提升显示器成像效果。结合超像素技术设计一款数字驱动型超像素微显示控制器,并在分辨率为2048×2048的全彩硅基OLED微显示器上验证其可行性。仿真分析结果表明,基于超像素的数字驱动扫描策略在分辨率主观感知不变的条件下,数据传输带宽减少50%。利用最小可察觉失真积分法进行评估,超像素扫描策略动态假轮廓等于0和不超过8灰度的概率分别约为93.3%和99.3%,成像质量有较大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像素 硅基OLED微显示器 数字驱动 动态假轮廓 显示控制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数字驱动式硅基微显示器的双帧分权融合扫描 被引量:2
13
作者 杨宇臣 季渊 +3 位作者 陈文栋 穆廷洲 张春燕 冉峰 《光电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4-20,共7页
当micro LED处于正向工作区时,难以精确调节它们的电压来获得不同的发光亮度;且当micro LED/OLED工作时,会较长时间处于闭合状态,导致人眼观察到的图像显示亮度变差。为解决以上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双帧分权融合扫描策略,通过调节micro LE... 当micro LED处于正向工作区时,难以精确调节它们的电压来获得不同的发光亮度;且当micro LED/OLED工作时,会较长时间处于闭合状态,导致人眼观察到的图像显示亮度变差。为解决以上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双帧分权融合扫描策略,通过调节micro LED/OLED导通时间来获得不同亮度。该方法先对数据位重新分权,使导通时间分散插入到闭合时间内,然后将分权后的各数据位权值进行双帧融合,最后重新定义数据位的扫描顺序。并根据所提出的扫描策略设计了一款面向数字驱动式硅基微显示器的扫描控制器。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双帧分权融合扫描策略可以精确调节micro LED/OLED的发光亮度,提高人眼观察到图像显示亮度。该扫描策略与其它扫描策略相比,扫描效率提升至93.75%,场频提升至2040 Hz,扫描时钟频率为102.36 MHz,且同时减小了扫描数据带宽。最后通过测试证明了扫描控制器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光亮度 双帧分权融合 数字驱动式硅基微显示器 扫描控制器 扫描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灰阶硅基OLED微显示器的递归扫描算法 被引量:1
14
作者 沈文心 冉峰 +1 位作者 郭爱英 沈华明 《上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527-537,共11页
硅基微显示器正向着高灰度、高帧率方向发展,而传统的扫描算法存在时间冗余问题。通过对数字脉宽调制扫描算法、灰度权值扫描算法及子场扫描算法进行研究,对微显示的扫描进行分析,建立了一种递归扫描模型,并推导出递归扫描算法在任意比... 硅基微显示器正向着高灰度、高帧率方向发展,而传统的扫描算法存在时间冗余问题。通过对数字脉宽调制扫描算法、灰度权值扫描算法及子场扫描算法进行研究,对微显示的扫描进行分析,建立了一种递归扫描模型,并推导出递归扫描算法在任意比特位的扫描结构。通过数学模型将扫描过程抽象为矩阵的形式,其原理是将整个显示空间分为多个子空间,充分利用数据传输过程中的等待时间使传输效率达到100%。经现场可编程逻辑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硬件平台验证,在时钟频率50 MHz、256级灰阶下采用递归扫描算法可使转换效率达到100%,同时帧率可达85 Hz,基本可以满足高灰阶微显示器中帧率和灰度高、时钟频率低的要求。该扫描算法不仅可以运用在微显示器的图像数据传输,也可以运用在平板、大屏显示等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基微显示器 高灰度级 扫描算法 子空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icro-LED全彩色微显示器制造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5
作者 万艳丽 田婷芳 张振威 《人工晶体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2153-2163,共11页
Micro-LED作为新一代显示技术,具有高亮度、低能耗、长寿命、自发光等优点,但其低效率全彩色显示等技术瓶颈限制了其产业化的进程和普及率的上升。全彩色显示是micro-LED商业化的关键技术,但随着LED芯片的高度集成化和微小化,将巨量的RG... Micro-LED作为新一代显示技术,具有高亮度、低能耗、长寿命、自发光等优点,但其低效率全彩色显示等技术瓶颈限制了其产业化的进程和普及率的上升。全彩色显示是micro-LED商业化的关键技术,但随着LED芯片的高度集成化和微小化,将巨量的RGB三色芯片转移到同一衬底上实现全彩色显示的方法很大程度上造成了高成本和低成品率。因此,亟需发现更为简便和高效的全彩色显示方法。本文就micro-LED微显示器的制作技术及其实现全彩色显示的方法进行综述,重点介绍了量子点颜色转换层法、RGB直接排列法、特殊结构法和光学透镜法,最后探讨了micro-LED微显示器的技术挑战及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cro-LED 全彩色微显示器 量子点 纳米棒 发光二极管 颜色转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OLED微显示器和变形目镜的全景显示技术 被引量:4
16
作者 郭俊达 金伟其 +2 位作者 顿雄 裘溯 李力 《中国光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684-693,共10页
全景成像在特种车辆内夜间驾驶与观察、警戒监视等应用中具有广泛的应用需求。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OLED微显示器和变形目镜的全景图像显示方法,并设计了一套全景显示实验系统,通过图像处理模块完成全景图像数据的存储、缓存、图像预处理... 全景成像在特种车辆内夜间驾驶与观察、警戒监视等应用中具有广泛的应用需求。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OLED微显示器和变形目镜的全景图像显示方法,并设计了一套全景显示实验系统,通过图像处理模块完成全景图像数据的存储、缓存、图像预处理和传输,以OLED微显示器的子像素作为显示像素进行驱动信号重编码,实现全景灰度图像的水平3倍压缩显示,最后利用变形目镜将OLED微显示器上显示的压缩图像复原,以供人眼正常观察。实验结果表明:采用现有系统搭建的变形目镜基本实现了双像素靶标条纹的亚像素分辨,并验证了本文全景显示方案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景图像 OLED微显示器 压缩显示 变形目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学微腔调节顶发射单色绿光OLED微显示器件色纯度研究
17
作者 秦国辉 于晓辉 +3 位作者 钱福丽 段瑜 杨启鸣 芶国汝 《红外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652-658,共7页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发光颜色与色纯度在很大程度上受限于有机材料本身特性,而通过光学微腔效应可以从器件结构的改变来进行色纯度的调节。本文介绍了一种通过调节有机结构中空穴传输层和电子阻挡层厚度,从而改变器件微腔腔长,获得高纯...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发光颜色与色纯度在很大程度上受限于有机材料本身特性,而通过光学微腔效应可以从器件结构的改变来进行色纯度的调节。本文介绍了一种通过调节有机结构中空穴传输层和电子阻挡层厚度,从而改变器件微腔腔长,获得高纯度顶发射单色发光器件的方法。利用这种方法制作的有机顶发射绿色磷光器件结构为Si Substrate/Ag/ITO/NPB:F16CuPc(10 nm,3%)/NPB(x nm)/TCTA(y nm)/mCP:Ir(ppy)3(40 nm,6%)/Bphen:Liq(30 nm,40%)/Mg:Ag(12 nm,10%)/Alq3(35 nm),改变NPB和TCTA的厚度,获得了高色纯度发光器件,正向出射绿光的色坐标达到(0.2092,0.7167),接近标准绿光(0.21,0.7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LED微显示器 绿光 色纯度 光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动态比较的硅基OLED微显示器接口设计
18
作者 王杰 季渊 +2 位作者 金忠蓓 张引 刘兴艳 《液晶与显示》 2025年第9期1289-1295,共7页
本研究针对数字驱动型硅基OLED(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OLED)微显示器在高分辨率、高灰度级及高刷新率下数据量过大的问题,设计了一种应用于2k×2k微显示器的动态比较低功耗接口电路。目前,低功耗接口主要采用高速低压差分信... 本研究针对数字驱动型硅基OLED(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OLED)微显示器在高分辨率、高灰度级及高刷新率下数据量过大的问题,设计了一种应用于2k×2k微显示器的动态比较低功耗接口电路。目前,低功耗接口主要采用高速低压差分信号(LVDS)传输方式,接收端的模拟比较器存在较大静态功耗。提出的接口电路采用动态比较的方式接收数据和控制信号,降低了电路的整体功耗。实验结果表明,基于110 nm工艺,接收器在1.2 V工作电压、输入信号摆幅100 mV、时钟频率为1.25 GHz下能够正确接收到数据,且单路动态比较接收器的功耗为160.7μW,对比传统接收器电路功耗降低29.4%,整体功耗为4.01 mW。动态比较接口电路为未来更高要求的数字驱动微显示器电路提供了一种新的接口电路设计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基OLED 微显示器 动态比较接口 低功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硅上液晶微型显示器发展史综述 被引量:1
19
作者 郑文军 《广西科学》 CAS 2003年第1期24-31,共8页
分析集成硅上液晶(LCoS)微型显示器的两门先进技术,即半导体技术和LCD技术的发展历史,认为LCoS是集半导体技术和LCD技术而成的高新技术,LCoS的出现有赖于这两项技术的发展,反过来LCoS又促进这两项技术的发展。LCoS在微显示器系统中有巨... 分析集成硅上液晶(LCoS)微型显示器的两门先进技术,即半导体技术和LCD技术的发展历史,认为LCoS是集半导体技术和LCD技术而成的高新技术,LCoS的出现有赖于这两项技术的发展,反过来LCoS又促进这两项技术的发展。LCoS在微显示器系统中有巨大的应用前景,具有相当大的潜在市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展史 综述 半导体技术 LCD技术 硅上液晶微显示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硅上液晶微型显示器工作原理
20
作者 郑文军 《广西科学》 CAS 2004年第1期30-36,共7页
硅上铁电液晶显示器是以 Flo S空间光调制器为光引擎的微显示系统 ,空间光调节器的工作原理与表面稳定型铁电液晶器件相同 .硅上铁电液晶微显示器运行时 ,图像信号被编码后经由空间光调制器加载到光波前 ,再通过光学系统解码读出 ,灰度... 硅上铁电液晶显示器是以 Flo S空间光调制器为光引擎的微显示系统 ,空间光调节器的工作原理与表面稳定型铁电液晶器件相同 .硅上铁电液晶微显示器运行时 ,图像信号被编码后经由空间光调制器加载到光波前 ,再通过光学系统解码读出 ,灰度和色彩则可通过时序编码方法来产生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显示器 铁电液晶 表面稳定型铁电液晶 硅上铁电液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