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高机动飞行器非指令运动及其控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 1
-
-
作者
邓学蓥
竹军
王延奎
马宝峰
-
机构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空科学与工程学院
-
出处
《力学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8,共8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10432020
10872019
11172030)
-
文摘
高机动飞行器往往都是通过大攻角飞行来实现高机动科目的,在发展高机动飞行器的过程中,其非指令运动是伴随着大攻角飞行而常常出现的运动形态.为此,应在飞行器设计的早期阶段,充分研究所设计布局的大攻角流动性态及其相应的非指令运动的形态;揭示这类运动形态的主控流动;在此基础上形成和发展流动控制新技术,以达到抑制非指令运动的目的.由于大攻角前体非对称涡往往与非指令运动密切相关,为此本文首先指出前体非对称涡流动对头部微扰动十分敏感,以致长期以来让人们误认为这类流动具有不确定性.研究表明,通过设置人工微扰动可使前体非对称涡流动具有可重复性,并揭示该流动随扰动周向角变化的响应、演化规律.通过利用大、小后掠翼两类翼身组合体的典型布局形式,研究它们所呈现的摇滚运动形态,揭示其摇滚运动的不同主控流动机理,在此基础上分别发展了抑制小、大后掠翼身组合体摇滚运动的流动控制技术:快速旋转头部扰动和适当设置扰动位使翼、身的两对非对称涡处于反相.在抑制非指令运动的研究中,深入理解和揭示头部微扰动对非对称涡流动的响应、演化机理是至关重要的,应予以特别关注.
-
关键词
机动性敏捷性
非指令运动
前体非对称涡
前缘分离涡
大攻角空气动力学
微扰动效应
-
Keywords
maneuverability and agility; uncommanded motion; forebody asymmetric vortices; leading edge separated vortex; high angle of attack aerodynamics; micro-perturbation effect
-
分类号
V249.122.3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飞行器设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