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微循环阻力指数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
作者 刘腾飞 丁志坚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5年第7期33-36,共4页
尽管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使其心外膜动脉血流正常,但仍有相当一部分患者存在微循环血管功能障碍影响患者预后。因此,微循环的评估成为关键问题。近年来,微循环阻力指数(IMR)被证实是一种可靠的定量评估微循环功能的方法。多项研究显示... 尽管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使其心外膜动脉血流正常,但仍有相当一部分患者存在微循环血管功能障碍影响患者预后。因此,微循环的评估成为关键问题。近年来,微循环阻力指数(IMR)被证实是一种可靠的定量评估微循环功能的方法。多项研究显示IMR在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具有预后价值,同时为心血管疾病生理机制提供更多参考依据,并有望成为心血管疾病治疗靶目标。本文就IMR的测量及目前临床应用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循环阻力指数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心血管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状动脉微循环阻力对STEMI介入术后左心室重塑的影响 被引量:3
2
作者 陈泽 李佳维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1年第11期58-61,共4页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微循环阻力指数(IMR)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介入术后左心室重塑的影响。方法纳入2018年7月—2019年12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苏州九龙医院收治的83例STEMI患者,入院后均施行直接经皮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PC...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微循环阻力指数(IMR)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介入术后左心室重塑的影响。方法纳入2018年7月—2019年12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苏州九龙医院收治的83例STEMI患者,入院后均施行直接经皮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PCI),术中测量PCI治疗后IMR,将患者分为高IMR组(38例,IMR≥25 U)和正常IMR组(45例,IMR<25 U)。患者术后6个月均常规随访心脏彩色超声,比较两组心功能变化及左心室重塑情况,评价IMR与左心室重塑的关系及对其预测价值。结果与在院比较,术后6个月高IMR组LVEF降低,LVEDV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6个月,高IMR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低于IMR正常组,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心室重塑发生率高于正常IMR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发现IMR与LVEF之间为负相关(r=-0.357),与LVEDV(r=0.608)为正相关(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IMR是STEMI患者介入术后左心室重塑的危险因素(OR=1.87,95%CI:1.07-3.25,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提示IMR预测STEMI患者介入术后6个月发生左心室重塑的曲线下面积为0.84(95%CI:0.76-0.93),最佳诊断界值为32.64 U,灵敏度及特异度分别为69%、78%。结论IMR影响STEMI介入术后心功能及左心室容积,同时其是STEMI发生左心室重塑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冠状动脉微循环阻力指数 介入 心功能 左心室重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状动脉慢血流与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7
3
作者 李勇 刘敏 《中国实用医药》 2018年第7期34-36,共3页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慢血流(CSF)与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的相关性。方法 60例行冠状动脉造影患者,将符合冠状动脉慢血流诊断标准的3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另30例冠状动脉血流灌注正常及无显著狭窄的患者作为对照组。检验并记录所有患者的实验室...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慢血流(CSF)与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的相关性。方法 60例行冠状动脉造影患者,将符合冠状动脉慢血流诊断标准的3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另30例冠状动脉血流灌注正常及无显著狭窄的患者作为对照组。检验并记录所有患者的实验室检验结果及基线资料、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心肌梗死溶栓治疗临床试验(TIMI)血流帧数和冠状动脉微循环阻力指数(IMR),比较两组患者实验室结果及基线资料,研究并分析IMR与TIMI血流帧数及hs-CRP相关性。结果两组患者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为(1.45±0.38)mmol/L、载脂蛋白-A1水平(1.42±0.32)g/L低于对照组(1.63±0.44)mmol/L、(1.58±0.39)g/L,而IMR为(29.29±7.69)、hs-CRP水平(3.64±1.68)μg/ml高于对照组(24.95±6.68)、(1.75±0.76)μg/ml,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IMR与TIMI血流帧数为正相关(r=0.77,P<0.05),与hs-CRP为正相关(r=0.61,P<0.05)。结论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与冠状动脉慢血流的发生发展相关。在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中,炎症性反应可能具有一定作用,载脂蛋白-A1及HDL-C水平的降低,可能促使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的发生,导致冠状动脉慢血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慢血流 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 冠状动脉微循环阻力指数 载脂蛋白-A1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aFFR及caIMR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药物球囊治疗预后的评估价值 被引量:3
4
作者 段洋 苗浩 +5 位作者 裴思雨 王艺雯 刘东辰 陈磊 冯辉 陆远 《山东医药》 CAS 2022年第28期81-83,共3页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造影血流储备分数(caFFR)、冠状动脉造影微循环阻力指数(caIMR)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药物球囊治疗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225例接受药物球囊治疗的AMI患者,均行冠状动脉造影,通过软件分析获得caFFR、caIMR。根据caFFR...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造影血流储备分数(caFFR)、冠状动脉造影微循环阻力指数(caIMR)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药物球囊治疗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225例接受药物球囊治疗的AMI患者,均行冠状动脉造影,通过软件分析获得caFFR、caIMR。根据caFFR、caIMR将患者分为caFFR正常组179例、caFFR异常组46例,caIMR正常组187例、caIMR异常组38例。对患者进行为期1~5年的随访,记录患者随访期间终点事件发生情况。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评价caFFR、caIMR对AMI患者药物球囊治疗预后的评估效能。结果随访期间患者终点事件发生率为13.78%。caFFR、caIMR异常组终点事件发生率(34.78%、55.26%)均高于caFFR、caIMR正常组(8.38%、5.3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发生终点事件患者caFFR低于未发生终点事件患者,caIMR高于未发生终点事件患者(P均<0.05)。caFFR、caIMR联合预测AMI患者药物球囊治疗后5年内终点事件的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95.13%、92.66%,曲线下面积为0.853,高于二者单独预测的曲线下面积(0.690、0.750)。结论caFFR、caIMR联合检测对AMI患者药物球囊治疗预后有一定评估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冠状动脉造影 血流储备分数 微循环阻力指数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侵入性冠状动脉生理功能检测指标综述
5
作者 孙宇飞 侯静波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16年第6期473-476,共4页
目前临床上主要根据血管造影结果评估冠状动脉情况,但血管造影对于冠状动脉复杂病变如临界病变、偏心性病变和弥漫性病变的评估尚有局限性,而对冠状动脉生理功能的评估可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有助于临床医师更准确地诊断和治疗。为此... 目前临床上主要根据血管造影结果评估冠状动脉情况,但血管造影对于冠状动脉复杂病变如临界病变、偏心性病变和弥漫性病变的评估尚有局限性,而对冠状动脉生理功能的评估可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有助于临床医师更准确地诊断和治疗。为此,本文总结了临床导管室目前评估冠状动脉生理功能的主要侵入性检测指标,以使读者客观地了解这些指标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血流储备 血流储备分数 微循环阻力指数 血管内皮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