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脉络膜黑色素瘤微循环模式与其组织病理学关系的分析 被引量:6
1
作者 刘雯 李彬 +2 位作者 高飞 李辽青 孙宪丽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441-444,共4页
背景脉络膜黑色素瘤生物学行为与肿瘤内血管生成的因素密切相关,肿瘤细胞参与血管重塑的微循环模式不同于新生血管。目的观察脉络膜黑色素瘤不同微循环模式的形态特点,分析其与脉络膜黑色素瘤的临床组织病理学因素及肿瘤细胞增生程度... 背景脉络膜黑色素瘤生物学行为与肿瘤内血管生成的因素密切相关,肿瘤细胞参与血管重塑的微循环模式不同于新生血管。目的观察脉络膜黑色素瘤不同微循环模式的形态特点,分析其与脉络膜黑色素瘤的临床组织病理学因素及肿瘤细胞增生程度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北京同仁医院1997年11月至2006年3月保存的脉络膜黑色素瘤标本48例进行回顾分析,应用过碘酸希夫染色法确定48例脉络膜黑色素瘤组织的微循环模式,并在以544nm波长激发的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其形态特征及其在肿瘤中的分布特点,分析瘤组织中不同微循环模式与脉络膜黑色素瘤临床组织病理学因素及核增生抗原Ki-67表达之间的关系。结果过碘酸希夫染色发现脉络膜黑色素瘤组织中共有9种微循环模式,其中网状结构微循环模式在含有上皮细胞的肿瘤组织中的出现率为66.7%,明显多于梭形细胞者中的3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7)。有环状结构、网状结构微循环模式的肿瘤组织中Ki-67表达率分别为18.961±10.995和19.481±12.167,明显高于无环状结构、无网状结构微循环模式的肿瘤组织的10.261±5.669和12.021±6.80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0、0.010)。多元逐步回归分析表明,环状结构微循环模式进入回归模型,即环状结构的存在与否对Ki-67表达阳性率影响最为显著(P=0.002)。结论脉络膜黑色素细胞瘤的9种微循环模式结构中,网状结构微循环模式在含上皮样细胞型肿瘤中出现明显增多,而在有环状结构和有网状结构微循环模式的肿瘤中Ki-67表达明显增高,这种微循环模式可能与临床上表现的肿瘤恶性程度和增牛程度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络膜黑色素瘤 微循环模式 细胞增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微循环模式的村庄规划研究——以化隆县巴燕镇辛家瑶村为例
2
作者 杨金潭 《绿色科技》 2015年第6期286-288,共3页
结合村庄规划微循环模式的历史背景,分析了村庄规划建设中存在的各类问题,结合辛家瑶村微循环模式的实践应用,从"微更生"、"微能源"、"微交通"三个方面探讨了村庄规划中应用微循环模式的手段,以生态可持... 结合村庄规划微循环模式的历史背景,分析了村庄规划建设中存在的各类问题,结合辛家瑶村微循环模式的实践应用,从"微更生"、"微能源"、"微交通"三个方面探讨了村庄规划中应用微循环模式的手段,以生态可持续发展为出发点,注重村庄规划可实施性,使微循环模式在村庄规划得到充分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循环模式 村庄规划 辛家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