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微弧氧化技术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21
1
作者 侯亚丽 刘忠德 《电镀与精饰》 CAS 2005年第3期24-28,共5页
微弧氧化技术是一种直接在有色金属表面原位生长陶瓷膜的新技术。详细介绍了微弧氧化技术的发展历史和研究现状,微弧氧化的基本原理、基本工艺过程以及膜层的性能特点,并对这种陶瓷膜层的应用予以展望。
关键词 微弧氧化技术 研究现状 原位生长 金属表面 发展历史 详细介绍 基本原理 性能特点 工艺过程 陶瓷膜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弧氧化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 被引量:35
2
作者 宋仁国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50-62,共13页
综述了国内外微弧氧化(MAO)技术的发展概况,重点介绍了微弧氧化技术的原理和工艺特点;总结了微弧氧化陶瓷膜显微组织与性能的影响因素以及应用;分析了微弧氧化技术目前存在的问题,并指出微弧氧化技术今后将向低能耗、超大型复杂轻金属... 综述了国内外微弧氧化(MAO)技术的发展概况,重点介绍了微弧氧化技术的原理和工艺特点;总结了微弧氧化陶瓷膜显微组织与性能的影响因素以及应用;分析了微弧氧化技术目前存在的问题,并指出微弧氧化技术今后将向低能耗、超大型复杂轻金属构件处理及与其他表面技术复合的方向发展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弧氧化技术 陶瓷膜 组织 性能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弧氧化技术 被引量:1
3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31-31,共1页
关键词 微弧氧化技术 工件表面 阳极氧化 表面陶瓷化 等离子体 电解质溶液 高新技术 光放电 氧化电源 相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弧氧化技术及其在海洋环境中的应用》出版
4
作者 陈皓 《中国表面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91-91,共1页
《微弧氧化技术及其在海洋环境中的应用》系统阐述了微弧氧化生成理论和规律,对其应用设计和参数进行了探索和论述,重点对从分析铝合金微弧氧化陶瓷层的生长机理、特点入手,对铝合金微弧氧化陶瓷层的生长机理、特点入手,
关键词 微弧氧化技术 海洋环境 应用 出版 生长机理 陶瓷层 铝合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弧氧化与稀土铈盐封孔对7A85新型铝合金耐蚀和耐磨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6
5
作者 李重阳 刘道新 +2 位作者 叶作彦 张小明 杨智 《机械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27-132,共6页
为改善7A85新型铝合金表面的耐蚀和耐磨性能,利用微弧氧化技术在其表面原位生成陶瓷膜层,用稀土铈盐溶液对陶瓷膜进行封孔处理。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陶瓷膜的表面形貌,采用X射线衍射仪分析膜层的相结构,利用盐雾腐蚀试验和电化学测... 为改善7A85新型铝合金表面的耐蚀和耐磨性能,利用微弧氧化技术在其表面原位生成陶瓷膜层,用稀土铈盐溶液对陶瓷膜进行封孔处理。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陶瓷膜的表面形貌,采用X射线衍射仪分析膜层的相结构,利用盐雾腐蚀试验和电化学测试评价了陶瓷膜的耐蚀性能,用球-盘摩擦磨损试验机研究了陶瓷膜的摩擦学性能。结果表明:7A85铝合金表面微弧氧化陶瓷膜主要由α-Al2O3和γ-Al2O3相组成,陶瓷膜表面经稀土封孔处理后致密性提高。单纯的微弧氧化处理提高了7A85铝合金的耐腐蚀性能,使其抗3.5%NaCl水溶液腐蚀速率降低了1个数量级;对微弧氧化膜层进行稀土铈盐封孔处理进一步提高了膜层的耐蚀性能,腐蚀速率降低1个数量级。微弧氧化陶瓷膜显著提高了7A85铝合金表面的耐磨性能,体积磨损率从4.56×10-3mm3/(N·m)降至5.73×10-4mm3/(N·m);稀土铈盐封孔处理降低了陶瓷膜的摩擦系数,但对磨损速率无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弧氧化技术 封孔处理 耐蚀性能 耐磨性能 铝合金 稀土铈 铈盐 陶瓷膜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弧氧化时间对TA15合金陶瓷膜表面形貌和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6
6
作者 王先 于思荣 +3 位作者 赵严 张鹏 刘恩洋 熊伟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2009-2013,共5页
以NaAlO2、NaF、KOH为电解液对TA15钛合金进行不同时间的微弧氧化处理,在其表面制备一层致密的陶瓷膜,以提高TA15钛合金的表面硬度和耐蚀性。对不同氧化时间下陶瓷膜的表面形貌、成分、物相组成进行表征分析,并对不同氧化时间下陶瓷膜... 以NaAlO2、NaF、KOH为电解液对TA15钛合金进行不同时间的微弧氧化处理,在其表面制备一层致密的陶瓷膜,以提高TA15钛合金的表面硬度和耐蚀性。对不同氧化时间下陶瓷膜的表面形貌、成分、物相组成进行表征分析,并对不同氧化时间下陶瓷膜的显微硬度、表面粗糙度及耐蚀性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微弧氧化陶瓷膜表面布满细小的蜂窝状微纳米级孔洞,随氧化时间延长,陶瓷膜表面逐渐平整化,时间过长会出现凸起、凹坑等缺陷,导致陶瓷膜粗糙度增大。陶瓷膜所含元素主要为O、Ti、Al等,物相组成主要为金红石型TiO2、Al2O3及Al2Ti3相。随氧化时间的延长,陶瓷膜表面显微硬度逐渐增大,50min时可达332.82HV,比基体提高了59.2%。粗糙度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40min时陶瓷膜平整光滑,孔洞分布均匀,粗糙度最小(1.420μm),膜厚约10μm。耐蚀性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40min时陶瓷膜的自腐蚀电位为+222.24mV,比基体提高了约530mV,腐蚀电流密度为1.73×10^-9A/cm^2,降低为基体的3%,耐蚀性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A15钛合金 微弧氧化技术(MAO) 氧化时间 表面形貌 耐蚀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射线束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师范大学)
7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F0003-F0003,共1页
北京师范大学射线束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于2017年开始筹建,2020年通过教育部验收。实验室面向国家发展重大需求,注重创新,主要围绕离子束技术及应用、X射线调控技术及应用、微弧氧化技术、材料表面改性及服役安全、辐射技术、辐射探测... 北京师范大学射线束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于2017年开始筹建,2020年通过教育部验收。实验室面向国家发展重大需求,注重创新,主要围绕离子束技术及应用、X射线调控技术及应用、微弧氧化技术、材料表面改性及服役安全、辐射技术、辐射探测及应用、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若干前沿问题开展相关工作。在多个领域荣获国家和教育部重大奖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师范大学 原子核物理 射线束 辐射探测 材料表面改性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微弧氧化技术 前沿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铝酸盐体系下反应时间对ZrH_(1.8)表面阻氢膜层制备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张鹏飞 闫淑芳 +3 位作者 陈伟东 李世江 赵丽 王宏兴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84-288,共5页
采用微弧氧化技术在NaAlO_2电解液体系下制备ZrH_(1.8)表面阻氢膜层,采用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X射线衍射(XRD),真空脱氢实验对膜层进行表征,考察不同反应时间对ZrH_(1.8)表面阻氢膜层的厚度、形貌、相结构以及阻氢性能的影响... 采用微弧氧化技术在NaAlO_2电解液体系下制备ZrH_(1.8)表面阻氢膜层,采用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X射线衍射(XRD),真空脱氢实验对膜层进行表征,考察不同反应时间对ZrH_(1.8)表面阻氢膜层的厚度、形貌、相结构以及阻氢性能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当反应时间在7.5~15 min变化时,膜层厚度由78.4μm增大至152.8μm。膜层由单斜相M-ZrO_2、四方相T-ZrO_2以及立方相C-ZrO_2组成,反应时间对膜层的相组成并无明显影响。阻氢膜层由致密层和疏松层构成,膜层外侧为疏松层,靠近基体一侧为致密层。当反应时间为10 min时,获得的膜层表面平整,致密性较好,厚度适中,膜层的氢渗透降低因子PRF值为2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rH1.8 微弧氧化技术 反应时间 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