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V波段微带-波导过渡设计 被引量:2
1
作者 张运传 刘志红 《中国电子科学研究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03-205,共3页
本文介绍了一种应用于汽车防撞雷达收发前端测量的V波段微带-波导过渡设计。利用高频仿真软件HFSS对过渡结构进行了仿真优化并进行了实物制作。对过渡进行了测试并和仿真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该过渡可以满足实际测试需求。
关键词 V波段 微带-波导过渡 防撞雷达 仿真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波导-微带对脊鳍线过渡设计 被引量:7
2
作者 赵阳阳 江兆平 向培胜 《电讯技术》 2008年第7期46-49,共4页
介绍了一种新型的宽带波导-微带对脊鳍线过渡设计。它利用对脊鳍线自身结构的调整,就可以对频带内谐振频率产生抑制作用,不需外加任何谐振抑制结构或金属孤岛,减少了设计和制造的复杂性。这种紧凑的过渡模型不仅结构简单、尺寸短小,而... 介绍了一种新型的宽带波导-微带对脊鳍线过渡设计。它利用对脊鳍线自身结构的调整,就可以对频带内谐振频率产生抑制作用,不需外加任何谐振抑制结构或金属孤岛,减少了设计和制造的复杂性。这种紧凑的过渡模型不仅结构简单、尺寸短小,而且可以在宽频带范围内实现较低的插入损耗和回波损耗,方便工程上的应用。对实验样品的测试表明,在Ka全频段内其插入损耗小于0.8 d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片射频集成电路 波导-微带过渡 对脊鳍线 谐振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改进型基片集成波导-微带过渡器的仿真设计
3
作者 武欢欢 《电视技术》 2020年第7期60-61,共2页
在直接型基片集成波导-微带过渡器研究的基础上,将基片集成波导的两排通孔延伸至微带线部分,通过调节延伸出的通孔表面的覆铜宽度改变两种传输线间的阻抗匹配情况。为了验证设计思路的正确性,设计了12~20 GHz的基片集成波导-微带的过渡... 在直接型基片集成波导-微带过渡器研究的基础上,将基片集成波导的两排通孔延伸至微带线部分,通过调节延伸出的通孔表面的覆铜宽度改变两种传输线间的阻抗匹配情况。为了验证设计思路的正确性,设计了12~20 GHz的基片集成波导-微带的过渡器。仿真结果显示:在12.4~20.5 GHz频带范围内各端口均回波损耗均小于-20 dB,实现了良好的匹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片集成波导-微带过渡 阻抗匹配 回波损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片集成波导-微带过渡器的仿真设计
4
作者 武欢欢 《通信电源技术》 2020年第10期67-69,共3页
基片集成波导是一种新型传输线,具有高Q值、易于集成、高功率容量等优点.在研究基片集成波导基本理论的基础上,为了便于器件间的互连,设计了一种基片集成波导-微带的过渡器.为了验证设计思路的正确性,设计了12~18 GHz的基片集成波导-微... 基片集成波导是一种新型传输线,具有高Q值、易于集成、高功率容量等优点.在研究基片集成波导基本理论的基础上,为了便于器件间的互连,设计了一种基片集成波导-微带的过渡器.为了验证设计思路的正确性,设计了12~18 GHz的基片集成波导-微带的过渡器.仿真结果显示:在12~18 GHz范围内,各端口均回波损耗均小于-20 dB,实现了良好的匹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片集成波导-微带过渡 新型传输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波段对脊鳍线波导微带过渡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2
5
作者 荀民 赵宇博 《火控雷达技术》 2018年第4期67-69,78,共4页
波导到微带过渡经常被应用于微波毫米波电路当中,分析常见几种波导到微带电路的优缺点,仿真并制作了一款80GHz-100GHz的对脊鳍线波导到微带过渡,实现了80GHz-100GHz范围内,S21小于0. 4dB,驻波小于1. 5dB超宽带对脊鳍线波导到微带过渡,... 波导到微带过渡经常被应用于微波毫米波电路当中,分析常见几种波导到微带电路的优缺点,仿真并制作了一款80GHz-100GHz的对脊鳍线波导到微带过渡,实现了80GHz-100GHz范围内,S21小于0. 4dB,驻波小于1. 5dB超宽带对脊鳍线波导到微带过渡,对比并分析了仿真结果与实测结果的不同,具有较强的实际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波段 波导-微带过渡 对脊鳍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带线到共面波导的LTCC宽带耦合互连过渡 被引量:1
6
作者 卿晨 夏雷 徐锐敏 《微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S2期340-343,共4页
在LTCC多层电路结构中,不同形式的信号传输线之间往往采用垂直通孔互连,但由于互连通孔在高频时会带来电感效应,且加工后会因变形而引入许多寄生参量,因此可选择耦合形式的互连过渡来实现不同传输线之间的互连。本文针对微带线到共面波... 在LTCC多层电路结构中,不同形式的信号传输线之间往往采用垂直通孔互连,但由于互连通孔在高频时会带来电感效应,且加工后会因变形而引入许多寄生参量,因此可选择耦合形式的互连过渡来实现不同传输线之间的互连。本文针对微带线到共面波导,设计了一种可应用于LTCC工艺的宽带耦合互连过渡结构,着重研究了耦合金属面的宽度和耦合金属面侧边对地间隔对过渡结构频率特性的影响,并优化这些尺寸,得到了理想仿真结果:4.3GHz到12.7GHz的频带内,回波损耗大于10dB,插入损耗最小到0.346dB,辐射损耗系数在小于12GHz时,小于8.5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宽带 电磁耦合 微带-共面波导过渡 LTCC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Ka波段宽带波导-微带转换器的研制 被引量:3
7
作者 宋志东 张国强 崔敏 《火控雷达技术》 2014年第4期74-77,共4页
本文提出了一种宽带的波导微带转换器设计方法。利用高频仿真软件HFSS设计了工作频率覆盖ka波段的波导-微带过渡结构。与以往的波导-微带过渡结构相比,这种结构具有宽频带、气密性好、易于加工集成等优点。矢量网络分析仪对样品的测试... 本文提出了一种宽带的波导微带转换器设计方法。利用高频仿真软件HFSS设计了工作频率覆盖ka波段的波导-微带过渡结构。与以往的波导-微带过渡结构相比,这种结构具有宽频带、气密性好、易于加工集成等优点。矢量网络分析仪对样品的测试结果表明,设计的转换器在ka频段26.5GHz—40GHz频率范围内,插入损耗小于0.5d B,端口驻波小于1.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轴探针 波导-微带过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Ku波段波导-微带转换器的研制 被引量:3
8
作者 宋志东 康颖 《火控雷达技术》 2011年第4期78-80,86,共4页
本文利用三维高频仿真软件HFSS设计并分析了中心频率为15GHz的波导-微带过渡结构。这种结构的输入输出是直通方向的,与以往的波导-微带过渡结构相比,这种结构体积小、气密性好、更利于小型化。根据测试结果,设计的过渡结构在13GHz—17GH... 本文利用三维高频仿真软件HFSS设计并分析了中心频率为15GHz的波导-微带过渡结构。这种结构的输入输出是直通方向的,与以往的波导-微带过渡结构相比,这种结构体积小、气密性好、更利于小型化。根据测试结果,设计的过渡结构在13GHz—17GHz频率范围内有良好的性能,插入损耗小于0.5dB,端口驻波系数小于1.3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导 波导-微带过渡 气密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型Ku波段波导-微带功率合成器 被引量:1
9
作者 王嘉 胡蓓 《舰船电子工程》 2017年第5期131-133,141,共4页
采用HFSS电磁仿真软件设计了一款新型Ku波段波导-微带功率合成器,在12.7GHz^16.8GHz范围内波端口反射系数小于-20d B,微带端口到波端口的插入损耗在3d B±0.1d B内,相位差为180°±8°内,具有很强的实用价值。
关键词 KU波段 功率合成器 波导-微带过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悬置微带线的过渡设计 被引量:1
10
作者 骆明君 白锐 《电讯技术》 2008年第2期97-100,共4页
设计了一种新型微带-悬置微带线和波导-悬置微带线的过渡结构。此过渡模型工艺简单、尺寸紧凑、加工精度不高,在较宽的频带范围内实现了较好的过渡特性。这种过渡设计可以改善悬置微带电路的应用范围,同其它电路或系统可以更好地综合应... 设计了一种新型微带-悬置微带线和波导-悬置微带线的过渡结构。此过渡模型工艺简单、尺寸紧凑、加工精度不高,在较宽的频带范围内实现了较好的过渡特性。这种过渡设计可以改善悬置微带电路的应用范围,同其它电路或系统可以更好地综合应用。通过仿真设计和样品测试,在整个Ka频段,波导-悬置微带线过渡结构插入损耗小于0.75 d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成电路 悬置微带线 微带-悬置微带线过渡 波导-悬置微带线过渡 插入损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18GHz脊波导宽带功率合成放大器 被引量:5
11
作者 党章 朱海帆 黄建 《微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21-25,41,共6页
提出一种不通过波导脊背与微带导带接触来实现脊波导-微带射频信号过渡的新型电路,具有工作频带宽、插入损耗小、电性能稳定等优点,非常适合工程应用。通过对该非接触式脊波导-微带过渡与Lange电桥进行理论分析与仿真计算,提出了一种可... 提出一种不通过波导脊背与微带导带接触来实现脊波导-微带射频信号过渡的新型电路,具有工作频带宽、插入损耗小、电性能稳定等优点,非常适合工程应用。通过对该非接触式脊波导-微带过渡与Lange电桥进行理论分析与仿真计算,提出了一种可覆盖C/X/Ku频段的宽带功率合成方法,并按照该方案在6~18 GHz频段内设计了一种以脊波导为射频端口的高效率2路功率合成放大器。实测结果表明,6~18 GHz频率范围内的无源合成效率高于87%。采用该电路将典型输出功率12 W的2只MMIC的输出功率合成,在6~18 GHz频率范围内得到了高于20 W的饱和功率输出,附加效率最高可达28.9%。该宽带功率合成放大器以脊波导为接口,不但功率容量大,且便于采用脊波导功率合成器进行高效率二次合成,为6~18 GHz更大输出功率的固态功放研制提供了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接触式脊波导-微带过渡 Lange电桥 宽带 高效率 功率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波导合成高效高功率密度Ku波段功放 被引量:7
12
作者 樊锡元 张瑞 沈项东 《雷达科学与技术》 2014年第2期223-228,共6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BB180波导电桥合成器与波导微带双探针相结合的Ku波段高效空间合成方案,波导合成实现了高效率,波导微带双探针结构实现功率模块的叠层安装,在Ku波段通过二者的结合实现了高功率密度。首先利用HFSS软件分析波导合成器和波... 提出了一种基于BB180波导电桥合成器与波导微带双探针相结合的Ku波段高效空间合成方案,波导合成实现了高效率,波导微带双探针结构实现功率模块的叠层安装,在Ku波段通过二者的结合实现了高功率密度。首先利用HFSS软件分析波导合成器和波导微带双探针模型,给出了仿真结果。在工程设计中采用GaN功率芯片构成放大器小模块单元,输出峰值功率25W。功放采用8个模块单元合成,在Ku波段合成饱和输出180W峰值功率(19%占空比),合成效率超过85%,附加效率高于25%,功率密度达到0.135W/cm3,实现了Ku波段微波高效合成与高功率密度输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导合成器 波导-微带双探针过渡 空间功率合成 高功率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4-36GHz平衡二倍频器的设计与仿真
13
作者 杨盼盼 汪海勇 《微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S1期158-161,共4页
主要进行了34-36GHz平衡二倍频器的设计与仿真。倍频电路采用平衡式结构,输入、输出端分别只有奇次和偶次谐波,有良好的隔离性,便于在输入、输出端分别进行阻抗的匹配[1]。采用CPW作为安装并联器件的平衡电路,为了与CPW配合,使用槽线到... 主要进行了34-36GHz平衡二倍频器的设计与仿真。倍频电路采用平衡式结构,输入、输出端分别只有奇次和偶次谐波,有良好的隔离性,便于在输入、输出端分别进行阻抗的匹配[1]。采用CPW作为安装并联器件的平衡电路,为了与CPW配合,使用槽线到微带的过渡实现Balun电桥[2]。此设计中包含了微带-CPW过渡,槽线-微带过渡结构以及微带-波导过渡结构,信号经SMA接头输入,由WR-28标准波导输出。得到的平衡二倍频器,在输入频率17-18GHz,输出频率34-36GHz的频带内,变频损耗在5.507dB-6.503dB之间,倍频性能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衡二倍频 微带-CPW过渡 槽线-微带过渡 BALUN 微带-波导过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改进型毫米波开槽波导空间功率分配合成网络 被引量:2
14
作者 梁荣江 李思敏 周海京 《电子技术应用》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02-105,共4页
研究了一种改进型毫米波开槽波导空间功率分配合成网络。该功率分配/合成结构具有合成效率高且合成效率基本不受合成路数的限制、尺寸小、设计过程灵活和容易散热等特点。在详细阐述了其原理及设计过程的基础上,设计了一个中心频率为38... 研究了一种改进型毫米波开槽波导空间功率分配合成网络。该功率分配/合成结构具有合成效率高且合成效率基本不受合成路数的限制、尺寸小、设计过程灵活和容易散热等特点。在详细阐述了其原理及设计过程的基础上,设计了一个中心频率为38GHz的Ka频段末端的功率合成器。仿真结果显示此种结构回波损耗小于-12dB的带宽达2.3GHz,相对中心频率带宽约为6%,且插入损耗小于0.3dB,可见具有极低的插入损耗和较低的回波损耗,从而验证了此种结构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毫米波 开槽波导 空间功率合成 波导-微带过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小型化EHF频段接收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15
作者 徐玺年 《电子技术应用》 2024年第9期48-51,共4页
针对卫星通信工作频率越来越高的应用需求,设计了一种工作在极高频(Extremely High Frequency,EHF)的接收模块,实现极高频射频信号的接收及下变频功能。模块内部集成波导-微带探针过渡、低噪声放大器、微带滤波器、本振电路、混频器及... 针对卫星通信工作频率越来越高的应用需求,设计了一种工作在极高频(Extremely High Frequency,EHF)的接收模块,实现极高频射频信号的接收及下变频功能。模块内部集成波导-微带探针过渡、低噪声放大器、微带滤波器、本振电路、混频器及供电电路,具有低噪声系数、高增益、高带外抑制的优点。采用单片微波集成电路(Monolithic Microwave Integrated Circuit,MMIC)混合多功能集成技术实现了模块的小型化、通用化,可适应多种场景下的极高频收发前端应用,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HF频段 接收模块 波导-微带探针过渡 微带滤波器 小型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双频段跟踪接收机下变频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4
16
作者 刘伯文 刘立浩 《无线电工程》 2019年第2期155-158,共4页
针对单频段跟踪接收机应用场景单一的问题,设计了一款双频段跟踪接收机下变频模块。变频链路采用二次变频方式,无频谱倒置。链路通过合理的频率配置和电平分配,减小了混频非线性导致的组合频率干扰,降低了输出杂散。本振源采用小数分频... 针对单频段跟踪接收机应用场景单一的问题,设计了一款双频段跟踪接收机下变频模块。变频链路采用二次变频方式,无频谱倒置。链路通过合理的频率配置和电平分配,减小了混频非线性导致的组合频率干扰,降低了输出杂散。本振源采用小数分频方式,实现了小步进、低相噪输出。测试结果表明,模块输出无关杂散低于-100 d Bm,相位噪声低于-75 d Bc/Hz@100 Hz,-85 d Bc/Hz@1 k Hz,-85 d Bc/Hz@10 k Hz,从而验证了方案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频 杂散 组合频率 微带-波导过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宽带Ka频段上变频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3
17
作者 刘伯文 梁剑锋 崔平 《无线电工程》 2019年第1期72-75,共4页
为了满足系统对工作频段宽带化的需求,设计了一种宽带Ka频段上变频模块,其功能是将C频段信号(2.0~4.0 GHz)上变频到Ka频段信号(25.0~27.0 GHz,29.0~31.0 GHz)。通过合理的链路频率配置和电平分配,减小了混频非线性导致的组合频率干扰... 为了满足系统对工作频段宽带化的需求,设计了一种宽带Ka频段上变频模块,其功能是将C频段信号(2.0~4.0 GHz)上变频到Ka频段信号(25.0~27.0 GHz,29.0~31.0 GHz)。通过合理的链路频率配置和电平分配,减小了混频非线性导致的组合频率干扰,输出杂散降低到-60 d Bc。运用MMIC-1对本振输出信号进行二次、三次倍频。根据倍数次数不同,运用2组滤波器进行分段滤波来消除谐波杂散。测试结果表明,输出信号在100 k Hz处的相位噪声指标优于-100 d Bc/Hz。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频 杂散 组合频率 微带-波导过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Ku频段80W连续波空间功率合成放大器设计 被引量:13
18
作者 党章 黄建 +2 位作者 邹涌泉 邓力 文杰 《微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64-69,共6页
提出一种基于WR-140波导功分/合成器与波导-微带双探针过渡相结合的高效空间功率合成方案,并采用GaAsMMIC为推动放大级,MFET为末级功率放大器的两级放大结构,在15.7~16.2GHz频率范围内合成了饱和最大44W连续波功率。接着,采用一种具有... 提出一种基于WR-140波导功分/合成器与波导-微带双探针过渡相结合的高效空间功率合成方案,并采用GaAsMMIC为推动放大级,MFET为末级功率放大器的两级放大结构,在15.7~16.2GHz频率范围内合成了饱和最大44W连续波功率。接着,采用一种具有渐变匹配结构的宽带波导功分/合成器将两个上述功放模块合成,在15.7~16.2GHz频率范围内实现了饱和最大82W连续波功率输出,合成效率最高达85%,附加效率高于14.5%,在Ku频段实现了高效合成与大功率连续波输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导功分/合成器 波导-微带双探针过渡 空间功率合成 高效合成 大功率连续波 KU频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毫米波10W连续波空间功率合成放大器设计 被引量:9
19
作者 王正伟 何备 +1 位作者 补世荣 罗正祥 《微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75-78,共4页
介绍了一种基于BJ-320波导3dB定向耦合器、波导功分/合成器和波导-微带探针过渡相结合的8路高效、结构紧凑的波导内空间功率合成方案。此方案的结构具有容差大、容易加工和散热等优点,并且创新使用高隔离度的波导电桥实现两个4路合成器... 介绍了一种基于BJ-320波导3dB定向耦合器、波导功分/合成器和波导-微带探针过渡相结合的8路高效、结构紧凑的波导内空间功率合成方案。此方案的结构具有容差大、容易加工和散热等优点,并且创新使用高隔离度的波导电桥实现两个4路合成器的连接,提高合成通道间的隔离度,减小合成链路间耦合干扰。推动功放和末级功放采用相同的GaAs MMIC功放芯片,在33~36GHz频率范围内实现饱和最小12W连续波功率输出,合成效率高于75%,附加效率高于11.9%,在毫米波频段实现了高效功率合成和大功率输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导耦合器 波导-微带探针过渡 空间功率合成 连续波 毫米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Ku频段高效50W连续波空间功率合成放大器 被引量:3
20
作者 党章 黄建 +2 位作者 邹涌泉 邓力 文杰 《电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71-74,共4页
设计了一种基于WR-140波导功分/合成器与波导-微带双探针过渡相结合的高效空间功率合成网络,采用4个GaAs MMIC为推动放大级、4个MFET为末级的合成功率放大器,在14.0-14.5 GHz频率范围内,最大饱和连续波输出功率56 W,合成效率高于86%,附... 设计了一种基于WR-140波导功分/合成器与波导-微带双探针过渡相结合的高效空间功率合成网络,采用4个GaAs MMIC为推动放大级、4个MFET为末级的合成功率放大器,在14.0-14.5 GHz频率范围内,最大饱和连续波输出功率56 W,合成效率高于86%,附加效率最高达23%。该合成器结构紧凑,扩展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导功分/合成器 波导-微带双探针过渡 空间功率合成 KU频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