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85
篇文章
<
1
2
…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不同炮孔间距下微差爆破诱发爆生裂纹扩展规律研究
1
作者
曹永帮
黄俊红
+3 位作者
王自旭
陈洋龙
张腾胜
李新平
《爆破》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81-87,96,共8页
为了研究不同炮孔间距下微差爆破诱发爆生裂纹的扩展规律,通过浇筑大面积混凝土场地进行试验来消除边界效应,并以电子雷管和导爆索作为爆源和炸药,开展多组直线三孔模型和十字五孔模型试验研究,记录不同爆破参数下爆生裂纹的扩展长度、...
为了研究不同炮孔间距下微差爆破诱发爆生裂纹的扩展规律,通过浇筑大面积混凝土场地进行试验来消除边界效应,并以电子雷管和导爆索作为爆源和炸药,开展多组直线三孔模型和十字五孔模型试验研究,记录不同爆破参数下爆生裂纹的扩展长度、方向以及止裂位置,结合时序控制爆破理论,探究影响裂纹扩展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当三孔模型中间孔先起爆,两边孔后起爆时,炮孔之间会形成贯通裂缝,但会随着炮孔间距的增加越来越不平直,直到炮孔间距达到25倍孔径时裂纹便无法贯通,且裂纹不沿炮孔方向发展;十字五孔模型试验中同样只有在炮孔间距为20倍孔径以内时才能形成贯通的裂缝,且当先爆孔起爆产生的裂纹向四个后爆孔扩展时,最终会优先与相近的炮孔贯通,但是裂纹扩展路径并非一条直线,其会同时受到多个后爆孔的影响而产生一定的偏转效应。因此,实际工程中要想利用空孔效应和起爆时差获得沿轮廓面扩展的平直裂缝,还需根据不同水文地质条件合理调整时序控制爆破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孔模型
五孔模型
空孔效应
微差爆破
裂纹扩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DIC的露天矿山微差爆破模型试验及数值模拟
被引量:
2
2
作者
李洪伟
吴延梦
+3 位作者
潘乐
朱成
杨赛群
黄昕旭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31-139,共9页
随着电子雷管在露天矿山台阶爆破中的全面使用,微差爆破技术得到进一步发展,如何通过调整孔间延时提高炮孔之间相互作用力,成为矿山爆破技术的研究重点。基于混凝土模型模拟露天矿山微差爆破,建立高速摄影技术与数字图像相关(DIC)试验系...
随着电子雷管在露天矿山台阶爆破中的全面使用,微差爆破技术得到进一步发展,如何通过调整孔间延时提高炮孔之间相互作用力,成为矿山爆破技术的研究重点。基于混凝土模型模拟露天矿山微差爆破,建立高速摄影技术与数字图像相关(DIC)试验系统,基于全场微应变、高速摄影技术和数值模拟对不同孔间延时条件下的炮孔间裂纹发展过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爆炸载荷下模型表面裂纹附近的应变持续时间约为3 ms,孔间延时为3 ms时下一个炮孔起爆能够提高炮孔之间的相互作用力;通过数值模拟展示了测点的压力分布特征,在孔间延时为3 ms时测点压力最大,验证了模型试验的准确性;利用MATLAB对数值模拟结果分析发现,孔间延时为3 ms时其破碎程度最佳,与模型试验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使用高速摄影技术结合DIC方法为研究炮孔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及裂纹扩展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阶
爆破
高速相机
数字图像相关
微差爆破
MATLA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远场振动有限元分析中微差爆破荷载的等效施加方法研究
被引量:
12
3
作者
李启月
李易
+1 位作者
韦佳瑞
吴正宇
《矿冶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5,共5页
建立了微差爆破荷载等效施加方式的关系式,首次提出了中远场振动有限元分析中的微差爆破荷载的等效施加方法。结合新城金矿采场中深孔微差爆破回采项目,基于动力有限元软件ANSYS/LS-DYNA,应用微差爆破荷载等效施加方法模拟距爆源不同距...
建立了微差爆破荷载等效施加方式的关系式,首次提出了中远场振动有限元分析中的微差爆破荷载的等效施加方法。结合新城金矿采场中深孔微差爆破回采项目,基于动力有限元软件ANSYS/LS-DYNA,应用微差爆破荷载等效施加方法模拟距爆源不同距离的中远场巷道围岩质点振动速度,通过对数值模拟和现场数据的分析比较,证明了微差爆破荷载等效施加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该方法显著提高了爆破荷载下中远场岩体振动特性数值模拟的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差爆破
微差爆破
荷载
等效方法
岩体振动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微差爆破试验及爆破振动能量的小波包分析
被引量:
19
4
作者
何理
钟冬望
+2 位作者
刘建程
朱宽
黄小武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0-15,共6页
为从能量分布角度研究爆破振动信号以控制爆破地震危害,结合室内混凝土边坡相似微差爆破模拟试验,利用MATLAB 7.0,结合小波包技术,研究了振动信号能量和峰值速度随距离的变化规律,分析了减震沟对振动信号能量与峰值速度的削弱程度,以及...
为从能量分布角度研究爆破振动信号以控制爆破地震危害,结合室内混凝土边坡相似微差爆破模拟试验,利用MATLAB 7.0,结合小波包技术,研究了振动信号能量和峰值速度随距离的变化规律,分析了减震沟对振动信号能量与峰值速度的削弱程度,以及对振动信号能量分布的影响。总结得出:减震沟使得爆破振动信号能量卓越频带向低频带集中;一定范围内,随传播距离的增加,爆破振动信号峰值振动速度与总能量衰减趋势逐渐变缓;峰值振动速度大的爆破振动信号携带能量不一定大,能量不仅仅是振动速度的表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差爆破
小波包分析
边坡
减震沟
延期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岩石破碎机理的微差爆破最佳延时控制
被引量:
18
5
作者
楼晓明
周文海
+1 位作者
简文彬
郑俊杰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58-163,共6页
为探究微差爆破最佳的孔间起爆延期时间,从岩石破碎机理出发,将应力波和爆生气体能量综合作用方式作为研究载体,结合波动学理论、热力学理论以及断裂力学理论,推导出应力波和爆生气体作用下的运动和动力学方程、破坏范围、作用时间和传...
为探究微差爆破最佳的孔间起爆延期时间,从岩石破碎机理出发,将应力波和爆生气体能量综合作用方式作为研究载体,结合波动学理论、热力学理论以及断裂力学理论,推导出应力波和爆生气体作用下的运动和动力学方程、破坏范围、作用时间和传播速度的数学公式.在此基础上,运用推导出的物理参数对哈努卡耶夫提出的延时控制半经验公式进行修正,得出了微差爆破延期时间选取的理论模型.最后,结合某露天矿进行不同段别高精度澳瑞凯雷管组合的微差爆破实验,结果显示此次试验爆破后效果最佳延期时间为25 ms,而将该地质条件的力学参数代入推导得出的最佳延期理论模型,得出延期时间为24 ms左右,说明该理论模型与本次实验结果较为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差爆破
应力波
爆生气体
破碎机理
延时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微差爆破的波形叠加作用分析
被引量:
44
6
作者
郭学彬
张继春
+1 位作者
刘泉
蒲传金
《爆破》
CSCD
2006年第2期4-8,49,共6页
在分析纵波、横波和面波传播速度差异的基础上,进行均质介质中的单孔爆破振动测试,研究爆破地震波时程曲线上纵波、横波和面波因初至时刻随传播距离的增加而不同所具有的分离特性;再进行深孔台阶微差爆破振动效应试验,分析微差爆破地震...
在分析纵波、横波和面波传播速度差异的基础上,进行均质介质中的单孔爆破振动测试,研究爆破地震波时程曲线上纵波、横波和面波因初至时刻随传播距离的增加而不同所具有的分离特性;再进行深孔台阶微差爆破振动效应试验,分析微差爆破地震波的段间叠加特性。结果表明,微差爆破相邻段别的地震波形随传播距离的增加而相互接近、叠加,从而提出确定微差爆破合理间隔时间应考虑距离因素的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炸力学
波形叠加
微差爆破
初至时刻
主震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立井直眼微差爆破模型试验振动测试与分析
被引量:
14
7
作者
马芹永
袁璞
+1 位作者
张经双
韩博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72-176,共5页
为降低立井爆破施工的振动效应,以立井爆破中两圈直眼为原型,实施三种不同起爆延期的直眼微差爆破模型试验,并用UBOX-5016型爆破振动智能监测仪测试混凝土模型的爆破振动效应。实测爆破振动波表明,微差爆破可减少单段起爆药量、明显降...
为降低立井爆破施工的振动效应,以立井爆破中两圈直眼为原型,实施三种不同起爆延期的直眼微差爆破模型试验,并用UBOX-5016型爆破振动智能监测仪测试混凝土模型的爆破振动效应。实测爆破振动波表明,微差爆破可减少单段起爆药量、明显降低爆破振动效应;起爆延期25 ms时I段、Ⅱ段爆破振动波形彼此叠加,测点形成干扰降振效应,爆破峰值振动速度较小;起爆延期为50 ms时I段、Ⅲ段爆破振动波形彼此独立,峰值振动速度由单段起爆药量决定。竖向爆破振动波形频谱分析表明,微差爆破振动幅值明显低于齐发爆破,且波形复杂。微差爆破能显著降低爆破振动效应,主振频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差爆破
直眼
爆破
振动
频谱分析
模型试验
立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超深孔一次成井微差爆破技术研究
被引量:
31
8
作者
李廷春
刘洪强
王超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742-1746,共5页
起爆时差是超深孔一次成井爆破设计中的一个重要参数,合理设计起爆时差和起爆顺序,能够达到先起爆炮孔为后起爆炮孔创造良好自由面和补偿空间,实现筒状硐室分层、分段爆破的目的,并能降低围岩震动破坏。为合理选取起爆时差,基于超深孔...
起爆时差是超深孔一次成井爆破设计中的一个重要参数,合理设计起爆时差和起爆顺序,能够达到先起爆炮孔为后起爆炮孔创造良好自由面和补偿空间,实现筒状硐室分层、分段爆破的目的,并能降低围岩震动破坏。为合理选取起爆时差,基于超深孔微差爆破破岩机制,从理论上推导了一次成井预裂爆破延期时间,掏槽孔与相邻辅助孔、同分段辅助孔、相邻分段辅助孔的起爆时差等计算公式;同时提出了自下而上预裂爆破、先上下后中间光面爆破等6种一次成井起爆顺序。在华恒矿-650矸石仓,结合施工条件合理确定起爆时差等爆破参数,形成爆破设计方案。爆破过程中实现了分层、分段爆破,获得了良好的硐室成型,验证了形成的超深孔微差爆破技术是成功的,其结果对类似工程的实施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次成井
微差爆破
起爆时
差
起爆顺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微差爆破的爆生裂纹扩展特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
11
9
作者
杨仁树
丁晨曦
+2 位作者
杨国梁
杨立云
王雁冰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4期97-102,共6页
以有机玻璃为模型材料,采用新型数字激光动态焦散线实验系统,研究了延时为20μs和40μs的微差爆破爆生主裂纹扩展特性,比较了试件破坏形态和破坏过程的差异,分析了爆生主裂纹扩展过程中的偏转角度、扩展速度和动态应力强度因子等物理量...
以有机玻璃为模型材料,采用新型数字激光动态焦散线实验系统,研究了延时为20μs和40μs的微差爆破爆生主裂纹扩展特性,比较了试件破坏形态和破坏过程的差异,分析了爆生主裂纹扩展过程中的偏转角度、扩展速度和动态应力强度因子等物理量随时间的变化关系。结果表明,延时为20μs的爆生主裂纹的竖向偏移值明显大于延时为40μs的情况。延时时间的不同对爆生主裂纹动态应力强度因子的第一次峰值没有明显影响,但对其第二次峰值影响显著。此外,两个或多个切槽炮孔同向并排起爆会使得爆生主裂纹的扩展偏离切槽方向,影响定向断裂效果,应尽量避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差爆破
爆生主裂纹
扩展速度
动态应力强度因子
定向断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切缝药包微差爆破爆生裂纹扩展机理
被引量:
13
10
作者
岳中文
张士春
+3 位作者
邱鹏
宋耀
路燕龙
孙堰竹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638-645,共8页
为了研究切缝药包微差爆破孔间裂纹的动态力学行为特征,采用新型数字激光动态焦散线测试系统进行4组微差起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延迟时间的增长先爆炮孔产生的裂纹长度依次增加,其受应力波作用前的扩展距离占总距离的比例依次增高...
为了研究切缝药包微差爆破孔间裂纹的动态力学行为特征,采用新型数字激光动态焦散线测试系统进行4组微差起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延迟时间的增长先爆炮孔产生的裂纹长度依次增加,其受应力波作用前的扩展距离占总距离的比例依次增高,裂纹的贯通点逐渐靠近后爆炮孔,呈"牵手"状分布;应力波正压区的压缩作用和负压区的拉伸作用分别能够降低和提升对面裂纹的扩展速度v,延迟时间越长,裂纹扩展速度降低后的峰值越低,提升后的峰值越高,爆炸应力波在对面裂纹尖端产生的压应力场会降低其动态应力强度因子KdI,延迟时间越长,峰值越小;裂纹相遇时,扩展速度v和动态应力强度因子KdI都呈现增大趋势,且相遇越早,速度峰值越大;当微差时间满足一定条件时,先爆炮孔产生的应力波在后爆炮孔孔壁附近形成拉伸应力场,有利于裂纹萌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焦散线
切缝药包
微差爆破
裂纹扩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水平边界条件下深孔微差爆破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
6
11
作者
金乾坤
高文学
+2 位作者
钟冬望
杨军
黄风雷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1999年第3期301-305,共5页
目的研究水平边界条件下深孔微差爆破的作用机理.方法采用动态非线性有限元法对单个水平自由面深孔微差爆破进行数值模拟.根据模拟结果分析岩块运动和槽腔内岩块的破坏方式.结果孔底部分的岩石主要以冲击压缩破坏为主,而自由面附近...
目的研究水平边界条件下深孔微差爆破的作用机理.方法采用动态非线性有限元法对单个水平自由面深孔微差爆破进行数值模拟.根据模拟结果分析岩块运动和槽腔内岩块的破坏方式.结果孔底部分的岩石主要以冲击压缩破坏为主,而自由面附近的岩石主要以层裂破坏为主.结论掏槽孔的爆破作用和微差时间的确定是影响微差爆破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平自由面
深孔
微差爆破
动态有限元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复合型切缝药包机理分析及微差爆破试验
被引量:
17
12
作者
谢华刚
阮怀宁
+3 位作者
吴玲丽
赵正信
余华中
吴翔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S1期68-71,共4页
利用弹性理论对复合型切缝药包爆破开裂机理进行了探讨,得出应力在切缝方向最大;利用相似模拟试验研究,得出该药包在微差时间为0.5~1.5ms时,既可以在纵向利用切缝聚能形成裂缝,横向利用炮孔导向形成裂缝,又可以在远区利用脉冲应力波的...
利用弹性理论对复合型切缝药包爆破开裂机理进行了探讨,得出应力在切缝方向最大;利用相似模拟试验研究,得出该药包在微差时间为0.5~1.5ms时,既可以在纵向利用切缝聚能形成裂缝,横向利用炮孔导向形成裂缝,又可以在远区利用脉冲应力波的叠加效应形成裂纹网,进而形成"爆破裂缝-裂纹网-爆破裂缝"的煤层裂隙连通网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切缝药包
微差爆破
相似模拟
岩石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微差爆破振动波速度峰值-位移分布特征的延时控制
被引量:
8
13
作者
楼晓明
周文海
+1 位作者
简文彬
郑俊杰
《爆炸与冲击》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839-846,共8页
为了通过振动波传播规律研究微差爆破延时控制,改善爆破振动和提高爆炸能利用,选取普通雷管和澳瑞凯高精度雷管进行不同段别延期起爆对比实验,试爆过程对振动波测振。基于振动波函数优化理论基础,对实测数据和波状谱处理分析,总结了不...
为了通过振动波传播规律研究微差爆破延时控制,改善爆破振动和提高爆炸能利用,选取普通雷管和澳瑞凯高精度雷管进行不同段别延期起爆对比实验,试爆过程对振动波测振。基于振动波函数优化理论基础,对实测数据和波状谱处理分析,总结了不同微差时间下振动波传播规律及速度峰值、主频、频带能量、总能量等变化特征,根据该特征发现振动波速度图谱和该速度积分所得位移图谱中两者最大值对应时间点相同。依据此速度峰值-振动位移分布特征,对某实测简单振动波进行高斯多峰拟合,结果表明:该波段能量最大化时间点为60ms左右,振动最小的时间点为25ms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炸力学
延时控制
多峰拟合
微差爆破
爆破
振动
峰值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微差爆破模拟天然地震的数值分析与效果评价
被引量:
11
14
作者
张智超
陈育民
刘汉龙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265-274,共10页
微差爆破可以创造出与天然地震相类似的振动环境。为了更好地对爆破模拟天然地震进行研究和评价,在LS-DYNA软件框架内,建立了适合于爆炸荷载作用下土体动力分析的实用模型,对原位土体场地爆破地震动试验进行了全尺寸数值模拟,并将模拟...
微差爆破可以创造出与天然地震相类似的振动环境。为了更好地对爆破模拟天然地震进行研究和评价,在LS-DYNA软件框架内,建立了适合于爆炸荷载作用下土体动力分析的实用模型,对原位土体场地爆破地震动试验进行了全尺寸数值模拟,并将模拟结果与现场实测数据进行比较分析,验证数值计算的准确性。计算结果表明,模拟得到的场地质点加速度-时程与实测数据比较吻合,因此,可以预先利用数值手段为试验方案设计提供指导;同时,数值模拟还总结了现场试验中未得到的场地压力变化规律和振动规律,分析了爆破地震动与天然地震的异同,丰富了爆破地震动的研究,表明利用爆破手段能够近似地模拟天然地震,为微差爆破模拟天然地震的研究工作提供了经济、简便而实用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差爆破
地震
LS-DYNA
加速度
效果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深孔微差爆破震动预报浅析
被引量:
13
15
作者
徐全军
毛志远
张庆明
《爆炸与冲击》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182-186,共5页
以深孔爆破的单孔装药爆破震动测试为基础,得到单孔装药爆破的样本函数,并通过系统随机脉冲下的响应分析建立了模拟深孔微差爆破震动波形合成的模型,通过试验和模拟探索用单孔装药爆破的样本函数来预报深孔微差爆破震动波形及峰值的...
以深孔爆破的单孔装药爆破震动测试为基础,得到单孔装药爆破的样本函数,并通过系统随机脉冲下的响应分析建立了模拟深孔微差爆破震动波形合成的模型,通过试验和模拟探索用单孔装药爆破的样本函数来预报深孔微差爆破震动波形及峰值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孔
爆破
脉冲响应函数
爆破
震动
微差爆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爆破振动持时分析及微差爆破延期时间优选
被引量:
39
16
作者
钟冬望
何理
+1 位作者
操鹏
张奎
《爆炸与冲击》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703-709,共7页
爆破振动持续时间以及微差爆破延期时间分别是爆破振动危害客观评价与主动控制的重要指标,对振动持时影响因素和延期时间优选方法进行深入探究极为必要。结合量纲分析理论,探讨了爆破振动持时影响因素,推导出爆破振动持时预测公式,该公...
爆破振动持续时间以及微差爆破延期时间分别是爆破振动危害客观评价与主动控制的重要指标,对振动持时影响因素和延期时间优选方法进行深入探究极为必要。结合量纲分析理论,探讨了爆破振动持时影响因素,推导出爆破振动持时预测公式,该公式线性相关性达到89.7%;基于地震波线性叠加原理,通过MATLAB 7.0编程,计算得到毫秒微差爆破不同爆心距处合理延时区间。结果表明,爆破振动信号能量与振动持续时间相关性高,在振动持时预测公式中引入信号能量,可提高预测精度;振动持续时间与比例速度负相关,与比例药量正相关;合理孔间延期时间往往不是某一具体值,而是一个或多个时间区间;不同爆心距处合理延期时间值不同。工程应用表明,给出的爆破振动持时预测公式与微差爆破延时优选方法切实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炸力学
振动持续时间
量纲分析
延期时间
线性叠加原理
微差爆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隧道微差爆破的延时计算及电子雷管减振应用
被引量:
10
17
作者
管晓明
王旭春
+2 位作者
安建永
张良
赵晨旭
《隧道建设(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941-1947,共7页
为实现复杂环境下隧道爆破减振,根据微差爆破延时计算理论,综合考虑围岩的物理力学参数及隧道爆破施工参数,提出采用电子雷管进行微差爆破的延时计算方法。研究起爆药量对爆破地震波振速和主频的影响,并将研究成果应用到成渝客专新红岩...
为实现复杂环境下隧道爆破减振,根据微差爆破延时计算理论,综合考虑围岩的物理力学参数及隧道爆破施工参数,提出采用电子雷管进行微差爆破的延时计算方法。研究起爆药量对爆破地震波振速和主频的影响,并将研究成果应用到成渝客专新红岩隧道爆破工程中。结果表明:1)微差爆破的合理延时需要考虑岩石破碎及沿裂缝扩展到掌子面并抛掷足够距离的时间; 2)采用微差爆破延时计算方法,可合理设置电子雷管延时,实现单孔间隔微差爆破,有效降低峰值振速、提高振动主频; 3)在新红岩隧道爆破工程中,采用电子雷管爆破相比毫秒非电雷管爆破振速减小60%以上,证明电子雷管微差爆破延时计算方法的准确性和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
爆破
微差爆破
延时计算
电子雷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微差爆破技术研究现状
被引量:
46
18
作者
吴腾芳
王凯
《爆破》
CSCD
1997年第1期53-57,共5页
综述了国内外微差爆破技术的研究现状,并结合爆破工程实践,分析了微差爆。破降低地震效应和改善破碎效果的主要原因,对选取合理的微差延时时间、控制起爆网路准确延时,提出了作者的看法。
关键词
微差爆破
延时时间
毫秒
爆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逐孔起爆微差爆破技术的研究和实践
被引量:
52
19
作者
付天光
张家权
+1 位作者
葛勇
费鸿禄
《工程爆破》
2006年第2期28-31,共4页
多排孔微差爆破在露天矿山中已经得到广泛应用,并且技术日趋成熟。随着对微差爆破技术研究的深入以及新型爆破器材的研发,“逐孔起爆微差爆破技术”被提出并得到广泛应用,极大地推动了露天矿爆破技术的发展。文中论述了“逐孔起爆微差...
多排孔微差爆破在露天矿山中已经得到广泛应用,并且技术日趋成熟。随着对微差爆破技术研究的深入以及新型爆破器材的研发,“逐孔起爆微差爆破技术”被提出并得到广泛应用,极大地推动了露天矿爆破技术的发展。文中论述了“逐孔起爆微差爆破技术”的基本原理和特点,指出该技术符合最小抵抗线原理、空间补偿原理以及提高爆炸能量利用率的要求,分析了应用该技术时合理微差时间选择过程以及爆破网路安全性问题,并根据现场试验数据说明了该技术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差爆破
逐孔起爆
高强度导爆管雷管
爆破
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微差爆破实际延迟时间识别方法比较与优选
被引量:
6
20
作者
范作鹏
钱守一
李启月
《矿冶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4-8,共5页
提出了基于瞬时能量谱突变点确定雷管实际延迟时间的HHT瞬时能量识别法,以微差爆破振动信号HHT变换的Hilbert能量幅值为初值,运用频率积分获取微差爆破振动信号瞬时能量谱,进而确定雷管实际延迟时间。工程实践表明,HHT瞬时能量法识别结...
提出了基于瞬时能量谱突变点确定雷管实际延迟时间的HHT瞬时能量识别法,以微差爆破振动信号HHT变换的Hilbert能量幅值为初值,运用频率积分获取微差爆破振动信号瞬时能量谱,进而确定雷管实际延迟时间。工程实践表明,HHT瞬时能量法识别结果与小波基函数、变换尺度和IMF分量的选取无关。此外,该方法还可用于微差时间与频率变化规律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差爆破
HHT变换
瞬时能量
延迟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不同炮孔间距下微差爆破诱发爆生裂纹扩展规律研究
1
作者
曹永帮
黄俊红
王自旭
陈洋龙
张腾胜
李新平
机构
武汉理工大学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
武汉理工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武汉理工大学三亚科教创新园
出处
《爆破》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81-87,96,共8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2109165)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批准号:2024IVA028)。
文摘
为了研究不同炮孔间距下微差爆破诱发爆生裂纹的扩展规律,通过浇筑大面积混凝土场地进行试验来消除边界效应,并以电子雷管和导爆索作为爆源和炸药,开展多组直线三孔模型和十字五孔模型试验研究,记录不同爆破参数下爆生裂纹的扩展长度、方向以及止裂位置,结合时序控制爆破理论,探究影响裂纹扩展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当三孔模型中间孔先起爆,两边孔后起爆时,炮孔之间会形成贯通裂缝,但会随着炮孔间距的增加越来越不平直,直到炮孔间距达到25倍孔径时裂纹便无法贯通,且裂纹不沿炮孔方向发展;十字五孔模型试验中同样只有在炮孔间距为20倍孔径以内时才能形成贯通的裂缝,且当先爆孔起爆产生的裂纹向四个后爆孔扩展时,最终会优先与相近的炮孔贯通,但是裂纹扩展路径并非一条直线,其会同时受到多个后爆孔的影响而产生一定的偏转效应。因此,实际工程中要想利用空孔效应和起爆时差获得沿轮廓面扩展的平直裂缝,还需根据不同水文地质条件合理调整时序控制爆破参数。
关键词
三孔模型
五孔模型
空孔效应
微差爆破
裂纹扩展
Keywords
three-hole model
five-hole model
empty hole effect
millisecond delay blasting
crack propagation
分类号
TU45 [建筑科学—岩土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DIC的露天矿山微差爆破模型试验及数值模拟
被引量:
2
2
作者
李洪伟
吴延梦
潘乐
朱成
杨赛群
黄昕旭
机构
安徽理工大学化工与爆破学院
安徽雷鸣爆破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安徽江南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出处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31-139,共9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11872002)
安徽省教育厅高校科学研究项目(编号:13190248)
淮南市“50·科技之星”创新团队项目(编号:淮人才[2014]2号)。
文摘
随着电子雷管在露天矿山台阶爆破中的全面使用,微差爆破技术得到进一步发展,如何通过调整孔间延时提高炮孔之间相互作用力,成为矿山爆破技术的研究重点。基于混凝土模型模拟露天矿山微差爆破,建立高速摄影技术与数字图像相关(DIC)试验系统,基于全场微应变、高速摄影技术和数值模拟对不同孔间延时条件下的炮孔间裂纹发展过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爆炸载荷下模型表面裂纹附近的应变持续时间约为3 ms,孔间延时为3 ms时下一个炮孔起爆能够提高炮孔之间的相互作用力;通过数值模拟展示了测点的压力分布特征,在孔间延时为3 ms时测点压力最大,验证了模型试验的准确性;利用MATLAB对数值模拟结果分析发现,孔间延时为3 ms时其破碎程度最佳,与模型试验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使用高速摄影技术结合DIC方法为研究炮孔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及裂纹扩展提供了新思路。
关键词
台阶
爆破
高速相机
数字图像相关
微差爆破
MATLAB
Keywords
bench blasting
high speed camera
digital image correlation
millisecond blasting
MATLAB
分类号
TD235 [矿业工程—矿井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远场振动有限元分析中微差爆破荷载的等效施加方法研究
被引量:
12
3
作者
李启月
李易
韦佳瑞
吴正宇
机构
中南大学资源与安全工程学院
出处
《矿冶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5,共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374243
41372278)
文摘
建立了微差爆破荷载等效施加方式的关系式,首次提出了中远场振动有限元分析中的微差爆破荷载的等效施加方法。结合新城金矿采场中深孔微差爆破回采项目,基于动力有限元软件ANSYS/LS-DYNA,应用微差爆破荷载等效施加方法模拟距爆源不同距离的中远场巷道围岩质点振动速度,通过对数值模拟和现场数据的分析比较,证明了微差爆破荷载等效施加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该方法显著提高了爆破荷载下中远场岩体振动特性数值模拟的效率。
关键词
微差爆破
微差爆破
荷载
等效方法
岩体振动
数值模拟
Keywords
millisecond blasting
millisecond blasting load
equivalent method
rock vibration
numerical simulation
分类号
TD235 [矿业工程—矿井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微差爆破试验及爆破振动能量的小波包分析
被引量:
19
4
作者
何理
钟冬望
刘建程
朱宽
黄小武
机构
武汉科技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冶金工业过程系统科学湖北省重点实验室
武汉科技大学理学院
出处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0-15,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50774056
51174147)
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2012FFA135)
文摘
为从能量分布角度研究爆破振动信号以控制爆破地震危害,结合室内混凝土边坡相似微差爆破模拟试验,利用MATLAB 7.0,结合小波包技术,研究了振动信号能量和峰值速度随距离的变化规律,分析了减震沟对振动信号能量与峰值速度的削弱程度,以及对振动信号能量分布的影响。总结得出:减震沟使得爆破振动信号能量卓越频带向低频带集中;一定范围内,随传播距离的增加,爆破振动信号峰值振动速度与总能量衰减趋势逐渐变缓;峰值振动速度大的爆破振动信号携带能量不一定大,能量不仅仅是振动速度的表征。
关键词
微差爆破
小波包分析
边坡
减震沟
延期时间
Keywords
Millisecond blasting
Wavelet packet analysis
Slope
Damping ditch
Delay time
分类号
TD235 [矿业工程—矿井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岩石破碎机理的微差爆破最佳延时控制
被引量:
18
5
作者
楼晓明
周文海
简文彬
郑俊杰
机构
福州大学紫金矿业学院
福州大学爆炸技术研究所
福州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
华中科技大学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
出处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58-163,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072232)
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2011J01310)
文摘
为探究微差爆破最佳的孔间起爆延期时间,从岩石破碎机理出发,将应力波和爆生气体能量综合作用方式作为研究载体,结合波动学理论、热力学理论以及断裂力学理论,推导出应力波和爆生气体作用下的运动和动力学方程、破坏范围、作用时间和传播速度的数学公式.在此基础上,运用推导出的物理参数对哈努卡耶夫提出的延时控制半经验公式进行修正,得出了微差爆破延期时间选取的理论模型.最后,结合某露天矿进行不同段别高精度澳瑞凯雷管组合的微差爆破实验,结果显示此次试验爆破后效果最佳延期时间为25 ms,而将该地质条件的力学参数代入推导得出的最佳延期理论模型,得出延期时间为24 ms左右,说明该理论模型与本次实验结果较为吻合.
关键词
微差爆破
应力波
爆生气体
破碎机理
延时控制
Keywords
millisecond blasting
stress wave
explosive gas
crushing mechanism
time delay control
分类号
O382.1 [理学—流体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微差爆破的波形叠加作用分析
被引量:
44
6
作者
郭学彬
张继春
刘泉
蒲传金
机构
西南科技大学环境学院
西南交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四川省交通厅内河设计院
出处
《爆破》
CSCD
2006年第2期4-8,49,共6页
基金
四川省教育厅资助项目(2004A129)
文摘
在分析纵波、横波和面波传播速度差异的基础上,进行均质介质中的单孔爆破振动测试,研究爆破地震波时程曲线上纵波、横波和面波因初至时刻随传播距离的增加而不同所具有的分离特性;再进行深孔台阶微差爆破振动效应试验,分析微差爆破地震波的段间叠加特性。结果表明,微差爆破相邻段别的地震波形随传播距离的增加而相互接近、叠加,从而提出确定微差爆破合理间隔时间应考虑距离因素的观点。
关键词
爆炸力学
波形叠加
微差爆破
初至时刻
主震相
Keywords
mechanics of explosion
waveform superimposition
millisecond blasting
the initial time
main vibration phase
分类号
TD235.1 [矿业工程—矿井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立井直眼微差爆破模型试验振动测试与分析
被引量:
14
7
作者
马芹永
袁璞
张经双
韩博
机构
安徽理工大学矿山地下工程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出处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72-176,共5页
基金
高校博士点基金(20133415130001)
文摘
为降低立井爆破施工的振动效应,以立井爆破中两圈直眼为原型,实施三种不同起爆延期的直眼微差爆破模型试验,并用UBOX-5016型爆破振动智能监测仪测试混凝土模型的爆破振动效应。实测爆破振动波表明,微差爆破可减少单段起爆药量、明显降低爆破振动效应;起爆延期25 ms时I段、Ⅱ段爆破振动波形彼此叠加,测点形成干扰降振效应,爆破峰值振动速度较小;起爆延期为50 ms时I段、Ⅲ段爆破振动波形彼此独立,峰值振动速度由单段起爆药量决定。竖向爆破振动波形频谱分析表明,微差爆破振动幅值明显低于齐发爆破,且波形复杂。微差爆破能显著降低爆破振动效应,主振频率较高。
关键词
微差爆破
直眼
爆破
振动
频谱分析
模型试验
立井
Keywords
millisecond blasting
vertical blast hole
blasting vibration
spectral analysis
model test
shaft
分类号
TD235 [矿业工程—矿井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超深孔一次成井微差爆破技术研究
被引量:
31
8
作者
李廷春
刘洪强
王超
机构
山东省土木工程防灾减灾重点实验室山东科技大学
出处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742-1746,共5页
基金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计划项目(No.MTKJ2009-287)
文摘
起爆时差是超深孔一次成井爆破设计中的一个重要参数,合理设计起爆时差和起爆顺序,能够达到先起爆炮孔为后起爆炮孔创造良好自由面和补偿空间,实现筒状硐室分层、分段爆破的目的,并能降低围岩震动破坏。为合理选取起爆时差,基于超深孔微差爆破破岩机制,从理论上推导了一次成井预裂爆破延期时间,掏槽孔与相邻辅助孔、同分段辅助孔、相邻分段辅助孔的起爆时差等计算公式;同时提出了自下而上预裂爆破、先上下后中间光面爆破等6种一次成井起爆顺序。在华恒矿-650矸石仓,结合施工条件合理确定起爆时差等爆破参数,形成爆破设计方案。爆破过程中实现了分层、分段爆破,获得了良好的硐室成型,验证了形成的超深孔微差爆破技术是成功的,其结果对类似工程的实施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
一次成井
微差爆破
起爆时
差
起爆顺序
Keywords
shaft excavation by one-step
millisecond blasting
detonating delay time
detonating sequences
分类号
TD265 [矿业工程—矿井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微差爆破的爆生裂纹扩展特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
11
9
作者
杨仁树
丁晨曦
杨国梁
杨立云
王雁冰
机构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力学与建筑工程学院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深部岩土力学与地下工程国家重点试验室
出处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4期97-102,共6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6YFC060090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404273)
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项目(B14006)
文摘
以有机玻璃为模型材料,采用新型数字激光动态焦散线实验系统,研究了延时为20μs和40μs的微差爆破爆生主裂纹扩展特性,比较了试件破坏形态和破坏过程的差异,分析了爆生主裂纹扩展过程中的偏转角度、扩展速度和动态应力强度因子等物理量随时间的变化关系。结果表明,延时为20μs的爆生主裂纹的竖向偏移值明显大于延时为40μs的情况。延时时间的不同对爆生主裂纹动态应力强度因子的第一次峰值没有明显影响,但对其第二次峰值影响显著。此外,两个或多个切槽炮孔同向并排起爆会使得爆生主裂纹的扩展偏离切槽方向,影响定向断裂效果,应尽量避免。
关键词
微差爆破
爆生主裂纹
扩展速度
动态应力强度因子
定向断裂
Keywords
short-delay blasting
blasting induced main crack
propagation speed
dynamic stress intensity factor
directional fracture
分类号
TD235 [矿业工程—矿井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切缝药包微差爆破爆生裂纹扩展机理
被引量:
13
10
作者
岳中文
张士春
邱鹏
宋耀
路燕龙
孙堰竹
机构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力学与建筑工程学院
出处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638-645,共8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资助项目(51374210)
爆炸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理工大学)开放基金资助项目(KFJJ17-01M)
文摘
为了研究切缝药包微差爆破孔间裂纹的动态力学行为特征,采用新型数字激光动态焦散线测试系统进行4组微差起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延迟时间的增长先爆炮孔产生的裂纹长度依次增加,其受应力波作用前的扩展距离占总距离的比例依次增高,裂纹的贯通点逐渐靠近后爆炮孔,呈"牵手"状分布;应力波正压区的压缩作用和负压区的拉伸作用分别能够降低和提升对面裂纹的扩展速度v,延迟时间越长,裂纹扩展速度降低后的峰值越低,提升后的峰值越高,爆炸应力波在对面裂纹尖端产生的压应力场会降低其动态应力强度因子KdI,延迟时间越长,峰值越小;裂纹相遇时,扩展速度v和动态应力强度因子KdI都呈现增大趋势,且相遇越早,速度峰值越大;当微差时间满足一定条件时,先爆炮孔产生的应力波在后爆炮孔孔壁附近形成拉伸应力场,有利于裂纹萌生。
关键词
动态焦散线
切缝药包
微差爆破
裂纹扩展
Keywords
dynamic caustics
slotted cartridge
millisecond blasting
crack propagation
分类号
TD315 [矿业工程—矿井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水平边界条件下深孔微差爆破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
6
11
作者
金乾坤
高文学
钟冬望
杨军
黄风雷
机构
北京理工大学机电工程系
出处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1999年第3期301-305,共5页
文摘
目的研究水平边界条件下深孔微差爆破的作用机理.方法采用动态非线性有限元法对单个水平自由面深孔微差爆破进行数值模拟.根据模拟结果分析岩块运动和槽腔内岩块的破坏方式.结果孔底部分的岩石主要以冲击压缩破坏为主,而自由面附近的岩石主要以层裂破坏为主.结论掏槽孔的爆破作用和微差时间的确定是影响微差爆破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
水平自由面
深孔
微差爆破
动态有限元
数值模拟
Keywords
horizontal free surface
deep hole
millisecond blasting
dynamic finite element
numerical simulation
分类号
TD235.11 [矿业工程—矿井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复合型切缝药包机理分析及微差爆破试验
被引量:
17
12
作者
谢华刚
阮怀宁
吴玲丽
赵正信
余华中
吴翔
机构
河海大学岩土工程研究所
铜陵学院土木建筑系
纺织服装工业城基建处
出处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S1期68-71,共4页
文摘
利用弹性理论对复合型切缝药包爆破开裂机理进行了探讨,得出应力在切缝方向最大;利用相似模拟试验研究,得出该药包在微差时间为0.5~1.5ms时,既可以在纵向利用切缝聚能形成裂缝,横向利用炮孔导向形成裂缝,又可以在远区利用脉冲应力波的叠加效应形成裂纹网,进而形成"爆破裂缝-裂纹网-爆破裂缝"的煤层裂隙连通网络。
关键词
切缝药包
微差爆破
相似模拟
岩石损伤
Keywords
slit-charge
millisecond blasting
analog simulation
rock damage
分类号
TD82 [矿业工程—煤矿开采]
TQ53 [化学工程—煤化学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微差爆破振动波速度峰值-位移分布特征的延时控制
被引量:
8
13
作者
楼晓明
周文海
简文彬
郑俊杰
机构
福州大学紫金矿业学院
福州大学爆炸技术研究所
福州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
华中科技大学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
出处
《爆炸与冲击》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839-846,共8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072232)
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1J01310)
文摘
为了通过振动波传播规律研究微差爆破延时控制,改善爆破振动和提高爆炸能利用,选取普通雷管和澳瑞凯高精度雷管进行不同段别延期起爆对比实验,试爆过程对振动波测振。基于振动波函数优化理论基础,对实测数据和波状谱处理分析,总结了不同微差时间下振动波传播规律及速度峰值、主频、频带能量、总能量等变化特征,根据该特征发现振动波速度图谱和该速度积分所得位移图谱中两者最大值对应时间点相同。依据此速度峰值-振动位移分布特征,对某实测简单振动波进行高斯多峰拟合,结果表明:该波段能量最大化时间点为60ms左右,振动最小的时间点为25ms左右。
关键词
爆炸力学
延时控制
多峰拟合
微差爆破
爆破
振动
峰值速度
Keywords
mechanics of explosion
time delay control
multi-peaks fitting
millisecond blasting
blasting vibration
peak velocity
分类号
O382.2 [理学—流体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微差爆破模拟天然地震的数值分析与效果评价
被引量:
11
14
作者
张智超
陈育民
刘汉龙
机构
河海大学岩土力学与堤坝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河海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
出处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265-274,共10页
基金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No.5082590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50909040)
文摘
微差爆破可以创造出与天然地震相类似的振动环境。为了更好地对爆破模拟天然地震进行研究和评价,在LS-DYNA软件框架内,建立了适合于爆炸荷载作用下土体动力分析的实用模型,对原位土体场地爆破地震动试验进行了全尺寸数值模拟,并将模拟结果与现场实测数据进行比较分析,验证数值计算的准确性。计算结果表明,模拟得到的场地质点加速度-时程与实测数据比较吻合,因此,可以预先利用数值手段为试验方案设计提供指导;同时,数值模拟还总结了现场试验中未得到的场地压力变化规律和振动规律,分析了爆破地震动与天然地震的异同,丰富了爆破地震动的研究,表明利用爆破手段能够近似地模拟天然地震,为微差爆破模拟天然地震的研究工作提供了经济、简便而实用的方法。
关键词
微差爆破
地震
LS-DYNA
加速度
效果评价
Keywords
millisecond blasting
earthquake
LS-DYNA
acceleration
effect evaluation
分类号
TU443 [建筑科学—岩土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深孔微差爆破震动预报浅析
被引量:
13
15
作者
徐全军
毛志远
张庆明
机构
南京工程兵工程学院
北京理工大学
出处
《爆炸与冲击》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182-186,共5页
文摘
以深孔爆破的单孔装药爆破震动测试为基础,得到单孔装药爆破的样本函数,并通过系统随机脉冲下的响应分析建立了模拟深孔微差爆破震动波形合成的模型,通过试验和模拟探索用单孔装药爆破的样本函数来预报深孔微差爆破震动波形及峰值的方法。
关键词
深孔
爆破
脉冲响应函数
爆破
震动
微差爆破
Keywords
bench blasting,impulse response function, ground vibration of blasting, simulation
分类号
TD235.33 [矿业工程—矿井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爆破振动持时分析及微差爆破延期时间优选
被引量:
39
16
作者
钟冬望
何理
操鹏
张奎
机构
武汉科技大学理学院
中铁港航-武科大爆破技术研究中心
湖北皓昇爆破工程有限公司
出处
《爆炸与冲击》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703-709,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574184)
湖北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Q20161101)
武汉科技大学青年科技骨干培育计划项目(2016xz018)
文摘
爆破振动持续时间以及微差爆破延期时间分别是爆破振动危害客观评价与主动控制的重要指标,对振动持时影响因素和延期时间优选方法进行深入探究极为必要。结合量纲分析理论,探讨了爆破振动持时影响因素,推导出爆破振动持时预测公式,该公式线性相关性达到89.7%;基于地震波线性叠加原理,通过MATLAB 7.0编程,计算得到毫秒微差爆破不同爆心距处合理延时区间。结果表明,爆破振动信号能量与振动持续时间相关性高,在振动持时预测公式中引入信号能量,可提高预测精度;振动持续时间与比例速度负相关,与比例药量正相关;合理孔间延期时间往往不是某一具体值,而是一个或多个时间区间;不同爆心距处合理延期时间值不同。工程应用表明,给出的爆破振动持时预测公式与微差爆破延时优选方法切实可行。
关键词
爆炸力学
振动持续时间
量纲分析
延期时间
线性叠加原理
微差爆破
Keywords
mechanics of explosion
duration of blasting vibration
dimensional analysis
delayed time interval
linear superposition tTheory
millisecond blasting
分类号
O381 [理学—流体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隧道微差爆破的延时计算及电子雷管减振应用
被引量:
10
17
作者
管晓明
王旭春
安建永
张良
赵晨旭
机构
青岛理工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
出处
《隧道建设(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941-1947,共7页
基金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17M621095)
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ZR2016EEB27)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51708317)
文摘
为实现复杂环境下隧道爆破减振,根据微差爆破延时计算理论,综合考虑围岩的物理力学参数及隧道爆破施工参数,提出采用电子雷管进行微差爆破的延时计算方法。研究起爆药量对爆破地震波振速和主频的影响,并将研究成果应用到成渝客专新红岩隧道爆破工程中。结果表明:1)微差爆破的合理延时需要考虑岩石破碎及沿裂缝扩展到掌子面并抛掷足够距离的时间; 2)采用微差爆破延时计算方法,可合理设置电子雷管延时,实现单孔间隔微差爆破,有效降低峰值振速、提高振动主频; 3)在新红岩隧道爆破工程中,采用电子雷管爆破相比毫秒非电雷管爆破振速减小60%以上,证明电子雷管微差爆破延时计算方法的准确性和合理性。
关键词
隧道
爆破
微差爆破
延时计算
电子雷管
Keywords
tunnel blasting
millisecond blasting
time-delay calculation
electronic detonator
分类号
U455.6 [建筑科学—桥梁与隧道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微差爆破技术研究现状
被引量:
46
18
作者
吴腾芳
王凯
机构
南京工程兵工程学院
出处
《爆破》
CSCD
1997年第1期53-57,共5页
文摘
综述了国内外微差爆破技术的研究现状,并结合爆破工程实践,分析了微差爆。破降低地震效应和改善破碎效果的主要原因,对选取合理的微差延时时间、控制起爆网路准确延时,提出了作者的看法。
关键词
微差爆破
延时时间
毫秒
爆破
Keywords
milisecod blasting, delay time, current studies
分类号
TB41 [一般工业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逐孔起爆微差爆破技术的研究和实践
被引量:
52
19
作者
付天光
张家权
葛勇
费鸿禄
机构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工程爆破研究所
山西平朔安太堡露天矿
出处
《工程爆破》
2006年第2期28-31,共4页
文摘
多排孔微差爆破在露天矿山中已经得到广泛应用,并且技术日趋成熟。随着对微差爆破技术研究的深入以及新型爆破器材的研发,“逐孔起爆微差爆破技术”被提出并得到广泛应用,极大地推动了露天矿爆破技术的发展。文中论述了“逐孔起爆微差爆破技术”的基本原理和特点,指出该技术符合最小抵抗线原理、空间补偿原理以及提高爆炸能量利用率的要求,分析了应用该技术时合理微差时间选择过程以及爆破网路安全性问题,并根据现场试验数据说明了该技术的优势。
关键词
微差爆破
逐孔起爆
高强度导爆管雷管
爆破
安全
Keywords
Millisecond blasting
Ignition in borehole sequence
High-strong non-electric detonator
Blasting safety
分类号
TD235.4 [矿业工程—矿井建设]
TD235.33 [矿业工程—矿井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微差爆破实际延迟时间识别方法比较与优选
被引量:
6
20
作者
范作鹏
钱守一
李启月
机构
中南大学资源与安全工程学院
出处
《矿冶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4-8,共5页
基金
教育部新教师基金(20090162120084)
文摘
提出了基于瞬时能量谱突变点确定雷管实际延迟时间的HHT瞬时能量识别法,以微差爆破振动信号HHT变换的Hilbert能量幅值为初值,运用频率积分获取微差爆破振动信号瞬时能量谱,进而确定雷管实际延迟时间。工程实践表明,HHT瞬时能量法识别结果与小波基函数、变换尺度和IMF分量的选取无关。此外,该方法还可用于微差时间与频率变化规律的研究。
关键词
微差爆破
HHT变换
瞬时能量
延迟时间
Keywords
millisecond blasting
HHT
instantaneous energy
delay time
分类号
TD235 [矿业工程—矿井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不同炮孔间距下微差爆破诱发爆生裂纹扩展规律研究
曹永帮
黄俊红
王自旭
陈洋龙
张腾胜
李新平
《爆破》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基于DIC的露天矿山微差爆破模型试验及数值模拟
李洪伟
吴延梦
潘乐
朱成
杨赛群
黄昕旭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24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中远场振动有限元分析中微差爆破荷载的等效施加方法研究
李启月
李易
韦佳瑞
吴正宇
《矿冶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
1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微差爆破试验及爆破振动能量的小波包分析
何理
钟冬望
刘建程
朱宽
黄小武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4
1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岩石破碎机理的微差爆破最佳延时控制
楼晓明
周文海
简文彬
郑俊杰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
1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微差爆破的波形叠加作用分析
郭学彬
张继春
刘泉
蒲传金
《爆破》
CSCD
2006
4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立井直眼微差爆破模型试验振动测试与分析
马芹永
袁璞
张经双
韩博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
1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超深孔一次成井微差爆破技术研究
李廷春
刘洪强
王超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
3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微差爆破的爆生裂纹扩展特性试验研究
杨仁树
丁晨曦
杨国梁
杨立云
王雁冰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
1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切缝药包微差爆破爆生裂纹扩展机理
岳中文
张士春
邱鹏
宋耀
路燕龙
孙堰竹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
1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水平边界条件下深孔微差爆破的数值模拟
金乾坤
高文学
钟冬望
杨军
黄风雷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1999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复合型切缝药包机理分析及微差爆破试验
谢华刚
阮怀宁
吴玲丽
赵正信
余华中
吴翔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
1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3
微差爆破振动波速度峰值-位移分布特征的延时控制
楼晓明
周文海
简文彬
郑俊杰
《爆炸与冲击》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4
微差爆破模拟天然地震的数值分析与效果评价
张智超
陈育民
刘汉龙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
1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5
深孔微差爆破震动预报浅析
徐全军
毛志远
张庆明
《爆炸与冲击》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
1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6
爆破振动持时分析及微差爆破延期时间优选
钟冬望
何理
操鹏
张奎
《爆炸与冲击》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
3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7
隧道微差爆破的延时计算及电子雷管减振应用
管晓明
王旭春
安建永
张良
赵晨旭
《隧道建设(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18
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8
微差爆破技术研究现状
吴腾芳
王凯
《爆破》
CSCD
1997
4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9
逐孔起爆微差爆破技术的研究和实践
付天光
张家权
葛勇
费鸿禄
《工程爆破》
2006
5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0
微差爆破实际延迟时间识别方法比较与优选
范作鹏
钱守一
李启月
《矿冶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2
…
15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