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GD2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法在检测神经母细胞瘤骨髓微小转移灶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
作者 张爱华 胡晓丽 +3 位作者 赵林胜 赵丽 齐美娇 闫长玉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352-1354,共3页
目的探讨神经节苷脂(disialoganglioside,GD2)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法在检测神经母细胞瘤(neuroblastoma,NB)骨髓微小转移灶中的应用。方法应用GD2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法对56例NB患儿骨髓标本进行检测分析。结果56例NB标本中,阳性47例,阴性7例... 目的探讨神经节苷脂(disialoganglioside,GD2)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法在检测神经母细胞瘤(neuroblastoma,NB)骨髓微小转移灶中的应用。方法应用GD2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法对56例NB患儿骨髓标本进行检测分析。结果56例NB标本中,阳性47例,阴性7例,无法诊断2例。阳性结果镜下表现为神经母细胞呈小圆形,胞核圆形,胞质稀少,常聚集成团,经染色后可见围绕细胞的环状红色颗粒样沉淀。结论GD2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法特异性强,灵敏度高,结果准确,对于检测NB骨髓微小转移灶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母细胞瘤 骨髓 微小转移灶 GD2 免疫细胞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癌患者骨髓微小转移灶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3
2
作者 陈龙邦 臧静 +3 位作者 张群 王靖华 褚晓源 耿怀成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2年第5期434-435,T003,共3页
目的 :检测肺癌患者骨髓微小转移灶 ,并探讨其临床意义。 方法 :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肺癌患者骨髓上皮膜抗原 (EMA)阳性表达细胞 ,分析其与肺癌病理类型、分期及远处转移的关系。 结果 :112例肺癌患者中 36例骨髓检出EMA阳性细胞 ,阳性率... 目的 :检测肺癌患者骨髓微小转移灶 ,并探讨其临床意义。 方法 :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肺癌患者骨髓上皮膜抗原 (EMA)阳性表达细胞 ,分析其与肺癌病理类型、分期及远处转移的关系。 结果 :112例肺癌患者中 36例骨髓检出EMA阳性细胞 ,阳性率为 32 .1%。EMA阳性细胞的检出率与病期及远处转移有关 ,晚期及已发生转移的病例检出率明显增高。 结论 :骨髓EMA表达阳性细胞的检测 ,可作为评价肺癌患者病期及转移倾向的重要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骨髓微小转移灶 检测 临床意义 免疫组化 上皮膜抗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癌腋窝淋巴结微小转移灶的检测及其意义 被引量:2
3
作者 李金锋 林本耀 徐光炜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2期943-945,共3页
关键词 乳腺癌 腋窝淋巴结 检测微小转移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癌患者骨髓微小转移灶的检测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
4
作者 臧静 陈龙邦 +4 位作者 王靖华 CHU Xiao-yuan 褚晓源 张群 龚涌灵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1年第1期33-34,共2页
目的:检测乳腺癌患者骨髓微小转移灶,分析其与临床病期及远处转移的关系,并探讨其临床意义。  方法:采用上皮膜抗原(EMA)单克隆抗体为探针,用免疫组化ABC法检测乳腺癌患者骨髓中EMA表达阳性细胞。结果:58例乳腺癌患者有33例骨髓... 目的:检测乳腺癌患者骨髓微小转移灶,分析其与临床病期及远处转移的关系,并探讨其临床意义。  方法:采用上皮膜抗原(EMA)单克隆抗体为探针,用免疫组化ABC法检测乳腺癌患者骨髓中EMA表达阳性细胞。结果:58例乳腺癌患者有33例骨髓中找到EMA表达阳性细胞,阳性率为57%;晚期患者阳性细胞检出率显著增高;术后复发及有骨转移的患者较无复发及骨转移的患者阳性细胞检出率高;该方法与骨髓常规涂片检查比较,其阳性细胞检出率有显著差异。  结论:骨髓中EMA表达阳性细胞的检测可作为评价乳腺癌患者病情、了解有无复发及骨转移的重要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免疫组化 骨髓微小转移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恶性肿瘤骨髓微小转移灶检测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2
5
作者 葛明建 李良彬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8年第3期315-317,共3页
恶性肿瘤骨髓微小转移灶检测的临床意义临床学院胸外科葛明建,综述,李良彬,审校中图分类号R73-37肿瘤病人的高死亡率与癌细胞发生异位隐匿性微小转移有关,而骨髓是癌细胞发生微小转移的重要部位,对恶性肿瘤患者骨髓中的微转... 恶性肿瘤骨髓微小转移灶检测的临床意义临床学院胸外科葛明建,综述,李良彬,审校中图分类号R73-37肿瘤病人的高死亡率与癌细胞发生异位隐匿性微小转移有关,而骨髓是癌细胞发生微小转移的重要部位,对恶性肿瘤患者骨髓中的微转移进行检测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本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肿瘤 肿瘤转移 骨髓微小转移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免疫组化法检测胃癌患者骨髓微小转移灶的初步报告
6
作者 臧静 刘福坤 赵增顺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1993年第3期264-264,共1页
影响胃癌5年生存率的主要因素,一是早期诊断;二是治疗的彻底性。到目前为止,对胃癌的研究,在诊断方面以内窥镜为主要手段;在治疗上则主要视其对淋巴结的累及情况而定。这些判断指标,在临床上往往都受到一定限制。我们应用免疫组化的新... 影响胃癌5年生存率的主要因素,一是早期诊断;二是治疗的彻底性。到目前为止,对胃癌的研究,在诊断方面以内窥镜为主要手段;在治疗上则主要视其对淋巴结的累及情况而定。这些判断指标,在临床上往往都受到一定限制。我们应用免疫组化的新技术检测了胃癌患者骨髓中的转移瘤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组化法 微小转移灶 瘤细胞 骨髓检查 性治疗 临床早期诊断 肝素抗凝管 染色细胞 良性疾患 上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腋窝淋巴结微小转移与肿瘤微血管计数对乳腺癌患者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8
7
作者 惠锐 赵凤云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06-108,共3页
目的:通过对腋窝淋巴结阴性乳腺癌患者的淋巴结进一步分析,研究淋巴结微小转移灶及肿瘤微血管计数(MVD)对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1993年564例乳腺癌中腋窝淋巴结阴性患者48例(24例死亡,24例生存),分别用HE、EMA和CK19对原淋巴结病理切片... 目的:通过对腋窝淋巴结阴性乳腺癌患者的淋巴结进一步分析,研究淋巴结微小转移灶及肿瘤微血管计数(MVD)对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1993年564例乳腺癌中腋窝淋巴结阴性患者48例(24例死亡,24例生存),分别用HE、EMA和CK19对原淋巴结病理切片进行复染,确定微小转移灶。将肿瘤病理切片用FVIII因子染色,确定微血管数目。结果:48例共882枚淋巴结中发现微小转移灶为9.0%(79/882),死亡组与对照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微血管计数两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01),经统计学分析微血管计数对患者预后的判别能力大于淋巴结微小转移灶。结论:本研究中淋巴结微小转移灶未显示出对生存的明显影响,而肿瘤的微血管计数与腋窝淋巴结阴性乳腺癌患者的生存时间呈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结微小转移灶 微血管计数 乳腺癌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介入治疗在妇科恶性肿瘤中的应用 被引量:8
8
作者 方志文 陈芳 王言奎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6年第8期635-636,共2页
关键词 妇科恶性肿瘤 介入治疗 滋养叶细胞肿瘤 晚期肿瘤患者 髂内动静脉瘘 手术机会 并发出血 新辅助化疗 微小转移灶 手术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