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微小肺脑膜上皮样结节36例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5
1
作者 谢晓枫 黄焰 +3 位作者 郭俊红 张伟 武春燕 张莉萍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418-1421,共4页
目的探讨微小肺脑膜上皮样结节(minute pulmonary meningothelial-like nodules,MPMN)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MPMN的临床影像学特点、组织形态学表现,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两步法检测CK(AE1/AE3)、vimentin... 目的探讨微小肺脑膜上皮样结节(minute pulmonary meningothelial-like nodules,MPMN)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MPMN的临床影像学特点、组织形态学表现,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两步法检测CK(AE1/AE3)、vimentin、TTF-1、CD56、Syn、CgA、ER、PR、EMA标志物的表达,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36例MPMN中男性9例,女性27例,男女比为1∶3。患者年龄40~78岁,中位年龄60岁。26例(72.2%,26/36)与肺腺癌伴发,5例(13.9%,5/36)与肺良性病变伴发,5例(13.9%,5/36)无伴发病变。30例(83.3%,30/36)见单个MPMN,6例(16.7%,6/36)见2~3个MPMN,36例合计44个MPMN。84.1%(37/44)的病灶直径0.3~3 mm,CT检查未发现微小病灶,术后病理偶然发现;15.9%(7/44)的病灶直径4~5 mm,CT表现为磨玻璃结节。显微镜下形态与上皮型脑膜瘤细胞相似,呈巢状或漩涡状排列,细胞上皮样,边界不清呈合体样。核卵圆形,核仁不明显,未见核分裂象。胞质丰富,嗜酸性。免疫表型:PR、EMA、vimentin阳性率为100%(22/22),CD56阳性率为81.8%(18/22)。结论MPMN多见于中老年女性,病灶直径0.3~5 mm,病变微小CT检查难以发现,多为术后偶然发现。细胞形态及免疫表型与上皮型脑膜瘤相似;免疫组化标记PR、EMA、CD56阳性支持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良性病变 微小肺脑膜上皮样结节 P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微小脑膜上皮样结节CT表现与病理对照 被引量:7
2
作者 浦学慧 徐海 +3 位作者 刘冲 李海 吴艳玲 俞同福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600-604,共5页
目的:探讨肺微小脑膜上皮样结节(minute pulmonary meningothelial-like nodule,MPMN)的影像及病理表现,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和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2017年经手术病理证实的37例MPMN影像学及病理学资料。结果:MPMN平均直径(1.... 目的:探讨肺微小脑膜上皮样结节(minute pulmonary meningothelial-like nodule,MPMN)的影像及病理表现,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和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2017年经手术病理证实的37例MPMN影像学及病理学资料。结果:MPMN平均直径(1.7±1.1)mm(范围0.5~5.0 mm)。16例MPMN是显微镜下病灶,CT图像上无明确显示。21例CT显示MPMN中,13例为多发病灶。21例MPMN均位于肺外周,19例为磨玻璃结节,17例病灶边界模糊,19例与肺小静脉相连。MPMN病理上表现为圆形、卵圆形或梭形脑膜上皮样细胞呈巢状散在分布,细胞含嗜酸性胞浆,染色质细腻,偶尔可见核内包涵体;病变沿胸膜下或肺小静脉分布,部分呈涡旋状排列。37例行免疫组化检查,波形蛋白(vimentin)表达均为阳性,30例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 receptor,PR)表达阳性,32例上皮膜抗原(epithelial membrane antigen,EMA)表达阳性。结论:熟悉MPMN影像及病理学特点有助于提高诊断准确率,制定科学合理的治疗计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膜上皮结节 计算机断层 体层摄影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微小脑膜上皮样结节——认知进展与争论 被引量:4
3
作者 李昊辰 薛剑超 +4 位作者 李盼 徐源 郑志博 李单青 梁乃新 《中国肺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621-629,共9页
肺微小脑膜上皮样结节(minute pulmonary meningothelial-like nodules,MPMNs)是一种与脑膜上皮有相似病理学特征的肺部良性小病灶,和恶性肿瘤有相似的影像学表现,可在临床上导致误诊。关于MPMNs的发病机制尚未达成共识,有观点认为MPMN... 肺微小脑膜上皮样结节(minute pulmonary meningothelial-like nodules,MPMNs)是一种与脑膜上皮有相似病理学特征的肺部良性小病灶,和恶性肿瘤有相似的影像学表现,可在临床上导致误诊。关于MPMNs的发病机制尚未达成共识,有观点认为MPMNs可能是一种反应性增生,也有观点认为MPMNs与中枢神经系统脑膜瘤有共同的起源和分子机制。了解MPMNs的特征,深入研究其发病机制,有助于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和诊断水平。本文就MPMNs的临床、病理、影像学特点以及鉴别诊断和发病机制进行综述,并全面分析了其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对进一步探索提出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小脑膜上皮结节 脑膜 肿瘤 多原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微小脑膜上皮样结节43例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白洁 李双 +6 位作者 唐慧 王潇飞 毛昕 胡倩岚 张爽 李红娜 宋旭东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465-468,共4页
目的探讨肺微小脑膜上皮样结节(minute pulmonary meningothelial-like nodules,MPMN)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43例MPMN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免疫表型以及与恶性肿瘤的相关性,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43例患者以女性为主(37/43,86%)... 目的探讨肺微小脑膜上皮样结节(minute pulmonary meningothelial-like nodules,MPMN)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43例MPMN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免疫表型以及与恶性肿瘤的相关性,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43例患者以女性为主(37/43,86%);年龄范围33~79岁,平均59岁;病灶直径0.5~4 mm,平均1.9 mm;其中单灶31例(72.1%),多灶12例(27.9%);病灶位于右肺29例(67.4%),左肺12例(27.9%),多肺叶2例(4.7%);与肺肿瘤伴发者32例(74.4%)。病灶数目与发病部位具有相关性(P<0.05),与患者年龄、性别、吸烟史以及与肿瘤的关系均无相关性(P>0.05)。CT检查部分表现为磨玻璃样或混合磨玻璃密度结节(9/15,60%),部分表现为实性结节(3/15,20%)。镜下病灶沿肺泡间隔分布,肿瘤细胞呈梭形或上皮样,围绕小静脉呈巢状或漩涡状排列,细胞核卵圆形,染色质细腻,核仁不明显,胞质丰富嗜酸且细胞边界不清,部分细胞可见核内假包涵体,核分裂象少见。免疫表型:肿瘤细胞vimentin(32/32)弥漫强阳性,CD56(31/32)、PR(27/32)及EMA(24/32)均阳性,CK、TTF-1、S-100、HMB-45、CD34、Syn及CgA均阴性,Ki-67增殖指数均<5%。结论MPMN是一种良性病变,常与肺恶性肿瘤伴发,以肺腺癌多见,诊断时需与肺类癌或微小瘤、副节瘤、肺脑膜瘤等鉴别,免疫组化检测可辅助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微小脑膜上皮结节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小肺脑膜瘤样结节一例及文献复习 被引量:1
5
作者 谢林涧 周佳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494-500,共7页
微小肺脑膜瘤样结节(MPMN)是一种较为罕见的呼吸道疾病,多无特异性临床表现,需经支气管或经皮肺穿刺活检进行诊断。本文报告了1例老年男性患者,以反复咳嗽、咳痰为主要表现,抗生素治疗无效,胸部CT发现右肺上叶后段块影提示肿瘤性病变,... 微小肺脑膜瘤样结节(MPMN)是一种较为罕见的呼吸道疾病,多无特异性临床表现,需经支气管或经皮肺穿刺活检进行诊断。本文报告了1例老年男性患者,以反复咳嗽、咳痰为主要表现,抗生素治疗无效,胸部CT发现右肺上叶后段块影提示肿瘤性病变,行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病理诊断为MPMN合并肺组织感染。同时对34例国内外关于MPMN病例的临床特点、病理表现、诊断、治疗及预后进行了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小脑膜结节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2011年第27卷总目次索引
6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381-1388,共8页
关键词 临床病理分析 子宫颈癌 乳腺癌组织 文献复习 血管周上皮细胞肿瘤 脾脏硬化性血管瘤结节性转化 细胞淋巴瘤 临床意义 临床病理特征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胃肠道间质瘤 胃癌组织 卵巢浆液性腺癌 浸润性乳腺癌 癌前病变 卵巢黏液性肿瘤 甲状腺乳头状癌 免疫组化染色 胰腺导管腺癌 腺癌 目次索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