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微小管道机器人适应不同管径的3种调节机构的力学分析
被引量:
8
1
作者
徐从启
解旭辉
+1 位作者
戴一帆
李圣怡
《机械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145-1148,共4页
针对内径为15 mm^20 mm的微小管道,设计了3种适应不同管径的常用调节机构。分析了凸轮推杆和丝杠螺母副调节机构的力学特性,并给出了计算结果,比较分析了各自的优缺点。根据实际需要,最终选用了丝杠螺母副调节机构,设计了能适应管径为15...
针对内径为15 mm^20 mm的微小管道,设计了3种适应不同管径的常用调节机构。分析了凸轮推杆和丝杠螺母副调节机构的力学特性,并给出了计算结果,比较分析了各自的优缺点。根据实际需要,最终选用了丝杠螺母副调节机构,设计了能适应管径为15 mm^20 mm管道的机器人。利用机械系统动力学仿真软件ADAMS建立了机器人虚拟样机牵引力测试模型,仿真表明:该调节机构具有15 N左右的牵引力输出,且该调节机构的适应管径能力很好地满足设计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小管道机器人
凸轮推杆
蜗轮蜗杆
丝杠螺母副
虚拟样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新型微小管道机器人驱动特性分析
被引量:
6
2
作者
徐从启
解旭辉
戴一帆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52-158,共7页
研制了一种具有“大驱动、快速、长距离运动”综合性能的新型微小管道机器人。机器人采用电机驱动蠕动式爬行方案,主要包括自调节支撑机构、柔性保持机构、软轴驱动机构、卸载机构等,适用于直径为15~20mm的微细管道。在介绍了工作原...
研制了一种具有“大驱动、快速、长距离运动”综合性能的新型微小管道机器人。机器人采用电机驱动蠕动式爬行方案,主要包括自调节支撑机构、柔性保持机构、软轴驱动机构、卸载机构等,适用于直径为15~20mm的微细管道。在介绍了工作原理及机构组成的基础上,对各机构的力学特性进行了分析。虚拟仿真和样机试验表明,机器人能顺利通过曲率半径不小于80mm的弯管,移动速度为8~10mm/s,具有0-90°爬坡能力,可双向移动,其负载能力不小于10N,载重自重比可达6.67: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小管道机器人
自调节机构
力学特性
虚拟样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双弯曲振子型压电式管内移动机构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
2
3
作者
陈西平
杨志刚
+1 位作者
程光明
曾平
《压电与声光》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23-326,共4页
提出了一种利用双弯曲振动驱动的压电式管内移动机构 ,该机构由两个带有凸起的矩形板振子和弹性支撑元件组成 ,通过振子的凸起端部的椭圆运动形成驱动能力。本文作者利用分割设计法对振子进行了初步设计 ,然后通过有限元法进行结构分析 ...
提出了一种利用双弯曲振动驱动的压电式管内移动机构 ,该机构由两个带有凸起的矩形板振子和弹性支撑元件组成 ,通过振子的凸起端部的椭圆运动形成驱动能力。本文作者利用分割设计法对振子进行了初步设计 ,然后通过有限元法进行结构分析 ,最后试制了试验样机。初步的试验结果表明 ,此种结构可以实现管内行走 ,其移动速度最高为 9.98mm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内移动机构
压电振子
振动解析
微小
型
管道
机器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微小管道机器人适应不同管径的3种调节机构的力学分析
被引量:
8
1
作者
徐从启
解旭辉
戴一帆
李圣怡
机构
国防科技大学机电工程与自动化学院机电系
出处
《机械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145-1148,共4页
基金
863计划项目(2007AA04Z256)
部委预研项目(51318020310)资助
文摘
针对内径为15 mm^20 mm的微小管道,设计了3种适应不同管径的常用调节机构。分析了凸轮推杆和丝杠螺母副调节机构的力学特性,并给出了计算结果,比较分析了各自的优缺点。根据实际需要,最终选用了丝杠螺母副调节机构,设计了能适应管径为15 mm^20 mm管道的机器人。利用机械系统动力学仿真软件ADAMS建立了机器人虚拟样机牵引力测试模型,仿真表明:该调节机构具有15 N左右的牵引力输出,且该调节机构的适应管径能力很好地满足设计需要。
关键词
微小管道机器人
凸轮推杆
蜗轮蜗杆
丝杠螺母副
虚拟样机
Keywords
micro in-pipe robot
lead screw and nut pair
virtual prototype
Cam carrier
Worm and wormwheel
分类号
TP24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新型微小管道机器人驱动特性分析
被引量:
6
2
作者
徐从启
解旭辉
戴一帆
机构
国防科技大学机电工程与自动化学院
出处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52-158,共7页
基金
国家部委资助项目(51318020310)
文摘
研制了一种具有“大驱动、快速、长距离运动”综合性能的新型微小管道机器人。机器人采用电机驱动蠕动式爬行方案,主要包括自调节支撑机构、柔性保持机构、软轴驱动机构、卸载机构等,适用于直径为15~20mm的微细管道。在介绍了工作原理及机构组成的基础上,对各机构的力学特性进行了分析。虚拟仿真和样机试验表明,机器人能顺利通过曲率半径不小于80mm的弯管,移动速度为8~10mm/s,具有0-90°爬坡能力,可双向移动,其负载能力不小于10N,载重自重比可达6.67:1。
关键词
微小管道机器人
自调节机构
力学特性
虚拟样机
Keywords
micro in-pipe robot
self-regulating mechanism
dynamic characteristics
virtual prototype
分类号
TP24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双弯曲振子型压电式管内移动机构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
2
3
作者
陈西平
杨志刚
程光明
曾平
机构
吉林大学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
出处
《压电与声光》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23-326,共4页
基金
教育部高等学校骨干教师资助项目
文摘
提出了一种利用双弯曲振动驱动的压电式管内移动机构 ,该机构由两个带有凸起的矩形板振子和弹性支撑元件组成 ,通过振子的凸起端部的椭圆运动形成驱动能力。本文作者利用分割设计法对振子进行了初步设计 ,然后通过有限元法进行结构分析 ,最后试制了试验样机。初步的试验结果表明 ,此种结构可以实现管内行走 ,其移动速度最高为 9.98mm /
关键词
管内移动机构
压电振子
振动解析
微小
型
管道
机器人
Keywords
in pipe locomotive mechanism
piezoelectric vibrator
vibration analysis
分类号
TP242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微小管道机器人适应不同管径的3种调节机构的力学分析
徐从启
解旭辉
戴一帆
李圣怡
《机械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8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新型微小管道机器人驱动特性分析
徐从启
解旭辉
戴一帆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双弯曲振子型压电式管内移动机构的试验研究
陈西平
杨志刚
程光明
曾平
《压电与声光》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