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探测微小空间碎片的MOS电容传感器设计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何正文 张明磊 +2 位作者 向宏文 吴中祥 王金延 《航天器工程》 2013年第1期87-92,共6页
获得在轨微小碎片环境数据,是建立、检验和完善微小碎片环境模型不可缺少的手段。国内空间碎片研究工作的深入开展,须要研制适合搭载到航天器上的微小碎片探测器,以完成轨道空间的微小碎片的质量、尺寸、速度及飞行方向等参数的测量。... 获得在轨微小碎片环境数据,是建立、检验和完善微小碎片环境模型不可缺少的手段。国内空间碎片研究工作的深入开展,须要研制适合搭载到航天器上的微小碎片探测器,以完成轨道空间的微小碎片的质量、尺寸、速度及飞行方向等参数的测量。微小碎片撞击到金属-氧化物-半导体(MOS)电容传感器,会导致传感器放电和充电,通过检测充电过程的电脉冲信号,记录微小空间碎片撞击事件,从而获得微小空间碎片通量。文章就探测微小碎片的MOS电容传感器设计及其地面高速粒子撞击模拟试验进行了研究,并验证其探测微小空间碎片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小空间碎片 MOS电容 撞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微小碎片探测器设计 被引量:4
2
作者 曹光伟 袁庆智 梁金宝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07年第9期1976-1980,共5页
所描述的空间微小碎片探测器采用PVDF压电薄膜作为传感器,所探测的目标为质量分布5×10^(-11)g(直径约3.3μm)~l×10^(-5)g(直径约200μm),速度分布2km/s~15km/s的空间碎片和微流星体,所测量的信息为空间微小碎片的质量、飞... 所描述的空间微小碎片探测器采用PVDF压电薄膜作为传感器,所探测的目标为质量分布5×10^(-11)g(直径约3.3μm)~l×10^(-5)g(直径约200μm),速度分布2km/s~15km/s的空间碎片和微流星体,所测量的信息为空间微小碎片的质量、飞行速度和轨道信息以及空间微小碎片时空分布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VDF TOF飞行时间法 空间微小碎片探测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钛表面夹层薄膜对微小碎片撞击防护的影响 被引量:3
3
作者 张婷婷 杨桂民 +2 位作者 魏强 罗栋元 白羽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5-21,共7页
目的提高航天器材料表面空间微小碎片的防护能力。方法基体采用高纯钛。以氟化铵的乙二醇溶液为电解液,采用阳极氧化法在钛表面制备类蜂窝状TiO_2纳米管阵列夹层;用氢氧化钠溶液,通过碱热处理方法,在钛表面制备泡沫状多孔结构夹层。再... 目的提高航天器材料表面空间微小碎片的防护能力。方法基体采用高纯钛。以氟化铵的乙二醇溶液为电解液,采用阳极氧化法在钛表面制备类蜂窝状TiO_2纳米管阵列夹层;用氢氧化钠溶液,通过碱热处理方法,在钛表面制备泡沫状多孔结构夹层。再采用溶胶凝胶方法制备SiO_2表板覆层,最终在钛表面形成具有类蜂窝状纳米管阵列夹层和泡沫状多孔结构夹层的两种防护膜层体系。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超景深三维体式显微镜分析表面形貌;采用激光驱动飞片模拟碎片撞击试验,评价膜层对微小碎片撞击防护的效果;用纳米压痕仪测定材料表面载荷-深度曲线,评价表面力学性能。结果钛金属表面具有类蜂窝状纳米管阵列和泡沫状多孔结构夹层时,表面接触刚度可明显降低,提高了外力作用下的接触变形能力。受到高速撞击时,可以较好地吸收高速撞击产生的能量,对高速撞击有一定的防护作用。结论在钛表面制备了TiO_2纳米管阵列/SiO_2和多孔结构/SiO_2两种复合防护膜系,可以有效提高表面抗冲击能力。开展表面膜层结构化设计,是对空间微小碎片表面防护的有益探索,对于空间微小碎片防护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微小碎片 类蜂窝结构 泡沫结构 激光驱动飞片 纳米压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