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参数流式细胞术识别与急性髓系白血病微小残留病具有类似表型的再生细胞
1
作者 范桥珍 康蕊 张婷 《临床荟萃》 CAS 2024年第8期716-727,共12页
目的探讨如何利用多参数流式细胞术(MFC)鉴别与急性髓系白血病(AML)微小残留病(MRD)具有类似表型的正常细胞。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3月-2022年4月在我院利用MFC检测的AML患者MRD骨髓标本157例次,识别容易被误认为是MRD的正常细胞。结果... 目的探讨如何利用多参数流式细胞术(MFC)鉴别与急性髓系白血病(AML)微小残留病(MRD)具有类似表型的正常细胞。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3月-2022年4月在我院利用MFC检测的AML患者MRD骨髓标本157例次,识别容易被误认为是MRD的正常细胞。结果AML患者治疗后再生的骨髓样本中会出现如下易误判为MRD的正常细胞群:CD117 dim CD56^(+)CD7^(+)CD45^(str)自然杀伤(NK)细胞、CD19 dim CD56^(+)CD7^(+)CD45^(str) NK细胞、CD300e^(+)HLA-DR^(+)CD14^(part) CD64^(part)非经典单核细胞;这些细胞群占骨髓有核细胞比例的中位值分别是0.084%(范围:0~0.6200%)、0%(范围:0~0.2134%)、0.1549%(范围:0~2.0940%)。结论MFC检测AML患者MRD过程中,应避免将治疗后骨髓再生的正常细胞,误判为残留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白血 多参数流式细胞术 微小残留病 正常细胞 再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微小残留病检测及其预后意义 被引量:4
2
作者 徐翀 关明 +2 位作者 何妙侠 蒋黎敏 郑建明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78-180,189,共4页
目的建立检测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微小残留病(MRD)的流式细胞术,评估监测MRD对于判断B-ALL预后的价值。方法用四色荧光抗体组合流式细胞术对33例确诊并接受SCMC-ALL-2005方案治疗的B-ALL患儿进行MRD检测,并随访5年,分析监测结果... 目的建立检测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微小残留病(MRD)的流式细胞术,评估监测MRD对于判断B-ALL预后的价值。方法用四色荧光抗体组合流式细胞术对33例确诊并接受SCMC-ALL-2005方案治疗的B-ALL患儿进行MRD检测,并随访5年,分析监测结果、复发率、5年无事件生存率。结果建立了正常骨髓细胞分布的分析模板;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表明,18例MRD阳性患儿的白血病复发率为55.6%(10/18)、15例MRD阴性患儿复发率为13.3%(2/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5年无事件生存率分别为44%和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37,P<0.05)。结论监测MRD对于B-ALL患儿预后评估有重要意义,并为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小残留病 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 流式细胞术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小残留病在监测儿童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复发中的意义 被引量:4
3
作者 张瑞东 刘怡 +6 位作者 张永红 谢静 姜锦 王斌 郑胡墉 李志刚 吴敏媛 《中国小儿血液与肿瘤杂志》 CAS 2011年第5期203-206,共4页
目的探讨微小残留病(MRD)监测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复发的临床指导意义。方法采用四色流式细胞术对2006年8月1日-2008年4月1日32例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住院患儿在治疗不同时间点进行追踪监测,分析不同MRD水平与患儿的临床反应及复发... 目的探讨微小残留病(MRD)监测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复发的临床指导意义。方法采用四色流式细胞术对2006年8月1日-2008年4月1日32例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住院患儿在治疗不同时间点进行追踪监测,分析不同MRD水平与患儿的临床反应及复发之间的关系。结果诱导治疗第33天以及诱导治疗结束巩固治疗前(治疗12周)MRD<10-4和≥10-4两组患儿的复发率差异有显著性(P=0.003,P=0.002)。结论监测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MRD水平,在评估早期治疗反应、监测复发以及估计预后中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 T淋巴细胞型 急性 儿童 微小残留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步或跨系表达抗原检测儿童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微小残留病 被引量:2
4
作者 景清 李戈 +2 位作者 张剑波 黄建鸣 张熔 《中国小儿血液与肿瘤杂志》 CAS 2009年第6期249-252,共4页
目的探讨多参数流式细胞术(FCM)对儿童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微小残留病(MRD)的应用价值。方法基于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初诊免疫表型特点,确定一到两组四色抗体,加用抗原跨系表达抗体组合CD45/CD19/CD10/CD13或抗原不同步表达相结... 目的探讨多参数流式细胞术(FCM)对儿童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微小残留病(MRD)的应用价值。方法基于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初诊免疫表型特点,确定一到两组四色抗体,加用抗原跨系表达抗体组合CD45/CD19/CD10/CD13或抗原不同步表达相结合的抗体组合CD45/CD19/CD22/CD34,对20例完全缓解后的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进行MRD定期检测。同时以非白血病患儿为对照,探讨CD45/SSC设门,CD45/CD19/CD10/CD34抗体组合检测MRD的有效性。结果20例B-ALL患儿中,90%患儿初诊时存在CD45、CD34、CD19、CD10表达量的异常。CD45/CD19/CD10/CD34抗体组合表达以≥0.03%为界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CD45/CD19/CD10/CD34、CD45/CD19/CD10/CD13、CD45/CD19/CD22/CD34三组抗体组合发生频率最高,分别为40%、35%和30%。结论CD45/SSC设门,CD45/CD10/CD34可作为B-ALL患儿MRD检测的有效抗体组合。根据B-ALL患儿初诊异常免疫表型特点,确定一至两组四色抗体组合,再加用抗原跨系表达抗体组合或抗原不同步表达相结合的抗体组合,用于检测MRD,既能使检测个体化又可避免假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式细胞术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 微小残留病 免疫表型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微小残留病检测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2
5
作者 张瑞东 吴敏媛 +3 位作者 张永红 马晓莉 周翾 郑胡镛 《中国小儿血液与肿瘤杂志》 CAS 2014年第4期187-191,共5页
目的探讨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T-ALL)患儿微小残留病(MRD)监测的临床指导价值。方法采用多参数流式细胞术对2006年1月1日-2008年12月31日在北京儿童医院治疗的60例T-ALL患儿在治疗不同时间点进行追踪监测,分析不同MRD水平患儿的临床特... 目的探讨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T-ALL)患儿微小残留病(MRD)监测的临床指导价值。方法采用多参数流式细胞术对2006年1月1日-2008年12月31日在北京儿童医院治疗的60例T-ALL患儿在治疗不同时间点进行追踪监测,分析不同MRD水平患儿的临床特征及预后。结果诱导治疗第33 d MRD≥1×10-4组患儿易复发,P=0.03;诱导治疗第33 d MRD<1×10-4组患儿预计5年无事件生存率(EFS)为100%,而MRD≥1×10-4组患儿5年EFS为(62.5±7.1)%,两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18)。结论监测T-ALL患儿MRD水平在评估早期治疗反应、监测复发以及估计预后中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小残留病 白血 T淋巴细胞性 儿童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参数流式细胞仪检测急性髓细胞白血病微小残留病:挑战与对策 被引量:5
6
作者 常英军 赵晓甦 《临床荟萃》 CAS 2016年第6期581-584,共4页
多参数流式细胞仪(FCM)是急性白血病微小残留病(MRD)检测的重要手段之一,但在检测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MRD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本文讨论了FCM检测AML MRD面临的挑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 白血 髓样 急性 微小残留病 流式细胞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7抗原在急性髓系白血病微小残留病灶检测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栾春来 孟君霞 +4 位作者 何孜岩 张晓南 唐广 陈杰甫 武永强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17年第11期1927-1930,共4页
目的研究CD7抗原在急性髓系白血病(AML)中的表达及CD7在AML微小残留病灶(MRD)检测中的意义。方法选取安阳地区医院2012年5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186例初发AML患者,应用流式细胞术(FCM)进行免疫表型分析,观察CD7在骨髓原始细胞中的表达情... 目的研究CD7抗原在急性髓系白血病(AML)中的表达及CD7在AML微小残留病灶(MRD)检测中的意义。方法选取安阳地区医院2012年5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186例初发AML患者,应用流式细胞术(FCM)进行免疫表型分析,观察CD7在骨髓原始细胞中的表达情况。对于完全缓解的CD7+AML患者,将其他多种髓系抗体与CD7构成组合,进行MRD检测;对于CD7-AML完全缓解患者,根据初发免疫表型进行多种髓系抗体组合,进行MRD检测。以MRD≥1.0×10^(-4)者计为阳性,MRD<1.0×10^(-4)计为阴性,跟踪随访3~24个月,记录MRD值、是否复发及骨髓确诊复发时间。结果 186例AML患者中检测出51例CD7+患者,对达完全缓解的33例患者,应用FCM进行MRD追踪检测,检测到26例MRD阳性患者中的21例骨髓复发,7例阴性患者中的3例骨髓复发。CD7+组MRD阳性复发率为63.6%。CD7-组135例,对达完全缓解的90例患者应用FCM进行MRD追踪,检测到35例MRD阳性患者中的20例复发,55例阴性患者中的17例骨髓复发,CD7-组MRD阳性复发率为22.2%。CD7+组MRD阳性患者复发率比CD7-组MRD阳性患者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CD7+AML患者MRD检测中,CD7抗原与其他髓系抗原组合能够很好区分正常细胞和白血病细胞。CD7抗原可以作为AML-MRD检测的重要指标,为调整AML治疗策略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髓系白血 微小残留病 CD7 流式细胞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小残留病检测在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中的临床价值及应用 被引量:4
8
作者 崔蕾 吴敏媛 《中国小儿血液与肿瘤杂志》 CAS 2010年第3期97-100,共4页
关键词 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 微小残留病检测 临床价值 应用 联合化疗方案 生存率 长期生存 血液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白血病微小残留病检测方法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9
作者 王卫国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8期110-113,共4页
急性白血病(AL)患者治疗后微小残留病(MRD)水平直接决定AL复发和患者的生存期。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方法用于MRD的检测,如荧光原位杂交(FISH)、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技术、流式细胞术(FCM)、质谱技术,其预测疾病复发、评估预后等临床价值... 急性白血病(AL)患者治疗后微小残留病(MRD)水平直接决定AL复发和患者的生存期。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方法用于MRD的检测,如荧光原位杂交(FISH)、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技术、流式细胞术(FCM)、质谱技术,其预测疾病复发、评估预后等临床价值得到广泛认可,可为AL的临床干预治疗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白血 微小残留病 荧光原位杂交 聚合酶链式反应 流式细胞术 质谱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积极开展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微小残留病的定量监测 被引量:2
10
作者 张乐萍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4期1-3,共3页
关键词 儿童 白血 淋巴细胞 急性 微小残留病 定量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小残留病指导的急性髓细胞白血病个体化治疗和干预策略 被引量:4
11
作者 常英军 李思琦 魏辉 《临床检验杂志》 CAS 2019年第11期810-814,共5页
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之一,白血病复发是化疗和/或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失败的主要原因。近年来,微小残留病(MRD)检测实现了白血病复发的预测,MRD指导的个体化治疗和干预降低了复发率、改善了移植预后。... 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之一,白血病复发是化疗和/或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失败的主要原因。近年来,微小残留病(MRD)检测实现了白血病复发的预测,MRD指导的个体化治疗和干预降低了复发率、改善了移植预后。该文主要综述MRD指导的AML个体化治疗和干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小残留病 白血复发 急性髓细胞白血 个体化治疗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移植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急性白血病微小残留病检测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宁玲 刘芝璋 《中国小儿血液与肿瘤杂志》 CAS 2006年第3期133-135,共3页
目的探讨微小残留病(MRD)在儿童急性白血病的临床意义。方法对1996年2月~2005年3月在我科正规治疗的30例急性白血病患儿采用外周血,利用单克隆抗体直接免疫荧光标记法和流式细胞仪多参数分析技术进行MRD的检测,并动态随访。结果在... 目的探讨微小残留病(MRD)在儿童急性白血病的临床意义。方法对1996年2月~2005年3月在我科正规治疗的30例急性白血病患儿采用外周血,利用单克隆抗体直接免疫荧光标记法和流式细胞仪多参数分析技术进行MRD的检测,并动态随访。结果在已停药的14例患儿中,7例MRD持续阴性或由阳转阴,7例由阴性转阳性,其中2例复发;在维持治疗的16例中,缓解后MRD持续阴性者6例,缓解时MRD阳性者8例(其中2例分别于缓解后3月、8月复发,4例经治疗后转阴),缓解时MRD可疑阳性2例(其中1例转阳性)。结论诱导治疗能杀死大量的白血病细胞,但尚未彻底清除MRD;缓解期一定时间内的病人MRD阳性不一定复发;维持治疗的后期或停药后MRD持续阳性,则有可能复发,MRD持续阴性的患儿预后较好。因此,连续监测MRD对指导临床治疗、早期预测直发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 急性 儿童 微小残留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母细胞瘤微小残留病检测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3
作者 亓凯 黎阳 《中国小儿血液与肿瘤杂志》 CAS 2015年第1期50-54,共5页
神经母细胞瘤(neuroblastoma,NB)是起源于交感神经系统的胚胎性恶性肿瘤,是5岁以下儿童最常见的颅外实体肿瘤,占小儿恶性肿瘤的8%~10%。NB的生物学行为具有多样性及高度恶性,但也是人类最常见的可白发缓解的恶性肿瘤之一;在1... 神经母细胞瘤(neuroblastoma,NB)是起源于交感神经系统的胚胎性恶性肿瘤,是5岁以下儿童最常见的颅外实体肿瘤,占小儿恶性肿瘤的8%~10%。NB的生物学行为具有多样性及高度恶性,但也是人类最常见的可白发缓解的恶性肿瘤之一;在15岁以下儿童的恶性肿瘤中,NB的发病率为8%,但却占儿童恶性肿瘤死亡率的1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母细胞瘤 微小残留病检测 胚胎性恶性肿瘤 交感神经系统 生物学行为 肿瘤死亡率 实体肿瘤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热解毒方对可移植性小鼠淋巴细胞白血病及其微小残留病疗效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欣 褚建新 +1 位作者 傅汝林 赵钧铭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05年第2期148-150,共3页
目的:探讨复发与初发白血病的关系,观察清热解毒方对L7212 白血病及其微小残留病疗效的差异,初步了解该方的适应证情况,以指导临床使用。方法:造模成功后予高剂量清热解毒方灌胃7d,观测生存时间、终末期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及分类、肝脾胸... 目的:探讨复发与初发白血病的关系,观察清热解毒方对L7212 白血病及其微小残留病疗效的差异,初步了解该方的适应证情况,以指导临床使用。方法:造模成功后予高剂量清热解毒方灌胃7d,观测生存时间、终末期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及分类、肝脾胸腺指数及细胞增殖周期。结果:L7212模型组、L7212中药I组、MRL模型组、MRL中药I组小鼠生存时间呈升幂排列,且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0.01)。L7212中药I组较L7212模型组的生命延长时间及生命延长率,均高于MRL中药I组较MRL模型组。L7212模型组与MRL模型组终末期外周血白细胞计数有显著性差异(P<0.05)。L7212 模型组与L7212 中药I组白细胞计数的差值小于MRL模型组与MRL中药I组的差值,但L7212模型组与L7212 中药I组白血病细胞百分比的差值,大于MRL模型组与MRL中药I组的差值。白血病死亡小鼠的脾脏指数L7212模型组较MRL模型组、L7212中药I组较MRL中药I组低,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别(P<0.05)。MRL组较L7212组G0+G1 期细胞比例增高,S期和G2 +M期细胞相对减少。中药组较模型组小鼠G2/G1 比值低(P<0.05)。结论:小鼠复发白血病比原代接种的浸润程度严重,前者G0 +G1 期细胞较后者高,S期和G2 +M期细胞相对减少。清热解毒方对L7212白血病的疗效优于对其微小残留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 MRL 小鼠 淋巴细胞白血 清热解毒 微小残留病 外周血白细胞 疗效 终末期 生存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检测微小残留病的临床意义
15
作者 张丽 郭群依 +2 位作者 冯长伟 郭宗明 罗文达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56-57,共2页
采用多参数流式细胞仪对50例成人B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患者缓解后的微小残留病(M RD)进行检测,结果显示,B-ALL完全缓解组和正常对照组骨髓M RD分别为(5.9462±4.8964)%和(0.5845±0.2014)%,二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B... 采用多参数流式细胞仪对50例成人B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患者缓解后的微小残留病(M RD)进行检测,结果显示,B-ALL完全缓解组和正常对照组骨髓M RD分别为(5.9462±4.8964)%和(0.5845±0.2014)%,二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B-ALL持续缓解与复发者的骨髓M RD分别为(4.1436±1.6125)%和(42.3514±20.6451)%,二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诱导缓解至治疗3个月时M RD阳性患者复发率高,预后不良。提示对B-ALL患者用流式细胞术进行缓解后M RD检测,有利于其复发预测及早期个体化治疗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 淋巴细胞 急性 B细胞 流式细胞术 微小残留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式细胞术在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微小残留病检测中的应用
16
作者 杨涛 乔振华 +2 位作者 王宏伟 朱镭 张丽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3年第1期53-56,共4页
目的 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ALL)患者的微小残留病 (MRD) ,为临床MRD的检测提供科学依据 ,并在此基础上 ,探讨MRD的临床意义。方法  3 3例初发白血病患者均接受 4~ 6周诱导化疗 ,获得完全缓解后 ,进行巩固化疗。在... 目的 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ALL)患者的微小残留病 (MRD) ,为临床MRD的检测提供科学依据 ,并在此基础上 ,探讨MRD的临床意义。方法  3 3例初发白血病患者均接受 4~ 6周诱导化疗 ,获得完全缓解后 ,进行巩固化疗。在诱导化疗结束时 ,巩固化疗第 12、2 4、3 6周 ,应用流式细胞仪 (FCM)以ALL患者白血病细胞的特异分化抗原为标志监测MRD。结果 初诊时FCM检测 3 3例患者骨髓均有淋巴系分化抗原表达 ,在诱导化疗结束时 ,巩固化疗第 12、2 4、3 6周 ,FCM检测MRD检出率分别为 42 4%、3 1 3 %、13 8%、12 5 %。在按年龄 (以 18岁为界 )、性别、初发病时白细胞计数 (5 0×10 9/L为界 )、Ph染色体、My表达、CNSL等因素分别分组中 ,各个时间段MRD的检出率均无差别。MRD阳性及白细胞计数大于 5 0× 10 9/L(P <0 10 )为复发的高危因素。结论 ①白细胞分化抗原可作为免疫学标志用FCM方法检测ALL患者的MRD。②MRD与临床复发高度相关。③MRD可能为ALL患者一个独立的预后不良的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式细胞术 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 微小残留病 应用 白细胞分化抗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微小残留病的监测意义
17
作者 金润铭 张志泉 《中国小儿血液与肿瘤杂志》 CAS 2008年第5期195-198,共4页
关键词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微小残留病 白血患者 检测技术 监测 儿童 白血细胞 白血复发 肿瘤标记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微小残留病检测方法及临床应用
18
作者 支聪聪 张宝玺 《中国小儿血液与肿瘤杂志》 CAS 2009年第6期285-288,共4页
关键词 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 白血微小残留病检测 临床应用 联合化疗方案 白血细胞 形态学方法 治愈率 缓解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抗原异常表达与微小残留病检测(附17例报告)
19
作者 罗文达 陈葆国 +1 位作者 张丽 李伯利 《浙江临床医学》 2006年第4期384-385,共2页
关键词 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 微小残留病 追踪检测 异常表达 种抗原 流式细胞术 急性B淋巴细胞性白血 免疫表型分析 分型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免疫球蛋白重链基因重排检测在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微小残留病中的应用
20
作者 田卫伟 罗建明 《内科》 2007年第6期960-962,共3页
关键词 免疫球蛋白重链 基因重排 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 微小残留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