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宫颈癌新辅助化疗前后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微小染色体维持蛋白2的表达意义
1
作者 冯华南 陈亚敏 《中国医学工程》 2025年第3期102-105,共4页
目的 探讨宫颈癌新辅助化疗前后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微小染色体维持蛋白2 (MCM2)的表达意义。方法 该研究共纳入2022年10月至2023年8月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82例宫颈癌患者,将其作为研究组,并对患者化疗开始前... 目的 探讨宫颈癌新辅助化疗前后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微小染色体维持蛋白2 (MCM2)的表达意义。方法 该研究共纳入2022年10月至2023年8月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82例宫颈癌患者,将其作为研究组,并对患者化疗开始前宫颈活检和化疗结束手术切除标本石蜡包埋组织予以采集,另纳入50例由于子宫肌瘤手术切除后的正常宫颈组织,将其作为参照组。采用免疫组化法对VEGF、MCM2表达进行检测。比较宫颈癌组织与正常宫颈组织中VEGF、MCM2表达情况,分析新辅助化疗前后VEGF、MCM2表达的变化,新辅助化疗疗效与宫颈癌病理特征之间的相关性,不同化疗疗效组VEGF、MCM2的表达情况。结果 宫颈癌组织中VEGF、MCM2的高表达率高于正常宫颈组织(均P<0.05);宫颈癌患者新辅助化疗前后组织中VEGF、MCM2的高表达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82例宫颈癌患者中,完全缓解的患者有7例,部分缓解的患者有42例,稳定的患者有21例,进展的患者有12例,不同新辅助化疗疗效的宫颈癌患者年龄、病理类型、分化程度及FIGO分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新辅助化疗有效组VEGF高表达率低于无效组(P<0.05),有效组和无效组MCM2高表达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对宫颈癌患者进行新辅助化疗前,需密切监测VEGF的表达情况,VEGF表达的变化可用于对宫颈癌患者新辅助化疗疗效进行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微小染色体维持蛋白 新辅助化疗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扰微小染色体维持基因表达对人胰腺癌细胞增殖和迁移的干预作用及其机制 被引量:1
2
作者 杨才平 张强 +4 位作者 韩婷婷 洪瑜 洪鲜 孙贺 邓志会 《山东医药》 CAS 2023年第2期24-27,37,共5页
目的观察干扰微小染色体维持(MCM)基因表达对胰腺癌PANC-1细胞增殖和迁移的干预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取人胰腺癌PANC-1细胞进行培养,将细胞分为shMCM2、shMCM6组和对照组。shMCM2、shMCM6组分别加入shMCM2、shMCM6慢病毒溶液进... 目的观察干扰微小染色体维持(MCM)基因表达对胰腺癌PANC-1细胞增殖和迁移的干预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取人胰腺癌PANC-1细胞进行培养,将细胞分为shMCM2、shMCM6组和对照组。shMCM2、shMCM6组分别加入shMCM2、shMCM6慢病毒溶液进行转染,构建MCM2和MCM6基因沉默稳定细胞;对照加入含对照shRNA慢病毒溶液。采用CCK-8法检测三组24、48、72 h细胞增殖情况,细胞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实验观察细胞横向和纵向迁移能力,RT-qPCR法检测细胞周期蛋白Cyclin A1、B1、D1、E1 mRNA表达。结果随着培养时间延长,三组细胞活性均不断增加,shMCM2和shMCM6组在72 h的增殖率低于对照组。shMCM2组细胞横向迁移的划痕面积比和纵向迁移率较对照组降低,shMCM6组细胞纵向迁移率低于对照组(P<0.05或<0.01)。与对照组相比,shMCM2组Cyclin A1、B1、D1、E1 mRNA表达水平降低,shMCM6组Cyclin A1、B1 mRNA表达水平降低(P<0.05或<0.01)。结论MCM2、MCM6表达缺失可抑制胰腺癌PANC-1细胞的增殖和迁移,其机制可能与下调细胞周期蛋白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小染色体维持复合物 细胞增殖 细胞迁移 胰腺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小染色体维持蛋白2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3
3
作者 杨挚鹰 梁剑平 +2 位作者 文建国 陈森林 粟占三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77-180,共4页
目的:探讨微小染色体维持蛋白2(MCM2p)在乳腺癌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并分析MCM2p与Ki-67的相关性。方法: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乳腺癌组织中MCM2p、Ki-67的表达。结果:在乳腺癌组织中MCM2p、Ki-67的表达均高于正常乳腺组... 目的:探讨微小染色体维持蛋白2(MCM2p)在乳腺癌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并分析MCM2p与Ki-67的相关性。方法: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乳腺癌组织中MCM2p、Ki-67的表达。结果:在乳腺癌组织中MCM2p、Ki-67的表达均高于正常乳腺组织,且MCM2p的标记指数明显高于Ki-67,两者表达呈正相关。MCM2p的表达与肿瘤的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临床病理分期和核分裂指数有非常显著相关性,与患者的年龄、肿瘤大小及组织学类型无显著性关系。结论:MCM2p与乳腺癌临床病理的发展紧密相关,作为病理诊断的参考指标较Ki-67有更强的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小染色体维持蛋白2 KI-67 乳腺癌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小染色体维持蛋白5在甲状腺肿瘤中的表达与意义 被引量:2
4
作者 王静 马金龙 +1 位作者 王强修 刘莹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07年第3期251-253,263,共4页
目的:检测微小染色体维持蛋白5(Mcm5)在甲状腺肿瘤组织中的表达,探讨Mcm5在甲状腺癌诊断中的辅助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10例结节性甲状腺肿、15例甲状腺腺瘤(FA)和49例甲状腺癌组织中Mcm5蛋白的表达。结果:Mcm5只在甲状腺... 目的:检测微小染色体维持蛋白5(Mcm5)在甲状腺肿瘤组织中的表达,探讨Mcm5在甲状腺癌诊断中的辅助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10例结节性甲状腺肿、15例甲状腺腺瘤(FA)和49例甲状腺癌组织中Mcm5蛋白的表达。结果:Mcm5只在甲状腺未分化癌(UTC)、髓样癌(MTC)和乳头状癌(PTC)中表达,其标记指数(LI)分别为29.14±12.32,10.11±6.51,2.60±2.11,Mcm5在甲状腺肿、FA中未见表达。Mcm5蛋白表达在UTC与FA间,MTC与FA间,PTC与FA间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Mcm5蛋白表达与甲状腺癌恶性进展有关,与患者的淋巴结转移无关。结论:Mcm5可反映UTC、MTC和PTC中细胞的增殖活性,是辅助诊断甲状腺未分化癌、髓样癌及乳头状癌的有效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肿瘤 微小染色体维持蛋白5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型染色体维持蛋白6在黑色素瘤中的表达及其与预后的关系
5
作者 李小霞 李灿 +1 位作者 刘漪沦 侯军 《成都医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2期214-219,共6页
目的 探讨微型染色体维持蛋白6(MCM6)在皮肤黑色素瘤(SKCM)中的表达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通过分析TCGA和GTEx数据库,比较MCM6在SKCM和正常皮肤组织中的表达差异;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Cox回归分析和Kaplan-Meier (K-M)分析评... 目的 探讨微型染色体维持蛋白6(MCM6)在皮肤黑色素瘤(SKCM)中的表达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通过分析TCGA和GTEx数据库,比较MCM6在SKCM和正常皮肤组织中的表达差异;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Cox回归分析和Kaplan-Meier (K-M)分析评估MCM6在SKCM中的临床意义及与预后之间的关系;通过LinkedOmics数据库、蛋白-蛋白相互作用(PPI)网络、GO/KEGG富集及免疫细胞浸润分析对与MCM6共表达的基因进行功能富集分析。结果 MCM6在SKCM中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正常皮肤组织(P<0.05),且MCM6的高表达与SKCM的不良预后密切相关。GO功能注释分析显示,与MCM6共表达基因主要参与细胞器分裂、DNA复制、细胞周期检查点等生物学过程。KEGG分析显示,这些基因在细胞周期、细胞衰老、p53信号途径及对药物的耐药性形成等信号传导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免疫细胞浸润分析显示,MCM6表达水平与Th2细胞、辅助性T细胞的浸润水平呈正相关;与浆细胞样树突细胞、Th17细胞、自然杀伤细胞及细胞毒性T细胞的浸润水平呈负相关。结论 MCM6在SKCM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并且与SKCM的预后密切相关,可成为SKCM诊断和预后评估的潜在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黑色素瘤 微型染色体维持复合物6 预后 免疫浸润 生物信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小染色体维持蛋白2在宫颈病变中的研究进展
6
作者 郑健 任杰 幺磊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3年第24期35-37,共3页
微小染色体维持蛋白2(minichromosome maintenance protein 2,MCM2)是真核细胞DNA复制启动的许可因子。其mRNA水平在细胞周期中是呈周期性变化的,一些细胞周期相关因子通过调控MCM2可干预DNA的复制。其只在增殖细胞周期中表达,被视为特... 微小染色体维持蛋白2(minichromosome maintenance protein 2,MCM2)是真核细胞DNA复制启动的许可因子。其mRNA水平在细胞周期中是呈周期性变化的,一些细胞周期相关因子通过调控MCM2可干预DNA的复制。其只在增殖细胞周期中表达,被视为特异性增殖相关因子,能够用于检测具有增生潜能的细胞和较好地区分正常组织、不典型增生及肿瘤组织。其异常表达反映了具有癌变潜能的细胞被锁定在细胞周期中不断地进行异常复制、增殖,其标记指数越高预示肿瘤恶性程度越高,预后越差,故MCM2是研究肿瘤细胞能动性及判定肿瘤预后的有效指标。MCM2与宫颈病变的关系经过了多年的研究,其作为肿瘤标志物加入宫颈病变的筛查提高了宫颈癌前病变的检出率并有助于宫颈癌预后的判定,而MCM2的抗体或抑制剂有望成为宫颈癌治疗的新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小染色体维持蛋白2 宫颈上皮内瘤变 宫颈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小染色体维持蛋白5在斑马鱼脑发育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7
作者 吴永梅 黄四洲 苏炳银 《成都医学院学报》 CAS 2022年第1期1-6,33,共7页
目的观察微小染色体维持蛋白5(mcm5)在斑马鱼脑发育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将90枚斑马鱼胚胎分为3组:对照组[CONT组,注射无意义的吗啉基寡核苷酸(MO)]、mcm5 MO组(注射mcm5特异的MO)和mcm5 MO+mcm5mRNA组(同时注射mcm5特异的MO和mcm5 mRN... 目的观察微小染色体维持蛋白5(mcm5)在斑马鱼脑发育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将90枚斑马鱼胚胎分为3组:对照组[CONT组,注射无意义的吗啉基寡核苷酸(MO)]、mcm5 MO组(注射mcm5特异的MO)和mcm5 MO+mcm5mRNA组(同时注射mcm5特异的MO和mcm5 mRNA),每组30枚,观察mcm5 MO组和CONT组脑部发育情况,并用mcm5 mRNA援救敲降造成的发育缺陷;利用同位素标记相对和绝对定量(iTRAQ)技术分析mcm5 MO组和CONT组之间蛋白质组的变化;采用PH3抗体染色和荧光定量PCR(qPCR)检测斑马鱼脑部增殖细胞的变化以及增殖相关基因的表达量。结果与CONT组相比,mcm5 MO组表现出脑部变小的特征,其中眼睛、中脑和后脑脑室变小较明显。iTRAQ实验结果显示,Hippo信号通路中14-3-3蛋白表达量增加。PH3抗体染色结果表明,mcm5 MO组增殖细胞明显减少,增殖相关基因cycline、cdk2、cdc25b的表达量明显降低。结论mcm5通过Hippo信号通路调节斑马鱼脑部细胞的增殖,影响斑马鱼头部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小染色体维持蛋白5 脑发育 Hippo信号通路 增殖 斑马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小染色体维持蛋白8在胶质瘤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8
作者 周成莹 赵锛活 +2 位作者 鲍磊 花放 杨新新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3年第32期17-21,共5页
目的分析微小染色体维持蛋白8(MCM8)在脑胶质瘤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提取GSE19728数据集中17例胶质瘤及4例癌旁组织、TCGA收录的156例胶质瘤及5例癌旁组织中MCM8的m RNA数据并分析其差异;中国胶质瘤基因组图谱计划分析不同病理... 目的分析微小染色体维持蛋白8(MCM8)在脑胶质瘤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提取GSE19728数据集中17例胶质瘤及4例癌旁组织、TCGA收录的156例胶质瘤及5例癌旁组织中MCM8的m RNA数据并分析其差异;中国胶质瘤基因组图谱计划分析不同病理分型胶质瘤中MCM8的表达及其对预后的影响;DAVID富集分析胶质瘤中MCM8的共表达基因;STRING、PINA分析MCM8的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分子;TISIDB数据库探讨MCM8与胶质瘤微环境中免疫细胞浸润的相关性。结果胶质瘤中MCM8的表达高于癌旁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CM8在世界卫生组织(WHO)Ⅲ、Ⅳ级胶质瘤中的表达高于WHOⅡ级,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MCM8高表达胶质瘤患者的生存率低于低表达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CM8调控DNA复制及其对损伤的应答反应等进程,并与细胞分裂控制蛋白、DNA聚合酶等家族的成员密切相关;胶质瘤中MCM8的表达水平与其微环境中活化的T细胞、B细胞、自然杀伤细胞、树突状细胞、巨噬细胞浸润丰度呈负相关(r<0,P<0.05)。结论MCM8在胶质瘤中高表达,并与肿瘤的发展、预后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小染色体维持蛋白8 胶质瘤 生物信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细胞肝癌组织MCM4蛋白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9
作者 王超 王彦玲 李丽 《河南医学研究》 2025年第1期18-23,共6页
目的探究肝细胞肝癌组织微小染色体维持蛋白4(MCM4)蛋白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2月河南大学附属郑州颐和医院收治的102例行手术切除的肝细胞肝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癌组织与切... 目的探究肝细胞肝癌组织微小染色体维持蛋白4(MCM4)蛋白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2月河南大学附属郑州颐和医院收治的102例行手术切除的肝细胞肝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癌组织与切缘正常组织MCM4蛋白表达,比较癌组织和切缘正常组织MCM4蛋白阳性表达率;比较不同临床病理特征患者癌组织MCM4蛋白阳性表达率;随访1 a分析癌组织MCM4蛋白表达与生存的关系;采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并通过log-rank进行显著性检验。结果肝细胞肝癌组织MCM4蛋白阳性表达率高于切缘正常组织(P<0.05);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阳性、肿瘤淋巴结转移(TNM)分期Ⅲa期、低/未分化、肿瘤最大径≥5 cm、甲胎蛋白(AFP)≥400μg·L^(-1)、有微血管侵犯、有肝硬化患者癌组织MCM4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高于HBsAg阴性、TNM分期I~Ⅱ期、高/中分化、肿瘤最大径<5 cm、AFP<400μg·L^(-1)、无微血管侵犯、无肝硬化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 a,患者生存率为78.79%,HBsAg阳性、TNM分期Ⅲa期、低/未分化、AFP≥400μg·L^(-1)、有肝硬化、MCM4蛋白阳性表达均为肝癌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HR=4.026、5.767、6.430、6.874、4.496、7.588,P<0.05);癌组织MCM4蛋白阳性表达患者1 a生存率低于阴性表达患者(P<0.05)。结论肝细胞肝癌组织MCM4蛋白阳性表达率高于切缘正常组织,癌组织MCM4蛋白表达与HBsAg、TNM分期、分化程度、肿瘤大小、AFP水平、微血管侵犯、肝硬化有关,且癌组织MCM4蛋白阳性表达可降低患者生存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肝癌 微小染色体维持蛋白4 临床病理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胃癌组织MCM4表达与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后疾病复发的关系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玉玉 常廷民 +3 位作者 杨芳 姬娟娟 李光艳 刘英娇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4年第4期594-599,共6页
目的探讨微小染色体维持蛋白4(MCM4)在早期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后疾病复发的关系。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20年1月在医院接受内镜黏膜下剥离术的273例早期胃癌患者作为观察组,另同期选取在医院接受胃镜下胃黏膜活检... 目的探讨微小染色体维持蛋白4(MCM4)在早期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后疾病复发的关系。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20年1月在医院接受内镜黏膜下剥离术的273例早期胃癌患者作为观察组,另同期选取在医院接受胃镜下胃黏膜活检正常的200例受试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MCM4在胃癌组织和正常胃黏膜组织中的表达,比较不同病理特征早期胃癌患者胃黏膜癌组织MCM4表达。根据早期胃癌患者术后3 a内复发情况分为复发组和未复发组,绘制Kaplan-Meier曲线分析早期胃癌组织MCM4不同表达患者术后复发情况。采用Cox回归模型分析术后复发的影响因素。结果观察组胃黏膜癌组织MCM4高表达率高于对照组胃黏膜正常组织(P<0.05);黏膜下层浸润、低/未分化早期胃癌患者胃癌组织MCM4高表达占比分别高于黏膜内层浸润、高/中分化患者(P<0.05);早期胃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后3 a复发率为11.36%(31/273),Kaplan-Meier曲线显示,胃癌组织MCM4高表达患者术后3 a复发率高于低表达患者(P<0.05);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病灶最大直径>3 cm、黏膜下层浸润、低/未分化及胃癌组织MCM4高表达均是早期胃癌患者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早期胃癌组织MCM4呈高表达,与浸润程度、分化程度有关,是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微小染色体维持蛋白4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复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CM家族在DNA复制及肿瘤发生发展中的研究进展
11
作者 邓志霖 裴煜 黄四洲 《成都医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3期534-537,共4页
微小染色体维持蛋白(minichromosome maintenance protein, MCM)是DNA复制起始和基因组稳定性维持的重要因素,在DNA复制过程中,MCM的调控作用对维持细胞正常的生理活动至关重要,特别是在DNA复制的起始和延伸阶段。MCM高度保守,从古老低... 微小染色体维持蛋白(minichromosome maintenance protein, MCM)是DNA复制起始和基因组稳定性维持的重要因素,在DNA复制过程中,MCM的调控作用对维持细胞正常的生理活动至关重要,特别是在DNA复制的起始和延伸阶段。MCM高度保守,从古老低等生物到真核生物都广泛存在。在20世纪80年代早期,MCM从出芽酵母中分离出来,用于DNA复制起始缺陷突变体的遗传筛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小染色体维持蛋白 DNA复制 肿瘤 细胞周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CM5和P16(INK4A)在宫颈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8
12
作者 刘丽娜 李瑶 +2 位作者 杨永秀 王慧君 赵静妮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829-835,共7页
目的探讨微小染色体维持蛋白-5(MCM5)与P16INK4A在宫颈癌组织、宫颈上皮内瘤变和正常宫颈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PCR)和免疫组化法,分别检测MCM5和P16INK4AmRNA及蛋白在40例宫颈癌组织、11例低度宫... 目的探讨微小染色体维持蛋白-5(MCM5)与P16INK4A在宫颈癌组织、宫颈上皮内瘤变和正常宫颈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PCR)和免疫组化法,分别检测MCM5和P16INK4AmRNA及蛋白在40例宫颈癌组织、11例低度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Ⅰ)、15例高度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Ⅱ~Ⅲ)和15例正常宫颈组织中的表达。结果 1各不同宫颈组织中MCM5和P16INK4AmRNA及蛋白的表达趋势一致。宫颈癌组织中MCM5和P16INK4AmRNA的表达量和蛋白表达率均高于CINⅠ、CINⅡ~Ⅲ和正常宫颈组织。MCM5基因和蛋白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均比正常宫颈组织、CINⅠ、CINⅡ~Ⅲ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16INK4A基因和蛋白在宫颈癌中的表达比正常宫颈组织、CINⅠ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与CINⅡ~Ⅲ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MCM5mRNA表达量和蛋白表达率与临床期别、分化程度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年龄无关(P>0.05);P16INK4AmRNA和蛋白表达与临床期别、年龄无关(P>0.05),而与分化程度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在宫颈癌组织中MCM5和P16INK4A表达呈正相关(r=0.538,P<0.01)。结论MCM5和P16INK4A的高表达可能与宫颈癌的发生发展有关。MCM5可能成为宫颈癌肿瘤增生的新标志物;其与P16INK4A联合检测有助于进行CIN的分级和转归判断,有望提高宫颈癌的筛查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小染色体维持蛋白5(MCM5) P16INK4A 宫颈鳞癌 免疫组化 实时荧光定量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癌组织中MCM2、PCNA mRNA表达变化及意义 被引量:3
13
作者 黄克楠 刘冬艳 +4 位作者 王爱民 白志超 崔保栓 殷培培 马良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1期69-71,共3页
目的观察胃癌组织中微小染色体维持蛋白2(MCM2)mRNA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mRNA的表达变化。方法应用实时定量PCR检测48例份胃癌组织(观察组)及其相应癌旁组织(对照组)中MCM2、PCNA mRNA,分析胃癌组织中两者的表达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 目的观察胃癌组织中微小染色体维持蛋白2(MCM2)mRNA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mRNA的表达变化。方法应用实时定量PCR检测48例份胃癌组织(观察组)及其相应癌旁组织(对照组)中MCM2、PCNA mRNA,分析胃癌组织中两者的表达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结果观察组、对照组MCM2 mRNA相对表达量分别为16.27±0.368、5.32±0.401,PCNA mRNA相对表达量分别为22.12±0.289、7.88±0.374,两组比较,P均<0.05。不同分化程度、临床分期、T分期、淋巴结转移肿瘤组织中MCM2、PCNA mRNA表达比较,P均<0.05。胃癌组织中MCM2 mRNA与PCNA mRNA的表达呈正相关(r=0.531,P<0.01)。结论胃癌组织中MCM2、PCNA mRNA的表达增多,两者可能与胃癌的发生发展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微小染色体维持蛋白2 增殖细胞核抗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CM5在贲门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2
14
作者 高阳 刘永刚 +1 位作者 庄竟 张永超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9期66-67,共2页
收集90例贲门癌新鲜标本,采用RT-PCR半定量检测微小染色体维持蛋白5(MCM5)mRNA在正常食管下段上皮、贲门癌旁组织和贲门癌组织中的表达。发现MCM5 mRNA在贲门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贲门癌旁组织及正常食管下段上皮(P<0.01),贲门癌... 收集90例贲门癌新鲜标本,采用RT-PCR半定量检测微小染色体维持蛋白5(MCM5)mRNA在正常食管下段上皮、贲门癌旁组织和贲门癌组织中的表达。发现MCM5 mRNA在贲门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贲门癌旁组织及正常食管下段上皮(P<0.01),贲门癌组织中的MCM5表达水平与肿瘤分化程度及分期有关。提示MCM5可作为新的贲门肿瘤增殖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微小染色体维持蛋白5 淋巴结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宫颈癌组织中MCM-2、Notch1的表达变化及意义 被引量:2
15
作者 郭艳萍 杨广英 王建君 《山东医药》 CAS 2012年第2期80-81,共2页
目的观察宫颈癌组织中微小染色体维持蛋白2(MCM-2)、Notch1蛋白的表达变化,并探讨其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78例宫颈癌组织(癌症组)及20例正常宫颈组织(对照组)中的MCM-2、Notch1蛋白。结果癌症组MCM-2蛋白阳性67例、Notch1蛋白阳... 目的观察宫颈癌组织中微小染色体维持蛋白2(MCM-2)、Notch1蛋白的表达变化,并探讨其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78例宫颈癌组织(癌症组)及20例正常宫颈组织(对照组)中的MCM-2、Notch1蛋白。结果癌症组MCM-2蛋白阳性67例、Notch1蛋白阳性63例,对照组分别为5、3例;两组比较,P均<0.05。MCM-2、Notch1蛋白表达与宫颈癌分化程度、临床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有关(P均<0.05)。宫颈癌组织中,MCM-2、Notch1蛋白表达呈正相关(r=0.702,P<0.01)。结论宫颈癌组织中MCM-2、Notch1蛋白表达升高,二者在宫颈癌的发生发展中发挥一定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小染色体维持蛋白 NOTCH1蛋白 宫颈癌 宫颈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常寡核苷酸结合折叠域蛋白基因对肝细胞癌DNA复制起始的影响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根亮 倪安妮 +5 位作者 唐玉莲 冯权 黄小程 阮文慧 李曙波 陆瑞群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808-813,共6页
目的关于异常寡核苷酸结合折叠域蛋白基因(OBGs)通过微小染色体维持(MCM)复合物影响肝细胞癌DNA复制起始的报道较少。文中旨在探讨逆转录相关基因(RTGs)在肝细胞癌中的作用及可变剪接和单核苷酸位点变异(SNV)与基因表达异常的相关性。... 目的关于异常寡核苷酸结合折叠域蛋白基因(OBGs)通过微小染色体维持(MCM)复合物影响肝细胞癌DNA复制起始的报道较少。文中旨在探讨逆转录相关基因(RTGs)在肝细胞癌中的作用及可变剪接和单核苷酸位点变异(SNV)与基因表达异常的相关性。方法选取150只洁净级昆明小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取100只,双前肢腋下注射对数生长期肝细胞癌细胞株H22等渗盐水悬液作为H22组,余50只注射0.2 mL不含H22的等渗盐水作为对照组。从H22组小鼠中选出成瘤小鼠,解剖取出瘤体,从对照组小鼠中取健康肝组织。提取H22组和对照组总RNA,分析差异表达基因。筛选差异表达的逆转录相关DEGs(RDEGs),对RDEGs进行GO和KEGG分析。对RDEGs编码蛋白进行互作分析,对RDEGs多态性与基因表达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肝细胞癌中有193个差异表达的RTGs,共参与2个生物学程序、3个细胞组分、1个分子功能、3个信号通路和3个功能部位;其功能主要集中在DNA复制,尤其复制起始中OBGs参与的MCM复合体及端粒复合体构建。可变剪接分析结果显示,4个RDEGs在基因的3个位点发生了差异表达的可变剪接,且可变剪接与相应基因的表达呈正相关。SNV和INDEL分析显示肝细胞癌组织中共有157个RDEGs,发生1541个SNV和78个INDEL位点的改变;上述基因位点的改变主要发生在基因的6个部位,即外显子区、内含子区、基因间区、基因下游区、基因上游区和拼接区;共有28个基因的SNV改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基因位点多态性分析结果显示,5个OBGs在肝细胞癌中出现了SNV现象,而健康肝组织中则没有SNV。结论RTGs中的OBGs可能在肝细胞癌中通过自身的基因多态性突变引起MCM复合体及端粒复合体的改变,从而调控DNA复制起始及保护端粒的完整性,进而在癌细胞的增殖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可变剪接及SNV则可能是一些基因表达的重要调控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B折叠结构域 肝细胞癌 DNA复制起始 微小染色体维持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胶质瘤组织中MCM5、Ki-67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
17
作者 刘馨莲 李淑蓉 +1 位作者 殷舞 孙静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7期10-12,共3页
目的探讨微小染色体维持蛋白5(MCM5)、细胞增殖相关核蛋白(Ki-67)在脑胶质瘤发生、发展中的意义。方法选择手术切除的脑胶质瘤组织44份(肿瘤组)和正常脑组织6份(正常组),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两组MCM5、Ki-67表达情况[以标记指数(LI)表示]... 目的探讨微小染色体维持蛋白5(MCM5)、细胞增殖相关核蛋白(Ki-67)在脑胶质瘤发生、发展中的意义。方法选择手术切除的脑胶质瘤组织44份(肿瘤组)和正常脑组织6份(正常组),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两组MCM5、Ki-67表达情况[以标记指数(LI)表示],用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法分析两指标间及与肿瘤组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结果肿瘤组、正常组MCM5的LI分别为12.96±8.49、0,P<0.05;Ki-67的LI分别为10.09±7.07、0,P<0.05。MCM5、Ki-67阳性表达与脑胶质瘤恶性程度密切相关;MCM5与Ki-67表达呈正相关,在不同分级肿瘤中MCM5表达均显著高于Ki-67。结论 MCM5、Ki-67高表达在脑胶质瘤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MCM5反映肿瘤细胞的增殖状态更为灵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胶质瘤 微小染色体维持蛋白5 细胞增殖相关核蛋白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CM2和Rb蛋白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
18
作者 潘峥 陈军 +1 位作者 覃冠德 覃思繁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9期22-24,共3页
目的探讨微小染色体维持蛋白2(MCM2)和视网膜母细胞瘤易感基因(Rb)在胃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MCM2和Rb蛋白在80份胃癌组织(胃癌组)、30份非典型增生组织(增生组)及20份正常胃黏膜(正常组)中的表达,以标记指数(LI... 目的探讨微小染色体维持蛋白2(MCM2)和视网膜母细胞瘤易感基因(Rb)在胃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MCM2和Rb蛋白在80份胃癌组织(胃癌组)、30份非典型增生组织(增生组)及20份正常胃黏膜(正常组)中的表达,以标记指数(LI)量化其阳性表达,并分析两者表达的相关性及其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胃癌组、增生组MCM2蛋白的LI明显高于正常组,Rb蛋白的LI明显低于正常组,P均<0.05;MCM2和Rb蛋白表达与胃癌临床分期、浆膜浸润、术后复发、肝转移及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与肿瘤大小及组织学类型无明显相关。胃癌组织中MCM2和Rb的LI表达呈显著负相关。结论MCM2表达升高和Rb蛋白表达下降与胃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检测MCM2和Rb有助于判断胃癌恶性程度及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胃癌 微小染色体维持蛋白2 视网膜母细胞瘤易感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NA干扰LKB1基因对前列腺癌细胞增殖的影响 被引量:3
19
作者 刘超颖 唐伟 +2 位作者 蒋立 熊晶 邓玮 《临床医药实践》 2016年第7期531-535,共5页
目的:探讨LKB1/STKll(Liver kinase B1/Serine-Threonine Kinase II)基因沉默对前列腺癌细胞株PC-3中增殖相关因子细胞周期素D1(cyclin D1)、微小染色体维持缺陷蛋白2(Mcm2)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表达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将重组... 目的:探讨LKB1/STKll(Liver kinase B1/Serine-Threonine Kinase II)基因沉默对前列腺癌细胞株PC-3中增殖相关因子细胞周期素D1(cyclin D1)、微小染色体维持缺陷蛋白2(Mcm2)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表达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将重组表达质粒LKB1-shRNA1(LKB1-shRNA1组)和阴性对照质粒sh NC(阴性对照组)采用脂质体介导法转染至前列腺癌细胞株PC-3中,并设未转染组,经G418筛选出稳定转染细胞,RT-PCR法检测转染前后细胞中LKB1,cyclin D1,Mcm2和PCNA基因mRNA的转录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转染前后细胞中LKB1,cyclin D1,Mcm2和PCNA蛋白表达水平;CCK-8法检测转染后细胞的增殖能力。结果:与未转染组和阴性对照组相比,LKB1-shRNA1组细胞中LKB1,cyclin D1,Mcm2和PCNA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上调,LKB1-shRNA1组PC-3细胞的生长速度明显增加。结论:LKB1基因沉默上调前列腺癌细胞中cyclin D1,Mcm2和PCNA的表达,LKB1可作为研究前列腺癌细胞增殖分子机制的新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癌 LKB1基因 细胞周期素D1 微小染色体维持缺陷蛋白2 增殖细胞核抗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CM5和E2F-1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病理意义 被引量:1
20
作者 张磊 汪素文 +2 位作者 高薇 田斌 尹朝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09年第11期943-946,共4页
目的:观察微小染色体维持蛋白5(MCM5)和转录因子1(E2F-1)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胃癌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探讨二者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方法,对57例胃癌患者的癌组织及20例正常胃黏膜进行检测,分析MCM5、E2F-1蛋白表达及... 目的:观察微小染色体维持蛋白5(MCM5)和转录因子1(E2F-1)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胃癌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探讨二者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方法,对57例胃癌患者的癌组织及20例正常胃黏膜进行检测,分析MCM5、E2F-1蛋白表达及其与胃癌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结果:MCM5在胃癌组中的阳性表达率为71.9%(41/57),显著高于正常组0(0/20),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E2F-1在正常胃组织、胃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5.0%(7/20)、66.7%(38/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CM5和E2F-1的表达与性别、年龄、胃癌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及TNM分期均无关(P>0.05)。MCM5和E2F-1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呈正相关(r=0.635,P=0.000)。结论:MCM5和E2F-1在胃癌细胞中阳性表达,参与了胃癌的发生、发展。MCM5和E2F-1可能共同作用于胃癌发生的早期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转录因子E2F-1 微小染色体维持蛋白5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