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6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一种基于经验模分解的结构微小损伤检测方法
被引量:
11
1
作者
杨智春
于哲峰
孙浩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22-425,共4页
提出了一种检测结构微小损伤的时域方法。首先采用经验模分解技术分解结构发生微小损伤前后在相同激励下的时域响应信号,得到响应信号的各阶固有模式函数,然后用波形指数来对结构响应信号的各阶固有模式函数进行量化。根据结构损伤前后...
提出了一种检测结构微小损伤的时域方法。首先采用经验模分解技术分解结构发生微小损伤前后在相同激励下的时域响应信号,得到响应信号的各阶固有模式函数,然后用波形指数来对结构响应信号的各阶固有模式函数进行量化。根据结构损伤前后时域响应固有模式函数的波形指数对比,就可容易地对结构发生的微小损伤进行判断。通过仿真算例发现,结构原始响应信号经过经验模分解后得到的固有模式函数对微小损伤敏感度较好,这种对微损伤的敏感特性可采用各阶固有模式函数的波形指数进行量化。因此该方法是一种时域内检测结构微小损伤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
损伤
检测
经验模分解
微小损伤
波形指数
时域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激光超声检测技术的材料表面微小损伤检测
被引量:
6
2
作者
姬冠妮
王亚亚
史二娜
《激光杂志》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65-68,共4页
激光超声具有高分辨率和无需直接接触检测物体的优势,对检测结构复杂、价值昂贵材料的损伤意义深远,深入研究激光超声检测技术在材料表面微小损伤检测方法,基于激光超声波的激发和接收原理,构建包括激励单元、控制单元和数据获取单元的...
激光超声具有高分辨率和无需直接接触检测物体的优势,对检测结构复杂、价值昂贵材料的损伤意义深远,深入研究激光超声检测技术在材料表面微小损伤检测方法,基于激光超声波的激发和接收原理,构建包括激励单元、控制单元和数据获取单元的材料表面微小损伤检测装置,采用该装置检测材料表面微小损伤;为了进一步提高损伤检测精度,采用小波变换和频散能量聚焦法,补偿超声波信号传输衰减、降低超声波信号色散,确定激光超声波传播路线和材料表面微小损伤位置关系,将超声波信号聚集能量作为损伤点像素值,确定材料表面损伤成像位置。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是一种高精度的材料表面微小损伤检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超声
检测技术
材料表面
微小损伤
小波变换
成像位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混沌激励和关联维数的结构微小损伤识别
3
作者
刘震
《水利水电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64-67,共4页
通过研究一种利用混沌激励和结构响应信号关联维数变化的结构微小损伤识别方法,设计了混凝土悬臂梁的损伤数值模拟试验并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可有效识别结构的微小损伤,在实际应用中比传统的固有频率识别方法更有优势。
关键词
微小损伤
识别
混沌激励
关联维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射频导管消融所致心肌损伤的影响因素
4
作者
高东升
陈润芬
黄定九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2003年第1期39-41,共3页
目的 探讨影响射频导管消融(RFCA)致心肌损伤程度的决定因素。 方法对每位行RFCA的病人,记录靶点数、放电次数、每次放电功率、每次放电时间、放电总时间、放电总能量及手术时间,应用心肌肌钙蛋白T(cTnT)检测所造成的心肌损伤,分析RFCA...
目的 探讨影响射频导管消融(RFCA)致心肌损伤程度的决定因素。 方法对每位行RFCA的病人,记录靶点数、放电次数、每次放电功率、每次放电时间、放电总时间、放电总能量及手术时间,应用心肌肌钙蛋白T(cTnT)检测所造成的心肌损伤,分析RFCA致心肌损伤的影响因素。 结果消融后cTnT峰值与靶点数、放电次数、放电总时间及手术时间四因素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结论在诸消融因素中,靶点数、放电次数、放电总时间是RFCA所致心肌损伤的三项决定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射频导管消融
微小
心肌
损伤
肌钙蛋白T
RFCA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千赫及兆赫级频带EMI技术检测灵敏度实验研究
5
作者
李继承
林莉
+2 位作者
孟丽娟
李喜孟
雷明凯
《压电与声光》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776-781,共6页
借助WK6500B精密阻抗分析仪对压电阻抗(EMI)技术结构健康监测研究中,检测频带与检测灵敏度间的关系进行了定量研究。选用尺寸为1 250mm×100mm×3mm铝梁结构上距离锆钛酸铅压电陶瓷(PZT)传感器1 000mm的1.2mm通孔损伤作为检...
借助WK6500B精密阻抗分析仪对压电阻抗(EMI)技术结构健康监测研究中,检测频带与检测灵敏度间的关系进行了定量研究。选用尺寸为1 250mm×100mm×3mm铝梁结构上距离锆钛酸铅压电陶瓷(PZT)传感器1 000mm的1.2mm通孔损伤作为检测对象。在10kHz~10MHz频率范围内7个峰值集中的频段,分别选用电阻抗谱峰值偏移量(Δf)和均方差作为损伤识别指数,对EMI技术检测灵敏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千赫级频带范围内,Δf和均方差均随着检测频段的升高呈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化趋势,280~340kHz频段对于通孔损伤具有最高的检测灵敏度。在兆赫级频带范围内,Δf取值较大,在6.18 MHz处出现了25.0kHz的显著偏移。由于千赫和兆赫级频带的电阻抗信号分别具有峰值数量多,综合各峰值信息整体分析时对损伤敏感和峰值数量少,单一峰值偏移量对损伤敏感的特点,在实际检测过程中,可将这2个频带的检测结果结合起来以提高EMI技术对微小损伤的检测灵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电阻抗技术
检测频段
检测灵敏度
锆钛酸铅压电陶瓷(PZT)传感器
微小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肌钙蛋白I的释放及相关临床因素
被引量:
4
6
作者
曾学寨
何青
+9 位作者
王玻
齐欣
孙福成
许锋
季福绥
赵迎
刘保逸
佟佳宾
于雪
钱贻简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02年第4期245-247,276,共3页
目的近年来研究表明心肌损伤检测生化标志物中肌钙蛋白 I(c Tn I)有较好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本研究旨在探讨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 c Tn I的释放及相关临床因素。方法 6 1例进行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的冠心病患者分别于术前、术后即刻、12...
目的近年来研究表明心肌损伤检测生化标志物中肌钙蛋白 I(c Tn I)有较好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本研究旨在探讨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 c Tn I的释放及相关临床因素。方法 6 1例进行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的冠心病患者分别于术前、术后即刻、12小时、2 4小时检测磷酸肌酸激酶 (CK)、CK- MB、c Tn I,并采集临床、冠状动脉病变特征、手术过程、并发症等相关因素 ,并与 35例仅作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相比较。 CK>2 0 0 u/ l,CKMB>5 .6 ng/ m l,c Tn I>1.5 ng/ ml为心肌损伤临界值。结果 所有患者术前 c Tn I、CK、CK- MB均在正常范围。除 1例患者外其余患者均成功进行了支架置入术 ,无急诊冠状动脉搭桥术或死亡。术后 1例患者 CK升高 ,心电图证实为 Q波心肌梗死 ,其余患者 CK均在正常范围。成功进行支架置入术的 6 0例患者中术后 c Tn I及 CK- MB均升高 18例 ,c Tn I升高而 CK- MB正常 19例 ,CK- MB升高而 c Tn I正常 1例 ,CK- MB及 c Tn I均正常 2 2例。术后 c Tn I升高组同 c Tn I正常组比较 ,冠状动脉病变特征无显著性差异 ,术前冠状动脉内血栓形成及术中夹层、远端栓塞、急性闭塞并发症在 c Tn I升高组发生率相对较高 ,但无显著性差异。c Tn I及 CK - MB均升高组的术后 c Tn I、CK- MB水平较 c Tn I升高、CK- M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架置入术
微小
心肌
损伤
肌钙蛋白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一种基于经验模分解的结构微小损伤检测方法
被引量:
11
1
作者
杨智春
于哲峰
孙浩
机构
西北工业大学航空学院
出处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22-425,共4页
基金
航空科学基金(04I53072)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资助
文摘
提出了一种检测结构微小损伤的时域方法。首先采用经验模分解技术分解结构发生微小损伤前后在相同激励下的时域响应信号,得到响应信号的各阶固有模式函数,然后用波形指数来对结构响应信号的各阶固有模式函数进行量化。根据结构损伤前后时域响应固有模式函数的波形指数对比,就可容易地对结构发生的微小损伤进行判断。通过仿真算例发现,结构原始响应信号经过经验模分解后得到的固有模式函数对微小损伤敏感度较好,这种对微损伤的敏感特性可采用各阶固有模式函数的波形指数进行量化。因此该方法是一种时域内检测结构微小损伤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
结构
损伤
检测
经验模分解
微小损伤
波形指数
时域方法
Keywords
structural damage detection, 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 (EMD), tiny damage, shape factor, time domain approach
分类号
TB112 [理学—应用数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激光超声检测技术的材料表面微小损伤检测
被引量:
6
2
作者
姬冠妮
王亚亚
史二娜
机构
西安交通工程学院中兴通信学院
西安交通工程学院电气工程学院
出处
《激光杂志》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65-68,共4页
基金
陕西省中青年基金项目(No.18JK1040)
文摘
激光超声具有高分辨率和无需直接接触检测物体的优势,对检测结构复杂、价值昂贵材料的损伤意义深远,深入研究激光超声检测技术在材料表面微小损伤检测方法,基于激光超声波的激发和接收原理,构建包括激励单元、控制单元和数据获取单元的材料表面微小损伤检测装置,采用该装置检测材料表面微小损伤;为了进一步提高损伤检测精度,采用小波变换和频散能量聚焦法,补偿超声波信号传输衰减、降低超声波信号色散,确定激光超声波传播路线和材料表面微小损伤位置关系,将超声波信号聚集能量作为损伤点像素值,确定材料表面损伤成像位置。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是一种高精度的材料表面微小损伤检测方法。
关键词
激光超声
检测技术
材料表面
微小损伤
小波变换
成像位置
Keywords
laser ultrasound
detection technology
material surfaces
micro damage
wavelet transform
imaging position
分类号
TN249 [电子电信—物理电子学]
TP274.53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混沌激励和关联维数的结构微小损伤识别
3
作者
刘震
机构
河海大学水利水电学院
出处
《水利水电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64-67,共4页
文摘
通过研究一种利用混沌激励和结构响应信号关联维数变化的结构微小损伤识别方法,设计了混凝土悬臂梁的损伤数值模拟试验并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可有效识别结构的微小损伤,在实际应用中比传统的固有频率识别方法更有优势。
关键词
微小损伤
识别
混沌激励
关联维数
Keywords
minor damage detection
chaotic excitation
correlation dimension
分类号
TU312.3 [建筑科学—结构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射频导管消融所致心肌损伤的影响因素
4
作者
高东升
陈润芬
黄定九
机构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仁济医院心内科
出处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2003年第1期39-41,共3页
文摘
目的 探讨影响射频导管消融(RFCA)致心肌损伤程度的决定因素。 方法对每位行RFCA的病人,记录靶点数、放电次数、每次放电功率、每次放电时间、放电总时间、放电总能量及手术时间,应用心肌肌钙蛋白T(cTnT)检测所造成的心肌损伤,分析RFCA致心肌损伤的影响因素。 结果消融后cTnT峰值与靶点数、放电次数、放电总时间及手术时间四因素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结论在诸消融因素中,靶点数、放电次数、放电总时间是RFCA所致心肌损伤的三项决定因素。
关键词
射频导管消融
微小
心肌
损伤
肌钙蛋白T
RFCA
影响因素
Keywords
catheter ablation
minor myocardial damage
troponin T
分类号
R541.7 [医药卫生—心血管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千赫及兆赫级频带EMI技术检测灵敏度实验研究
5
作者
李继承
林莉
孟丽娟
李喜孟
雷明凯
机构
大连理工大学无损检测研究所
大连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表面工程研究室
出处
《压电与声光》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776-781,共6页
基金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九七三"项目发展计划基金资助项目(2009CB724305)
文摘
借助WK6500B精密阻抗分析仪对压电阻抗(EMI)技术结构健康监测研究中,检测频带与检测灵敏度间的关系进行了定量研究。选用尺寸为1 250mm×100mm×3mm铝梁结构上距离锆钛酸铅压电陶瓷(PZT)传感器1 000mm的1.2mm通孔损伤作为检测对象。在10kHz~10MHz频率范围内7个峰值集中的频段,分别选用电阻抗谱峰值偏移量(Δf)和均方差作为损伤识别指数,对EMI技术检测灵敏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千赫级频带范围内,Δf和均方差均随着检测频段的升高呈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化趋势,280~340kHz频段对于通孔损伤具有最高的检测灵敏度。在兆赫级频带范围内,Δf取值较大,在6.18 MHz处出现了25.0kHz的显著偏移。由于千赫和兆赫级频带的电阻抗信号分别具有峰值数量多,综合各峰值信息整体分析时对损伤敏感和峰值数量少,单一峰值偏移量对损伤敏感的特点,在实际检测过程中,可将这2个频带的检测结果结合起来以提高EMI技术对微小损伤的检测灵敏度。
关键词
压电阻抗技术
检测频段
检测灵敏度
锆钛酸铅压电陶瓷(PZT)传感器
微小损伤
Keywords
electro-mechanical impedance technique
frequency band
testing sensitivity
PZT sensor
minor damage
分类号
TN712.5 [电子电信—电路与系统]
TP391.9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肌钙蛋白I的释放及相关临床因素
被引量:
4
6
作者
曾学寨
何青
王玻
齐欣
孙福成
许锋
季福绥
赵迎
刘保逸
佟佳宾
于雪
钱贻简
机构
卫生部北京医院
出处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02年第4期245-247,276,共3页
文摘
目的近年来研究表明心肌损伤检测生化标志物中肌钙蛋白 I(c Tn I)有较好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本研究旨在探讨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 c Tn I的释放及相关临床因素。方法 6 1例进行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的冠心病患者分别于术前、术后即刻、12小时、2 4小时检测磷酸肌酸激酶 (CK)、CK- MB、c Tn I,并采集临床、冠状动脉病变特征、手术过程、并发症等相关因素 ,并与 35例仅作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相比较。 CK>2 0 0 u/ l,CKMB>5 .6 ng/ m l,c Tn I>1.5 ng/ ml为心肌损伤临界值。结果 所有患者术前 c Tn I、CK、CK- MB均在正常范围。除 1例患者外其余患者均成功进行了支架置入术 ,无急诊冠状动脉搭桥术或死亡。术后 1例患者 CK升高 ,心电图证实为 Q波心肌梗死 ,其余患者 CK均在正常范围。成功进行支架置入术的 6 0例患者中术后 c Tn I及 CK- MB均升高 18例 ,c Tn I升高而 CK- MB正常 19例 ,CK- MB升高而 c Tn I正常 1例 ,CK- MB及 c Tn I均正常 2 2例。术后 c Tn I升高组同 c Tn I正常组比较 ,冠状动脉病变特征无显著性差异 ,术前冠状动脉内血栓形成及术中夹层、远端栓塞、急性闭塞并发症在 c Tn I升高组发生率相对较高 ,但无显著性差异。c Tn I及 CK - MB均升高组的术后 c Tn I、CK- MB水平较 c Tn I升高、CK- MB?
关键词
支架置入术
微小
心肌
损伤
肌钙蛋白Ⅰ
Keywords
Coronary stenting
Myocardial injury
Cardiac tropolion I
分类号
R541 [医药卫生—心血管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一种基于经验模分解的结构微小损伤检测方法
杨智春
于哲峰
孙浩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
1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激光超声检测技术的材料表面微小损伤检测
姬冠妮
王亚亚
史二娜
《激光杂志》
北大核心
2019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基于混沌激励和关联维数的结构微小损伤识别
刘震
《水利水电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射频导管消融所致心肌损伤的影响因素
高东升
陈润芬
黄定九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200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千赫及兆赫级频带EMI技术检测灵敏度实验研究
李继承
林莉
孟丽娟
李喜孟
雷明凯
《压电与声光》
CSCD
北大核心
2012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肌钙蛋白I的释放及相关临床因素
曾学寨
何青
王玻
齐欣
孙福成
许锋
季福绥
赵迎
刘保逸
佟佳宾
于雪
钱贻简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02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