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微小型多槽平板热管的流动和传热分析及实验研究 被引量:14
1
作者 张丽春 马同泽 葛新石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450-459,共10页
对热管内部的流动和传热传质过程建立模型,分析槽道中液体厚度和弯月面的轴向分布,液体和蒸汽的压力、汽 液界面弯月面半径的轴向变化、汽 液界面流动的相互作用以及管壁的轴向导热,通过计算得到热管的外壁面温度分布和传热性能.同时对... 对热管内部的流动和传热传质过程建立模型,分析槽道中液体厚度和弯月面的轴向分布,液体和蒸汽的压力、汽 液界面弯月面半径的轴向变化、汽 液界面流动的相互作用以及管壁的轴向导热,通过计算得到热管的外壁面温度分布和传热性能.同时对一种微小型多槽道平板型铜 水热管进行了性能实验,理论计算和实验数据进行了比较,计算方法得到了实验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小型多槽道平板热管 传热性能 界面摩擦 轴向导热 弯月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烧结多孔槽道吸液芯超薄平板热管的传热性能 被引量:10
2
作者 朱明汉 白鹏飞 +1 位作者 胡艳鑫 黄金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349-1357,共9页
设计并制作了总厚度为0.85 mm的超薄平板热管,热管的毛细芯采用烧结多孔槽道结构,实现了槽道和多孔结构的结合,根据该结构制作了一个铝制模具。该热管设计结合了超薄化和易制作的特点,对热管性能测试搭建了实验平台,分析了加热功率、铜... 设计并制作了总厚度为0.85 mm的超薄平板热管,热管的毛细芯采用烧结多孔槽道结构,实现了槽道和多孔结构的结合,根据该结构制作了一个铝制模具。该热管设计结合了超薄化和易制作的特点,对热管性能测试搭建了实验平台,分析了加热功率、铜粉粒径、槽道数目对热管热性能的影响,热阻和最大传热能力用来表征热管的性能。结果表明在加热功率为14 W时,放置铜板和热管的加热铜块温度分别是102℃和66℃,热管有效降低了热源温度;当铜粉粒径较大时热管的热阻和传热极限也较大,粒径减少时出现相反现象。相比单槽道结构,双槽道结构出现了更低热阻,两者最小差异为2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薄平板热管 烧结 多孔结构 传热 铜粉粒径 热性能 实验验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均匀槽道平板热管的传热性能实验 被引量:4
3
作者 侯跃攀 崔文智 +1 位作者 聂秀 谢振文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3-20,共8页
设计加工了2种具有非均匀槽道结构的平板热管并进行实验,分析了充液率和加热功率对平板热管传热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平板热管的充液率越高时,其启动所需的时间越长。在同样的加热功率和充液率下,鱼骨形槽道平板热管启动性能更优;充... 设计加工了2种具有非均匀槽道结构的平板热管并进行实验,分析了充液率和加热功率对平板热管传热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平板热管的充液率越高时,其启动所需的时间越长。在同样的加热功率和充液率下,鱼骨形槽道平板热管启动性能更优;充液率一定时(如60%),在较低功率范围内(60~170 W)鱼骨形槽道平板热管传热性能更好,最小总热阻为0.14℃/W;而交叉槽道平板热管在实验功率范围内(60~350 W)热阻持续降低,其最小总热阻为0.10℃/W。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板热管 结构 热阻 传热强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槽平板热管传热性能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5
4
作者 范春利 曲伟 +2 位作者 杨立 华顺芳 马同泽 《海军工程大学学报》 CAS 2004年第2期1-4,11,共5页
系统地研究小充液率条件下重力对微槽平板热管传热性能的影响,分析了工作温度、冷却方式等影响因素.发现重力对热管径向液膜的分布影响比较小,而对轴向的影响比较明显,从而使得倾角较大地影响了热管的传热能力.进一步证明了深槽平板热... 系统地研究小充液率条件下重力对微槽平板热管传热性能的影响,分析了工作温度、冷却方式等影响因素.发现重力对热管径向液膜的分布影响比较小,而对轴向的影响比较明显,从而使得倾角较大地影响了热管的传热能力.进一步证明了深槽平板热管具有良好的传热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板热管 传热性能 热管 薄液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板微热管阵列的研究现状与进展 被引量:7
5
作者 杨露露 徐洪波 +2 位作者 王惠惠 张海南 田长青 《制冷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11,22,共12页
平板微热管阵列作为一种新型高效传热元件,解决了单一微热管热通量和热输运能力有限的问题,提升了热管整体的可靠性,克服了传统圆热管在应用中出现的接触面积小、形状限制、接触热阻等局限。本文总结了平板微热管阵列的内部结构、吸液... 平板微热管阵列作为一种新型高效传热元件,解决了单一微热管热通量和热输运能力有限的问题,提升了热管整体的可靠性,克服了传统圆热管在应用中出现的接触面积小、形状限制、接触热阻等局限。本文总结了平板微热管阵列的内部结构、吸液芯种类、制造和封装工艺,介绍了针对平板微热管阵列性能进行的实验、理论研究及建立的数学模型,阐述了平板微热管阵列在多个领域的应用现状,并提出了进一步的研究重点,为平板微热管阵列的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板热管阵列 吸液芯结构 传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