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微射流均质预处理提高大豆分离蛋白酶解效率及酶解产物乳化性能 被引量:16
1
作者 陈林 吴克刚 +1 位作者 柴向华 余林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331-338,共8页
为了探讨微射流均质预处理对大豆分离蛋白酶解效率及酶解产物乳化性能的影响,该文研究比较了微射流均质预处理前后大豆分离蛋白酶解产物的理化性质(水解度、亚基组成、蛋白溶解性、表面疏水性和分子量分布)和乳化性能(通过测定分析... 为了探讨微射流均质预处理对大豆分离蛋白酶解效率及酶解产物乳化性能的影响,该文研究比较了微射流均质预处理前后大豆分离蛋白酶解产物的理化性质(水解度、亚基组成、蛋白溶解性、表面疏水性和分子量分布)和乳化性能(通过测定分析样品乳状液的平均粒径和微观结构评估样品的乳化性能)的变化。研究表明:大豆分离蛋白经过微射流均质预处理后采用木瓜蛋白酶水解,其酶解产物(水解度为1.7%)与对照大豆分离蛋白和未经预处理的酶解产物相比,在较低浓度下(30 g/L)制备出粒径细小的稳定乳状液(体积平均粒径≈1.6μm)。微射流均质预处理提高了大豆分离蛋白中α-7S和A-11S亚基的酶解敏感性,使酶解产物在水解度1.3%~1.7%范围内蛋白溶解性显著增加(P〈0.05),同时保持较高的表面疏水性值,与未经预处理的酶解产物相比形成了更多具有界面活性的可溶性多肽(分子量主要分布在11.3 kDa左右),在乳化过程中可有效防止乳液滴间发生桥联絮凝。因此微射流均质预处理是一种辅助提高大豆蛋白酶解效率和酶解产物乳化性能行之有效的方法。研究结果可为大豆蛋白深加工蛋白乳化剂提供理论和方法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 乳化 微射流均质预处理 界面活性可溶性多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蛋白动态超高压微射流均质中机械力化学效应 被引量:13
2
作者 涂宗财 汪菁琴 +3 位作者 李金林 刘成梅 阮榕生 李雪婷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2225-2228,共4页
以大豆蛋白为对象,研究大豆蛋白在动态超高压均质过程中存在的机械力化学效应,同时探究机械力化学效应对大豆蛋白热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动态超高压微射流均质的机械力作用下,蛋白颗粒粒度变小,粒度分布范围变窄,蛋白内部的二硫键... 以大豆蛋白为对象,研究大豆蛋白在动态超高压均质过程中存在的机械力化学效应,同时探究机械力化学效应对大豆蛋白热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动态超高压微射流均质的机械力作用下,蛋白颗粒粒度变小,粒度分布范围变窄,蛋白内部的二硫键和疏水基团被破坏,致使巯基和疏水基团暴露,并随着工作压力的增大破坏作用力增强.同时经过机械力化学效应改性的大豆蛋白热稳定性增强,并随着工作压力的增加改善效果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力化学效应 动态超高压微射流均质 大豆蛋白 热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射流均质改善热压榨花生粕分离蛋白乳化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刘岩 赵谋明 +2 位作者 赵冠里 罗东辉 赵海锋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65-67,70,共4页
以热压榨花生粕中提取的花生分离蛋白为原料,采用微射流高压均质进行改性处理,以乳化活性、乳化稳定性、粒度分布和离心乳析率为评价指标,系统研究了不同微射流均质压力对花生分离蛋白乳化特性的影响,并初步探讨了乳状液微观聚集状态和... 以热压榨花生粕中提取的花生分离蛋白为原料,采用微射流高压均质进行改性处理,以乳化活性、乳化稳定性、粒度分布和离心乳析率为评价指标,系统研究了不同微射流均质压力对花生分离蛋白乳化特性的影响,并初步探讨了乳状液微观聚集状态和花生分离蛋白宏观乳化特性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随着均质压力增大,乳化活性和乳化稳定性均呈现先增大后减小趋势;乳化活性和乳化稳定性增大,相应乳状液粒径变小,离心乳析率下降;120MPa是改善花生分离蛋白乳化特性的优选条件。显微镜观察发现,宏观乳化特性改善时,体系微观聚集体减少,120MPa改性的花生分离蛋白制备的乳状液没有发生明显聚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分离蛋白 微射流均质 乳化特性 粒度分布 聚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压微射流均质技术对铁棍山药汁营养成分的影响 被引量:9
4
作者 刘梦培 郭晓君 +2 位作者 赵光远 铁珊珊 纵伟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7期24-27,共4页
为了探讨超高压微射流均质技术(HPM)对铁棍山药汁营养成分的影响,将山药汁分别在80、120、160 MPa压力下,依次进行2次处理和4次处理,分析铁棍山药汁中氨基酸、还原糖、总酸、总酚、黄酮以及抗氧化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微射流压力... 为了探讨超高压微射流均质技术(HPM)对铁棍山药汁营养成分的影响,将山药汁分别在80、120、160 MPa压力下,依次进行2次处理和4次处理,分析铁棍山药汁中氨基酸、还原糖、总酸、总酚、黄酮以及抗氧化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微射流压力的增大,氨基酸增加;还原糖、总酸和黄酮呈较小幅度降低;总酚与抗氧化活性变化趋势一致,80 MPa有增加趋势,但120、160 MPa有降低趋势。结论:80 MPa压力4次的处理的效果最佳,超压微射流处理能较好的保持山药汁中的营养成分,可作为新型加工方法在铁棍山药产业中加以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压微射流均质技术 铁棍山药汁 营养成分 抗氧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射流均质制备乳铁蛋白纳米乳液的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康波 齐军茹 杨晓泉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182-184,共3页
以乳液粒度及电位为评价指标,研究了不同均质压力、不同均质次数、不同蛋白含量及温度、pH等因素对乳液稳定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当蛋白质浓度为1·5%,均质压力为120MPa,均质次数为2次的条件下,微射流处理能显著减小液滴粒径;室... 以乳液粒度及电位为评价指标,研究了不同均质压力、不同均质次数、不同蛋白含量及温度、pH等因素对乳液稳定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当蛋白质浓度为1·5%,均质压力为120MPa,均质次数为2次的条件下,微射流处理能显著减小液滴粒径;室温贮存12h后,温度、pH、防腐剂等条件对乳液粒径没有显著影响;盐离子强度对乳液粒径和Z-电位有很大影响,该实验为乳铁蛋白乳液的研制开发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压微射流均质 乳铁蛋白(Lf) 粒度 稳定性 纳朱乳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射流均质处理对碎米淀粉性质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夏宁 龚倩 +1 位作者 王金梅 杨晓泉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51-153,156,共4页
采用高压微射流均质处理碎米制备低蛋白含量的大米淀粉产品,并对淀粉颗粒形貌学、大小、淀粉破损率以及热学性质进行观察与测定。研究表明:高压微射流均质压力达到100MPa,均质次数为2次的情况下,可以获得最低蛋白回收率与纯度的淀粉样品... 采用高压微射流均质处理碎米制备低蛋白含量的大米淀粉产品,并对淀粉颗粒形貌学、大小、淀粉破损率以及热学性质进行观察与测定。研究表明:高压微射流均质压力达到100MPa,均质次数为2次的情况下,可以获得最低蛋白回收率与纯度的淀粉样品,分别为15.30%和1.29%。淀粉颗粒表面积平均粒径(d32)与体积平均粒径(d43)分别从19.70μm与121.04μm降低到9.30μm与65.13μm。破损淀粉的比例从46.72%显著提高到64.66%,且对大米淀粉的热性质影响并不显著。该处理能有效解聚大米淀粉-蛋白质复合体结构,制备出结构和性质更接近天然大米淀粉的产品,有利于其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微射流均质 胶体磨 碎米 淀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射流均质对羧甲基纤维素—精油可食性膜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张慧芸 梁英 +1 位作者 李鑫玲 康怀彬 《食品与机械》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23-128,共6页
采用微射流均质技术制备羧甲基纤维素(CMC)—精油纳米乳成膜液,研究微射流均质对成膜液理化特性及可食性膜物理和机械特性的影响,探讨CMC-精油纳米乳成膜液理化特性与膜性能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微射流均质可显著降低CMC-精油成膜液的... 采用微射流均质技术制备羧甲基纤维素(CMC)—精油纳米乳成膜液,研究微射流均质对成膜液理化特性及可食性膜物理和机械特性的影响,探讨CMC-精油纳米乳成膜液理化特性与膜性能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微射流均质可显著降低CMC-精油成膜液的平均粒径(P<0.05),均质处理后不同精油纳米乳成膜液的ξ-电势值不同,变化范围为-37.63^-59.67 mV。与 CMC可食性膜相比,CMC-精油纳米乳可食性膜的水蒸气透过性显著降低(P<0.05)。CMC-肉桂和CMC-牛至精油纳米乳可食性膜具有较高的透明度。CMC-牛至精油纳米乳可食性膜柔韧性最好。采用微射流均质处理CMC-精油成膜液可使所成膜具有更好的物理和机械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射流均质 羧甲基纤维素 精油 可食性膜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射流均质结合非淀粉酶处理法对大米蛋白-淀粉复合体分离效果的研究
8
作者 龚倩 杨晓泉 +2 位作者 夏宁 万娟 陈嘉东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19-121,125,共4页
采用微射流处理结合非淀粉酶处理对碎米中蛋白质-淀粉复合物进行解聚处理,并研究所获得蛋白质及淀粉产品的性质。结果表明:此方法能够有效分离碎米中蛋白质及淀粉;获得的蛋白质与碱法提取的蛋白质相比,更具天然性;淀粉产品比碱法提取的... 采用微射流处理结合非淀粉酶处理对碎米中蛋白质-淀粉复合物进行解聚处理,并研究所获得蛋白质及淀粉产品的性质。结果表明:此方法能够有效分离碎米中蛋白质及淀粉;获得的蛋白质与碱法提取的蛋白质相比,更具天然性;淀粉产品比碱法提取的淀粉有更低的峰值温度及更高的峰值粘度。由此可见,微射流结合非淀粉酶处理是高效分离碎米中蛋白质及淀粉,并获得高品质产品的一种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射流均质 碎米 蛋白 淀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压微射流均质法制备二十二碳六烯酸藻油脂质体及其性质分析 被引量:5
9
作者 李畅 薛璐 +3 位作者 芦晶 逄晓阳 张书文 吕加平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9期110-117,共8页
本实验通过高压微射流均质法制备二十二碳六烯酸(docosahexaenoic acid,DHA)藻油脂质体,以平均粒径、包封率为主要评价指标,研究大豆磷脂与胆固醇质量比、吐温-80用量、高压微射流均质压力等因素对DHA藻油脂质体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基... 本实验通过高压微射流均质法制备二十二碳六烯酸(docosahexaenoic acid,DHA)藻油脂质体,以平均粒径、包封率为主要评价指标,研究大豆磷脂与胆固醇质量比、吐温-80用量、高压微射流均质压力等因素对DHA藻油脂质体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通过响应面优化试验确定最佳制备工艺参数:大豆磷脂质量浓度为20 mg/m L,大豆磷脂与DHA藻油质量比为4∶1,大豆磷脂与胆固醇质量比为11.9∶1,吐温-80用量为大豆磷脂质量的15%,高压微射流均质压力为138 MPa,均质次数5次。在此条件下,DHA藻油脂质体平均粒径为(59.35±3.05)nm,多分散指数为0.189±0.025,包封率为(94.2±2.9)%。此外,对DHA藻油脂质体的理化性质进行了分析,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发现DHA藻油脂质体的微观结构为球状,且分布均匀;通过差示扫描量热法分析发现,与未经高压微射流均质处理脂质体相比,高压微射流均质处理有效地提高了脂质体的相变温度;稳定性分析实验结果表明,经高压微射流均质处理过的DHA藻油脂质体具有良好的物理稳定性、贮藏稳定性及氧化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十二碳六烯酸藻油 高压微射流均质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压微射流均质技术对猕猴桃果酒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8
10
作者 刘丹丹 李昕沂 +3 位作者 罗晶晶 王启会 罗静 王海燕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65-169,共5页
以猕猴桃为原料,研究发酵的果酒经过不同超高压微射流均质压力0、30、60、90、120 MPa下品质的变化。采用色度仪、电子鼻、电子舌等设备探究不同均质压力对猕猴桃果酒的色度、风味及滋味的影响。结果显示,随着超高压微射流压力的增加,... 以猕猴桃为原料,研究发酵的果酒经过不同超高压微射流均质压力0、30、60、90、120 MPa下品质的变化。采用色度仪、电子鼻、电子舌等设备探究不同均质压力对猕猴桃果酒的色度、风味及滋味的影响。结果显示,随着超高压微射流压力的增加,猕猴桃果酒中的色度值b*值升高且差异显著(P<0.05),a*值在60、90 MPa处理的试样与对照组同样存在明显差异(P<0.05),酒体颜色改善,趋向红-黄色;随着均质压力的增加,W1W、W2S、W3S等缺陷型气味有效减少;120 MPa均质压力下的猕猴桃果酒鲜味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压微射流均质技术 猕猴桃果酒 电子舌 电子鼻 主成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压微射流对姜汁黑豆酸奶流变学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8
11
作者 谈文诗 李理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25-129,共5页
以生姜和黑豆为原料,利用瑞士乳杆菌(Lactobacillus helveticus)LH-B02、干酪乳杆菌(Lactobacillus casei)L casei-01、干酪乳杆菌NO1分别与嗜热链球菌ST3组合发酵制备姜汁黑豆酸奶样品,研究了高压微射处理对姜汁黑豆酸奶理化性质、流... 以生姜和黑豆为原料,利用瑞士乳杆菌(Lactobacillus helveticus)LH-B02、干酪乳杆菌(Lactobacillus casei)L casei-01、干酪乳杆菌NO1分别与嗜热链球菌ST3组合发酵制备姜汁黑豆酸奶样品,研究了高压微射处理对姜汁黑豆酸奶理化性质、流变学特性和微观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高压微射流均质能够明显提高酸奶的酸度和持水力,改善酸奶的流变学特性、黏弹性,并使剪切稀化特性明显增强,其中弹性模量、粘性模量及屈服应力τ0明显提高,微观结构更加致密。其中以干酪乳杆菌NO1和嗜热链球菌ST3制备的姜汁黑豆酸奶总体可接受性最好(评分为8.54),酸度为83.88°T、持水力为86.66%、屈服应力τ0为8.94 Pa、表观黏度η50值为0.26 Pa·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微射流均质 姜汁黑豆酸奶 流变特性 观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益智酮乙纳米乳液的制备工艺优化及其稳定性
12
作者 谢文杰 范伟 +4 位作者 郭时印 覃静萍 杨志远 肖航 唐忠海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9-128,共10页
以大豆卵磷脂为乳化剂,菜籽油为油相,制备一种稳定纳米乳液体系包埋益智酮乙。通过单因素试验、响应面试验优化纳米乳液制备条件,运用纳米粒度仪、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和傅里叶红外光谱仪等测量乳液的粒径、多分散系数(PDI)、Zeta电位、包... 以大豆卵磷脂为乳化剂,菜籽油为油相,制备一种稳定纳米乳液体系包埋益智酮乙。通过单因素试验、响应面试验优化纳米乳液制备条件,运用纳米粒度仪、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和傅里叶红外光谱仪等测量乳液的粒径、多分散系数(PDI)、Zeta电位、包封率、稳定性、光谱特性等。结果表明:在最佳制备工艺参数(大豆卵磷脂质量浓度18.4g/L、均质压强172.35MPa、均质次数7次和益智酮乙质量浓度7 mg/mL)下,益智酮乙纳米乳液平均粒径为(175.37±4.33)nm,PDI为0.13±0.02,包封率为(91.00±0.03)%;益智酮乙包埋量不影响乳液的粒径和PDI,包埋7 mg/mL益智酮乙的纳米乳液包封率最高;益智酮乙纳米乳液的微观结构为球状,乳液颗粒分布均匀,于4℃贮藏28d时,乳液的粒径、PDI和包封率均无明显变化,乳液系统稳定,添加NaCl浓度≤30 mmol/L时,乳液能维持较为稳定的状态,NaCl浓度≥50 mmol/L时,随着NaCl浓度的升高,乳液的粒径和PDI显著升高,Zeta电位绝对值显著降低,乳液稳定性下降;菜籽油、大豆卵磷脂和益智酮乙之间没有形成共价键,也未发生化学相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智酮乙 纳米乳液 高压微射流均质 包封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弹性干豆腐生产工艺的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齐宝坤 王中江 +7 位作者 王胜男 冯丽丽 马文君 梁婧 王春颖 姜剑 周麟依 李杨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4期274-278,共5页
在传统干豆腐制作工艺基础上,对高弹性干豆腐生产工艺进行了研究。以新鲜大豆为主要原料,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通过响应曲面分析法对高弹性干豆腐生产工艺进行优化,确定最优工艺条件为:微射流均质压力120MPa,蒸汽煮浆压力0.25MPa,蒸汽煮... 在传统干豆腐制作工艺基础上,对高弹性干豆腐生产工艺进行了研究。以新鲜大豆为主要原料,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通过响应曲面分析法对高弹性干豆腐生产工艺进行优化,确定最优工艺条件为:微射流均质压力120MPa,蒸汽煮浆压力0.25MPa,蒸汽煮浆温度110℃。在最优工艺条件下,可制得弹性高、品质及感官好的干豆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弹性 干豆腐 微射流均质 蒸汽煮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能机械处理方法对大豆不溶性膳食纤维结构及理化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5
14
作者 陈秉彦 林晓姿 +3 位作者 李维新 林晓婕 郑宝东 何志刚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7期32-36,44,共6页
为比较高能机械处理方法对大豆不溶性膳食纤维的改性作用,本文分别采用振荡球磨与微射流均质技术对大豆不溶性膳食纤维进行微细化处理,研究了两种方法对膳食纤维结构及理化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大豆膳食纤维经球磨与微射流处理后,... 为比较高能机械处理方法对大豆不溶性膳食纤维的改性作用,本文分别采用振荡球磨与微射流均质技术对大豆不溶性膳食纤维进行微细化处理,研究了两种方法对膳食纤维结构及理化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大豆膳食纤维经球磨与微射流处理后,颗粒分别呈现弥散状形态与丝簇状形态,平均粒径为28.06、7.34μm,为未处理组的22.83%、5.97%;微射流均质可降解大豆膳食纤维的晶体结构,相对结晶度由40.98%下降为3.16%,并形成具有较多分子间氢键的纤维丝簇,属于无定形的β-纤维素晶体结构。进一步研究发现,微射流均质比较球磨处理能明显提高大豆膳食纤维的持水率与持油率,分别为未处理组的2.96、2.48倍。纤维素微纤丝水凝胶具有更高的振荡稳定性,tanδ为空白样的20.73%,这可能与微纤丝较强的成氢键能力以及形态上缠绕形成较大的空间位阻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能机械处理 豆不溶性膳食纤维 微射流均质 振动球磨 纤丝 晶体结构 流变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