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基于缓蚀剂微/纳米容器的智能自修复涂层研究进展
被引量:
4
1
作者
卫元坤
张优
+2 位作者
张政
王菊萍
陈飞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76-185,共10页
涂层技术是常用的金属腐蚀防护手段。随着材料的服役环境日益严苛,采用传统的涂覆方法只能起到被动防护的作用,一旦涂层受损则会失效。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智能自修复防腐涂层可根据环境变化自主修复涂层受损处,增强涂层的防护能力,延长金...
涂层技术是常用的金属腐蚀防护手段。随着材料的服役环境日益严苛,采用传统的涂覆方法只能起到被动防护的作用,一旦涂层受损则会失效。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智能自修复防腐涂层可根据环境变化自主修复涂层受损处,增强涂层的防护能力,延长金属基体(钢、镁、铝及其合金)的使用寿命。本文综述了国内外基于负载缓蚀剂的微/纳米容器的自修复涂层在金属腐蚀防护方面取得的最新成果,介绍了不同类型的微/纳米容器的特点及对缓蚀剂的负载与控制释放行为,包括介孔纳米颗粒(二氧化硅、二氧化钛等)、无机粘土(多水高岭石、类水滑石、沸石)等无机纳米容器,聚合物微胶囊、纳米纤维、壳聚糖、环糊精等有机纳米容器,碳纳米管、石墨烯等碳材料,以及多种微/纳米容器的复合应用,并对不同微/纳米容器的优点及缺点进行总结。最后,提出了基于缓蚀剂微/纳米容器自修复防腐涂层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其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修复涂层
微
/纳米
容器
缓蚀剂
腐蚀防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pH响应型BTA@DME/Cu^(2+)-BTA微胶囊的制备及涂层的防腐性能
被引量:
1
2
作者
张琲瑶
金佳赢
+3 位作者
张茗珺
李鑫
李志科
李海燕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25-34,共10页
文中以天然硅藻土(DME)为微容器,采用真空浸渍法负载苯并三氮唑(BTA)缓蚀剂,同时将具有pH响应性的Cu^(2+)-BTA络合物包覆在BTA@DME外表面,制备了pH响应型BTA@DME/Cu^(2+)-BTA微胶囊。扫描电镜、能谱仪及解络合宏观实验证明了BTA的成功...
文中以天然硅藻土(DME)为微容器,采用真空浸渍法负载苯并三氮唑(BTA)缓蚀剂,同时将具有pH响应性的Cu^(2+)-BTA络合物包覆在BTA@DME外表面,制备了pH响应型BTA@DME/Cu^(2+)-BTA微胶囊。扫描电镜、能谱仪及解络合宏观实验证明了BTA的成功负载以及Cu^(2+)-BTA层的成功包覆,微胶囊中BTA的负载率为44.6%。制备的微胶囊具有pH缓释性,pH为7,Cu^(2+)浓度为60 mmol/L时,形成的Cu^(2+)-BTA络合物结构致密,微胶囊中BTA的释放率低于10%;pH为5和2时,微胶囊中BTA的释放率分别为50%和80%。添加5%BTA@DME/Cu^(2+)-BTA微胶囊的环氧树脂划痕涂层具有最佳防腐效果,在浸泡周期内,阻抗模量越来越高,从浸泡1 d后的2.8×10^(5)Ω·cm^(2)增加到浸泡30 d后的1.36×106Ω·c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藻土
微容器
pH响应型
微
胶囊
防腐涂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马铃薯淀粉基微孔炭微球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英文)
被引量:
5
3
作者
付晓亭
贾凡
+2 位作者
李文斌
陈明鸣
王成扬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906-1912,共7页
以存在广泛的生物质原料马铃薯淀粉为前驱体, 通过磷酸对淀粉分解的促进作用和KOH活化法制备微孔炭微球材料. 采用77 K条件下的N2吸附/脱附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分别对所得样品的孔隙结构、形貌特征进行表征. 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FTIR...
以存在广泛的生物质原料马铃薯淀粉为前驱体, 通过磷酸对淀粉分解的促进作用和KOH活化法制备微孔炭微球材料. 采用77 K条件下的N2吸附/脱附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分别对所得样品的孔隙结构、形貌特征进行表征. 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FTIR)光谱对磷酸促进淀粉分解的机理进行研究. 在6 mol·L-1KOH 电解质溶液中的电化学测试表明了所得微孔炭微球材料的优异电容特性. 在50 mA·g-1的电流密度下, 电容量为363.6 F·g-1. 此外, 该材料表现出了优异的倍率性能, 在扫描速率为 300 mV·s-1的条件下, 所得循环伏安(CV)曲线仍能保持良好的矩形形状. 电化学测试结果表明, 马铃薯淀粉基微孔炭微球材料在高性能电化学电容器的电极材料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淀粉:炭
微
球:
微
孔:高电容:双电层电
容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工业互联网平台的煤矿跨系统统一数据服务研究与应用
4
作者
弯茂全
李昊
王浩
《工矿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6-104,共9页
目前工业互联网平台在煤矿应用中存在无法充分发挥数据的价值,数据在不同系统间的流通受限制,在处理跨系统数据交互时,不同子系统之间缺乏统一的权限管理机制,增加了数据被篡改和非授权访问的风险等问题。基于工业互联网平台提出了一种...
目前工业互联网平台在煤矿应用中存在无法充分发挥数据的价值,数据在不同系统间的流通受限制,在处理跨系统数据交互时,不同子系统之间缺乏统一的权限管理机制,增加了数据被篡改和非授权访问的风险等问题。基于工业互联网平台提出了一种煤矿跨系统统一数据服务体系。通过涵盖监测监控级、生产管理级与运营管理级5层跨系统数据模型(主题域分组-主题域-业务对象-逻辑实体-属性),构建“接口层-服务层-存储层”协同架构,集成协议动态适配引擎、容器化微服务部署及低代码接口配置工具,设计动态分级鉴权机制和全链路行为监控体系,实现多源异构数据的标准化接入、安全流转与精准交互。测试结果表明,与传统的分布式接口模式相比,基于工业互联网平台的煤矿跨系统统一数据服务体系的数据平均响应时间从270 ms优化至148 ms,数据加工准确率提升至99.57%。实际应用结果表明,在持续12000 h的运行中,服务可用性达到99.6%,数据一致性误差低于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互联网平台
煤矿跨系统统一数据服务
多源异构数据
统一数据交互规则
容器
化
微
服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缓蚀剂微/纳米容器的智能自修复涂层研究进展
被引量:
4
1
作者
卫元坤
张优
张政
王菊萍
陈飞
机构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新材料与化工学院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安全工程学院
特种弹性体复合材料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出处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76-185,共10页
基金
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2182017,2202017)
北京市教委科技计划项目(KM201910017004)
+1 种基金
国家留学基金委公派访问学者项目(201908110124)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大学生研究训练计划(2021J00134,2021J00135)。
文摘
涂层技术是常用的金属腐蚀防护手段。随着材料的服役环境日益严苛,采用传统的涂覆方法只能起到被动防护的作用,一旦涂层受损则会失效。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智能自修复防腐涂层可根据环境变化自主修复涂层受损处,增强涂层的防护能力,延长金属基体(钢、镁、铝及其合金)的使用寿命。本文综述了国内外基于负载缓蚀剂的微/纳米容器的自修复涂层在金属腐蚀防护方面取得的最新成果,介绍了不同类型的微/纳米容器的特点及对缓蚀剂的负载与控制释放行为,包括介孔纳米颗粒(二氧化硅、二氧化钛等)、无机粘土(多水高岭石、类水滑石、沸石)等无机纳米容器,聚合物微胶囊、纳米纤维、壳聚糖、环糊精等有机纳米容器,碳纳米管、石墨烯等碳材料,以及多种微/纳米容器的复合应用,并对不同微/纳米容器的优点及缺点进行总结。最后,提出了基于缓蚀剂微/纳米容器自修复防腐涂层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其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自修复涂层
微
/纳米
容器
缓蚀剂
腐蚀防护
Keywords
self-healing coating
micro-/nano-container
corrosion inhibitor
corrosion protection
分类号
TG146 [金属学及工艺—金属材料]
TG178.2 [金属学及工艺—金属表面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pH响应型BTA@DME/Cu^(2+)-BTA微胶囊的制备及涂层的防腐性能
被引量:
1
2
作者
张琲瑶
金佳赢
张茗珺
李鑫
李志科
李海燕
机构
东北石油大学化学化工学院黑龙江省聚烯烃新材料重点实验室
出处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25-34,共10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2005095)。
文摘
文中以天然硅藻土(DME)为微容器,采用真空浸渍法负载苯并三氮唑(BTA)缓蚀剂,同时将具有pH响应性的Cu^(2+)-BTA络合物包覆在BTA@DME外表面,制备了pH响应型BTA@DME/Cu^(2+)-BTA微胶囊。扫描电镜、能谱仪及解络合宏观实验证明了BTA的成功负载以及Cu^(2+)-BTA层的成功包覆,微胶囊中BTA的负载率为44.6%。制备的微胶囊具有pH缓释性,pH为7,Cu^(2+)浓度为60 mmol/L时,形成的Cu^(2+)-BTA络合物结构致密,微胶囊中BTA的释放率低于10%;pH为5和2时,微胶囊中BTA的释放率分别为50%和80%。添加5%BTA@DME/Cu^(2+)-BTA微胶囊的环氧树脂划痕涂层具有最佳防腐效果,在浸泡周期内,阻抗模量越来越高,从浸泡1 d后的2.8×10^(5)Ω·cm^(2)增加到浸泡30 d后的1.36×106Ω·cm^(2)。
关键词
硅藻土
微容器
pH响应型
微
胶囊
防腐涂层
Keywords
diatomite
microcontainer
pH responsive microcapsules
anticorrosion coating
分类号
TG174.4 [金属学及工艺—金属表面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马铃薯淀粉基微孔炭微球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英文)
被引量:
5
3
作者
付晓亭
贾凡
李文斌
陈明鸣
王成扬
机构
天津大学化工学院
出处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906-1912,共7页
基金
supported by 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51172160,50902102)
National High Technology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Program of China (863) (2011AA11A232)~~
文摘
以存在广泛的生物质原料马铃薯淀粉为前驱体, 通过磷酸对淀粉分解的促进作用和KOH活化法制备微孔炭微球材料. 采用77 K条件下的N2吸附/脱附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分别对所得样品的孔隙结构、形貌特征进行表征. 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FTIR)光谱对磷酸促进淀粉分解的机理进行研究. 在6 mol·L-1KOH 电解质溶液中的电化学测试表明了所得微孔炭微球材料的优异电容特性. 在50 mA·g-1的电流密度下, 电容量为363.6 F·g-1. 此外, 该材料表现出了优异的倍率性能, 在扫描速率为 300 mV·s-1的条件下, 所得循环伏安(CV)曲线仍能保持良好的矩形形状. 电化学测试结果表明, 马铃薯淀粉基微孔炭微球材料在高性能电化学电容器的电极材料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马铃薯淀粉:炭
微
球:
微
孔:高电容:双电层电
容器
Keywords
Potato starch
Carbon microsphere
Micropore
High capacitanceElectric doublelayer capacitor
分类号
O613.71 [理学—无机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工业互联网平台的煤矿跨系统统一数据服务研究与应用
4
作者
弯茂全
李昊
王浩
机构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矿山软件研究院
天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矿山人工智能研究院
出处
《工矿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6-104,共9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2304169)
天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科技创新创业资金专项重点项目(2024-TD-ZD014-01)。
文摘
目前工业互联网平台在煤矿应用中存在无法充分发挥数据的价值,数据在不同系统间的流通受限制,在处理跨系统数据交互时,不同子系统之间缺乏统一的权限管理机制,增加了数据被篡改和非授权访问的风险等问题。基于工业互联网平台提出了一种煤矿跨系统统一数据服务体系。通过涵盖监测监控级、生产管理级与运营管理级5层跨系统数据模型(主题域分组-主题域-业务对象-逻辑实体-属性),构建“接口层-服务层-存储层”协同架构,集成协议动态适配引擎、容器化微服务部署及低代码接口配置工具,设计动态分级鉴权机制和全链路行为监控体系,实现多源异构数据的标准化接入、安全流转与精准交互。测试结果表明,与传统的分布式接口模式相比,基于工业互联网平台的煤矿跨系统统一数据服务体系的数据平均响应时间从270 ms优化至148 ms,数据加工准确率提升至99.57%。实际应用结果表明,在持续12000 h的运行中,服务可用性达到99.6%,数据一致性误差低于0.1%。
关键词
工业互联网平台
煤矿跨系统统一数据服务
多源异构数据
统一数据交互规则
容器
化
微
服务
Keywords
industrial internet platform
unified cross-system data services for coal mines
multi-source heterogeneous data
unified data interaction rules
containerized microservices
分类号
TD67 [矿业工程—矿山机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基于缓蚀剂微/纳米容器的智能自修复涂层研究进展
卫元坤
张优
张政
王菊萍
陈飞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pH响应型BTA@DME/Cu^(2+)-BTA微胶囊的制备及涂层的防腐性能
张琲瑶
金佳赢
张茗珺
李鑫
李志科
李海燕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马铃薯淀粉基微孔炭微球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英文)
付晓亭
贾凡
李文斌
陈明鸣
王成扬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基于工业互联网平台的煤矿跨系统统一数据服务研究与应用
弯茂全
李昊
王浩
《工矿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