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苯乙烯多单体熔融接枝微孔聚丙烯 被引量:15
1
作者 柯华 谢续明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216-218,223,共4页
用单螺杆挤出机研究了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GMA)-苯乙烯(St)多组分单体熔融接枝微孔聚丙烯(PP)体系。研究表明,以微孔型PP做接枝基体吸收接枝单体,能够大幅度提高单体的接枝率。当GMA和St的物质的量比约为16∶8时,所得接枝物的接枝率最... 用单螺杆挤出机研究了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GMA)-苯乙烯(St)多组分单体熔融接枝微孔聚丙烯(PP)体系。研究表明,以微孔型PP做接枝基体吸收接枝单体,能够大幅度提高单体的接枝率。当GMA和St的物质的量比约为16∶8时,所得接枝物的接枝率最高,而此时接枝产物的熔体流动速率最小。二者有良好的对应关系。体系中所采用的PP具有特殊的微孔结构,使得单体接枝率获得极大提高。此外还探讨了单体用量比、温度和引发剂用量等因素对反应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 苯乙烯 多单体 熔融接枝 微孔聚丙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孔聚丙烯的分形特征 被引量:3
2
作者 姜修磊 赵玲 许志美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13-116,共4页
泡孔结构具有分形特征,可以用分形维数来描述其形态复杂性。文中应用MATLAB编写的数盒子算法,计算了应用超临界二氧化碳作为发泡剂间歇发泡制备的微孔聚丙烯的盒维数,并讨论了二值化阈值对分形维数的影响。结果表明,聚丙烯微孔结构具有... 泡孔结构具有分形特征,可以用分形维数来描述其形态复杂性。文中应用MATLAB编写的数盒子算法,计算了应用超临界二氧化碳作为发泡剂间歇发泡制备的微孔聚丙烯的盒维数,并讨论了二值化阈值对分形维数的影响。结果表明,聚丙烯微孔结构具有典型的分形特征,分形维数与微孔聚丙烯的泡孔密度有关,在一定阈值下,分形维数随着泡孔密度的增加而增加。分形维数是发泡聚丙烯微孔结构的几何特性之一,体现了聚丙烯在特定条件下的发泡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孔聚丙烯 形态 分形 盒维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丙烯微孔膜表面修饰的葡聚糖固定化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杨谦 徐志康 Mathias Ulbricht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89-191,共3页
Aminoethyl methacrylate(AEMA) was grafted onto the polypropylene microporous membrane by photo-induced polymerization to immobilize dextran. XPS spectra confirmed the chemical change of the membrane surface after the ... Aminoethyl methacrylate(AEMA) was grafted onto the polypropylene microporous membrane by photo-induced polymerization to immobilize dextran. XPS spectra confirmed the chemical change of the membrane surface after the graft polymerization of AEMA and the immobilization of dextran. The water contact angle measurement indicated that the hydrophilicity of the membrane surface can be increased reparably by the dextran immobiliz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 葡聚糖 表面修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丙烯微孔膜的表面改性和抗污染性 被引量:2
4
作者 尹艳红 王辉 +1 位作者 刘玉霞 杨书廷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44-147,共4页
用化学方法在聚丙烯微孔膜表面上接枝丙烯酰胺。利用红外光谱,X射线光电子能谱,扫描电镜,原子力显微镜观察了膜表面形态和微观结构的变化,同时考察了膜的接触角和吸水能力,对BSA蛋白质的吸附量及水通量和抗污染能力。结果表明,随着接枝... 用化学方法在聚丙烯微孔膜表面上接枝丙烯酰胺。利用红外光谱,X射线光电子能谱,扫描电镜,原子力显微镜观察了膜表面形态和微观结构的变化,同时考察了膜的接触角和吸水能力,对BSA蛋白质的吸附量及水通量和抗污染能力。结果表明,随着接枝率的提高,接触角从95°减小到38°,吸水率也提高到163.9%。改性后,PP膜对BSA的吸附减少,膜的水通量减小,但同时膜的污染率下降,当接枝率为11.5%时,膜的污染率为0.274,比接枝前下降了55%。改性后PP微孔膜的亲水性和抗污染能力得到较大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 表面改性 通量 牛血清蛋白吸附 膜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丙烯微孔膜固定化转谷氨酰胺酶在大豆乳清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3
5
作者 马永强 韩春然 +3 位作者 张娜 佟晓芳 张毅方 刘颖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0期104-107,共4页
将固定化转谷氨酰胺酶酶膜应用到酶膜反应器中,对大豆乳清废水进行催化使其发生聚合并被截留,从而减轻大豆乳清废水对环境的污染,并确定其最佳影响条件,得出在最佳条件下进行处理的蛋白截留率为78.4%。对处理前后大豆乳清废水进行分析,... 将固定化转谷氨酰胺酶酶膜应用到酶膜反应器中,对大豆乳清废水进行催化使其发生聚合并被截留,从而减轻大豆乳清废水对环境的污染,并确定其最佳影响条件,得出在最佳条件下进行处理的蛋白截留率为78.4%。对处理前后大豆乳清废水进行分析,其主要成分指标发生了很大变化,如蛋白质含量、生化需氧量(biochemical oxy-gen demand,BOD)值、化学需氧量(chemical oxygen demand,COD)值、灰分含量等指标较处理前发生显著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谷氨酰胺酶 聚丙烯 大豆乳清废水 固定化酶 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BA接枝聚丙烯微孔膜的亲水改性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李承斌 尹艳红 +4 位作者 王辉 董红玉 曹朝霞 谷继峰 杨书廷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371-1375,共5页
运用表面吸附法使聚丙烯微孔膜表面覆盖上引发剂,然后浸入氮氮亚甲基双丙烯酰胺(MBA)水溶液在一定温度下进行接枝反应。研究了引发剂用量,单体浓度,反应时间与温度对接枝率的影响,并用红外、扫描电镜对聚丙烯膜接枝前后的微孔膜进行了... 运用表面吸附法使聚丙烯微孔膜表面覆盖上引发剂,然后浸入氮氮亚甲基双丙烯酰胺(MBA)水溶液在一定温度下进行接枝反应。研究了引发剂用量,单体浓度,反应时间与温度对接枝率的影响,并用红外、扫描电镜对聚丙烯膜接枝前后的微孔膜进行了表征。同时对膜的亲水性和水通量进行了测试,发现其亲水性能有了极大的提高,其中接枝改性后接触角与未接枝的相比降低了90°以上,吸水率最多提高了12%,但是水通量有所下降。还对改性微孔膜的抗污染性能进行了探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吸附法 聚丙烯 表面亲水改性 牛血清白蛋白静态吸附 接触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丙烯微孔膜亲水改性及其对力学性能影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7
作者 李刚 何敏 +2 位作者 张道海 罗大军 秦舒浩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A02期205-209,共5页
聚丙烯微孔膜因其比表面积大、性能优异、价格合理等优点而被广泛应用;但其亲水性差、易被污染,因此需要进行亲水改性。根据是否发生化学变化将亲水改性方法归纳为:物理法、化学法和物理化学法;改性之后膜的亲水性得到了改善。分类论述... 聚丙烯微孔膜因其比表面积大、性能优异、价格合理等优点而被广泛应用;但其亲水性差、易被污染,因此需要进行亲水改性。根据是否发生化学变化将亲水改性方法归纳为:物理法、化学法和物理化学法;改性之后膜的亲水性得到了改善。分类论述了各种亲水改性方法对聚丙烯微孔膜力学性能的影响及其对膜亲水性能的改善程度同时对亲水改性方法的改进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 亲水改性 工艺改性 力学性能 亲水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位小角X射线散射研究热拉工艺对熔融拉伸法制备的聚丙烯微孔膜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2
8
作者 王卫 徐佳丽 +3 位作者 林元菲 李薛宇 孟令蒲 李良彬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2128-2134,共7页
采用原位小角X射线散射和扫描电子显微镜研究了热拉过程中,拉伸比和拉伸温度对熔融拉伸法制备的聚丙烯微孔膜晶体和孔洞结构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冷拉、热定型过程中片晶簇被分离开,其内部结构在热拉过程中不发生分离等变形;随着热拉拉... 采用原位小角X射线散射和扫描电子显微镜研究了热拉过程中,拉伸比和拉伸温度对熔融拉伸法制备的聚丙烯微孔膜晶体和孔洞结构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冷拉、热定型过程中片晶簇被分离开,其内部结构在热拉过程中不发生分离等变形;随着热拉拉伸比的增加,片晶簇间架桥长度不断增大;与冷拉、热定型样品相比,热拉后的微孔膜架桥沿垂直于拉伸方向具有较好的周期性.不同的拉伸温度结果表明,架桥长度随拉伸温度升高而增加;温度过高时架桥会发生熔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 原位小角X射线散射 冷拉-热定型-热拉 片晶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苯胺/聚丙烯复合微孔膜的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蒋姗 谢洵 +1 位作者 郑涛 俞强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37-39,共3页
采用原位化学氧化聚合方法在聚丙烯(PP)微孔膜表面及膜孔内表面生长聚苯胺(PANI),得到PANI/PP复合微孔膜,从而提高聚丙烯微孔膜的亲水性、耐热性以及抗静电性能。结果表明,聚丙烯微孔膜经聚苯胺改性后,其亲水性、耐热性以及抗静电性都... 采用原位化学氧化聚合方法在聚丙烯(PP)微孔膜表面及膜孔内表面生长聚苯胺(PANI),得到PANI/PP复合微孔膜,从而提高聚丙烯微孔膜的亲水性、耐热性以及抗静电性能。结果表明,聚丙烯微孔膜经聚苯胺改性后,其亲水性、耐热性以及抗静电性都有明显改善。考察了盐酸用量、氧化剂过硫酸铵用量及聚合温度等反应条件对聚合反应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 聚苯胺 亲水性 耐热性 抗静电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乙烯醇改性聚丙烯微孔膜的性能 被引量:3
10
作者 汪艳 胡惠敏 《武汉工程大学学报》 CAS 2014年第5期38-41,73,共4页
为了得到亲水性和抗污染性能好的聚丙烯微孔膜,采用表面涂覆法将聚乙烯醇固定在聚丙烯膜的表面.通过红外光谱对聚丙烯微孔膜改性前后的基团进行了表征;研究了反应时间、聚乙烯醇浓度等反应条件对聚乙烯醇固定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聚乙烯... 为了得到亲水性和抗污染性能好的聚丙烯微孔膜,采用表面涂覆法将聚乙烯醇固定在聚丙烯膜的表面.通过红外光谱对聚丙烯微孔膜改性前后的基团进行了表征;研究了反应时间、聚乙烯醇浓度等反应条件对聚乙烯醇固定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聚乙烯醇的固定率随着反应时间和聚乙烯醇浓度的增加而增加.最佳反应条件为50℃下反应2h,聚乙烯醇质量分数为1%,戊二醛质量分数为2%,得到的改性膜的水接触角从110°下降至62°,两个月内水通量的变化不明显,膜的亲水性和抗污染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 聚乙烯醇 表面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丙烯亲水性微孔膜的制备及在锂电池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1
作者 许淑义 汤玉莹 +1 位作者 徐祥 俞强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52-156,163,共6页
以聚丙烯接枝马来酸酐(PP-g-MAH)为改性剂与聚丙烯熔融共混,通过单向拉伸工艺制备亲水性聚丙烯微孔膜。使用差示扫描量热仪和红外光谱表征流延基膜的取向片晶结构,使用压汞仪和扫描电镜表征微孔膜的孔结构,使用Gurley值、水接触角和水... 以聚丙烯接枝马来酸酐(PP-g-MAH)为改性剂与聚丙烯熔融共混,通过单向拉伸工艺制备亲水性聚丙烯微孔膜。使用差示扫描量热仪和红外光谱表征流延基膜的取向片晶结构,使用压汞仪和扫描电镜表征微孔膜的孔结构,使用Gurley值、水接触角和水蒸气透过率表征微孔膜的透过性和亲水性,将微孔膜组装成电池并测定电池的性能,研究PPg-MAH含量对微孔膜孔结构、亲水性、透过率及电池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PP-g-MAH共混含量为2.5%的微孔膜孔隙率和透气性得到提升,进一步增加PP-g-MAH含量会导致微孔膜孔结构变差,透过性能下降。微孔膜表面亲水性随PP-g-MAH含量增加持续改善,水蒸气透过率在PP-g-MAH含量为5%时达到最大值,但由于微孔膜孔结构在较高PPg-MAH含量下受到破坏,使得高PP-g-MAH含量下微孔膜水蒸气透过率下降。PP-g-MAH含量为2.5%和5%的微孔膜由于具有较好的孔结构和一定的电解液浸润性,使得锂电池的电荷转移电阻较低,首次充放电比容量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亲水性 聚丙烯 聚丙烯接枝马来酸酐 结构 锂电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丙烯接枝聚乙二醇改性聚丙烯微孔膜 被引量:1
12
作者 许淑义 徐祥 +2 位作者 朱菊芳 王素贞 俞强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02-107,共6页
以聚丙烯接枝聚乙二醇(PP-g-PEG)对聚丙烯共混改性,通过单向拉伸工艺制备亲水性聚丙烯微孔膜。使用压汞仪、扫描电镜、Gurley值和水蒸气透过率表征微孔膜的孔结构和透过性能,研究PP-g-PEG含量、PEG接枝率及链长对微孔膜孔结构、水蒸汽... 以聚丙烯接枝聚乙二醇(PP-g-PEG)对聚丙烯共混改性,通过单向拉伸工艺制备亲水性聚丙烯微孔膜。使用压汞仪、扫描电镜、Gurley值和水蒸气透过率表征微孔膜的孔结构和透过性能,研究PP-g-PEG含量、PEG接枝率及链长对微孔膜孔结构、水蒸汽透过率及锂电池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接枝率为0.78%的PP-g-PEG,随着添加剂PP-g-PEG含量增加,微孔膜孔隙率和微孔尺寸下降,反映孔道结构的曲挠度及喉孔比上升;微孔膜孔结构与亲水性的综合作用导致水蒸气透过率在PP-g-PEG含量为2.5%时达到最大值。PP-g-PEG含量为2.5%和5.0%的微孔膜组装的锂电池具有较低的电荷转移电阻和较高的充放电比容量,电池性能优于未改性微孔膜组装的电池。提高PEG接枝率使得改性微孔膜孔结构有所变差,但是水蒸气透过率提高,组装电池的性能也更好。长PEG侧链PP-g-PEG对微孔膜孔结构的破坏程度大于短PEG侧链PP-g-PEG,导致组装电池的性能变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 聚丙烯接枝聚乙二醇 结构 亲水性 锂电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外光接枝丙烯酸对聚丙烯微孔膜抗污染性能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田间 魏俊富 +2 位作者 王翱 董宇 李雪曦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60-164,共5页
采用紫外光接枝聚合的方法将丙烯酸(AA)引入到聚丙烯(PP)微孔膜表面,制备了亲水改性微孔膜PPg-PAA。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PP-g-PAA微孔膜进行表征,考察了接枝条件对膜接枝密度的影响,分析了接枝密度... 采用紫外光接枝聚合的方法将丙烯酸(AA)引入到聚丙烯(PP)微孔膜表面,制备了亲水改性微孔膜PPg-PAA。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PP-g-PAA微孔膜进行表征,考察了接枝条件对膜接枝密度的影响,分析了接枝密度对膜水通量和抗污染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水通量随着PP-g-PAA微孔膜接枝密度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当AA接枝密度为1642.5μg/cm^2时,PP-g-PAA微孔膜通量损失率降到36.5%,可逆污染系数提高到29%,不可逆污染系数降到9%,通量恢复率提高到90.7%;随着接枝密度的增大,PP-g-PAA微孔膜抗污染性得到显著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 丙烯 接枝密度 抗污染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丙烯微孔膜表面的可控接枝改性
14
作者 王标 刘兰勤 +2 位作者 唐照奇 黄磊 宇海银 《天津工业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9-22,共4页
通过可逆加成-裂解链转移(RAFT)的方法,在UV辐射下对聚丙烯微孔膜(PPMM)进行功能化改性,制备了PPMM-PAA-PAAm膜,考察了辐射时间、链转移剂浓度对光接枝反应的影响,并用衰减全反射红外光谱(FT-IR/ATR)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随辐射时间的... 通过可逆加成-裂解链转移(RAFT)的方法,在UV辐射下对聚丙烯微孔膜(PPMM)进行功能化改性,制备了PPMM-PAA-PAAm膜,考察了辐射时间、链转移剂浓度对光接枝反应的影响,并用衰减全反射红外光谱(FT-IR/ATR)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随辐射时间的延长和转移剂浓度的下降接枝率呈线性上升;加入0.167~0.835mmol/L三硫代酯(DBTTC)时,随辐射时间的增加接枝率呈线性上升,但是加了DBTTC时相比没加DBTTC时接枝率明显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 UV光照接枝 可逆加成-裂解链转移 接枝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3-(4-氟苯基)噻吩/碳化聚丙烯腈泡沫复合电极的电化学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张庆武 周啸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781-783,共3页
The carbon foams were prepared by carbonization of polyacrylonitrile membrane with carbon paper. After modified by CO 2, the BET specific surface area of the carbon foam increased from 14.3 to 290.2 m 2/g and there ar... The carbon foams were prepared by carbonization of polyacrylonitrile membrane with carbon paper. After modified by CO 2, the BET specific surface area of the carbon foam increased from 14.3 to 290.2 m 2/g and there are more electrical double layer capacitance than that in the unmodified carbon foams. Composite electrodes were fabricated by electrochemical polymerization of 3-(4-fluorophenyl)thiophene on carbon foams in 0.2 mol/L tetraethylammonium tetrafluoroborate in acetonitrile solution. Cyclic voltammetry of PFPT/carbon foam electrodes show that they have two type of capacitance: one is quasicapacitance originated from PFPT doping/undoping in electrolyte solution; the other is electrical double layer capacitance belonging to high specific area of the composite electrodes. The performance of electrochemical capacitors, such as energy density, would be improved by adopting this carbon foam with a high specific area as electrodes in polymerization of conducting polyme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电高分子 聚3-(4-氟苯基)噻吩 电化学电容器 聚丙烯 复合电极 电化学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离子辐照制备电池用微孔膜及其阻抗性质 被引量:2
16
作者 曲晓华 刘杰 +8 位作者 王兆翔 曹殿亮 房向鹏 张苓 段敬来 姚会军 陈艳峰 孙友梅 侯明东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722-1726,共5页
利用离子辐照结合径迹蚀刻方法制备聚丙烯(PP)微孔膜.用加速器产生的单核能为11.4MeV·u-1(总能量2245.8MeV)的197Au离子束辐照PP膜,剂量为1×108ions·cm-2.辐照后PP膜沿离子路径产生损伤区域,用硫酸与重铬酸钾的混合液进... 利用离子辐照结合径迹蚀刻方法制备聚丙烯(PP)微孔膜.用加速器产生的单核能为11.4MeV·u-1(总能量2245.8MeV)的197Au离子束辐照PP膜,剂量为1×108ions·cm-2.辐照后PP膜沿离子路径产生损伤区域,用硫酸与重铬酸钾的混合液进行蚀刻(5-30min),制备出孔径为380-1610nm的聚丙烯微孔膜.对膜的表面和断面形貌进行表征,微孔膜的孔径大小及空间分布均匀,孔道上下贯通,形状近似为圆柱形.给出了微孔膜的孔隙率理论公式.将制备的聚丙烯微孔膜用作锂离子电池隔膜,用电化学阻抗谱(EIS)测定浸满电解液的微孔膜的离子电导率,并与商用隔膜进行比较.分析表明辐照剂量和孔径大小均会影响膜的孔隙率和离子电导率,选择合适的辐照剂量和蚀刻时间,可以制备出孔隙率和离子电导率符合应用标准的聚丙烯微孔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化学阻抗谱 聚丙烯 锂离子电池隔膜 快重离子辐照 径迹蚀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谷氨酰胺酶的膜固定化研究
17
作者 那治国 马永强 +2 位作者 姚晶 岳文静 王金山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243-246,279,共5页
以臭氧活化后的聚丙烯微孔膜为载体,并以丙烯酸为单体、戊二醛为交联剂固定转谷氨酰胺酶。研究了臭氧活化时间、接枝反应时间、温度、单体浓度、莫尔盐浓度对接枝率的影响,并对固定化条件进行研究。确定了最佳固定化条件为:己二胺浓度1... 以臭氧活化后的聚丙烯微孔膜为载体,并以丙烯酸为单体、戊二醛为交联剂固定转谷氨酰胺酶。研究了臭氧活化时间、接枝反应时间、温度、单体浓度、莫尔盐浓度对接枝率的影响,并对固定化条件进行研究。确定了最佳固定化条件为:己二胺浓度15%,胺烷基化温度50℃、时间120min,戊二醛浓度3%,交联温度30℃、45min,酶浓度10mg/mL,固定化时间20h。此条件下载酶量为30.23mg/g膜,酶活力可达16.9U/g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谷氨酰胺酶 固定化 聚丙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硅酸钙修饰膜的构建与油水分离性能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郑细鸣 范荣玉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19-223,共5页
为了赋予聚丙烯微孔膜(MPPM)油水分离能力,采用仿生矿化技术在膜表面构建了纳米硅酸钙涂层。通过红外光谱、扫描电镜和能谱对矿化膜进行表征,发现矿化后膜表面形态并未发生明显变化,仅在膜表面覆盖了一层分布均匀的纳米硅酸钙颗粒。静... 为了赋予聚丙烯微孔膜(MPPM)油水分离能力,采用仿生矿化技术在膜表面构建了纳米硅酸钙涂层。通过红外光谱、扫描电镜和能谱对矿化膜进行表征,发现矿化后膜表面形态并未发生明显变化,仅在膜表面覆盖了一层分布均匀的纳米硅酸钙颗粒。静态水接触角、水下油接触角及纯水通量研究结果显示,矿化膜具有优异的亲水性及水下疏油性,透水能力强,在0.10MPa跨膜压力下,水通量高达6043L/(m^2·h)。油水分离结果表明,矿化膜能有效分离油水混合物和油水乳液,在0.10MPa跨膜压力下,油水乳液水通量高达3201L/(m^2·h),油截留率可保持在99.98%以上,且膜表面的油污容易用水冲洗除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 仿生矿化 油水分离 亲水性 硅酸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最新专利文摘
19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78-378,共1页
多功能实验室提取装置,聚乙烯组合物的用途,用于烯烃聚合反应的球形催化剂组分及其催化剂,固相聚合制备高相对分子质量聚乳酸的方法,一种聚丙烯微孔膜及其制备方法。
关键词 专利文摘 高相对分子质量 球形催化剂 烯烃聚合反应 制备方法 聚丙烯 提取装置 固相聚合 实验室 多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科学技术奖获奖项目选载
20
《纺织科技进展》 CAS 2023年第8期F0002-F0002,I0001,I0002,共3页
碱性电池绿色安全、比功率高,在国计民生、军工配套等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隔膜是电池的关键材料,但国内碱性电池隔膜相对落后,严重制约着国内碱性电池产业的发展。项目以超细聚烯烃纤维为原料,采用湿法抄造技术制备高均匀度湿法非... 碱性电池绿色安全、比功率高,在国计民生、军工配套等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隔膜是电池的关键材料,但国内碱性电池隔膜相对落后,严重制约着国内碱性电池产业的发展。项目以超细聚烯烃纤维为原料,采用湿法抄造技术制备高均匀度湿法非织布,进一步以湿法非织造布或其与聚丙烯微孔膜的热复合制品为隔膜基布,通过电子束预辐射接枝共聚丙烯酸、苯乙烯磺酸钠、马来酸酐等制备碱性电池隔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烯烃纤维 聚丙烯 苯乙烯磺酸钠 碱性电池 电池隔膜 预辐射接枝 获奖项目 聚丙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