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山楂叶总黄酮微孔渗透泵控释片处方
被引量:
8
1
作者
陈海亭
尹蓉莉
+3 位作者
陈金玉
王宝才
党万太
吕懿平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688-1692,共5页
目的应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山楂叶总黄酮微孔渗透泵控释片处方。方法以乳糖的用量、致孔剂用量、包衣增重为考察因素,2、6、12 h山楂叶总黄酮的累计释放度为评价指标,采用Design-expert软件对实验数据进行多元线性模型和二次多项式...
目的应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山楂叶总黄酮微孔渗透泵控释片处方。方法以乳糖的用量、致孔剂用量、包衣增重为考察因素,2、6、12 h山楂叶总黄酮的累计释放度为评价指标,采用Design-expert软件对实验数据进行多元线性模型和二次多项式模型拟合,得出最佳数学模型,然后绘制效应图和等高线图,通过重叠等高线图得到最优处方并进行验证。结果二次多项式模型相关系数优于多元线性模型,为最终拟合模型;最佳处方的各时间点累计释放度的实际值和预测值接近,相对偏差绝对值小于5%,且3个验证处方零级释放特性良好。结论通过星点设计-效应面法建立的模型预测性良好,可用于对山楂叶总黄酮微孔渗透泵控释片处方的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楂叶总黄酮
微孔渗透泵控释片
星点设计-效应面法
重叠等高线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环维黄杨星D包合物微孔渗透泵控释片的制备及处方优化
被引量:
3
2
作者
王玉华
杨海燕
郝海军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2555-2560,共6页
目的制备环维黄杨星D包合物微孔渗透泵控释片,并优化处方。方法将环维黄杨星D制成包合物以提高溶解度后,进一步制备微孔渗透泵控释片。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以聚氧乙烯(PEO)用量、聚乙二醇400(PEG 400)用量、增塑剂(邻苯二甲酸二乙酯)用...
目的制备环维黄杨星D包合物微孔渗透泵控释片,并优化处方。方法将环维黄杨星D制成包合物以提高溶解度后,进一步制备微孔渗透泵控释片。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以聚氧乙烯(PEO)用量、聚乙二醇400(PEG 400)用量、增塑剂(邻苯二甲酸二乙酯)用量、包衣增重为影响因素,累积释放度为评价指标,正交试验优化处方。结果最佳处方为PEO用量8 mg/片,PEG 400用量25%,增塑剂用量18%,包衣增重3%,12 h内累积释放度为90.82%。所得微孔渗透泵控释片的体外释药符合零级方程(R^2=0.9924),并且不受释放介质pH值的影响。结论微孔渗透泵控释片可使环维黄杨星D包合物缓慢恒速释药,从而抑制血药浓度波动,减少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维黄杨星D
包合物
微孔渗透泵控释片
制备
处方
正交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山楂叶总黄酮微孔渗透泵控释片处方
被引量:
8
1
作者
陈海亭
尹蓉莉
陈金玉
王宝才
党万太
吕懿平
机构
成都中医药大学
出处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688-1692,共5页
文摘
目的应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山楂叶总黄酮微孔渗透泵控释片处方。方法以乳糖的用量、致孔剂用量、包衣增重为考察因素,2、6、12 h山楂叶总黄酮的累计释放度为评价指标,采用Design-expert软件对实验数据进行多元线性模型和二次多项式模型拟合,得出最佳数学模型,然后绘制效应图和等高线图,通过重叠等高线图得到最优处方并进行验证。结果二次多项式模型相关系数优于多元线性模型,为最终拟合模型;最佳处方的各时间点累计释放度的实际值和预测值接近,相对偏差绝对值小于5%,且3个验证处方零级释放特性良好。结论通过星点设计-效应面法建立的模型预测性良好,可用于对山楂叶总黄酮微孔渗透泵控释片处方的优化。
关键词
山楂叶总黄酮
微孔渗透泵控释片
星点设计-效应面法
重叠等高线图
Keywords
total hawthorn leaf flavonoids
microporosity osmotic pump tablet
central composite design-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
contour overlay plot
分类号
R944 [医药卫生—药剂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环维黄杨星D包合物微孔渗透泵控释片的制备及处方优化
被引量:
3
2
作者
王玉华
杨海燕
郝海军
机构
郑州卫生健康职业学院
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上海雷允上药业有限公司
出处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2555-2560,共6页
文摘
目的制备环维黄杨星D包合物微孔渗透泵控释片,并优化处方。方法将环维黄杨星D制成包合物以提高溶解度后,进一步制备微孔渗透泵控释片。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以聚氧乙烯(PEO)用量、聚乙二醇400(PEG 400)用量、增塑剂(邻苯二甲酸二乙酯)用量、包衣增重为影响因素,累积释放度为评价指标,正交试验优化处方。结果最佳处方为PEO用量8 mg/片,PEG 400用量25%,增塑剂用量18%,包衣增重3%,12 h内累积释放度为90.82%。所得微孔渗透泵控释片的体外释药符合零级方程(R^2=0.9924),并且不受释放介质pH值的影响。结论微孔渗透泵控释片可使环维黄杨星D包合物缓慢恒速释药,从而抑制血药浓度波动,减少不良反应。
关键词
环维黄杨星D
包合物
微孔渗透泵控释片
制备
处方
正交试验
Keywords
cyclovirobuxine D
inclusion complex
microporous osmotic pump controlled release tablets
preparation
formulation
orthogonal test
分类号
R944 [医药卫生—药剂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山楂叶总黄酮微孔渗透泵控释片处方
陈海亭
尹蓉莉
陈金玉
王宝才
党万太
吕懿平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环维黄杨星D包合物微孔渗透泵控释片的制备及处方优化
王玉华
杨海燕
郝海军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