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微孔注塑成型技术研究与应用进展 被引量:6
1
作者 冯刚 张朝阁 江平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9-12,共4页
从研究微孔注塑成型原理着手,分析了微孔注塑成型的工艺过程、特点以及主要影响因素,并着重研究了近些年微孔注塑成型技术的发展现状。在此基础上,对微孔注塑成型技术的发展前景进行了预测。
关键词 微孔注塑 成型原理 加工参数 研究概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孔注塑制品的数值模拟分析与多目标参数优化 被引量:4
2
作者 王建康 靳新涛 +1 位作者 刘向阳 蒋纪委 《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0-13,共4页
采用UG软件构建微孔注塑制品的物理模型,利用Autodesk Moldflow Synergy 2012的填充分析和成型窗口确定最佳的浇口位置和推荐的工艺参数。利用Moldflow的微发泡注塑模块进行填充保压翘曲分析,分析模具温度、熔体温度、注射量、流动速率... 采用UG软件构建微孔注塑制品的物理模型,利用Autodesk Moldflow Synergy 2012的填充分析和成型窗口确定最佳的浇口位置和推荐的工艺参数。利用Moldflow的微发泡注塑模块进行填充保压翘曲分析,分析模具温度、熔体温度、注射量、流动速率对泡孔形态和制品翘曲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当采用模具温度为80℃、熔体温度为280℃、注射量为95%和流动速率为65 mL/s进行微孔注塑时,可以得到泡孔小而均匀及翘曲量小的制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孔注塑 最佳浇口位置 填充保压翘曲分析 正交试验 工艺参数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苯乙烯/超临界CO_2微孔注塑充模过程的可视化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王建康 黄汉雄 刘向阳 《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8-10,16,共4页
构建微孔注塑模具,在该模具上增加可视化窗口、模腔压力传感器。通过采集聚苯乙烯/超临界二氧化碳(PS/Sc-CO2)微孔注塑充模过程的图像,以及实时压力曲线,并结合微孔注塑制品的扫描电镜图片,对泡孔形态的形成原因进行分析。结果显示:熔... 构建微孔注塑模具,在该模具上增加可视化窗口、模腔压力传感器。通过采集聚苯乙烯/超临界二氧化碳(PS/Sc-CO2)微孔注塑充模过程的图像,以及实时压力曲线,并结合微孔注塑制品的扫描电镜图片,对泡孔形态的形成原因进行分析。结果显示:熔体温度、模腔压力是影响泡孔形态形成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苯乙烯 微孔注塑 超临界流体 可视化 膜腔压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丙烯/碳纳米管微孔注塑发泡行为及力学性能 被引量:5
4
作者 袁洪跃 金章勇 +2 位作者 蒋晶 刘宪虎 赵振峰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20-26,共7页
研究了不同含量单壁碳纳米管(CNT)的加入对聚丙烯(PP)流变、热稳定性及微孔注塑发泡行为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CNT含量从不足1.0%(质量分数,下同)逐渐增加,PP熔体黏度显著增大,热稳定性逐渐提升,即使CNT的加入量仅为0.15%也... 研究了不同含量单壁碳纳米管(CNT)的加入对聚丙烯(PP)流变、热稳定性及微孔注塑发泡行为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CNT含量从不足1.0%(质量分数,下同)逐渐增加,PP熔体黏度显著增大,热稳定性逐渐提升,即使CNT的加入量仅为0.15%也会产生团聚现象,但团聚体尺寸较小且与基体结合紧密;微孔发泡注塑样品中泡孔分布不均匀,泡孔尺寸范围在10~70μm,直径随着CNT含量增加呈现先减小后增大;PP/CNT复合材料微孔发泡成型后,弹性模量、屈服应力下降不大,但断裂伸长率平均提升了近400%,不同组分发泡样品间力学性能指标变化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 碳纳米管 微孔注塑 结构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性PET的微孔注塑成型 被引量:2
5
作者 崔周波 刘涛 赵玲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18-121,共4页
采用均苯四甲酸二酐(PMDA)扩链增粘改性后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M-PET)进行Mucell微孔注塑成型实验。扫描电镜(SEM)结果表明,M-PET具备了维持良好泡孔形态所需的熔体强度,其微孔注塑制品分为皮层、中间层与芯层三部分。通过正交... 采用均苯四甲酸二酐(PMDA)扩链增粘改性后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M-PET)进行Mucell微孔注塑成型实验。扫描电镜(SEM)结果表明,M-PET具备了维持良好泡孔形态所需的熔体强度,其微孔注塑制品分为皮层、中间层与芯层三部分。通过正交实验和信噪比(S/N)分析法,考察了M-PET在微孔注塑成型过程中各重要操作参数对制品拉伸强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高的熔胶量,适中的发泡剂含量和熔体温度,以及较低的射胶速率和模具温度有利于提高制品的拉伸强度,在各操作参数中,熔胶量对制品拉伸强度影响最大。获得了发泡样条力学性能与减质量之间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 微孔注塑 结构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己内酰胺微孔注塑发泡:纳米成核剂的影响 被引量:3
6
作者 韩翔宇 刘涛 赵玲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06-113,共8页
将几种纳米成核剂分别与线型PA6(L-PA6)和长链支化PA6(LCB-PA6)共混制得纳米复合材料。通过流变行为表征发现,纳米成核剂对于L-PA6的流变行为影响不大,但显著提高了LCB-PA6的熔体强度;通过非等温结晶动力学表征发现,纳米石墨与碳纳米管... 将几种纳米成核剂分别与线型PA6(L-PA6)和长链支化PA6(LCB-PA6)共混制得纳米复合材料。通过流变行为表征发现,纳米成核剂对于L-PA6的流变行为影响不大,但显著提高了LCB-PA6的熔体强度;通过非等温结晶动力学表征发现,纳米石墨与碳纳米管可有效提高PA6的结晶速率和结晶温度;通过泡孔形貌表征发现,加入纳米石墨对L-PA6的发泡性能提升最大,250℃的泡孔密度为1.66×10^(7) cm-3,达到L-PA6纯树脂的3倍以上,加入碳纳米管对LCB-PA6的异相成核效果最好,且可有效降低LCB-PA6对发泡温度的依赖性;通过力学性能测试发现,碳管与LCB-PA6的界面结合力较低导致LCB-PA6成核改性发泡材料表现出较低的拉伸模量与弯曲模量;而羧基化碳纳米管由于表面羟基的极性,增大了其与LCB-PA6的界面结合力,显著提高了LCB-PA6的拉伸模量与弯曲模量;纳米石墨由于其高强度层状结构,对L-PA6的拉伸模量与弯曲模量提升巨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孔注塑发泡 流变 结晶 纳米成核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工参数对微孔注塑聚醚砜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刘艳涛 刘涛 +1 位作者 赵玲 袁渭康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18-121,共4页
通过正交实验,考察了微孔注塑成型过程中各重要加工参数对微孔聚醚砜(PES)制品拉伸强度和冲击强度的影响,利用扫描电镜(SEM)观测了制品的泡孔结构。结果表明,受冷却和剪切的影响,制品表层到芯层的泡孔形态不同。较高的熔胶量和超临界流... 通过正交实验,考察了微孔注塑成型过程中各重要加工参数对微孔聚醚砜(PES)制品拉伸强度和冲击强度的影响,利用扫描电镜(SEM)观测了制品的泡孔结构。结果表明,受冷却和剪切的影响,制品表层到芯层的泡孔形态不同。较高的熔胶量和超临界流体(SCF)含量,适中的射胶压力和射胶速率以及较低的熔体温度和模具温度有利于提高制品的拉伸强度。冲击强度随着熔胶量和SCF含量的提高而增大,随着射胶压力、射胶速率、熔体温度和模具温度的提高先增大后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醚砜 超临界流体 微孔注塑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玻璃纤维增强聚丙烯微孔注塑发泡成型 被引量:8
8
作者 赵勇 卢俊康 +1 位作者 曹贤武 丁美娟 《现代塑料加工应用》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3,共3页
对不同填充形式下的3种聚丙烯(PP)进行Mucell微孔注射成型试验。根据扫描电镜(SEM)结果得出:3种PP发泡差别较大且出现了明显的分层现象。通过单因素四水平试验法,考察了在微孔注射成型过程中3种PP的熔体温度和注射速度对制品拉伸强度的... 对不同填充形式下的3种聚丙烯(PP)进行Mucell微孔注射成型试验。根据扫描电镜(SEM)结果得出:3种PP发泡差别较大且出现了明显的分层现象。通过单因素四水平试验法,考察了在微孔注射成型过程中3种PP的熔体温度和注射速度对制品拉伸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熔体温度的增加,发泡材料的拉伸强度基本呈现上升趋势;较低的注射速度得到的样条残余玻纤长度较长,材料力学性能较好;进而得到了发泡样条的宏观力学性能与残余玻纤长度之间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孔注塑 超临界流体 玻纤增强聚丙烯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孔注塑成型过程的Moldflow模拟仿真 被引量:5
9
作者 韩云 林有希 《合成树脂及塑料》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60-65,共6页
针对微孔注塑成型对塑料制品的影响和出现的问题,从仿真分析入手对制品成型特点进行分析和解释。采用Moldflow仿真分析软件对制品——电脑上盖进行微孔发泡成型过程的仿真模拟分析。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模拟分析各种因素对微孔发泡成型... 针对微孔注塑成型对塑料制品的影响和出现的问题,从仿真分析入手对制品成型特点进行分析和解释。采用Moldflow仿真分析软件对制品——电脑上盖进行微孔发泡成型过程的仿真模拟分析。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模拟分析各种因素对微孔发泡成型过程的影响,并解释各因素对泡沫制品产生的影响。分析论证了发泡剂、剪切应力、摩擦能等对气泡成核的作用是真实存在的,它们共同对微发泡注塑成型的过程产生作用,以达到发泡成型的目的。同时,给研发人员提供更优化的工艺参数设置方案,以缩短制品的研发周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 微孔注塑 MOLDFLOW软件 模拟仿真 残余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临界流体微孔注塑发泡制品的泡孔形态优化研究现状 被引量:3
10
作者 匡唐清 罗杰 柳和生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53-163,共11页
在节能减排背景下,超临界流体微孔注塑发泡制品的应用对实现交通载具轻量化具有重要意义。超临界流体微孔注塑发泡工艺中泡孔形态的调控对产品质量控制而言非常关键却不易实现。为此,首先针对超临界流体注塑发泡的工艺流程,剖析了导致... 在节能减排背景下,超临界流体微孔注塑发泡制品的应用对实现交通载具轻量化具有重要意义。超临界流体微孔注塑发泡工艺中泡孔形态的调控对产品质量控制而言非常关键却不易实现。为此,首先针对超临界流体注塑发泡的工艺流程,剖析了导致泡孔形态不均的原因;其次综述了工艺参数、材料改性、工艺方法改进及辅助发泡技术的泡孔形态调控方法,并对相应的泡孔调控机理进行归纳总结;最后,对超临界流体微孔注塑发泡工艺的发展方向做出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孔注塑发泡 超临界流体 工艺参数 材料改性 辅助发泡 形态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P/CNT微孔注塑发泡材料及其隔声性能 被引量:1
11
作者 吴明辉 闫伟 +2 位作者 刘长志 鄢东洋 郑文革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46-51,共6页
通过二次开模微孔发泡注塑工艺制备不同碳纳米管(CNT)质量含量(0,1%,3%,7%)的聚丙烯(PP)微孔发泡材料。使用旋转流变仪、差示扫描量热仪、扫描电子显微镜和四通道阻抗管声学分析仪分别对不同CNT质量分数的PP/CNT复合发泡材料的流变行为... 通过二次开模微孔发泡注塑工艺制备不同碳纳米管(CNT)质量含量(0,1%,3%,7%)的聚丙烯(PP)微孔发泡材料。使用旋转流变仪、差示扫描量热仪、扫描电子显微镜和四通道阻抗管声学分析仪分别对不同CNT质量分数的PP/CNT复合发泡材料的流变行为、结晶行为、泡孔结构和隔声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添加CNT能够显著提高PP的熔体强度和结晶温度,进而改善PP的可发泡性。隔声测试结果表明:通过提高发泡材料的膨胀倍率,可显著提高发泡样品的隔声性能;当膨胀倍率一定时,CNT的引入可改善泡孔结构,进而提高发泡样品的隔声性能。膨胀倍率为4.5倍,当CNT质量分数为3%时,可得到泡孔尺寸为99.6μm,泡孔密度为3.97×10^(6)个/cm^(3)的发泡材料,其隔声量达到最大为42.0 dB,相较于实心样品增加了109.0%(21.9 dB),相较于同倍率PP发泡材料增加了20.7%(7.2 dB)。CNT含量继续提升至7%,泡孔尺寸虽然下降至59.3μm,但其隔声量基本不变(42.4 dB)。结果表明CNT质量添加量为3%即可得到隔声性能优异的PP/CNT发泡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孔注塑 碳纳米管 聚丙烯 隔声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孔塑料注塑成型技术及其发展 被引量:6
12
作者 王雷刚 顾燕如 +1 位作者 黄瑶 王匀 《现代塑料加工应用》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56-58,共3页
简要介绍微孔塑料注塑工艺过程及设备,重点分析比较了微孔注塑工艺与传统注塑工艺的特点和适应性,阐述了微孔注塑计算机辅助工程分析模型与分析过程,最后展望了微孔注塑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 塑料 微孔注塑工艺 超临界流体 述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孔发泡注射成型设备及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9
13
作者 李从威 周南桥 王全新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76-80,共5页
简要介绍微孔发泡注射成型技术的机理,重点介绍微孔发泡注射成型设备的发展历程和微孔发泡注射成型技术的研究现状,展望了微孔发泡注射成型技术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 微孔注塑 成型设备 发泡塑料 发展历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塑料注塑成型技术新进展 被引量:44
14
作者 李跃文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6-9,共4页
介绍了气辅注塑、水辅注塑、精密注塑、微注塑、微孔注塑、振动注塑、模内装饰注塑、共注塑和注塑CAE等技术的原理、特点、应用和新进展。
关键词 气辅注塑 水辅注塑 精密注塑 注塑 微孔注塑 振动注塑 模内装饰注塑 注塑 注塑CA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退火对PP/PTFE发泡材料力学性能和微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吴明辉 郭强 +5 位作者 覃康培 郭冰洁 段天臣 罗海斌 吴飞 郑文革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71-77,共7页
通过二次开模微孔发泡注塑工艺制备不同聚四氟乙烯(PTFE)含量的聚丙烯(PP)微孔发泡材料,对比常规注塑成型的 PP 未发泡材料,研究不同退火温度对材料微结构及冲击强度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经二次开模微孔发泡注塑成型,再经退火处理能有... 通过二次开模微孔发泡注塑工艺制备不同聚四氟乙烯(PTFE)含量的聚丙烯(PP)微孔发泡材料,对比常规注塑成型的 PP 未发泡材料,研究不同退火温度对材料微结构及冲击强度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经二次开模微孔发泡注塑成型,再经退火处理能有效提高微孔发泡材料的冲击强度,达到退火前材料的 1.45 倍,而退火工艺对微孔发泡材料的微结构影响与对未发泡材料的影响基本相似。退火处理时PP材料结构中软无定型区的分子链进一步松弛,使材料更易于塑性变形,而其它软无定型区分子链易于规整重排,转变为硬无定型区,原硬无定型区的分子链同样进一步规整重排,甚至转变为结晶区,变得更硬,从而提高材料软硬兼具的抗冲击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孔注塑 观结构 聚丙烯 退火 冲击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纤针头座注塑模具设计 被引量:2
16
作者 付宏生 沈建新 刘华刚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65-67,共3页
以牙科治疗机上最细一款的光纤针头座为例介绍其注塑模具设计过程,包括型腔数及模架确定、浇注系统设计、抽芯方式确定、冷却及推出方式确定,重点探讨了成型直径0.26 mm微孔用细镶针的加工等技术难点及解决方案,并分析了该模具的经济效... 以牙科治疗机上最细一款的光纤针头座为例介绍其注塑模具设计过程,包括型腔数及模架确定、浇注系统设计、抽芯方式确定、冷却及推出方式确定,重点探讨了成型直径0.26 mm微孔用细镶针的加工等技术难点及解决方案,并分析了该模具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及推广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针头座 注塑模具 定位精度 尺寸公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