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用紫外-荧光微孔板酶检测技术测定两种土壤的酶活性 被引量:4
1
作者 何建州 杨金燕 +1 位作者 田丽燕 李廷强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81-185,共5页
【目的】土壤酶活性是土壤质量的重要指示指标,本文对土壤酶的快速检测方法进行了探讨。【方法】采用荧光微孔板酶检测技术,测定土壤硫酸酯酶、磷酸酶、β-葡萄糖苷酶和肽酶活性,采用紫外微孔板酶检测技术测定多酚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活... 【目的】土壤酶活性是土壤质量的重要指示指标,本文对土壤酶的快速检测方法进行了探讨。【方法】采用荧光微孔板酶检测技术,测定土壤硫酸酯酶、磷酸酶、β-葡萄糖苷酶和肽酶活性,采用紫外微孔板酶检测技术测定多酚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活性。【结果】结果表明,采自农田的赤红壤的硫酸酯酶、磷酸酶和肽酶活性高于紫色土和采自矿山的赤红壤的相应的酶活性;矿山赤红壤的多酚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活性在三者中最高;紫色土的β-葡萄糖苷酶活性高于赤红壤的β-葡萄糖苷酶活性。【结论】紫外-荧光微孔板酶检测技术可快速测定土壤中酶的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荧光检测技术 紫外检测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荧光素二乙酸酯荧光微孔板法在细胞活力测定中的应用 被引量:3
2
作者 陈熙 杨秀颖 +1 位作者 方莲花 杜冠华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710-714,共5页
目的评估荧光素二乙酸酯(FDA)微孔板检测法在细胞活力测定中的应用。方法培养板接种细胞,加入FDA孵育一定时间,多功能微板分析仪测定荧光值。评价FDA孵育时间、浓度及其他影响因素对检测精确度的影响,并与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方法在... 目的评估荧光素二乙酸酯(FDA)微孔板检测法在细胞活力测定中的应用。方法培养板接种细胞,加入FDA孵育一定时间,多功能微板分析仪测定荧光值。评价FDA孵育时间、浓度及其他影响因素对检测精确度的影响,并与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方法在H2O2损伤及细胞数量的检测方面进行比较。结果随着孵育时间的延长,荧光值与细胞数的相关系数随之增加,27-30 min时可达到0.99。FDA终浓度在10-30μg/ml时,荧光值与细胞数的相关系数较高。在H2O2损伤模型检测中,与四甲基偶氮唑盐相比,FDA在H2O2高浓度时相关性更强。结论 FDA法检测细胞活力稳定可靠,适用于多种条件下的细胞活力检测及药理学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素二乙酸酯 荧光 微孔板检测 细胞活力 四甲基偶氮唑盐 细胞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测定食用菌中总糖含量的新方法 被引量:1
3
作者 袁世琳 尚宇 邱杨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8期78-79,164,共3页
总糖含量是食用菌的一项重要质量指标,国标方法中采用分光光度计比色法。本实验采用多微孔板检测仪检测食用菌中的总糖含量,并与国标方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采用多微孔板检测仪测得的结果与国标方法测得的结果相符,而且新方法消耗试剂... 总糖含量是食用菌的一项重要质量指标,国标方法中采用分光光度计比色法。本实验采用多微孔板检测仪检测食用菌中的总糖含量,并与国标方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采用多微孔板检测仪测得的结果与国标方法测得的结果相符,而且新方法消耗试剂少,检测速度快,结果重现性好。多微孔板检测仪可以在1min对90个样品进行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用菌 总糖 分光光度法 检测 微孔板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n optimized micro-plate assay for high-throughput screening of recombinant Pichia pastoris strains 被引量:1
4
作者 申丽 王晓亮 +4 位作者 郑甲 王筱 陈青花 胡祎玮 赵伟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2年第11期3046-3054,共9页
Abstract: A simple optimized microplate-based method to assay endo-1,4-β-mannosidase activity was described as an improved high-throughput screening method. A series of experimental conditions were optimized. It is ... Abstract: A simple optimized microplate-based method to assay endo-1,4-β-mannosidase activity was described as an improved high-throughput screening method. A series of experimental conditions were optimized. It is revealed that the optimum measurement procedure is as follows: adding 50μL of diluted enzyme sample and 50 μL substrate, incubating at 45 ℃ for exactly 5 min in micro-plate, mixing with 100 μL 3,5-dinitrosalicylic acid (DNS) reagent, maintaining at boiling point for 15 rain, cooling down to room temperature before determining the ABS value at 540 nm using an ELISA micro-plate reader. The reaction volume of the optimized microplate-assay is reduced to 200μL from 2 500 μL used in the standard β-mannanase macro-assay. The optimized micro-assay is significantly more sensitive in all of the 643 candidates during endo-1,4-β-mannosidase screening. Statistical analyses show that the sensitivity of the optimized micro-method is significantly greater than that of the macro-assay. The optimized method is convenient, fast, and cheap for high throughput enzyme screen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CREENING HIGH-THROUGHPUT Pichia pastoris MICROPLAT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