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河蟹池塘微孔增氧高效生态养殖技术
1
作者 李兆新 《安徽农学通报》 2024年第9期54-57,共4页
微孔增氧养殖技术能有效提高池水中的溶氧水平,适当加大池塘养殖密度,提高养殖产量,增加经济效益。为提高河蟹养殖品质及产量,本文结合河蟹养殖实践,对河蟹池塘微孔增氧高效生态养殖技术要点进行总结分析,包括池塘选择与改造管理、河蟹... 微孔增氧养殖技术能有效提高池水中的溶氧水平,适当加大池塘养殖密度,提高养殖产量,增加经济效益。为提高河蟹养殖品质及产量,本文结合河蟹养殖实践,对河蟹池塘微孔增氧高效生态养殖技术要点进行总结分析,包括池塘选择与改造管理、河蟹苗投放、池塘管理以及河蟹捕捞等;应用效果分析表明,池塘微孔增氧养殖技术综合利润较常规养殖方式增加明显。可结合实际情况推广池塘微孔增氧养殖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蟹 池塘 微孔增氧 生态养殖 溶解 养殖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叶轮式增氧与微孔增氧在池塘养殖中应用比较
2
作者 陈思宇 《农家科技》 2024年第20期142-144,共3页
本文着重对比了叶轮式增氧机与微孔增氧机在池塘养殖中的实际应用效果。研究从两种增氧机的工作原理出发,深入探讨了它们在提升水体溶氧量方面的差异。叶轮式增氧机通过旋转产生水花,增大气液接触面,从而实现快速增氧;而微孔增氧机则利... 本文着重对比了叶轮式增氧机与微孔增氧机在池塘养殖中的实际应用效果。研究从两种增氧机的工作原理出发,深入探讨了它们在提升水体溶氧量方面的差异。叶轮式增氧机通过旋转产生水花,增大气液接触面,从而实现快速增氧;而微孔增氧机则利用微孔技术,将氧气细化后均匀注入水体,提高氧气的利用率。在增氧效果上,微孔增氧机表现出更高的效率和均匀性,有利于改善整体水质。然而,叶轮式增氧机在动力输出和即时增氧效果上具有明显优势。通过本文的对比分析,养殖户可以更加明确地根据自身池塘的条件和需求,选择最合适的增氧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轮式增 微孔增氧 池塘养殖 比较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蟹生态养殖池塘PVC管底层微孔增氧机的使用效果 被引量:5
3
作者 戴恒鑫 李应森 +3 位作者 马旭洲 王武 徐敏 李祖军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3期166-169,共4页
为了探索河蟹生态养殖池塘底层增氧机的使用规律,分别测定了12:00~14:00和0:00~6:00增氧时,距增氧机输出口1、3、5、7、10 m各点的溶解氧含量。结果表明,功率为2.2 kW的PVC管底层微孔增氧机持续开机2 h后,可以显著增加10 m内水域溶解... 为了探索河蟹生态养殖池塘底层增氧机的使用规律,分别测定了12:00~14:00和0:00~6:00增氧时,距增氧机输出口1、3、5、7、10 m各点的溶解氧含量。结果表明,功率为2.2 kW的PVC管底层微孔增氧机持续开机2 h后,可以显著增加10 m内水域溶解氧含量;且试验组溶解氧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根据河蟹生态养殖模式的特点,总结PVC管底层微孔增氧机的使用规律为:晴天中午开,日出前夕勤开;阴雨天夜晚长开;闷热天气延长开,大风天气可少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蟹 溶解 底层微孔增氧 生态养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底部微孔增氧管布设距离和增氧时间对刺参养殖池塘溶氧的影响 被引量:3
4
作者 李彬 王印庚 +2 位作者 廖梅杰 杜佗 范瑞用 《渔业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3-18,共6页
为明确刺参养殖池塘中微孔增氧的效果以及增氧管的布设间距、增氧时间对水体溶氧的影响,研究测定了在夏季刺参养殖池塘一个增氧周期内(每天23:00—7:00增氧8 h,7 d一个周期)水体中溶氧(DO)、亚硝酸盐氮(NO_2^--N)、COD的变化。结果显示... 为明确刺参养殖池塘中微孔增氧的效果以及增氧管的布设间距、增氧时间对水体溶氧的影响,研究测定了在夏季刺参养殖池塘一个增氧周期内(每天23:00—7:00增氧8 h,7 d一个周期)水体中溶氧(DO)、亚硝酸盐氮(NO_2^--N)、COD的变化。结果显示:连续充气增氧的8 h内DO持续增加,增氧2 h上升速率缓慢,增氧2~6 h上升速率迅速提高,增氧6~8 h上升速率下降,连续充气8 h能够显著改变夜间溶氧降低现象;增氧7 d时间内,NO_2^--N和COD持续下降,分别由0.025 mg/L下降到0.014 mg/L、18.46 mg/L下降到14.15 mg/L。对充氧管道不同距离处DO的测定结果表明,距离增氧管1~2 m处DO较高,3~4 m处缓慢下降,与1~2 m处差异不显著(P>0.05),DO保持在5.22 mg/L左右,距离5 m以上时DO下降速度较快,与1~2 m处差异显著(P<0.05)。研究表明:微孔增氧可以明显增加水体DO,减少COD、NO_2^--N;微孔增氧机充氧时间6~8 h效果较好;微孔增氧管之间的布设距离在6~8 m可以实现高效增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参 微孔增氧 DO COD NO2--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孔增氧技术应用蟹虾鱼混养池养殖试验 被引量:2
5
作者 李广军 唐玉华 +2 位作者 黄鹤军 伍广德 范春梅 《江西水产科技》 2012年第1期29-31,共3页
应用微孔增氧技术进行蟹虾鱼混养池养殖试验,每667㎡产河蟹72㎏、青虾35.5㎏、鱼类5400㎏、利润6190元。
关键词 微孔增氧 蟹虾养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草鱼养殖池塘微孔增氧与叶轮式增氧机增氧效果比较 被引量:3
6
作者 罗楠 万锦涛 李涵 《江西水产科技》 2021年第2期36-39,共4页
通过监测池塘养殖草鱼的生长指标、池塘水质指标和底泥中的异养细菌数量,比较微孔增氧和叶轮式增氧机增氧的效果。结果表明底部微孔增氧的增氧能力显著强于叶轮式增氧机,可显著提高鱼类的生长,降低饲料系数,增加效益。
关键词 微孔增氧 叶轮式增养 草鱼养殖池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孔增氧方式对鱼塘浮游藻类影响的研究
7
作者 梁婷 丁建华 谢树莲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83-88,共6页
对6个鱼塘的浮游藻类进行了定性和定量研究,其中3个采用微孔增氧方式,其余3个未采用。结果表明,各鱼塘内分布的浮游藻类共4门18科42属57种及变种,其中,以绿藻门和硅藻门的种类较多,分别为28种和16种。采用微孔增氧方式的鱼塘与未采用的... 对6个鱼塘的浮游藻类进行了定性和定量研究,其中3个采用微孔增氧方式,其余3个未采用。结果表明,各鱼塘内分布的浮游藻类共4门18科42属57种及变种,其中,以绿藻门和硅藻门的种类较多,分别为28种和16种。采用微孔增氧方式的鱼塘与未采用的鱼塘相比,绿藻门没有显著变化,蓝藻门的种类数明显减少,硅藻门种类数明显增加。各鱼塘浮游藻类的细胞丰度显示,未采用微孔增氧方式的鱼塘都以蓝藻门所占比例最高,绿藻门次之,再次是硅藻门,而采用微孔增氧方式的鱼塘都以绿藻门所占比例最高,硅藻门次之,再次是蓝藻门。采用微孔增氧方式的鱼塘与未采用组相比,水质状况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塘 微孔增氧 浮游藻类 水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流域河蟹池塘微孔增氧健康养殖试验 被引量:1
8
作者 奚业文 《河北渔业》 2013年第9期35-39,60,共6页
为探索微孔增氧对河蟹池塘养殖的作用,选择A组池塘5口2.35hm2,安装底部微孔增氧设备作为试验池塘,B组池塘5口2.33hm2不安装底部微孔增氧设备作为对照池塘,2008-2010年连续3年进行重复试验。结果表明:A组比B组平均增加河蟹产量820.9kg/h... 为探索微孔增氧对河蟹池塘养殖的作用,选择A组池塘5口2.35hm2,安装底部微孔增氧设备作为试验池塘,B组池塘5口2.33hm2不安装底部微孔增氧设备作为对照池塘,2008-2010年连续3年进行重复试验。结果表明:A组比B组平均增加河蟹产量820.9kg/hm2,达80.05%;成蟹平均规格135.6g,每只增加15.2g,达12.62%;平均产值增加48 725.5元/hm2,达86.92%;平均利润增加29 044.1元/hm2,达128.89%;投入产出比提高17.96%。说明:底部微孔增氧可改善蟹塘水质,大幅减少鱼药的使用,提高河蟹安全质量水平;促使蟹池底部有机质转化为水草可吸收利用的硝酸盐氮,提高水草生物量,蟹池生态系统向良性方向发展;河蟹池塘微孔增氧健康养殖技术是河蟹池塘养殖今后发展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池塘 河蟹养殖 微孔增氧 改善水质 提高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孔增氧对养殖池塘水质及溶氧的影响 被引量:3
9
作者 张美彦 杨星 +3 位作者 关梅 赵飞 蒋晓红 李建光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17年第12期101-103,共3页
为探明池塘中安装微孔曝气增氧机对池塘水质、溶氧量的影响,分别对安装微孔曝气增氧机和喷水式增氧机的池塘进行水质相关指标和水体溶氧量监测。结果表明:松浦镜鲤养殖池塘中安装微孔曝气增氧机的立体增氧效果优于喷水式增氧机,尤其是... 为探明池塘中安装微孔曝气增氧机对池塘水质、溶氧量的影响,分别对安装微孔曝气增氧机和喷水式增氧机的池塘进行水质相关指标和水体溶氧量监测。结果表明:松浦镜鲤养殖池塘中安装微孔曝气增氧机的立体增氧效果优于喷水式增氧机,尤其是对下层水体增氧效果明显,能降低水体中的亚硝酸盐、氨氮和硫化氢,优化养殖池塘水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池塘 微孔增氧 水质 溶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蟹温室越冬应用微孔增氧技术试验
10
作者 宋明波 《黑龙江水产》 2016年第4期41-43,共3页
河蟹温室越冬,应用微孔增氧技术和增氧泵增氧、无增氧机增氧进行对比试验,试验结果为:微孔增氧的8个越冬池平均成活率是83.3%,使用增氧泵的2个越冬池的平均成活率75.7%,无增氧机的2个越冬池的平均成活率53.2%,表明微孔增氧技术对提高西... 河蟹温室越冬,应用微孔增氧技术和增氧泵增氧、无增氧机增氧进行对比试验,试验结果为:微孔增氧的8个越冬池平均成活率是83.3%,使用增氧泵的2个越冬池的平均成活率75.7%,无增氧机的2个越冬池的平均成活率53.2%,表明微孔增氧技术对提高西北高寒地区河蟹越冬成活率具有显著的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蟹 微孔增氧 越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孔增氧在异育银鲫中科3号成鱼养殖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常淑芳 刘长有 +1 位作者 李秀颖 刘艳辉 《现代农业科技》 2014年第16期254-254,261,共2页
异育银鲫"中科3号"是异育银鲫第3代新品种,生长速度快,产量高,适应性强,养殖效益可观。该研究以异育银鲫"中科3号"为主体鱼,采用多品种混合养殖,养殖全程应用微孔增氧技术。结果表明:总产值167 740.8元/hm2,平均利... 异育银鲫"中科3号"是异育银鲫第3代新品种,生长速度快,产量高,适应性强,养殖效益可观。该研究以异育银鲫"中科3号"为主体鱼,采用多品种混合养殖,养殖全程应用微孔增氧技术。结果表明:总产值167 740.8元/hm2,平均利润33 605.85元/hm2,投入产出比1∶1.25,养殖效果良好,经济效益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孔增氧 中科3号 产值 利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库斑点叉尾鮰网箱微孔增氧高效养殖试验 被引量:2
12
作者 习宏斌 谢义元 +3 位作者 廖年根 谢美珍 胡耀华 肖敏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11年第4期141-143,共3页
为了充分挖掘网箱养殖的生产潜力,提高养殖效益,改善养殖水体环境,减少病害发生,将微孔增氧技术运用于斑点叉尾鮰网箱养殖中,试验结果表明:成活率比对照组提高8.54个百分点;产量比对照组提高33.4 kg/m2;纯收益比对照增加231.8元/m2。
关键词 斑点叉尾鮰 网箱养鱼 微孔增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孔增氧技术在池塘养殖中的运用分析 被引量:5
13
作者 黄小香 《南方农业》 2020年第12期129-130,共2页
在池塘养殖产业中,池塘中的溶氧量是在养殖过程中遇到的重大难题。目前,常规使用的增氧设备是机械式增氧,在使用过程中存在许多问题,如增氧能力不足、底层增氧量不够、增氧不均匀、消耗的能量较多、对整体水质改善效果不理想、池塘底层... 在池塘养殖产业中,池塘中的溶氧量是在养殖过程中遇到的重大难题。目前,常规使用的增氧设备是机械式增氧,在使用过程中存在许多问题,如增氧能力不足、底层增氧量不够、增氧不均匀、消耗的能量较多、对整体水质改善效果不理想、池塘底层大量遗体残骸积累破坏水质等,而采用微孔增氧技术可以解决以上问题。基于此,介绍了微孔增氧技术的概念、研究现状、优点以及设备安装方法,分析了微孔增氧技术在池塘养殖中的应用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孔增氧技术 池塘养殖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池塘河蟹套养青虾微孔增氧养殖技术及效益分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刘鹏飞 吴海荣 《现代农业科技》 2012年第11期258-258,共1页
从池塘建设、施肥种草、微孔增氧系统安装与使用、苗种放养与饲养、水体调节、病害防治等方面介绍了池塘河蟹套养青虾微孔增氧养殖技术,并对其取得的效益进行分析,以供广大养殖户参考。
关键词 池塘养殖 河蟹 青虾 微孔增氧 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孔增氧与叶轮增氧机在池塘中增氧效果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欧阳敏 徐节华 +4 位作者 花麒 银旭红 谢世红 刘文珍 田飞焱 《江西水产科技》 2017年第4期14-16,共3页
对养殖池塘中使用微孔增氧和叶轮增氧的增养效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微孔增氧和叶轮增氧在水体中的溶解氧量随着水深的不断加大而递减,但微孔增氧池塘水质状况好于叶轮增氧,微孔增氧底层增氧效应亦优于叶轮增氧。
关键词 微孔增氧 叶轮增 养殖池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孔增氧技术对长吻鱼危生长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何金钊 陈子桂 +1 位作者 曹寿雄 孔丽芳 《水产科技情报》 2017年第4期197-200,共4页
通过微孔增氧与普通增氧两种不同增氧模式养殖长吻鱼危的对比试验,分析采用微孔增氧技术池塘养殖长吻鱼危的效益。结果表明:体质量约50.0 g的长吻鱼危,在普通增氧模式下养殖2、4、6个月后,体质量分别为147.4、210.2、376.5 g;在池塘微... 通过微孔增氧与普通增氧两种不同增氧模式养殖长吻鱼危的对比试验,分析采用微孔增氧技术池塘养殖长吻鱼危的效益。结果表明:体质量约50.0 g的长吻鱼危,在普通增氧模式下养殖2、4、6个月后,体质量分别为147.4、210.2、376.5 g;在池塘微孔增氧模式下养殖2、4、6个月后,体质量分别为212.3、323.4、501.0 g。微孔增氧模式下长吻鱼危的生长率比普通增氧模式高38.7%,且两种不同增氧模式对长吻鱼危生长的影响差异显著(P<0.05)。在最终成活率方面,微孔增氧模式下长吻鱼危的成活率比普通增氧模式下提高了27.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吻鮠 微孔增氧 池塘养殖 经济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水产养殖的微孔增氧投饲设备的开发 被引量:1
17
作者 邵玉才 相恺 +1 位作者 张晓青 赵建宝 《江苏农机化》 2014年第3期27-29,共3页
水体溶氧对鱼的摄食影响明显,高溶氧可大大提高鱼的食料速度及食料量;而投饲机的投料量及投料范围不仅影响到鱼的食料速度还影响其投料区域的溶氧量。本文介绍一种将风送投饲技术与微孔增氧技术有效结合的微孔增氧投饲设备,以此解决水... 水体溶氧对鱼的摄食影响明显,高溶氧可大大提高鱼的食料速度及食料量;而投饲机的投料量及投料范围不仅影响到鱼的食料速度还影响其投料区域的溶氧量。本文介绍一种将风送投饲技术与微孔增氧技术有效结合的微孔增氧投饲设备,以此解决水产养殖喂养过程投料量低、范围小、水中溶氧降低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送 微孔增氧 投饲设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蟹池塘微孔增氧新技术试验小结
18
作者 樊丙超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16年第3期61-61,2,共2页
在2014~2015年利用底层微孔曝气技术,开展了河蟹池塘养殖增氧研究,结果表明,河蟹规格和单产显著提高,疾病明显减少,死亡率明显降低,死亡率下降6~12个百分点,毛利比同期常规技术提高30%。
关键词 河蟹 池塘 微孔增氧 新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扁吻鱼冬季使用微孔增氧越冬技术示范
19
作者 时春明 李林 焦飞 《黑龙江水产》 2018年第1期46-48,共3页
扁吻鱼(Aspiorhynchus laticeps)俗称新疆大头鱼,仅一属一种,被1988年12月国务院批准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列为一级保护动物。在世界上的分布,仅存于塔里木水系,是塔里木河水系中特有的土著鱼类,它在我国濒危野生动物红皮... 扁吻鱼(Aspiorhynchus laticeps)俗称新疆大头鱼,仅一属一种,被1988年12月国务院批准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列为一级保护动物。在世界上的分布,仅存于塔里木水系,是塔里木河水系中特有的土著鱼类,它在我国濒危野生动物红皮书鱼类部分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孔增氧 罗茨风机 止回阀 新疆大头鱼 扁吻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孔增氧与叶轮式增氧在草鱼池塘养殖中应用比较
20
作者 黄平 李有根 +6 位作者 高小平 孔赤平 李乐康 肖林华 周爱珍 徐墅鹏 邵新明 《江西水产科技》 2022年第2期33-34,37,共3页
为探究微孔增氧机和叶轮式增氧机在草鱼养殖中的应用效果,对装有两种增氧机的养殖池塘内的溶氧量和草鱼生长指标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装有微孔增氧机的池塘内的溶氧量和草鱼生产速率要明显高于装有叶轮式增氧机的池塘。微孔增氧具有比叶轮... 为探究微孔增氧机和叶轮式增氧机在草鱼养殖中的应用效果,对装有两种增氧机的养殖池塘内的溶氧量和草鱼生长指标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装有微孔增氧机的池塘内的溶氧量和草鱼生产速率要明显高于装有叶轮式增氧机的池塘。微孔增氧具有比叶轮式增氧更好的养殖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孔增氧 叶轮式增 草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