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热致相分离法制备微孔EVAL中空纤维膜的探索 被引量:10
1
作者 郭行蓬 柳波 +2 位作者 葛昌杰 杜强国 杨玉良 《功能高分子学报》 CAS CSCD 2001年第1期23-26,共4页
比较了羟基含量不同的两种乙烯 -醋酸乙烯酯共聚物 (EVA)的醇解产物和聚乙二醇组成的两元体系的相图的差异 ,在此基础上 ,以聚乙二醇为稀释剂 ,采用了热致相分离方法制备了微孔EVA的醇解产物中空纤维膜。结果表明纺丝时的冷却水浴温度... 比较了羟基含量不同的两种乙烯 -醋酸乙烯酯共聚物 (EVA)的醇解产物和聚乙二醇组成的两元体系的相图的差异 ,在此基础上 ,以聚乙二醇为稀释剂 ,采用了热致相分离方法制备了微孔EVA的醇解产物中空纤维膜。结果表明纺丝时的冷却水浴温度、稀释剂的抽提温度以及EVA的醇解产物与聚乙二醇的比例对微孔中空纤维的透气性有明显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致相分离 微孔中空纤维膜 EVAL 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 透气性 制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偏氟乙烯中空纤维微孔膜在发酵液精制与菌体浓缩中的应用 被引量:4
2
作者 吕晓龙 高维根 +1 位作者 王龙兴 张彬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7期76-79,共4页
介绍了聚偏氟乙烯中空纤维微孔膜在发酵液精制与菌体浓缩中的应用。设计了内压膜装置TWF双向流工艺流程 ,将发酵液流向周期进行倒向 ,即发酵液流向按通常的下进上出方式运行一定时间后 ,通过阀门切换 ,将发酵液流向反转为上进下出方式 ... 介绍了聚偏氟乙烯中空纤维微孔膜在发酵液精制与菌体浓缩中的应用。设计了内压膜装置TWF双向流工艺流程 ,将发酵液流向周期进行倒向 ,即发酵液流向按通常的下进上出方式运行一定时间后 ,通过阀门切换 ,将发酵液流向反转为上进下出方式 ,运行一定时间后再次换向 ,依此循环进行 ,同 1支中空纤维膜组件始终同时处于高效的工作与清洗状态 ,从而保持膜的高分离功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偏氟乙烯 中空纤维 发酵液 菌体浓缩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步接枝聚合法对PVDF中空纤维微孔膜的亲水化改性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林韩韩 李倩 王晓琳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9-14,共6页
为了提高PVDF中空纤维膜的抗污染性,本文采用两步表面接枝聚合的方法,利用磺基甜菜碱类两性离子聚合物-聚甲基丙烯酸二甲基丙基磺酸胺乙酯(polyMEDSA)对PVDF中空纤维微孔膜的外表面进行亲水改性。首先由PVDF膜的外表面引发甲基丙烯酸羟... 为了提高PVDF中空纤维膜的抗污染性,本文采用两步表面接枝聚合的方法,利用磺基甜菜碱类两性离子聚合物-聚甲基丙烯酸二甲基丙基磺酸胺乙酯(polyMEDSA)对PVDF中空纤维微孔膜的外表面进行亲水改性。首先由PVDF膜的外表面引发甲基丙烯酸羟乙酯(HEMA)的原子自由基聚合(ATRP)反应,引入羟基活性位点,再利用铈离子(Ce4+)引发MEDSA在膜表面上发生接枝共聚反应,从而得到两性离子改性PVDF中空纤维微孔膜(polyMEDSA-c-polyHEMA-g-PVDF)。结果表明,改性PVDF膜的亲水性明显提高,显示出良好的抗蛋白污染性,且不会影响原膜良好的机械强度。与原PVDF中空纤维膜相比,改性PVDF中空纤维微孔膜(接枝量=225.7μg/cm2)外表面的亲水性提高了33%,蛋白质吸附量减少了45.7%,纯水通量恢复率提高了4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步接枝聚合 聚偏氟乙烯中空纤维 两性离子 亲水性 抗污染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乙烯中空纤维微乙膜亲水改性研究”项目通过市教委验收
4
作者 李占生 《天津工业大学学报》 CAS 2004年第1期79-79,共1页
关键词 聚乙烯中空纤维 拉伸法 亲水化处理 表面活性剂 纺丝拉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膜吸收法海水脱硫研究 被引量:14
5
作者 孙雪雁 杨凤林 《膜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66-71,共6页
实验采用疏水性聚丙烯中空纤维膜组件为膜接触器,以清水、海水以及与海水相同pH值的NaOH溶液作吸收液,比较了3种不同的吸收液对SO2与空气混合气体的脱硫效果.研究了气液压力差、吸收液流量、进气流量以及进气浓度等因素对脱硫效率的影响... 实验采用疏水性聚丙烯中空纤维膜组件为膜接触器,以清水、海水以及与海水相同pH值的NaOH溶液作吸收液,比较了3种不同的吸收液对SO2与空气混合气体的脱硫效果.研究了气液压力差、吸收液流量、进气流量以及进气浓度等因素对脱硫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清水及相同pH值的NaOH溶液相比,海水是一种对二氧化硫缓冲能力大,资源丰富,脱硫效率较高的吸收剂.在气液两相压力差保持在穿透压范围内时,以较低流量的海水吸收液处理较高流量的低浓度(SO2体积分数φ为2 000×10-6以下)气体时,脱硫效率可达90%以上.因此膜吸收法海水脱硫技术在沿海地区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疏水性聚丙烯 中空纤维 二氧化硫 接触器 海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吐温20吸附改性聚乙烯膜改善MBR抗污染性能 被引量:2
6
作者 谢亚杰 徐志康 +1 位作者 宇海银 王树源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22-26,共5页
通过物理吸附Tween20对聚乙烯中空纤维微孔膜(polyethylene hollow fiber microporous membranes,PEHFMM)进行表面改性。衰减全反射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attenuated total reflection 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FT-IR/ATR... 通过物理吸附Tween20对聚乙烯中空纤维微孔膜(polyethylene hollow fiber microporous membranes,PEHFMM)进行表面改性。衰减全反射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attenuated total reflection 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FT-IR/ATR)和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ield emission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FE-SEM)观察结果表明:吐温20有效地吸附到了PEHFMM上。采用停滴法测定水接触角(contact angle,CA)以表征膜表面的亲水性。数据显示:30℃时随着吸附量的增加膜的水接触角先降后升并出现最低值;40℃吸附时水接触角则单值下降直至稳定。为建立吸附量与膜生物反应器(membrane bioreactor,MBR)中膜污染作用之间的关系,使用人工污水进行了活性污泥过滤实验。结果发现:吐温20吸附量大约是100~200μmol/g时可以明显地提高膜在MBR中的抗污染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烯中空纤维 吐温20 FT-IR/ATR FE—SEM CA MB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膜蒸馏海水淡化研究 被引量:39
7
作者 于德贤 于德良 +2 位作者 于万波 李新培 韩彬 《膜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7-20,共4页
研制了聚偏氟乙烯中空纤维微孔膜,并用减压膜蒸馏技术进行了海水淡化实验室试验及中间试验.海水温度在55℃,经一次过程,脱盐率大于99.7%,膜通量大于5kg/(m2·h).试验数据表明,微孔膜的孔径与孔隙率,以及膜组件和膜装... 研制了聚偏氟乙烯中空纤维微孔膜,并用减压膜蒸馏技术进行了海水淡化实验室试验及中间试验.海水温度在55℃,经一次过程,脱盐率大于99.7%,膜通量大于5kg/(m2·h).试验数据表明,微孔膜的孔径与孔隙率,以及膜组件和膜装置的结构设计对膜蒸馏过程有重大影响.同时,研究了海水温度、真空度、流量等因素对膜蒸馏过程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蒸馏 海水淡化 研究 聚偏氟乙烯 中空纤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