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排水管道PVC微型顶管顶进力计算模型及应用
1
作者 吴如东 刘锴鑫 +1 位作者 张鹏 柯晟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074-2081,共8页
PVC微型顶管低负荷一次工法在国内应用处于起步阶段,柔性PVC管环刚度较小导致顶进过程中土压力重分布和产生弹性抗力,现有规范已不能准确估算顶进力。介绍了PVC微型顶管一次工法的原理及施工方法,同时基于太沙基土压力理论,考虑PVC管竖... PVC微型顶管低负荷一次工法在国内应用处于起步阶段,柔性PVC管环刚度较小导致顶进过程中土压力重分布和产生弹性抗力,现有规范已不能准确估算顶进力。介绍了PVC微型顶管一次工法的原理及施工方法,同时基于太沙基土压力理论,考虑PVC管竖向变形对土拱效应的影响以及考虑柔性管道水平变形弹性抗力产生的附加摩阻力,在此基础上推导出相应的顶进力计算公式,并利用ABAQUS有限元软件进行了验证和参数化分析。结果表明:PVC管的管周压力因管道变形而增大,所提出的顶进力计算模型的预测下限与实测值产生的最大误差为15%,实测值位于预测上限和下限之间,证明其具有适用性;参数化分析显示,管道直径每增加100 mm,会使顶力增加1.6倍左右。管道埋深从4.5 m增加到6 m,顶进力增大了3倍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型顶管 进力 土压力 有限元 PV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倾斜特厚煤层开采微型放顶煤支架适应性分析 被引量:14
2
作者 刘峻峰 王国法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28-31,共4页
通过对急倾斜特厚煤层水平分层放顶煤开采矿山压力显现和岩层控制、顶煤冒放机理及设备配套的研究,提出了急倾斜特厚煤层水平分层开采放顶煤支架工作阻力确定公式,分析急倾斜特厚煤层微型放顶煤支架的适应性,并举例进行了说明。
关键词 急倾斜煤层 特厚煤层 煤开采 微型煤支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覆盖层对顶发射白光微型OLED性能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杨启鸣 钱福丽 +8 位作者 苟国汝 王体炉 鲁朝宇 周允红 段谦 于晓辉 段瑜 王光华 杨文运 《红外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03-307,共5页
采用两种覆盖层CPL(Capping layer)材料Alq3和ZnSe制备了顶发射白光有机电致发光器件TE-OLEDs(Top emitting white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s),器件结构为ITO/NPB:LiQ(5%)(10 nm)/TCTA(20nm)/FIrpic+3.5%Ir(ppy)3+0.5%Ir(MDQ)2(aca... 采用两种覆盖层CPL(Capping layer)材料Alq3和ZnSe制备了顶发射白光有机电致发光器件TE-OLEDs(Top emitting white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s),器件结构为ITO/NPB:LiQ(5%)(10 nm)/TCTA(20nm)/FIrpic+3.5%Ir(ppy)3+0.5%Ir(MDQ)2(acac)(25nm)/TPBI(10nm)/LiF(5nm)/Mg:Ag(10%)(12 nm)/CPL。实验结果表明,Alq3和ZnSe作为CPL可以增强TE-OLED器件的出光和调制光谱特性,并且ZnSe作为覆盖层制备的TE-OLED器件色坐标(CIEX,CIEY)随亮度变化更平稳,表现出良好的色稳定性。进一步,通过改变ZnSe厚度来优化器件,当ZnSe为45 nm时,器件获得了最佳的亮度和电流效率,分别为1461 cd/cm2和7.38 cd/A,色坐标为(0.30,0.3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射白光微型OLED 覆盖层 光电特性 色坐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顶发光单色绿光OLED微型显示器件发光层掺杂特性研究
4
作者 钱福丽 王光华 +6 位作者 杨启鸣 段良飞 高思博 王灿 周允红 段瑜 季华夏 《红外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913-917,共5页
本文设计了一种磷光顶发射结构制备单色高亮绿光OLED微型显示器件,器件结构为:ITO/2-TNATA/NPB/MCP:Ir(ppy)3/Bphen/LiF/Mg:Ag。为获得低功耗、高亮度的绿光OLED微型显示器件,采用开口率大、益于集成的顶发射结构器件,并对发光层掺杂机... 本文设计了一种磷光顶发射结构制备单色高亮绿光OLED微型显示器件,器件结构为:ITO/2-TNATA/NPB/MCP:Ir(ppy)3/Bphen/LiF/Mg:Ag。为获得低功耗、高亮度的绿光OLED微型显示器件,采用开口率大、益于集成的顶发射结构器件,并对发光层掺杂机制进行实验研究,通过改变掺杂比例获得较佳的器件性能。研究表明,在掺杂比分别为1.0%、1.5%、1.8%、2.0%、2.3%、2.5%的绿光OLED器件中,2.0%的掺杂器件较其他比例的性能更优,通过进一步优化掺杂研究显示,发光层主体材料MCP与掺杂料Ir(ppy)3的最佳掺杂比例为1:0.02,主体材料薄膜厚度为250A。在20mA/cm^2的电流密度下,得到器件电压为3.62V,亮度为4622cd/cm^2,色坐标(X,Y)为(0.33,0.6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色绿光 发射OLED微型显示器 发光层 光电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镱银阴极对顶发射白光OLED器件光电性能的影响研究
5
作者 杨启鸣 高思博 +7 位作者 王灿 段良飞 钱福丽 段谦 张杰 王光华 鲁朝宇 段瑜 《红外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207-1211,共5页
研制了以镱银合金为透明阴极的顶发射白光OLED器件。采用ITO/NPB:LiQ(5%)(10 nm)/TCTA(20 nm)/FIrpic+3.5%Ir(ppy)_(3)+0.5%Ir(MDQ)_(2)(acac)(25 nm)/TPBI(10 nm)/LiF(5 nm)/Yb:Ag(X%)(X nm)器件结构,在相同镱银比例下,蒸镀不同厚度的... 研制了以镱银合金为透明阴极的顶发射白光OLED器件。采用ITO/NPB:LiQ(5%)(10 nm)/TCTA(20 nm)/FIrpic+3.5%Ir(ppy)_(3)+0.5%Ir(MDQ)_(2)(acac)(25 nm)/TPBI(10 nm)/LiF(5 nm)/Yb:Ag(X%)(X nm)器件结构,在相同镱银比例下,蒸镀不同厚度的镱银合金阴极制备了新型顶发射白光OLED器件,获得了优化的镱银合金厚度为12 nm;固定镱银阴极厚度,蒸镀不同比例的镱银合金阴极制备了新型顶发射白光OLED器件,探究不同比例的镱银合金对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影响。结果表明,当镱银电极的掺杂比例为10:1时,器件的性能最佳,在20 mA/cm^(2)电流密度下,器件的驱动电压为2.3 V,亮度为1406 cd/m^(2),色坐标为(0.3407,0.392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Yb:Ag合金 阴极 发射白光OLED微型显示器 光电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