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椎板开门角度对颈椎单开门微型钛板固定成形术患者术后轴性症状的影响 被引量:13
1
作者 冯彦斌 郭召 +1 位作者 安纪龙 高文山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8期2407-2412,共6页
目的研究颈椎单开门微型钛板固定成形术不同椎板开门角度对术后轴性症状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7月至2019年7月行颈椎后路单开门微型钛板固定成形术的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患者107例,其中男68例,女39例;术后1周在CT图像上测量椎板... 目的研究颈椎单开门微型钛板固定成形术不同椎板开门角度对术后轴性症状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7月至2019年7月行颈椎后路单开门微型钛板固定成形术的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患者107例,其中男68例,女39例;术后1周在CT图像上测量椎板开门角度,将患者分为A组(<30°,33例);B组(30°~45°,43例);C组(>45°,31例)。通过VAS评分评价患者术后轴性疼痛程度,使用JOA评分评估神经恢复情况。结果术后随访中,不同时间段C组患者的VAS评分均显著高于其余两组(P<0.05);三组患者JOA改善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三组患者神经功能均较术前有着明显改善(P<0.05);术后共有4例(3.7%)出现C5神经根麻痹,各组间C5神经根麻痹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病程、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C2-C7 Cobb角及颈椎活动度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后路单开门椎管成形术可获得良好的脊髓减压以及神经功能的改善,但会使颈椎活动度及曲度造成明显的丢失。术后颈部轴性疼痛的程度会随着开门角度过大而变得更为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型颈椎病 颈椎单开门微型钛板固定成形术 开门角度 轴性症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型钛板内固定在颌骨骨折中的应用 被引量:3
2
作者 冯航 朱李军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5年第22期2532-2532,共1页
关键词 微型固定 颌骨骨折 广东省人民医院 牙弓夹固定 治疗方法 颌面部骨折 固定方法 现代社会 意外损伤 颌间结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入式钛钉颌间牵引联合微型钛板内固定在颌骨骨折治疗中的作用 被引量:5
3
作者 叶珊珊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4年第6期109-111,共3页
目的研究植入式钛钉颌间牵引联合微型钛板内固定对于颌骨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将本院2012年11月至2013年11月收治的136例颌骨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颌间牵引术-牙弓夹板治疗;观察组患者采... 目的研究植入式钛钉颌间牵引联合微型钛板内固定对于颌骨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将本院2012年11月至2013年11月收治的136例颌骨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颌间牵引术-牙弓夹板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植入式钛钉颌间牵引联合微型钛板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情况。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手术时间近似,无明显差异(P>0.05),但观察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为(1.98±0.76)个月,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3.62±1.25)个月],差异具有极其显著性(P<0.01);两组患者治疗前咀嚼功能、开口功能及颌面部情况无明显差异(P>0.05),手术后两组患者上述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变,观察组各项功能的改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极其显著性(P<0.01);观察组患者术后优良率为92.65%;对照组患者术后优良率为80.88%,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植入式钛钉颌间牵引联合微型钛板内固定对于颌骨骨折的疗效好,治愈率高,与传统手术方式相比,患者的咀嚼功能、开口功能恢复快,颌面部对称,无畸形,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颌骨骨折 植入式钉颌间牵引 微型固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型钛板内固定自体髂骨治疗下颌骨成釉细胞瘤15例
4
作者 韩茂强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6年第3期266-266,共1页
关键词 下颌骨成釉细胞瘤 微型固定 骨治疗 自体 牙源性肿瘤 髂骨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椎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不同椎板固定方法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44
5
作者 李玉伟 王海蛟 +1 位作者 严晓云 王玉记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973-978,共6页
目的:分析颈椎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不同椎板固定方法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方法:2007年1月~2011年1月采用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并获得随访的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92例,均采用颈椎后路C3~C7单开门椎管扩... 目的:分析颈椎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不同椎板固定方法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方法:2007年1月~2011年1月采用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并获得随访的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92例,均采用颈椎后路C3~C7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根据椎板固定方式分为两组:A组,采用丝线悬吊椎板,49例,男37例,女12例,年龄58.0±13.6岁,病程11.3 ±6.7个月;术前JOA评分8.23±1.21分,颈椎曲度18.2°±6.4°,VAS评分4.46±1.64分.B组采用微型钛板固定椎板,43例,男32例,女11例,年龄56.6±14.7岁,病程10.9±8.5个月,术前JOA评分8.12±1.56分,颈椎曲度17.9°±8.3°,VAS评分为4.65±1.12分.记录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随访两组患者神经功能改善情况、颈椎曲度及轴性症状等,并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无显著性差异(P>0.05).A组7例、B组8例出现肩部放射痛,给予脱水剂、物理治疗等治疗1周后消失,两组均未出现C5神经根麻痹.随访24~47个月,平均38个月,术后12个月随访时两组神经功能均明显改善,A组JOA评分为14.57±2.95分、改善率为72.29%,B组JOA评分为14.31±2.86分、改善率为69.48%,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12个月A组颈椎曲度为15.9°±5.7°,B组为18.1°±7.9°,差异有显著性(P<0.05).术后3个月时A组VAS评分为2.12±1.92分,B组为1.82±0.64,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12个月时A组VAS评分为1.32±0.88分,B组为0.79±0.53,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随访期间两组均无再关门发生,B组无钛板、螺钉松动移位.结论:颈椎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采用丝线悬吊与微型钛板固定椎板均能有效维持椎管的扩大状态,取得较好临床疗效,但微型钛板可减轻术后远期颈部疼痛不适症状,并有利于颈椎曲度的维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型颈椎病 椎管扩大成形术 微型钛板固定 丝线悬吊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坚固内固定与坚固内固定加颌间牵引治疗陈旧性下颌骨骨折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14
6
作者 张善珏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08年第1期114-115,共2页
关键词 微型坚固内固定 下颌骨骨折 牵引治疗 陈旧性 颌间 牵引技术 治疗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颌升支骨折的微创化治疗
7
作者 程瑞修 何玉宏 +1 位作者 王润求 黄良平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04年第1期72-73,共2页
目的 :探讨下颌升支骨折内固定如何减小创伤。方法 :微创化治疗 4 3例下颌升支骨折。口内外小切口 ,建立骨膜下隧道 ,不做软组织的广泛剥离 ,微型钛板骨外侧皮层内固定。结果 :所有病例均获随访 ,时间 3~ 12个月 ,平均 5 .6个月骨性愈... 目的 :探讨下颌升支骨折内固定如何减小创伤。方法 :微创化治疗 4 3例下颌升支骨折。口内外小切口 ,建立骨膜下隧道 ,不做软组织的广泛剥离 ,微型钛板骨外侧皮层内固定。结果 :所有病例均获随访 ,时间 3~ 12个月 ,平均 5 .6个月骨性愈合 ,咬合关系恢复良好 ,无骨不连、面神经损伤。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升支骨折 微创化治疗 微型骨外侧皮层内固定 面神经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种方法治疗下颌骨骨折的比较
8
作者 唐丽宇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2年第5期390-391,共2页
目的 探讨单颌固定、颌间牵引固定、微型钛板坚固内固定 3种方法治疗下颌骨骨折的疗效。方法  10 7例病例中 ,给予单颌固定 11例、颌间牵引固定 74例、微型钛板坚固内固定 2 2例。结果 单颌固定成功率 6 3 6 4 % (7/ 11)、颌间牵引... 目的 探讨单颌固定、颌间牵引固定、微型钛板坚固内固定 3种方法治疗下颌骨骨折的疗效。方法  10 7例病例中 ,给予单颌固定 11例、颌间牵引固定 74例、微型钛板坚固内固定 2 2例。结果 单颌固定成功率 6 3 6 4 % (7/ 11)、颌间牵引固定成功率 71 6 2 % (5 3/ 74 )、微型钛板坚固内固定成功率 95 4 5 % (2 1/ 2 2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骨骨折 单颌固定 颌间牵引固定 微型坚固内固定 对比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