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微型营养评价法的研究及应用现状 被引量:6
1
作者 秦海娇 莫福琴 王金仙 《护理学杂志》 2012年第14期91-94,共4页
为了确定有效、快捷的营养风险筛查工具,分析比较传统微型营养评价法、微型营养评价精法、新版微型营养评价法、修订版微型营养评价精法4种营养评价方法及应用现状。提出新版微型营养评价法在测量营养状况良好的患者时比传统的微型营养... 为了确定有效、快捷的营养风险筛查工具,分析比较传统微型营养评价法、微型营养评价精法、新版微型营养评价法、修订版微型营养评价精法4种营养评价方法及应用现状。提出新版微型营养评价法在测量营养状况良好的患者时比传统的微型营养评价法更快捷;修订版微型营养评价精法比微型营养评价精法测量更方便,营养状况分级标准更严谨,但是否适用于国内老年患者仍需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型营养评价法 新版微型营养评价法 修订版微型营养评价 应用 综述文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观全面评价法与微型营养评价法在食管癌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8
2
作者 薛志芳 刘力婕 +1 位作者 武雪亮 袁美锦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6年第34期162-165,共4页
目的研究主观全面评价法(SGA)和微型营养评价法(MNA)在食管癌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2月-2015年12月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胸外科收治的60例食管癌患者,分别应用SGA和MNA进行营养评估,并分析其与单项营养评价指标... 目的研究主观全面评价法(SGA)和微型营养评价法(MNA)在食管癌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2月-2015年12月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胸外科收治的60例食管癌患者,分别应用SGA和MNA进行营养评估,并分析其与单项营养评价指标的关系,从而筛选出适合食管癌患者的最佳营养评价方法。结果SGA评价显示,食管癌患者的营养不良发生率为30.00%(18/60),MNA评价提示,食管癌患者发生营养小良的概率为45.00%(27/60),一致性检验结果显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8.51,P=0.01)。依据SGA评定分级,营养良好和轻-重度营养不良的体重指数(BMI)、肱三头肌皮褶厚度(TSF)、上臂肌围(AMC)、视黄醛结合蛋白(RBP)、前清蛋白(PAB)、清蛋白(ALB)、血红蛋白(H1))、氮平衡(NB)等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淋巴细胞计数(TL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依据MNA评定分级,营养良好和轻-重度营养不良的BMI、AMC、RBP、Hb、TLC、NB等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TSF、PAB和ALB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GA和MNA在食管癌患者营养状况评估方面均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但与传统单项营养评价指标的关系方面,SGA更优于MN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主观全面评价 微型营养评价法 营养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营养评价方法在老年糖尿病肾病患者中的应用及比较 被引量:4
3
作者 孔建华 张洁 +1 位作者 崔云婧 滑莹莹 《临床荟萃》 CAS 2017年第4期301-304,共4页
目的应用营养风险筛查2002(Nutritional Risk Screening 2002,NRS2002)及微型营养评价法(Mini Nutritional Assessment,MNA)对老年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住院患者进行营养评价,寻找适合该人群的营养筛查方法,早期发现存... 目的应用营养风险筛查2002(Nutritional Risk Screening 2002,NRS2002)及微型营养评价法(Mini Nutritional Assessment,MNA)对老年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住院患者进行营养评价,寻找适合该人群的营养筛查方法,早期发现存在营养风险的患者、及时给予指导及干预。方法对210例老年DN住院患者采用NRS2002及MNA进行营养筛查,同时测定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上臂肌围(arm muscle circumference,AMC)、小腿围(calf circumference,CC)等人体测量学指标和总蛋白(total protein,TP)、白蛋白(albumin,ALB)、前白蛋白(prealbumin,PA)等实验室指标,评估营养不良发生率,用Kappa值比较NRS2002、MNA两种营养评价方法的评定效果,同时与传统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210例老年DN患者中,不同营养评价方法得出营养不良的发生率结果不同(17.1%~40.5%),NRS2002为37.1%,MNA为40.5%,人体测量指标评价法17.1%,实验室检查指标评价方法20.5%,MNA、NRS2002评分与TP、ALB、PA、BMI、AMC、CC具有相关性。NRS2002营养风险筛查与MNA一致性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Kappa=0.612,P<0.01)。结论相比传统的营养评价指标,综合性营养评价方法 NRS2002和MNA的结果更为全面、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营养不良 营养风险筛查 微型营养评价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营养筛查方法在神经内科老年住院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4
作者 毕研霞 洪忠新 +3 位作者 张立红 李伟 顾中一 葛智文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17年第3期76-80,共5页
目的:用营养风险筛查2002和微型营养评价精法评价神经内科老年住院患者的营养状况,分析不同因素对其营养状况的影响,比较2种营养筛查方法的适用性和结果,为临床营养筛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择2014年5月—2015年4月入住北京友谊医院神... 目的:用营养风险筛查2002和微型营养评价精法评价神经内科老年住院患者的营养状况,分析不同因素对其营养状况的影响,比较2种营养筛查方法的适用性和结果,为临床营养筛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择2014年5月—2015年4月入住北京友谊医院神经内科的年龄≥65岁、住院时间≥24h的180例老年患者,由经过培训的营养师对神经内科的老年住院患者用营养风险筛查2002(NRS2002)和微型营养评价精法(MNASF)2种筛查方法进行营养风险评估,观察其评估营养状况的可行性。结果:180例老年患者中低体重、超重和肥胖发生率分别为6.1%、23.3%和16.7%,体重指数正常者占53.9%。采用NRS2002对患者进行营养风险评定,有营养风险者共计75例(41.7%),其中男性患者61例占42.7%、女性患者14例占37.8%;高年龄组患者有营养风险的比例较高(59.4%)。采用MNA-SF进行营养风险筛查,营养不良风险的发生率为58.3%、营养不良的发生率为17.3%,随着年龄的增长,营养不良的发生率增加(P<0.05)。105例NRS<3分的患者,再按照MNA-SF进行评价,有营养不良风险的65例(61.9%)、营养不良者6例(5.7%);NRS≥3分者75例,再按照MNA-SF进行评价,有营养不良风险的共40例(53.3%)、营养不良者25例(33.3%),2种方法的筛查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NA-SF的营养风险检出率更高。结论:MNA-SF的适用性更好,老年患者存在较高的营养不良风险发生率,营养技师应加强对患者进行营养宣教,配合临床医生积极进行营养干预和营养治疗,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营养风险筛查2002 微型营养评价 老年 营养风险 营养不良 营养不良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筛查工具对老年肿瘤患者营养筛查的比较 被引量:9
5
作者 张晓峰 苏宁 +2 位作者 贾若苹 李玲玲 李凤蕾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14年第12期69-72,共4页
目的:探讨在老年肿瘤患者中合理选择营养风险筛查工具,以便及时实施营养干预,改善由于营养因素所导致的不良临床结局。方法:对130例老年肿瘤患者应用微型营养评价精法(MNA-SF)和患者主观全面评价法(PG-SGA)进行营养筛查,以白蛋白和前白... 目的:探讨在老年肿瘤患者中合理选择营养风险筛查工具,以便及时实施营养干预,改善由于营养因素所导致的不良临床结局。方法:对130例老年肿瘤患者应用微型营养评价精法(MNA-SF)和患者主观全面评价法(PG-SGA)进行营养筛查,以白蛋白和前白蛋白为标准评定上述工具的灵敏度、特异度。结果:以白蛋白为参考标准,MNA-SF、PG-SGA的灵敏度分别为55.7%、68.3%,特异度分别为45.1%、89.7%。以前白蛋白为参考标准,MNA-SF、PG-SG的灵敏度分别为67.1%、75.2%,特异度分别为51.0%、93.1%。结论:PG-SGA考虑到多个影响营养的复杂问题,使评价结果更接近于肿瘤患者的实际营养状况。较之MNA-SF,PG-SGA更适用于老年肿瘤患者,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恶性肿瘤 患者主观全面评价 微型营养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