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同指微型皮瓣瓦合修复手指末节脱套伤
1
作者 吴柯 强力 +2 位作者 沈泳 顾黎明 芮永军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2期4241-4241,共1页
2008年10月至2010年5月,我科应用同指指动脉岛状皮瓣和指固有动脉背侧支筋膜皮瓣瓦合修复手指末节脱套伤.临床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手指末节脱套伤 微型皮瓣 修复 指动脉岛状 指固有动脉 临床效果 筋膜 背侧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感觉神经尺动脉远端穿支微型皮瓣修复全指腹缺损 被引量:2
2
作者 吴建龙 谢庆平 +1 位作者 唐林峰 巨积辉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565-568,共4页
目的介绍采用吻接感觉神经的尺动脉远端穿支微型皮瓣游离移植修复指腹软组织缺损的手术效果。方法 2006年4月至2012年2月,切取带感觉神经的尺动脉远端穿支微型皮瓣修复指腹软组织缺损32例34指,皮瓣切取面积1.5 cm×2.0 cm-3.0 cm... 目的介绍采用吻接感觉神经的尺动脉远端穿支微型皮瓣游离移植修复指腹软组织缺损的手术效果。方法 2006年4月至2012年2月,切取带感觉神经的尺动脉远端穿支微型皮瓣修复指腹软组织缺损32例34指,皮瓣切取面积1.5 cm×2.0 cm-3.0 cm×4.5 cm。结果术后1例皮瓣远端部分坏死,经换药后结痂愈合,其余31例33指皮瓣全部成活。除5例供区植皮存活外,其余供区创面均直接缝合,愈合良好,无明显瘢痕挛缩。随访时间12-36个月(平均16个月),修复手指外形、功能均恢复满意。按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手部功能评定标准评定:优26例,良5例,可1例;优良率为96.8%。皮瓣两点分辨觉为6-12 mm。结论前臂远端尺侧穿支血管解剖较恒定,供区隐蔽,修复后皮瓣质地色泽接近受区,指体外形恢复良好,皮瓣感觉恢复明显。吻接感觉神经的尺动脉远端穿支微型皮瓣是修复手指指腹缺损创面的较佳术式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穿支 微型皮瓣 感觉神经 指损伤 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微型穿支皮瓣修复手指皮肤缺损患者的护理 被引量:5
3
作者 王爱兰 王谦军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12年第16期62-63,共2页
目的探讨微型穿支皮瓣修复手指皮肤缺损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并总结2008年2月至2011年8月,解放军第89医院全军创伤骨科研究所采用4种微型穿支皮瓣游离移植修复16例手指皮肤缺损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16例患者的移植皮瓣全... 目的探讨微型穿支皮瓣修复手指皮肤缺损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并总结2008年2月至2011年8月,解放军第89医院全军创伤骨科研究所采用4种微型穿支皮瓣游离移植修复16例手指皮肤缺损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16例患者的移植皮瓣全部成活,受区与供区的功能、外观均良好。结论在肢体部位以穿支或轴型血管为蒂设计微型穿支皮瓣,游离移植修复手指小创面,患者痛苦小、损伤小,创面能获得满意覆盖,且较为美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型穿支 手指创伤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指侧方皮瓣和静脉皮瓣解剖及在皮肤缺损型断指再植修复的应用 被引量:11
4
作者 胡洪涌 赵小伟 +3 位作者 王威 刘国龙 赵一强 徐达传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466-469,共4页
目的:研究指侧方岛状皮瓣和微型静脉皮瓣在皮肤缺损型断指再植修复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在应用解剖研究基础上,按掌侧、背侧及环状缺损3种类型选取皮肤缺损型断指病例12例13指,分别设计指侧方岛状皮瓣、前臂微型游离静脉皮瓣及前2种皮瓣... 目的:研究指侧方岛状皮瓣和微型静脉皮瓣在皮肤缺损型断指再植修复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在应用解剖研究基础上,按掌侧、背侧及环状缺损3种类型选取皮肤缺损型断指病例12例13指,分别设计指侧方岛状皮瓣、前臂微型游离静脉皮瓣及前2种皮瓣之联合皮瓣3种术式进行再植修复。结果:13指及皮瓣均成活,患指长度无明显缩短,外观良好,移植皮瓣质地良好。结论:指侧方岛状皮瓣和微型静脉皮瓣可扩大应用于各种类型的皮肤缺损型断指的再植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指侧方岛状 微型静脉 肤缺损 断指 再植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持续灌流模式耳内镜下微瓣外植法鼓膜成形术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6
5
作者 廖华 杨希林 +3 位作者 王文静 汪雷 徐勇 任杰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329-332,共4页
目的评价耳内镜持续灌流模式下微瓣外植法鼓膜成形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将75例(79耳)行鼓膜成形术的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按外耳道皮瓣制作方式不同分为微型皮瓣组(43例,45耳)和常规皮瓣组(32例,34耳)。两组均采用持续灌... 目的评价耳内镜持续灌流模式下微瓣外植法鼓膜成形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将75例(79耳)行鼓膜成形术的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按外耳道皮瓣制作方式不同分为微型皮瓣组(43例,45耳)和常规皮瓣组(32例,34耳)。两组均采用持续灌流模式耳内镜手术(continuous irrigating mode of ear endoscopic surgery,CIM-EES),以耳屏软骨-软骨膜复合物为鼓膜修复材料,外植法完成鼓膜成形术,术后随访6~12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及术后疗效。结果两组患者鼓膜均一期修复成功,手术成功率为100%。微型皮瓣组和常规皮瓣组平均手术时间分别为19.6±6.5和39.1±9.9 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两组患者术前0.5~4 kHz平均听阈分别为40.16±10.79和41.58±9.23 dB HL,气骨导差分别为21.86±5.44和23.02±6.15 dB;术后6个月平均听阈分别为25.56±11.21和26.47±10.59 dB HL,气骨差分别为7.33±2.79和8.09±5.73 dB,均较术前显著改善(P<0.001),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持续灌流模式耳内镜下微瓣外植法鼓膜成形术的手术成功率极高,临床疗效好,微型皮瓣通过缩小剥离皮瓣的体积和范围可显著缩短手术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型皮瓣 持续灌流模式 鼓膜成形术 外植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