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2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微/纳米加工技术的微型电化学免疫传感器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许媛媛 边超 +1 位作者 陈绍凤 夏善红 《传感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05B期2149-2152,共4页
生物传感器的研制越来越趋向于微型化、集成化、智能化以及无创伤的方向发展.研制基于微/纳米加工技术的电化学免疫传感器顺应了这一趋势,利用微电子机械系统(MEMS)技术在硅基芯片上制备微型三电极系统和SU-8微型池,并采用自组装单层膜... 生物传感器的研制越来越趋向于微型化、集成化、智能化以及无创伤的方向发展.研制基于微/纳米加工技术的电化学免疫传感器顺应了这一趋势,利用微电子机械系统(MEMS)技术在硅基芯片上制备微型三电极系统和SU-8微型池,并采用自组装单层膜和纳米金修饰微型电极表面用于抗体的固定化,研制出新型的电化学免疫传感器.研究表明,这种微型电化学免疫传感器易于实现批量生产,便于集成,检测过程只需要少量的样品,大大降低有毒试剂的消耗,减少环境污染,同时具有分析成本低,响应时间快,检测下限低和适用于现场快速检测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纳米加工技术 微型电化学免疫传感器 微电子机械系统(MEMS) 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纳米粒子/氧化石墨烯复合膜电化学免疫传感器的构建及其对鲜肉中马波沙星的检测 被引量:1
2
作者 陈秀金 王雪晴 +5 位作者 李兆周 王耀 张敏 牛华伟 刘恒言 安彪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0期279-285,共7页
该文构建了一种金纳米粒子/氧化石墨烯复合膜修饰玻碳电极的电化学免疫传感器,用于鲜肉中马波沙星残留的检测。用电沉积法在电极表面合成金纳米粒子/氧化石墨烯复合膜,然后通过电化学法还原复合膜中的氧化石墨烯,固载抗体。采用循环伏... 该文构建了一种金纳米粒子/氧化石墨烯复合膜修饰玻碳电极的电化学免疫传感器,用于鲜肉中马波沙星残留的检测。用电沉积法在电极表面合成金纳米粒子/氧化石墨烯复合膜,然后通过电化学法还原复合膜中的氧化石墨烯,固载抗体。采用循环伏安法对电极的修饰过程进行表征。用差分脉冲伏安法优化传感器的电化学检测条件。在最优条件下,对马波沙星进行定量检测。响应峰值电流变化量与马波沙星在0.5~400 ng/mL浓度范围内呈线性关系,检测限为0.05 ng/mL。传感器对猪肉、鸡肉和牛肉样品的检测限分别为0.09、0.10、0.09μg/kg,添加回收率为82.81%~101.99%,检测结果与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基本一致。结果表明,所建立的电化学免疫传感器可用于实际样品中马波沙星残留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波沙星 金纳米粒子 氧化石墨烯 电化学免疫传感器 鲜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B-MWCNTs-GNPs修饰的电化学免疫传感器检测流产布鲁氏菌 被引量:1
3
作者 迟宇 曹宇 +5 位作者 程浩 曹静文 敖建玥 李海波 马雷 刘明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7期1969-1975,共7页
目的构建一种高性能的电化学免疫传感器用于检测流产布鲁氏菌。方法制备普鲁士蓝(prussian blue,PB)-多壁碳纳米管(multi walled carbon nanotubes,MWCNTs)-纳米金粒子(gold nanoparticles,GNPs)纳米复合物,以流产布鲁氏菌作为待测样本... 目的构建一种高性能的电化学免疫传感器用于检测流产布鲁氏菌。方法制备普鲁士蓝(prussian blue,PB)-多壁碳纳米管(multi walled carbon nanotubes,MWCNTs)-纳米金粒子(gold nanoparticles,GNPs)纳米复合物,以流产布鲁氏菌作为待测样本,选择合适的抗体构建电化学免疫传感器,通过对传感器构建关键因素的考察确定最优条件,最后对传感器进行性能评价。结果明确传感器最优构建条件为:MWCNTs-PB混合比例为1∶5,材料干燥温度为37℃,缓冲体系最佳pH=7.5,抗体孵育时间为1 h,样本孵育时间为30 min;流产布鲁氏菌在10~1×10^(5) CFU/m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传感器抗干扰能力、检测重复性与稳定性好,准确度高。结论基于PB-MWCNTs-GNPs纳米材料所修饰的用于检测流产布鲁氏菌的电化学免疫传感器构建简便,性能良好,可为布鲁氏病的临床早期诊断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化学免疫传感器 PB-MWCNTs-GNPs 流产布鲁氏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化学发光免疫传感器及其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2
4
作者 张明昊 李利 +3 位作者 高梦祥 刘华 王金斌 曾海娟 《上海农业学报》 2024年第4期117-126,共10页
近年来,多种新型的食品安全检测技术逐渐发展起来。其中,电化学发光免疫传感器凭借其简单、快捷、检出限低、特异性强等特点,被应用于检测转基因作物蛋白、抗生素、违规添加剂、生物毒素等多个领域。本文对电化学免疫传感器的发光体系... 近年来,多种新型的食品安全检测技术逐渐发展起来。其中,电化学发光免疫传感器凭借其简单、快捷、检出限低、特异性强等特点,被应用于检测转基因作物蛋白、抗生素、违规添加剂、生物毒素等多个领域。本文对电化学免疫传感器的发光体系、构建模式及其近几年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化学发光免疫传感器 食品安全 检测 纳米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复合材料修饰的电化学免疫传感器检测血清中肺癌标志物CYFRA21-1 被引量:2
5
作者 史峰峰 蒋裕婷 +2 位作者 龚国傲 覃江阳 梅勇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95-501,共7页
构建基于纳米复合材料修饰的电化学免疫传感器,用以检测肺癌标志物细胞角蛋白19片段抗原21-1(CYFRA21-1)。选用有序介孔碳CMK-3与羧基化多壁碳纳米管(CMWCNTs)结合,提升电子传递速率,实现电化学信号放大,联合金纳米粒子(AuNPs)修饰玻碳... 构建基于纳米复合材料修饰的电化学免疫传感器,用以检测肺癌标志物细胞角蛋白19片段抗原21-1(CYFRA21-1)。选用有序介孔碳CMK-3与羧基化多壁碳纳米管(CMWCNTs)结合,提升电子传递速率,实现电化学信号放大,联合金纳米粒子(AuNPs)修饰玻碳电极制得电化学免疫传感器。AuNPs与CMK-3@CMWCNTs均匀复合,并可通过Au-S键与CYFRA21-1抗体结合,为抗体提供大量的生物结合位点,提高了该传感器的灵敏度,进而通过抗原-抗体特异性反应实现对血清中CYFRA21-1的检测。扫描电子显微镜表征显示,AuNPs颗粒嵌入CMK-3@CMWCNTs的表面和空隙中,循环伏安法(CV)曲线的变化趋势表明电化学免疫传感器灵敏有效。采用构建的电化学免疫传感器对血清中CYFRA21-1进行检测,线性范围为0.5~1×10~4 ng·L^(-1),检出限(3S/N)为0.2 ng·L^(-1),血清样品中CYFRA21-1的加标回收率为91.4%~102%,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6)均小于7.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化学免疫传感器 细胞角蛋白19片段抗原21-1(CYFRA21-1) 金纳米粒子 有序介孔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层电化学结构的微型安培免疫传感器 被引量:1
6
作者 边超 许媛媛 +2 位作者 孙红光 陈绍凤 夏善红 《仪表技术与传感器》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3,共3页
文中利用MEMS工艺在硅基底上制备铂微电极芯片,并采用双层电化学结构进行抗体的固定,用于人免疫球蛋白IgG的安培酶免疫检测.第一层为聚吡咯过渡层,第二层为抗体与聚邻苯二胺的共聚层.该传感器工作电压-0.3 V,检测下限5 ng/mL,线性范围5... 文中利用MEMS工艺在硅基底上制备铂微电极芯片,并采用双层电化学结构进行抗体的固定,用于人免疫球蛋白IgG的安培酶免疫检测.第一层为聚吡咯过渡层,第二层为抗体与聚邻苯二胺的共聚层.该传感器工作电压-0.3 V,检测下限5 ng/mL,线性范围5~355 ng/mL,响应时间3~5 min,具有制备简便、响应快、下限低、试剂用量少、微型化、便于集成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培酶免疫传感器 电化学聚合 聚吡咯 聚邻苯二胺 IG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菜素内酯原位检测电化学免疫传感器
7
作者 卫倩 高原源 李爱学 《智慧农业(中英文)》 CSCD 2024年第1期76-88,共13页
[目的/意义]植物激素的调控对于作物生长至关重要。油菜素内酯作为一种重要的植物内源激素,在作物的生长发育、产量提高以及抗逆性增强等方面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传统的油菜素内酯检测方法不仅繁琐耗时,而且难以实现原位、快速检测... [目的/意义]植物激素的调控对于作物生长至关重要。油菜素内酯作为一种重要的植物内源激素,在作物的生长发育、产量提高以及抗逆性增强等方面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传统的油菜素内酯检测方法不仅繁琐耗时,而且难以实现原位、快速检测。为了突破这一技术瓶颈,本研究提出了一种利用丝网印刷(Screen-printed electrode,SPE)电极构建的电化学免疫传感器,旨在实现对油菜素内酯的快速、准确检测。[方法]首先利用电化学工作站电沉积金纳米颗粒(AuNPs)将其固定在SPE电极表面,然后在电极上滴加氯化铜纳米线(CuCl2NWs),氯化铜纳米线不仅可以提高电极的导电性,其中Cu2+还可以作为传感器的氧化还原探针。最后选择Mxene和聚多巴胺纳米复合材料(Mxene@PDA)作为SPE电极的修饰材料,因为Mxene具有表面积大和导电性好的优点,可以进一步放大Cu2+的信号。但Mxene在空气中很容易被氧化而不稳定。聚多巴胺(Polydopamine,PDA)含有大量的邻苯二酚和氨基等基团,通过多巴胺自聚合后包覆在Mxene的表面,切断氧渗透的路径,使Mxene难以被氧化。Mxene@PDA还可以作为偶联剂在电极表面固定更多的抗体,提高整体的生物相容性。[结果和讨论]传感器具有较宽的线性检测范围:0.1μg/ml^(1) mg/ml,检出限低至0.015 pg/ml (S/N=3)。此外,通过SPE电极对小麦内源的油菜素内酯含量进行离体检测和后续的加标实验,计算出其回收率为98.13%-104.74%。在验证该传感器准确性的同时,也展示了其优越的稳定和灵敏性。与其他油菜素内酯的检测方法相比,本研究中开发的免疫传感器有更加出色的分析性能。除此之外,在对小麦叶片的油菜素内酯的原位检测中,传感器也表现出了极佳的实际应用潜力。[结论]本研究首次研制了用于原位检测油菜素内酯的电化学免疫传感器,不仅为原位检测植物叶片中的油菜素内酯提供了良好的电化学平台,同时在精准农业中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素内酯 原位检测 电化学 金纳米颗粒 免疫传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自组装技术修饰电极的电化学微型免疫传感器
8
作者 许媛媛 边超 +1 位作者 陈绍凤 夏善红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z1期74-76,共3页
采用微机电系统(MEMS)技术制备出电化学微型电极芯片,并运用自组装技术修饰微型电极表面用于抗体的固定化,研制出新型的电化学微型免疫微传感器.采用MEMS技术,在硅片上制备了分别以Au、Pt、Pt为电极材料的工作电极、对电极以及准参比电... 采用微机电系统(MEMS)技术制备出电化学微型电极芯片,并运用自组装技术修饰微型电极表面用于抗体的固定化,研制出新型的电化学微型免疫微传感器.采用MEMS技术,在硅片上制备了分别以Au、Pt、Pt为电极材料的工作电极、对电极以及准参比电极的微型三电极系统.采用自组装技术,以"Au-巯基乙胺-A蛋白"作为抗体的定向固定程序.与在平面裸电极Au表面上固定生物分子的传统方法相比,基于自组装技术的巯基乙胺修饰工作电极Au表面具有更高的生物亲和性,并且能够提高A蛋白在Au表面的固定量,从而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抗体的结合能力.研究表明,这种电化学微型免疫传感器具有检测灵敏度较高、响应快、试剂用量少、与集成电路工艺相兼容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EMS 自组装技术 电化学 微型免疫传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化学免疫传感器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9
作者 王延新 谢书宇 +5 位作者 陈冬梅 王玉莲 潘源虎 彭大鹏 陶燕飞 袁宗辉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334-1342,共9页
电化学免疫传感器将传统免疫技术与现代电化学分析技术结合在一起,成为如今的一大研究热点。该传感器表现出免疫测定的高选择性和电化学分析高灵敏度的特征,此外还具有其他优点,如体积小、便捷、成本低、制备简单、实时在线检测等,并在... 电化学免疫传感器将传统免疫技术与现代电化学分析技术结合在一起,成为如今的一大研究热点。该传感器表现出免疫测定的高选择性和电化学分析高灵敏度的特征,此外还具有其他优点,如体积小、便捷、成本低、制备简单、实时在线检测等,并在环境监测、医疗临床试验和食品分析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本文依次对碳纳米材料和近几年新研发的电化学免疫传感器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研究应用现状进行了简单介绍,旨在通过对电化学免疫传感器的总结分析以展望其未来在食品安全快速检测领域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化学免疫传感器 碳纳米材料 食品安全 食品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化学发光免疫传感器检测甲磺隆的研究 被引量:8
10
作者 邢婉丽 晁福寰 +1 位作者 蒋中华 马立人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873-875,共3页
An electrochemiluminescence(ECL) biosensor based on solid phase antigen competitive immunoreactions was constructed to determine methsulfuron methyl using Ru(bpy) 2+ 3 as labeling reagent. The coating hapten was bound... An electrochemiluminescence(ECL) biosensor based on solid phase antigen competitive immunoreactions was constructed to determine methsulfuron methyl using Ru(bpy) 2+ 3 as labeling reagent. The coating hapten was bound to the surface of microparticles through avitin biotin reaction. An electrochemical flow cell containing working electrodes and counter electrodes for initiation of the ECL reaction was constructed.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detection limit for methsulfuron methyl was 0.1 ng/mL. [WT5HZ]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化学发光 免疫传感器 甲磺隆 除草剂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层类脂膜电化学免疫传感器的研究及应用进展 被引量:6
11
作者 李荫 梁汝萍 +3 位作者 邱建丁 谭学才 邹小勇 蔡沛祥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108-112,共5页
详细评述了双层类脂膜(BLM)免疫传感器在电分析化学中的研究及应用进展 ,并展望了其发展前景。
关键词 双层类脂膜 电化学免疫传感器 电化学分析 生物膜 离子通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墨烯-壳聚糖复合物修饰电极构建电化学免疫传感器对1-芘丁酸的检测研究 被引量:9
12
作者 许双姐 吴根英 +2 位作者 许贺 柳建设 金利通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505-1512,共8页
采用石墨烯(GS)和壳聚糖(CS)复合膜修饰玻碳电极(GS-CS/GCE),利用1-乙基-(3-二甲基氨基丙基)碳二亚胺盐酸盐(EDC)和N-羟基丁二酰亚胺(NHS)(4∶1)活化GS-CS/GCE,共价固定多环芳烃抗体(anti-PAHs),构建灵敏度高、稳定性好的非标记电流型... 采用石墨烯(GS)和壳聚糖(CS)复合膜修饰玻碳电极(GS-CS/GCE),利用1-乙基-(3-二甲基氨基丙基)碳二亚胺盐酸盐(EDC)和N-羟基丁二酰亚胺(NHS)(4∶1)活化GS-CS/GCE,共价固定多环芳烃抗体(anti-PAHs),构建灵敏度高、稳定性好的非标记电流型免疫传感器,用于1-芘丁酸(PBA)的检测。运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GS-CS复合膜的形貌进行表征。在pH 7.0含10 mmol/L K3Fe(CN)6和0.1 mmol/L KCl的磷酸盐溶液中,通过循环伏安法和示差脉冲伏安法研究修饰电极表面的电化学性质,并考察了免疫传感器的电化学性能。研究表明,由于石墨烯和壳聚糖的协同作用,GS-CS修饰的玻碳电极在Fe(CN)64-/3-溶液中的峰电流明显增大,有利于提高免疫传感器的灵敏度。在优化实验条件下,电极表面的anti-PAHs抗体固定量显著提高,增强了电极的分子识别性能。由于anti-PAHs抗体-抗原结合物的导电性较差,免疫传感器的峰电流随着待测溶液中PBA浓度的增大而减小,PBA浓度在0.1~80μg/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0.03μg/L。该免疫传感器重现性好、特异性强,用于实际样品的测定,回收率为90%~1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化学免疫传感器 1-芘丁酸(PBA) 石墨烯 壳聚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膨胀石墨为基底的聚吡咯电化学免疫传感器 被引量:5
13
作者 陈智栋 杨艳伟 +3 位作者 赵希岳 周民 王利群 孔泳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123-1127,共5页
用恒电位法在膨胀石墨基底表面合成聚吡咯,聚吡咯上的亚氨基与戊二醛发生交联,制备成稳定的膨胀石墨/聚吡咯/戊二醛传感器界面。以此界面固定人IgG抗体,戊二醛作为交联剂,发展了一种新型的电化学免疫传感器。该传感器在IgG溶液中温育后... 用恒电位法在膨胀石墨基底表面合成聚吡咯,聚吡咯上的亚氨基与戊二醛发生交联,制备成稳定的膨胀石墨/聚吡咯/戊二醛传感器界面。以此界面固定人IgG抗体,戊二醛作为交联剂,发展了一种新型的电化学免疫传感器。该传感器在IgG溶液中温育后,其表面结合的IgG和随后加入的辣根过氧化氢酶(HRP)标IgG二抗以及传感器表面的IgG抗体可形成三元免疫复合物。该复合物上的HRP可催化H2O2还原,通过测定H2O2还原的电流信号,实现对IgG的测定。该方法的线性范围为1~50 mg.L-1,检出限(S/N=3)为3.5μg.L-1;组内的相对标准偏差(RSD)为2.4%,组间RSD为4.0%。将该传感器用于两份人体血清样品中IgG的测定,测得IgG的质量浓度分别为9.60 g.L-1和9.28 g.L-1,加标回收率均为105%。该传感器制备简单,重复性好且价格低廉,可望成为一次性电化学免疫传感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膨胀石墨 聚吡咯 电化学免疫传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纳米金电化学免疫传感器测定牛奶中的青霉素G 被引量:5
14
作者 李建龙 潘道东 +3 位作者 朱浩嘉 顾愿愿 赵紫微 朱珊珊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11-114,共4页
利用吸附法将青霉素G抗体固定于纳米金修饰的玻碳电极表面,制备用于检测青霉素G的电化学免疫传感器,建立高度灵敏的一步直接电化学免疫法.纳米金的强吸附和导电作用,提高了青霉素G抗体的固定量和电化学灵敏度.在优化条件下,该传感器的... 利用吸附法将青霉素G抗体固定于纳米金修饰的玻碳电极表面,制备用于检测青霉素G的电化学免疫传感器,建立高度灵敏的一步直接电化学免疫法.纳米金的强吸附和导电作用,提高了青霉素G抗体的固定量和电化学灵敏度.在优化条件下,该传感器的响应电流与青霉素质量浓度的对数在0.04~40.00 ng/m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88 4,检测限为2.49 ng/mL,该法成功的实现了对牛奶中青霉素G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金 青霉素 电化学免疫传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快速检测大肠杆菌O157:H7的电化学阻抗免疫生物传感器 被引量:18
15
作者 李杜娟 王剑平 +1 位作者 盖玲 应义斌 《传感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709-714,共6页
建立了一种采用电化学阻抗谱技术快速检测大肠杆菌O157∶H7的生物传感器,它是通过石英晶体金电极表面附着一层蛋白A膜来固定抗体的。该生物传感器采用了三电极系统-工作电极石英晶体金电极、Ag/AgCl/Cl-SAT参考电极和铂对电极。和以往... 建立了一种采用电化学阻抗谱技术快速检测大肠杆菌O157∶H7的生物传感器,它是通过石英晶体金电极表面附着一层蛋白A膜来固定抗体的。该生物传感器采用了三电极系统-工作电极石英晶体金电极、Ag/AgCl/Cl-SAT参考电极和铂对电极。和以往的普通金电极不同,第一次采用了石英晶体金电极。试验结果说明抗体的固定以及大肠杆菌O157∶H7与抗体的结合都增加了石英晶体金电极表面的电子传递阻抗,在[Fe(CN)6]3-/4-氧化还原对存在的情况下,用电化学阻抗谱测量该阻抗。该免疫生物传感器的检测限是103cfu/mL,石英晶体金电极的电子传递阻抗变化值和大肠杆菌O157∶H7的浓度在一定范围内呈线性关系,检测时间少于10 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安全检测 免疫生物传感器 电化学阻抗谱 石英晶体金电极 大肠杆菌O157∶H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化学纳米免疫传感器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应用展望 被引量:9
16
作者 鲁丁强 庞广昌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6-10,共5页
电化学纳米免疫传感器具有检测快速、灵敏、操作简单等优点,在医药、食品、环境及生命科学等领域显示了巨大的应用潜力。本文分析比较了电化学纳米免疫传感器与分析化学仪器检测、免疫检测、以聚合酶链式反应为基础的分子生物学测定技... 电化学纳米免疫传感器具有检测快速、灵敏、操作简单等优点,在医药、食品、环境及生命科学等领域显示了巨大的应用潜力。本文分析比较了电化学纳米免疫传感器与分析化学仪器检测、免疫检测、以聚合酶链式反应为基础的分子生物学测定技术和基于表面等离子共振、生物薄膜干涉技术的检测方法的优缺点,讨论了电化学纳米免疫传感器本身所面临的免疫结合信号放大处理和商业化应用的两个关键问题,最后,概述了纳米材料在免疫传感器中的应用及电化学纳米免疫传感器在食品检测中的应用并对其在食品检测领域的未来发展作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化学 纳米材料 免疫传感器 食品检测 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化学免疫传感器快速检测农产品中的毒死蜱 被引量:10
17
作者 蒋雪松 王维琴 +3 位作者 卢利群 郑丹丹 陈卉卉 许林云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278-283,共6页
研究了一种无标记的电化学免疫传感器,用于农产品中的毒死蜱农药残留的快速检测。将毒死蜱人工抗原作为生物识别元件固定在金电极的表面,采用间接竞争法原理,样品中的被测组分与电极上的固定化包被抗原竞争性结合溶液中的抗体。抗体抗... 研究了一种无标记的电化学免疫传感器,用于农产品中的毒死蜱农药残留的快速检测。将毒死蜱人工抗原作为生物识别元件固定在金电极的表面,采用间接竞争法原理,样品中的被测组分与电极上的固定化包被抗原竞争性结合溶液中的抗体。抗体抗原结合反应通过电化学阻抗谱和石英晶体微天平进行表征。将该免疫传感器用于检测青菜、苹果等农产品中的毒死蜱农药残留。结果表明,此免疫传感器灵敏度好、准确度高;对毒死蜱农药的检测限为0.01μg/mL,回收率大于85%,检测时间小于1 h,变异系数小于5%,传感器经过再生处理后能重复使用,经济性较好。该研究可为实现快速检测农产品中农药残留传感器的商品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传感器 农药 农产品 毒死蜱 检测 电化学阻抗谱 微天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电化学免疫传感器检测大片形吸虫抗原抗体反应的研究 被引量:6
18
作者 陈汉忠 蒋金书 李义平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339-342,共4页
应用电化学免疫传感器,以恒电位法检测了大片形吸虫的抗原抗体反应,结果表明,该传感器可应用于大片形吸虫的抗原抗体反应的检测,阳性血清与阴性血清的电流响应曲线具有明显的离散度;初步试验表明,该法的检测结果相对于ELISA检测结果,其... 应用电化学免疫传感器,以恒电位法检测了大片形吸虫的抗原抗体反应,结果表明,该传感器可应用于大片形吸虫的抗原抗体反应的检测,阳性血清与阴性血清的电流响应曲线具有明显的离散度;初步试验表明,该法的检测结果相对于ELISA检测结果,其符合率为83.3%;该法还具有操作简便、检测快速、选择性好等特点,测定一个样品用时不到1h,每测一个样品血清用量仅10μl,与羊等多种血清无交叉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片形吸虫 抗原抗体反应 电化学免疫传感器 检测 诊断 大片形吸虫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化学免疫传感器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5
19
作者 汤俊琪 庞广昌 王景川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986-990,共5页
介绍了3种电化学免疫传感器的组装、构建,着重评论了近十年来其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应用研究,并对其前景进行了展望(引用文献30篇)。
关键词 电化学免疫传感器 食品安全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肝电化学免疫传感器在血清检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2
20
作者 戴小锋 白燕 +2 位作者 刘仲明 李敏健 蔡沛祥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49-51,56,共4页
利用自组装膜技术在金电极表面形成3-巯基丙酸单分子膜,通过偶联剂将丙肝抗体与硫堇通过共价键键合在修饰电极上构建丙肝电化学免疫传感器,研究了传感器的响应特性,对阳性对照血清的检测,硫堇的峰电流有显著的下降,以硫堇的还原峰... 利用自组装膜技术在金电极表面形成3-巯基丙酸单分子膜,通过偶联剂将丙肝抗体与硫堇通过共价键键合在修饰电极上构建丙肝电化学免疫传感器,研究了传感器的响应特性,对阳性对照血清的检测,硫堇的峰电流有显著的下降,以硫堇的还原峰电流的下降百分数(k)作为检测丙肝抗原的依据。结果表明,k值与被测抗原在3.2~16μg/mL范围内成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51。将传感器应用于实际血清样品的检测,与ELISA检验结果相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肝 抗原 抗体 电化学免疫传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