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微型电动汽车动力电池充电保温系统设计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孙婷婷 方灿 +1 位作者 郑竹安 石小龙 《农业装备与车辆工程》 2024年第3期66-69,共4页
为解决微型电动汽车在低温环境下充电困难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动力电池充电保温系统。通过对加热部件-加热膜、电路以及热管理系统控制策略3方面进行设计,实现了充电保温功能和充电保温等待功能,确保充电时保持动力电池温度在适宜范围内... 为解决微型电动汽车在低温环境下充电困难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动力电池充电保温系统。通过对加热部件-加热膜、电路以及热管理系统控制策略3方面进行设计,实现了充电保温功能和充电保温等待功能,确保充电时保持动力电池温度在适宜范围内的效用。实验结果表明,该充电保温系统可有效实现温度的调节,保证充电的正常运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型电动汽车 充电保温 加热膜 电路设计 控制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型电动汽车转向管柱支撑结构耐撞性设计 被引量:3
2
作者 郑玉卿 朱西产 +2 位作者 董学勤 赵汝涛 马志雄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528-535,共8页
基于GB11557—2011的要求,为某微型电动汽车设计了一款转向管柱吸能支撑结构,它由两根中部含V型缺口的槽型薄壁梁组合而成,其塑性变形阶段的极限强度水平可由V型缺口关键参数c和夹角θ调控。仿真结果表明:人体模块碰撞力随c和θ增大呈... 基于GB11557—2011的要求,为某微型电动汽车设计了一款转向管柱吸能支撑结构,它由两根中部含V型缺口的槽型薄壁梁组合而成,其塑性变形阶段的极限强度水平可由V型缺口关键参数c和夹角θ调控。仿真结果表明:人体模块碰撞力随c和θ增大呈非线性减小。由c=24mm的数值仿真和碰撞试验结果对比可知:两者塑性变形模式一致;碰撞力曲线吻合得较好;人体模块碰撞力峰值偏差仅为6.1%。新支撑结构的强度和碰撞吸能水平在冲击试验和驾乘过程中均符合耐撞性设计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型电动汽车 转向管柱 支撑结构 槽型薄壁梁 数值仿真 冲击试验 碰撞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型电动汽车覆盖件整体一次成型技术的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李银海 章跃洪 +1 位作者 胡新华 应革 《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62-63,84,共3页
分析了冲压技术和吸塑技术的缺陷,介绍了滚塑成型的原理和优点。经过对滚塑工艺参数和滚塑过程的研究,利用四固定转臂滚塑设备,实现了微型电动汽车内、外覆盖件的整体一次成型。
关键词 滚塑 微型电动汽车 覆盖件 整体 一次成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型电动汽车平顺性仿真分析与试验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石晶 孙艳 +1 位作者 陈双 王长明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4期293-297,共5页
针对某款微型电动汽车平顺性不尽理想的情况,以实车参数为依据,应用多体系统动力学软件ADAMS建立包含人-座椅模型的微型电动汽车仿真模型。分别对实车及整车仿真模型完成相同频率及振幅的正弦激振试验,提取实车驾驶员座椅端面处及整车... 针对某款微型电动汽车平顺性不尽理想的情况,以实车参数为依据,应用多体系统动力学软件ADAMS建立包含人-座椅模型的微型电动汽车仿真模型。分别对实车及整车仿真模型完成相同频率及振幅的正弦激振试验,提取实车驾驶员座椅端面处及整车仿真模型人-座椅模型座椅端面处的时域信息进行对比分析,验证所建模型的正确性。最后,参照平顺性试验方法 GB/T 4970—2009完成整车不同车速满载工况、B级路面平顺性仿真试验,对该车行驶平顺性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证明,该微型电动汽车当车速超过50 km/h时,不具有理想的行驶平顺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型电动汽车 振动试验 仿真试验 行驶平顺性 加速度功率谱密度 加权加速度均方根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型MRAS微型电动汽车转速算法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易映萍 高玲玲 陈建帅 《控制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917-922,共6页
由于传统微型电动汽车电机进行矢量控制中存在速度传感器价格昂贵,且测量精度易受环境影响等问题,基于模型参考自适应(MRAS)的无速度传感器电机控制系统成为研究热点。针对传统MRAS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基于转子磁链和转矩误差的改进型MRAS... 由于传统微型电动汽车电机进行矢量控制中存在速度传感器价格昂贵,且测量精度易受环境影响等问题,基于模型参考自适应(MRAS)的无速度传感器电机控制系统成为研究热点。针对传统MRAS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基于转子磁链和转矩误差的改进型MRAS。搭建速度观测器仿真模型并开展转速获取算法研究,仿真结果表明,改进型MRAS能够有效提高电机低速和零速状态下的转速估算精度,在加速、匀速、减速等方式下调速性能良好,对参数变化、测量误差、和噪声有良好鲁棒性,是实现电动汽车驱动控制系统高效化、集成化的可靠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型电动汽车 无速度传感器 转速辨识 改进型模型参考自适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布式驱动微型电动汽车驱动集成控制
6
作者 李志远 孙振铎 +1 位作者 李浩东 侯顺艳 《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16-322,共7页
为了提高分布式驱动微型电动汽车的动力性和操纵稳定性,设计了集成电子差速、驱动防滑和横摆力矩修正等功能的微型电动汽车驱动控制策略.基于改进阿克曼汽车转弯模型设计了电子差速控制算法,基于汽车转弯驱动轮滑转率修正算法和模糊PID(... 为了提高分布式驱动微型电动汽车的动力性和操纵稳定性,设计了集成电子差速、驱动防滑和横摆力矩修正等功能的微型电动汽车驱动控制策略.基于改进阿克曼汽车转弯模型设计了电子差速控制算法,基于汽车转弯驱动轮滑转率修正算法和模糊PID(proportion integration differentiation)控制方法设计了汽车驱动防滑控制器,并针对汽车转弯时容易发生侧滑失稳,进行了基于PID控制方法的汽车横摆力矩修正.最后基于Simulink和Carsim软件建立了联合仿真模型,进行了以驱动轮转矩为控制量的低附着路面典型工况仿真实验.实验结果表明,采用分布式驱动微型电动汽车驱动集成控制算法能够有效地提高汽车的动力性和操纵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型电动汽车 分布式驱动 驱动集成控制 联合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型电动汽车热泵空调系统设计与试验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刘旭阳 苏林 +4 位作者 李康 方奕栋 盛雷 杨忠诚 穆文杰 《流体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9-15,91,共8页
为了提高某微型电动汽车有效续航里程,对其原有空调系统及换热器进行了改进设计与研究,新热泵空调系统采用4个电磁阀对其冷暖模式进行切换,通过焓差室对换热器和系统的性能进行了测试。首先比较了两种不同流程布置室外微通道换热器的换... 为了提高某微型电动汽车有效续航里程,对其原有空调系统及换热器进行了改进设计与研究,新热泵空调系统采用4个电磁阀对其冷暖模式进行切换,通过焓差室对换热器和系统的性能进行了测试。首先比较了两种不同流程布置室外微通道换热器的换热能力;进而分别将原空调系统换热器和所设计换热器应用于该热泵空调系统,试验研究了压缩机转速和环境温度对两系统制热/制冷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2流程换热器压降较小、换热能力较强,优于3流程换热器。在制冷模式下两系统性能相近,而在制热模式下新换热器系统与原换热器系统相比其COP最大提升约75%,制热量最大提升约160%,出风温度最大增加约8.2℃,且能满足微型电动汽车在冬季工况和夏季工况下的热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型电动汽车 热泵空调系统 性能分析 微通道冷凝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型电动汽车充电保温系统电路设计
8
作者 孙婷婷 方灿 +1 位作者 石小龙 郑竹安 《林业机械与木工设备》 2023年第12期51-53,61,共4页
针对微型电动汽车在冬季充电效率低的问题,提高充电时动力电池的温度有着重要作用,设计了一种利用加热膜作为加热源实现充电保温系统的电路。该电路可实现不同的电池温度进入不同的功能,包括充电保温功能和充电保温等待功能。利用Multi... 针对微型电动汽车在冬季充电效率低的问题,提高充电时动力电池的温度有着重要作用,设计了一种利用加热膜作为加热源实现充电保温系统的电路。该电路可实现不同的电池温度进入不同的功能,包括充电保温功能和充电保温等待功能。利用Multisim软件对该功能进行设计、仿真,仿真结果表明,电路实现了充电时维持电池温度的功能。同时,采用印制电路板(PCB板)和整车试验验证电路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充电保温功能 微型电动汽车 电路设计 电路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型电动汽车性能参数匹配与仿真 被引量:2
9
作者 蒋志伟 《林业机械与木工设备》 2017年第1期41-43,共3页
以林海某款微型电动汽车为例,按照性能指标要求,通过理论分析和计算来匹配电机和电池参数。最后通过仿真软件Advisor进行仿真验证,结果表明性能参数匹配合理。
关键词 微型电动汽车 参数 计算匹配 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型电动汽车悬架系统设计与平顺性分析 被引量:10
10
作者 陈鑫 兰凤崇 +2 位作者 陈吉清 翁楚滨 曾文波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24-31,共8页
为了开发一款微型纯电动汽车,针对其乘坐舒适、安全可靠的设计要求,分析了悬架系统设计参数并完成了初步设计。为了保证汽车有良好的操纵稳定性,基于Adams/Insight对设计的麦弗逊悬架进行了前轮定位参数优化。在3种极限工况下,对设计的... 为了开发一款微型纯电动汽车,针对其乘坐舒适、安全可靠的设计要求,分析了悬架系统设计参数并完成了初步设计。为了保证汽车有良好的操纵稳定性,基于Adams/Insight对设计的麦弗逊悬架进行了前轮定位参数优化。在3种极限工况下,对设计的扭转梁悬架模型进行有限元强度分析,以验证其可靠性。为评估整车的平顺性,在随机沥青路面上进行仿真,并经过功率谱密度变换和频率加权得到了3个轴向的加权加速度均方根值。结果表明:优化后的前轮定位参数随车轮跳动有着良好的变化特性;设计的扭转梁悬架满足强度要求;设计的悬架系统使汽车具有良好的平顺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型电动汽车 麦弗逊悬架 扭转梁悬架 平顺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型纯电动汽车的系统构型与关键参数设计 被引量:23
11
作者 谷靖 欧阳明高 +1 位作者 卢兰光 李建秋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7-12,共6页
本文中为微型纯电动汽车选定了轮毂电机驱动方式,并研究其构型和参数设计。首先构建了由整车控制器、电机控制器和电池管理系统组成的分布式控制系统以及能量回馈制动与液压制动协调配合的并联复合制动系统。然后进行关键部件的参数设计... 本文中为微型纯电动汽车选定了轮毂电机驱动方式,并研究其构型和参数设计。首先构建了由整车控制器、电机控制器和电池管理系统组成的分布式控制系统以及能量回馈制动与液压制动协调配合的并联复合制动系统。然后进行关键部件的参数设计,先确定整车目标性能参数,再根据车辆动力学计算与Matlab/Simulink仿真结果,确定轮毂电机和动力电池的性能参数并进行选型。最后通过仿真与整车试验验证整车性能满足设计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型电动汽车 轮毂电机 系统构型 分布式控制系统 参数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型四轮独立驱动电动汽车动力参数设计与验证
12
作者 舒雄 高银桥 《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5年第2期83-87,共5页
根据自主设计的微型四轮独立驱动电动汽车设计参数及要求,对其驱动电机功率、动力电池容量与组数等进行匹配设计,通过AVLCruise软件进行仿真验证,并将设计参数应用于电气系统设计及元器件参数选择.实车测试结果表明:匹配的动力系统各参... 根据自主设计的微型四轮独立驱动电动汽车设计参数及要求,对其驱动电机功率、动力电池容量与组数等进行匹配设计,通过AVLCruise软件进行仿真验证,并将设计参数应用于电气系统设计及元器件参数选择.实车测试结果表明:匹配的动力系统各参数满足实际需求,不同行驶工况下主干回路电流曲线可满足设计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轮独立驱动 微型电动汽车 参数匹配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DAMS/Car Ride微型观光旅游电动汽车平顺性仿真 被引量:4
13
作者 乔长胜 李耀刚 张文明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1期9241-9245,共5页
针对国内研制的微型观光旅游电动汽车在行驶时产生振动,使人体感到很不舒适的情况,以唐山市电动汽车重点实验室前期研制的微型观光旅游电动汽车为基础,应用多体动力学理论,在ADAMS/Car汽车专用模块中建立整车多体动力学模型。采用ADAMS/... 针对国内研制的微型观光旅游电动汽车在行驶时产生振动,使人体感到很不舒适的情况,以唐山市电动汽车重点实验室前期研制的微型观光旅游电动汽车为基础,应用多体动力学理论,在ADAMS/Car汽车专用模块中建立整车多体动力学模型。采用ADAMS/Car Ride专用模块提供的路面生成工具,生成以Sayers经验模型为基础的路面,使整车模型在常用车速下进行随机路面的平顺性仿真。对仿真得到的微型观光旅游电动汽车质心处加权加速度均方根值进行分析和评价,为进一步对此型号微型观光旅游电动汽车平顺性的优化及其他性能的提高打下良好的基础,为其实际生产起到很重要的技术性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型观光旅游电动汽车 平顺性 ADAMS 加权加速度均方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感性工学的微型电动车前脸造型设计 被引量:7
14
作者 崔宜若 申晋宪 尹欢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471-477,共7页
研究感性工学设计理论应用于微型电动汽车前脸造型设计的方法,并结合模糊评价法设计出一款满足青年女性感性需求的微型电动汽车。从青年女性感性需求的角度出发,以微型电动汽车为实际案例进行设计研究。首先收集并筛选感性词汇和微型电... 研究感性工学设计理论应用于微型电动汽车前脸造型设计的方法,并结合模糊评价法设计出一款满足青年女性感性需求的微型电动汽车。从青年女性感性需求的角度出发,以微型电动汽车为实际案例进行设计研究。首先收集并筛选感性词汇和微型电动汽车造型样本图片,将筛选后的样本图片依照不同风格再进行分类提炼。然后,运用SD方案结合李克特7点量表,建立语义意象空间并挑选造型设计要素。通过感性意向度调查将意向与设计要素相结合,设计出两款方案。最后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2个设计方案进行评分,得到一款最符合青年女性感性需求的方案。感性工学与模糊评价法相结合有助于提升消费者对微型电动汽车造型设计的满意度,同时为微型电动汽车前脸造型设计及评价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性工学 青年女性 微型电动汽车 造型设计 模糊评价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刚柔耦合模型探究横向稳定杆对整车性能影响 被引量:2
15
作者 段敏 石晶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10-113,共4页
以某微型电动汽车实车参数为依据,基于动力学软件ADAMS,结合应用Hypermesh、Nastran模态分析软件,建立该微型电动汽车的刚柔耦合虚拟样机模型,并通过将仿真试验与实车试验数据结果对比分析,检验虚拟样机模型是否正确。以正确的虚拟样机... 以某微型电动汽车实车参数为依据,基于动力学软件ADAMS,结合应用Hypermesh、Nastran模态分析软件,建立该微型电动汽车的刚柔耦合虚拟样机模型,并通过将仿真试验与实车试验数据结果对比分析,检验虚拟样机模型是否正确。以正确的虚拟样机模型为研究基础,分别改变该微型电动汽车前悬架横向稳定杆的长度、宽度、直径及与悬架的安装位置,探究横向稳定杆对整车性能影响。结果证明,增加横向稳定杆的直径即适当加重横向稳定杆,可有效改善汽车的侧倾特性跟纵倾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型电动汽车 ADAMS/CAR 横向稳定杆 侧倾特性 纵倾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lectromagnetic analysis and design of in-wheel motor of micro-electric vehicle based on Maxwell 被引量:1
16
作者 陈齐平 舒红宇 +2 位作者 任凯 庄深 谢安源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2年第8期2152-2157,共6页
To obtain a good drivability and high efficiency of the micro-electric vehicle, a new driving in-wheel motor design was analyzed and optimized. Maxwell software was used to build finite element simulation model of the... To obtain a good drivability and high efficiency of the micro-electric vehicle, a new driving in-wheel motor design was analyzed and optimized. Maxwell software was used to build finite element simulation model of the driving in-wheel motor. The basic features and starting process were analyzed by field-circuit coupled finite element method. The internal complicated magnetic field distribution and dynamic performance simulation were obtained in different positions. No-load and loa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driving in-wheel motor was simulated, and the power consumption of materials was computed. The conformity of the final simulation results with the experimental data indicates that this method can be used to provide a theoretical basis to make further optimal design of this new driving in-wheel motor and its control system, so as to improve the starting torque and reduce torque ripple of the motor. This method can shorten the development cycle of in-wheel motors and save development costs, which has a wide range of engineering application valu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cro-electric vehicle in-wheel motor MAXWELL SIMULATION OPTIMIZ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