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微型生态系统中鲢、鳙下行影响的实验研究——2.营养物水平 被引量:21
1
作者 阮景荣 戎克文 王少梅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1995年第4期334-340,共7页
鲢、鳙放养使微型生态系统的水柱氮、磷浓度和磷的分布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至实验结束时,各实验组的水柱颗粒磷、总磷和氨氮浓度都比对照组高,而正磷酸盐浓度和沉积物磷的量均低于对照组。这种变化以鳙单养系统为最大,其次是鲢、鳙混养系... 鲢、鳙放养使微型生态系统的水柱氮、磷浓度和磷的分布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至实验结束时,各实验组的水柱颗粒磷、总磷和氨氮浓度都比对照组高,而正磷酸盐浓度和沉积物磷的量均低于对照组。这种变化以鳙单养系统为最大,其次是鲢、鳙混养系统,鲢单养系统的变化最小。微型生态系统中正磷酸盐浓度同浮游动、植物密度和初级生产力显著相关,氨氮浓度同所述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则多半与正磷酸盐相反。实验观测期间浮游植物密度与总磷浓度之间存在营养级联假说所预见的下行影响,实验结束时二者之间却有上行影响的趋向。根据实验观测结果认为,微型生态系统营养物(尤其是磷)水平的变动,主要是鲢、鳙的摄食改变了系统的群属结构和代谢强度的结果,同时反映了实验鱼对系统中营养物再生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型生态系统 营养物动态 磷酸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型生态系统中鲢、鳙下行影响的实验研究——1.浮游生物群落和初级生产力 被引量:21
2
作者 阮景荣 戎克文 王少梅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1995年第3期226-234,共9页
在营养物供给量较大的实验条件下,鲢、鳙放养明显地改变了微型生态系统的群落结构、代谢和理化环境,以致实验后期鳙单养和鲢、鳙混养系统出现不同程度的富营养化。微型生态系统中浮游植物密度的增长不完全由营养级联效应所致,但初级生... 在营养物供给量较大的实验条件下,鲢、鳙放养明显地改变了微型生态系统的群落结构、代谢和理化环境,以致实验后期鳙单养和鲢、鳙混养系统出现不同程度的富营养化。微型生态系统中浮游植物密度的增长不完全由营养级联效应所致,但初级生产力的组间差异可大致依据营养级联假说来解释。实验结果认为,以提高鱼产量为目标的鲢、鳙高密度放养,对加速营养物来源丰富的天然水域的富营养化起着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型生态系统 浮游生物群落 初级生产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罗非鱼放养量对盐碱水微型生态系统浮游生物群落的影响 被引量:12
3
作者 赵文 董双林 +1 位作者 张兆琪 张美昭 《青岛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2000年第3期435-440,共6页
报道了放养不同密度的尼罗罗非鱼 (orecohromis niloticus)对微型生态系统浮游生物影响的研究结果。罗非鱼的放养量为 5个水平 (0~ 8.12 kg· m-3 )。结果表明 ,随着罗非鱼放养量的增大 ,蓝藻、金藻、轮虫、枝角类、桡足类的量、p ... 报道了放养不同密度的尼罗罗非鱼 (orecohromis niloticus)对微型生态系统浮游生物影响的研究结果。罗非鱼的放养量为 5个水平 (0~ 8.12 kg· m-3 )。结果表明 ,随着罗非鱼放养量的增大 ,蓝藻、金藻、轮虫、枝角类、桡足类的量、p H、和 TN:TP比值下降 ;相反 ,绿藻、硅藻、原生动物、浮游植物叶绿素 a含量、浊度、总碱度、电导率、TN和 TP均增加 ;而在生物量上小型硅藻和绿藻占优势使浮游植物小型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尼罗罗非鱼 浮游生物 盐城池塘微型生态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种鱼的磷排泄及其在微型生态系统磷再循环中的作用 被引量:22
4
作者 阮景荣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55-60,共6页
在考查罗非鱼或鲢、鳙下行影响的微型生态系统实验后期 ,对三种鱼的特定正磷酸盐 (PO4 P)排泄率进行了测定 ,并且估算了系统中实验鱼的PO4 P排泄率。结果表明 ,在个体大小相同的情况下 ,罗非鱼的特定PO4 P排泄率明显地高于链、鳙 ,似乎... 在考查罗非鱼或鲢、鳙下行影响的微型生态系统实验后期 ,对三种鱼的特定正磷酸盐 (PO4 P)排泄率进行了测定 ,并且估算了系统中实验鱼的PO4 P排泄率。结果表明 ,在个体大小相同的情况下 ,罗非鱼的特定PO4 P排泄率明显地高于链、鳙 ,似乎同它们的食物含磷量无关而由其体组织含磷量所决定 ;放养罗非鱼的系统中鱼的PO4 P排泄率比放养链、鳙的系统平均高 2倍多 ,其磷排泄对浮游植物的PO4 P供给率分别为 10 0 %— 15 8%和 6 1%—7 5 %。根据有鱼系统中PO4 P的供求关系和实验结束时磷分布的观测结果推断 ,沉积物的磷释放是系统中磷再生的主要途径 ,而实验鱼调节系统磷再循环的主要机制是排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型生态系统 磷排泄 磷再循环 罗非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型生态系统中浮游动物正磷酸盐排泄率的估算 被引量:7
5
作者 阮景荣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204-210,共7页
在考查罗非鱼或鲢、鳙下行影响的微型生态系统实验后期,对其唯一的浮游动物──大型的特定正磷酸盐(PO4-P)排泄率按不同大小级别和培育时间进行了测定,同时估算了该浮游动物种群的PO4-P排泄率。结果表明,大型的特定PO4-P排泄率... 在考查罗非鱼或鲢、鳙下行影响的微型生态系统实验后期,对其唯一的浮游动物──大型的特定正磷酸盐(PO4-P)排泄率按不同大小级别和培育时间进行了测定,同时估算了该浮游动物种群的PO4-P排泄率。结果表明,大型的特定PO4-P排泄率依其体重的增长呈指数式下降,并且随着培育时间的增加而大大降低。有鱼系统中大型种群的PO4-P排泄率及其与浮游植物PO4-P摄取率的比值都显著地小于无鱼系统,而放养罗非鱼或鳙的系统之二项估算值又明显地比鲢单养系统低。看来,大型种群的磷排泄在鲢单养系统的PO4-P再生中起有一定的作用,而在放养罗非鱼或鳙的系统中所起的作用很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型生态系统 大型溲 排泄率 正磷酸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型生态系统中正磷酸盐的周转时间的估算 被引量:3
6
作者 阮景荣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47-52,共6页
在考查罗非鱼或鲢、鳙下行影响的微型生态系统实验后期,以水柱正磷酸盐(PO4-P)完全被浮游植物摄取所需要的时间为指标,估算了系统中PO4-P的周转时间,其中浮游植物的PO4-P摄取率是采用挂瓶法来测定和估算的。结果表... 在考查罗非鱼或鲢、鳙下行影响的微型生态系统实验后期,以水柱正磷酸盐(PO4-P)完全被浮游植物摄取所需要的时间为指标,估算了系统中PO4-P的周转时间,其中浮游植物的PO4-P摄取率是采用挂瓶法来测定和估算的。结果表明,两组实验中大多数有鱼系统的浮游植物PO4-P摄取率都显著地比无鱼系统高,而PO4-P周转时间的估算值均最著地小于无鱼系统。经相关分析测定,两组实验中浮游植物的PO4-P摄取率皆显著地正相关于浮游植物密度和初级生产力,同水柱PO4-P浓度之间的负相关关系则不显著。根据估算结果看来,罗非鱼对系统中磷循环速率的影响比鲢、鳙大得多,而鳙的影响又明显地大于鲢。这些鱼类使微型生态系统中PO4-P的周转时间缩短,可能主要是它们加速了系统中PO4-P再生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型生态系统 PO4-P周转时间 浮游植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型生态系统模型构建及实验研究
7
作者 曹志江 高勍 《生物学教学》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38-40,共3页
关键词 实验材料 微型生态系统模型 构建 实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研究标记农药归宿的微型模拟生态系统(英文)
8
作者 钟创光 陈舜华CarvalhoFP 赵小奎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93-97,共5页
建立了1种适合于研究标记农药归宿的微型模拟生态系统.该系统集中在1闪烁瓶内,瓶中置1玻璃试管,管内装入1mL水和0.5mL沉积物以及标记农药.试管上置聚氨酯棉花吸收挥发物,生物代谢产生的14CO2由闪烁瓶中的NaOH... 建立了1种适合于研究标记农药归宿的微型模拟生态系统.该系统集中在1闪烁瓶内,瓶中置1玻璃试管,管内装入1mL水和0.5mL沉积物以及标记农药.试管上置聚氨酯棉花吸收挥发物,生物代谢产生的14CO2由闪烁瓶中的NaOH吸收.利用这一系统研究了DDT,六六六,毒死蜱,敌百虫,久效磷,杀灭菊酯,杀虫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型模拟生态系统 标记农药 归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背角无齿蚌滤食对营养盐和浮游藻类结构影响的模拟 被引量:32
9
作者 杨东妹 陈宇炜 +1 位作者 刘正文 吴庆龙 《湖泊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28-234,共7页
利用微型生态系统研究背角无齿蚌(Anodonta woodiana)高密度养殖情况下对微型生态系统水柱中不同形态氮磷浓度和浮游藻类群落结构的影响,结果显示蚌的高强度滤食:(1)减少微型生态系统中悬浮态氮的含量,明显增加了水柱中的溶解性氮、磷含... 利用微型生态系统研究背角无齿蚌(Anodonta woodiana)高密度养殖情况下对微型生态系统水柱中不同形态氮磷浓度和浮游藻类群落结构的影响,结果显示蚌的高强度滤食:(1)减少微型生态系统中悬浮态氮的含量,明显增加了水柱中的溶解性氮、磷含量,但是对总氮、总磷和正磷酸盐含量没有显著影响;(2)显著减少所有浮游藻类的数量和生物量,提高水体透明度,同时迅速改变微型生态系统中浮游藻类的群落结构,降低了微囊藻等蓝藻的数量及其所占的相对百分比,而绿藻所占的比例迅速上升;(3)导致微型生态系统的生态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上行效应(Bottom-up effects)在浮游藻类与营养盐的关系方面发生了变化,实验组水柱中氮、磷含量与浮游藻类的相关关系显著降低;(4)并不能有效降低微型生态系统的富营养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型生态系统 背角无齿蚌 浮游藻类 生物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氮磷比对淡水藻类生长的影响及水环境因子的变化 被引量:27
10
作者 李建平 吴立波 +3 位作者 戴永康 王启山 王嵩 张丽彬 《生态环境》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342-346,共5页
在实验室水族箱内建立微型生态系统,研究氮磷比[m(N)/m(P)]对微型生态系统中叶绿素-a、总有机碳、溶解氧、pH的影响,并用多重比较检验法分析试验所得数据。试验发现,Chl-a、TOC、DO、pH在不同氮磷比的处理间均有一定的差异,其中DO、pH... 在实验室水族箱内建立微型生态系统,研究氮磷比[m(N)/m(P)]对微型生态系统中叶绿素-a、总有机碳、溶解氧、pH的影响,并用多重比较检验法分析试验所得数据。试验发现,Chl-a、TOC、DO、pH在不同氮磷比的处理间均有一定的差异,其中DO、pH在不同处理间的变化比Chl-a、TOC更为显著。但它们随氮磷比的变化均没有表现出明显的规律性。还发现在各处理中,Chl-a与DO、pH间存在明显的正线性相关性;与TOC的相关性不显著。结果认为,氮磷比对这些环境因子的影响主要还受制于它对处理中浮游植物生长的影响,氮磷比对这些环境因子的影响并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型生态系统 氮磷比 多重检验法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褶纹冠蚌和背角无齿蚌对水体营养盐和浮游植物的影响 被引量:6
11
作者 张帅 陈修康 +1 位作者 肖利娟 胡韧 《生态科学》 CSCD 2011年第3期280-287,共8页
2009年5月31日-6月20日在广东省大沙河水库利用微型生态系统比较不同放养密度的褶纹冠蚌(Cristaria plicata)和背角无齿蚌(Anodonta woodiana)对水体氮、磷及浮游植物的影响,探讨两种蚌在控制南亚热带水库富营养化水体藻类水华上的可行... 2009年5月31日-6月20日在广东省大沙河水库利用微型生态系统比较不同放养密度的褶纹冠蚌(Cristaria plicata)和背角无齿蚌(Anodonta woodiana)对水体氮、磷及浮游植物的影响,探讨两种蚌在控制南亚热带水库富营养化水体藻类水华上的可行性。实验结果表明,在褶纹冠蚌和背角无齿蚌处理组中,总氮、总磷和叶绿素a浓度显著增加,而铵氮的浓度显著下降;褶纹冠蚌和背角无齿蚌导致了浮游植物群落组成结构的改变和数量的增加,实验过程中绿藻所占的比例迅速上升。两种蚌之间没有显著的差异,只是在不同的作用强度下,时间上的响应不同。综合实验结果,褶纹冠蚌和背角无齿蚌难以有效地运用于我国华南地区水库的水质改善与富营养化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褶纹冠蚌 背角无齿蚌 微型生态系统 富营养化 热带亚热带水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