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4篇文章
< 1 2 2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扫描仪/计算机体层扫描检查的护理 被引量:7
1
作者 王玲 董雯 +2 位作者 李凌雯 黄红丽 常林凤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6年第11期1055-1055,1056,共2页
关键词 氟去氧葡萄糖 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仪/计算机体层扫描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腺泡状软组织肉瘤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扫描仪/计算机体层扫描的临床表现分析 被引量:4
2
作者 胡裕效 张宗军 +1 位作者 朱虹 常林凤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7年第5期559-560,共2页
关键词 腺泡状软组织肉瘤 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计算机体层扫描 标准摄取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扫描/计算机体层扫描对原发性肺癌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7
3
作者 常林凤 卢光明 +5 位作者 朱虹 王中秋 吴江 胡裕效 秦利萍 王玲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6年第12期1081-1084,共4页
目的:探讨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扫描仪/计算机体层扫描(PET/CT)早期及延迟显像对原发性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43例经病理证实的原发性肺癌患者,均行PET/CT早期及延迟显像,观察瘤体PET图像上标准摄取值以及延迟显像后标准摄取值变化,... 目的:探讨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扫描仪/计算机体层扫描(PET/CT)早期及延迟显像对原发性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43例经病理证实的原发性肺癌患者,均行PET/CT早期及延迟显像,观察瘤体PET图像上标准摄取值以及延迟显像后标准摄取值变化,分析肺部病变CT形态、密度、边界、毛刺等征象,分别统计PET、CT和PET/CT对原发性肺癌诊断的准确率和假阴性率。结果:40例患者PET图像表现为标准摄取值(SUV)>2.5,3例SUV<2.5,诊断的准确率和假阴性率分别为93.0%和7.0%;24例延迟显像上升>10%,诊断的准确率和假阴性率分别为68.5%和31.5%;36例CT图像表现为边缘不规则,分叶、毛刺,诊断的准确率和假阴性率分别为83.7%和16.3%;PET/CT显示37例为肺癌,6例可疑肺癌,诊断的准确率和假阴性率分别为86.0%和0。结论:行PET/CT早期显像对原发性肺癌诊断有重要价值,但存在假阴性,而延迟显像有一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肺癌 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仪/计算机体层扫描 氟去氧葡萄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扫描/计算机体层扫描在恶性淋巴瘤临床分期中的初步应用 被引量:13
4
作者 张群 陈龙邦 +6 位作者 王靖华 朱虹 耿怀成 褚晓源 管晓翔 宋海珠 金洁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7年第4期394-397,共4页
目的:观察氟去氧葡萄糖(FDG)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扫描/计算机体层扫描(PET/CT)显像和传统分期检查方法对恶性淋巴瘤分期和治疗后再分期的影响,以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视觉分析和半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比较42例病理确诊为... 目的:观察氟去氧葡萄糖(FDG)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扫描/计算机体层扫描(PET/CT)显像和传统分期检查方法对恶性淋巴瘤分期和治疗后再分期的影响,以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视觉分析和半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比较42例病理确诊为恶性淋巴瘤患者传统分期检查和PET/CT对分期和治疗后再分期的符合率,以及对淋巴结区和结外病灶检出率的差异。结果:PET/CT检查与传统分期手段对分期判断的符合率分别为95.2%(40/42)和78.6%(33/42)。对淋巴结内病灶传统分期检查的检出率为88.2%(60/68),PET/CT为97.1%(66/68),两者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对淋巴结外病灶传统分期检查的检出率为58.3%(14/24),PET/CT为91.7%(22/24),两者间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P<0.01)。PET/CT检查使TNM分期改变者9例,达21.4%,其中分期升高7例,下降2例,8例(19.0%)的治疗计划发生改变。结论:FDG PET/CT可提高恶性淋巴瘤的分期和再分期的准确率,并可提高淋巴结内外病变的检出率,这有利于更准确地制订治疗方案和预测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瘤 肿瘤分期 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计算机体层扫描 氟去氧葡萄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电子发射断层成像与计算机断层扫描的异机三维融合影像分析
5
作者 彭鳒侨 丘红英 +3 位作者 董伟强 刘襄平 晏颖 卢伟杰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786-791,793,共7页
目的尝试一种基于特征定位的三维图像配准方法,实现正电子发射断层成像(PET)与计算机断层扫描(CT)异机三维(3D)图像的精确融合。资料与方法输入PET/CT的DICOM数据后,经过三维重建和虚拟"切割",寻找人体"内部特征点"... 目的尝试一种基于特征定位的三维图像配准方法,实现正电子发射断层成像(PET)与计算机断层扫描(CT)异机三维(3D)图像的精确融合。资料与方法输入PET/CT的DICOM数据后,经过三维重建和虚拟"切割",寻找人体"内部特征点",结合预选的"外部特征点"以供下一步的混合"对焦",遵循"特征提取"、"图像对位"的步骤,实施"循点择面、循面分割"。这一"9点3面"立体定位配准方案的设计首先在几何学上被证明理论可行,并在实时工作站Mimics通过信息交互自动融合模式和讯号叠加技术使图像融合最终实现。结果以肿瘤患者为例试验[PET+CT]3D图像的异机融合,生成了同时呈现代谢状况和解剖结构的互补3D影像,获得54%的检出率,虽在定量分析方面低于2D同机[PET+CT]的检出率,但在定性分析角度具备同机[PET+CT]所没有的视觉功用。结论在[PET+CT]联机设备尚未普及尤其是[PET+CT]立体融合仍未实现的状况下,[PET+CT]异机3D融合是同机[PET+CT]2D融合功能的必要的技术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成像 三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电子发射计算机信息处理断层显像在探测甲状腺癌转移灶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5
6
作者 管丽丽 敬兴果 +1 位作者 庞华 段东 《激光杂志》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33-135,共3页
探讨18F-FDG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Positr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 imaging,PET/CT)在血清甲状腺球蛋白(hyroglobulin,Tg)阳性,131I全身扫描(131I-whole body scan,131I-WBS)阴性的分化型甲状腺癌131I清除残余甲状腺后随访... 探讨18F-FDG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Positr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 imaging,PET/CT)在血清甲状腺球蛋白(hyroglobulin,Tg)阳性,131I全身扫描(131I-whole body scan,131I-WBS)阴性的分化型甲状腺癌131I清除残余甲状腺后随访中的临床意义。选取我院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核医学科已经接受甲状腺近全或全切除术并用131I清除残余甲状腺的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并在随访中测定血清Tg水平增高,而131I-WBS显像阴性的患者33例,随后进行18F-FDG PET/CT全身显像。利用SPSS13.0分析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评估18F-FDG PET/CT在血清TG测定阳性,而131I-WBS显像阴性的分化型甲状腺癌131I清除残余甲状腺后随访中的临床意义。在33例血清Tg阳性,131I-WBS阴性患者中,21例患者18F-FDG PET/CT显像阳性,12例患者18F-FDG PET/CT显像阴性。18F-FDG PET/CT显像的敏感度87.0%(20/23),特异性90%(9/10),准确性87.9%(29/33),阴性预测值75%(9/12),阳性预测值为95.2%(20/21)。当Tg>18ng/ml时,随着血清Tg水平的增高,18F-FDG PET/CT对分化型甲状腺癌转移灶的检出率随之升高。18F-FDG PET/CT对于血清Tg测定阳性,而131I-WBS显像阴性的分化型甲状腺癌131I清除残余甲状腺后复发转移的探测具有临床价值。随着血清Tg水平的增高,PET对分化型甲状腺癌转移灶的检出率随之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化型甲状腺癌 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 甲状腺球蛋白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X线计算机体层成像仪(PET/CT)在应激性心肌病中的应用 被引量:4
7
作者 马玉龙 李树仁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16年第7期666-667,671,672,共4页
患者男性,68岁,因间断胸痛12d于2015年10月22日入住本科。患者缘于12d前大怒后出现胸痛,伴后背放射痛、低血压状态、恶心、呕吐,自服“速效救心丸”5粒后症状未能缓解。
关键词 应激性心肌病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X线计算机体层成像仪 冠脉微循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和CT融合显像诊断颈淋巴结转移癌 被引量:4
8
作者 刘雄 李湘平 +2 位作者 李晓华 王全师 吴湖炳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227-230,共4页
目的探讨18F-脱氧葡萄糖(18-Fluorine Fluorodeoxyglucose,FDG)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PET)-CT融合显像在颈淋巴结转移癌中的诊断价值。方法17例颈部肿块病人,CT或MRI发现可疑病变28处,其中鼻咽癌放射... 目的探讨18F-脱氧葡萄糖(18-Fluorine Fluorodeoxyglucose,FDG)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PET)-CT融合显像在颈淋巴结转移癌中的诊断价值。方法17例颈部肿块病人,CT或MRI发现可疑病变28处,其中鼻咽癌放射治疗后6例,肺癌治疗后3例,甲状腺癌手术后3例,下咽癌放疗后1例,不明原发灶4例,行全身或颈部PET-CT检查,其结果与临床病理报告对照。结果17例患者,共28处PET-CT显像阳性20例,阴性8例;对照病理结果,假阳性1例,假阴性1例,18F-FDGPET-CT诊断颈淋巴结转移癌的灵敏度、特异性、准确度分别为95.0%,87.5%,92.9%。结论18F-FDGPET-CT结合PET提供肿瘤代谢图像,CT提供解剖图像,在颈淋巴结转移癌的诊断及监测复发方面具有较大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淋巴结转移癌 显像诊断 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 ^18F-脱氧葡萄糖 PET-CT显像 临床病理报告 放射治疗后 不明原发灶 诊断价值 融合显像 颈部肿块 甲状腺癌 CT检查 病理结果 CT诊断 临床价值 FDG MRI 鼻咽癌 手术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在帕金森病患者早期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2
9
作者 邓伟胜 楼云龙 苏中振 《中国实用医药》 2018年第7期3-5,共3页
目的探讨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PET)在帕金森病(PD)患者早期诊断中的影像学特征。方法选取25例原发性早期PD患者作为研究组,另选取除外神经系统相关疾病的同期检查者25例作为对照组,两组均采用PET检查进行扫描诊断,观察比较两组... 目的探讨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PET)在帕金森病(PD)患者早期诊断中的影像学特征。方法选取25例原发性早期PD患者作为研究组,另选取除外神经系统相关疾病的同期检查者25例作为对照组,两组均采用PET检查进行扫描诊断,观察比较两组双侧尾状核和前后壳核^(11)C-CFT摄取值。结果研究组双侧尾状核^(11)C-CFT摄取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387,P>0.05);前壳核和后壳核^(11)C-CFT摄取值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8.007、32.998,P<0.05)。研究组发病同侧与对照组、研究组发病对侧与对照组、研究组发病同侧与研究组发病对侧双侧尾状核^(11)C-CFT摄取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1.359、1.359、0,P>0.05);研究组发病同侧与对照组、研究组发病对侧与对照组、研究组发病同侧与研究组发病对侧前壳核^(11)C-CFT摄取值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0.525、26.226、5.528,P<0.05);研究组发病同侧与对照组、研究组发病对侧与对照组、研究组发病同侧与研究组发病对侧后壳核^(11)C-CFT摄取值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3.122、38.422、6.633,P<0.05)。结论 PET显像技术能够早期分辨出双侧尾状核和前后壳核中多巴胺(DA)转运体的不同分布,可帮助提高早期PD患者诊断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 帕金森病 早期诊断 应用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8)氟-氟代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在肺部病灶诊断中的临床应用
10
作者 孙鹏涛 吕洁 +2 位作者 李肖红 刘立水 秦永德 《临床荟萃》 CAS 2014年第4期395-399,共5页
目的评价18氟-氟代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18F-FDG PET/CT)的最大标准化摄取值(SUVmax)对肺内病灶鉴别诊断的价值,并寻找其最佳诊断界值;探讨病灶大小、病理类型对SUVmax的影响。方法 134例患者行18F-FDG PET/CT显像,采集... 目的评价18氟-氟代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18F-FDG PET/CT)的最大标准化摄取值(SUVmax)对肺内病灶鉴别诊断的价值,并寻找其最佳诊断界值;探讨病灶大小、病理类型对SUVmax的影响。方法 134例患者行18F-FDG PET/CT显像,采集注射18F-FDG后50分钟PET/CT全身图像,将显像结果进行半定量分析并与病理结果或治疗随访结果对照,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法评价SUVmax对肺部病变良、恶性鉴别诊断的效能;通过散点图和协方差分析等统计方法研究病灶的大小、病理类型对病灶SUVmax的影响。结果肺内病灶恶性病变组的SUVmax高于良性病变组(t=6.327,P<0.05);ROC曲线上SUVmax的最佳界点为4.16,以SUVmax>4.16作为诊断良恶性的阈值,其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88和0.82;绘制散点图以分析病灶大小对SUVmax的影响,结果表明病灶大小与病灶SUVmax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r=0.510,P<0.05);在分析腺癌、鳞癌、结核等病理类型对SUVmax的影响时,通过协方差分析修正病灶大小的影响后,鳞癌组SUVmax大于结核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ET/CT的SUVmax对肺部病灶良恶性的鉴别诊断具有较大的临床应用价值,SUVmax的诊断界值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单纯以SUV≥2.5作为标准存在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 18氟-氟代脱氧葡萄糖 最大标准化摄取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癌患者行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成像检查的护理体会
11
作者 宦欢 李毅红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7年第10B期46-47,共2页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X线计算机体层成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computed tomography,PET/CT)作为当今医疗影像学中最先进的设备,融合了PET的功能图像,又兼顾了CT的解剖图像,使两者合二为一,产生高清晰的融合影像,并...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X线计算机体层成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computed tomography,PET/CT)作为当今医疗影像学中最先进的设备,融合了PET的功能图像,又兼顾了CT的解剖图像,使两者合二为一,产生高清晰的融合影像,并通过智能化合成分析,有效降低了PET或CT的误差。PET/CT应用最为广泛而成熟的领域是恶性肿瘤的诊断,尤其在胃癌早期诊断中有积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 X线计算机断层成像 胃癌 检查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X线计算机体层成像仪(PET/CT)在X综合征中的应用
12
作者 马玉龙 李树仁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16年第8期763-764,767,768,共4页
1病例资料 患者男性,55岁,因间断胸闷、胸痛,伴气短1年,加重5d于2015年10月29日入住我科.患者于1年前运动后出现胸闷、胸痛,伴气短、汗出,伴左侧肩背部酸胀感,无恶心、呕吐、发热、咳嗽等,休息3~5 min后症状好转,未予重视,此后症状间... 1病例资料 患者男性,55岁,因间断胸闷、胸痛,伴气短1年,加重5d于2015年10月29日入住我科.患者于1年前运动后出现胸闷、胸痛,伴气短、汗出,伴左侧肩背部酸胀感,无恶心、呕吐、发热、咳嗽等,休息3~5 min后症状好转,未予重视,此后症状间断发作.5d前患者于活动后再次出现上述症状,休息约5 min可缓解.为求进一步诊治就诊于我院门诊.行运动试验示:阳性,Ⅱ、Ⅲ、AVF、V4~V6导联ST段运动中、后动态改变(Ⅱ、Ⅲ、AVF导联ST段压低0.20~0.25 mV,V4~V6导联ST压低0.1~0.2 mV),门诊以“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收入我科.患高血压15年,血压最高160/100 mm Hg(1 mm Hg=0.133 kPa),平日口服尼群地平10 mg,2次/d,血压波动在130~140/80~90 mm Hg,否认糖尿病病史,脑梗死病史5年,有磺胺类药物过敏史,吸烟史20余年,每日30支左右,已戒烟10余年,饮酒史40余年,平均每天100 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综合征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X线计算机体层成像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波包变换在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仪图像重建中的应用
13
作者 吴朝霞 程敬之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2期1292-1295,共4页
在对常用的计算机断层图像重建方法———解析法深入研究的基础上 ,将小波包技术应用于断层图像重建 ,提出了基于小波包变换的多尺度断层图像重建框架 .该方法能够直接从投影数据的多尺度表达中计算出目标多尺度表达系数 ,可在提取重建... 在对常用的计算机断层图像重建方法———解析法深入研究的基础上 ,将小波包技术应用于断层图像重建 ,提出了基于小波包变换的多尺度断层图像重建框架 .该方法能够直接从投影数据的多尺度表达中计算出目标多尺度表达系数 ,可在提取重建图像多分辨信息的同时 ,保留传统滤波反投影法的简便性和有效性 .计算机仿真模型和临床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仪投影数据的重建结果表明 ,该方法和滤波反投影方法相比 ,在不增加计算量的基础上 ,能够对任意不同频段的信号进行较为精确的重建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波包变换 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仪 图像重建 医疗诊断成像 核医学技术 解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为配置正电子发射型断层扫描仪设限
14
作者 吴军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08年第18期10-10,共1页
卫生部和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近日发布2008~2010年正电子发射型断层扫描仪(PET~CT,含PET)配置规划,至2010年年底全国总体配置PET~CT控制在96台以内。
关键词 正电子发射 断层扫描仪 配置 委员会 卫生部 PET C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血清铁蛋白、全身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确诊Still's病老年患者1例
15
作者 王丽娇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18年第10期775-776,共2页
1临床资料 患者,女性,62岁,主诉发热9日。于2017年11月13日就诊于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呼吸科。现病史:患者于9日前无明显诱因突然出现发热,发热前伴有周身发冷、寒颤,体温最高达41. 0℃;伴有咳嗽,咳白色黏痰,量不多,无臭味,易... 1临床资料 患者,女性,62岁,主诉发热9日。于2017年11月13日就诊于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呼吸科。现病史:患者于9日前无明显诱因突然出现发热,发热前伴有周身发冷、寒颤,体温最高达41. 0℃;伴有咳嗽,咳白色黏痰,量不多,无臭味,易咳出;伴有大关节疼痛及双手、双足肿胀;无胸闷胸痛,无咯血、呼吸困难及明显皮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成人Still's病 血清铁蛋白 全身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8)F-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诊断早期甲状腺肿瘤
16
作者 顾东胜 余党凡 +6 位作者 王天生 刘丙江 项俊 王芳 吴春平 陈禹武 曾冬前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41-142,共2页
2005年1月-2006年8月.我们在健康体检中采用^18F-脱氧葡萄糖(18fluorinefJuorodeoxygIucose,18F.FDG)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positron—emissiontomography,PET)发现23例甲状腺有高代谢结节灶,并与术后的病理检查进行比较... 2005年1月-2006年8月.我们在健康体检中采用^18F-脱氧葡萄糖(18fluorinefJuorodeoxygIucose,18F.FDG)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positron—emissiontomography,PET)发现23例甲状腺有高代谢结节灶,并与术后的病理检查进行比较,借以探讨该检查对甲状腺恶性肿瘤早期诊断作用.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肿瘤 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正电子核素^(64)Cu,^(68)Ga,^(86)Y和^(89)Zr的PET标记药物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7
作者 陈文 魏洪源 +1 位作者 周志军 罗顺忠 《同位素》 CAS 2017年第1期78-88,共11页
^(64)Cu,^(68)Ga,^(86)Y和^(89)Zr具备不同的半衰期和特殊生物体内性质,丰富了PET药物的多样性,为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新的契机。近年来,金属正电子核素^(64)Cu,^(68)Ga,^(86)Y和^(89)Zr标记的药物在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PET)... ^(64)Cu,^(68)Ga,^(86)Y和^(89)Zr具备不同的半衰期和特殊生物体内性质,丰富了PET药物的多样性,为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新的契机。近年来,金属正电子核素^(64)Cu,^(68)Ga,^(86)Y和^(89)Zr标记的药物在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PET)诊断中的应用越来越多,^(64)Cu在乏氧显像中发挥重要作用,^(68)Ga在靶向神经内分泌(NET)类肿瘤的诊断药物领域发展迅速,^(86)Y,^(89)Zr有望在免疫PET和放射免疫治疗领域发挥作用。本文主要综述金属正电子核素^(64)Cu,^(68)Ga,^(86)Y,^(89)Zr的生产与纯化,溶液配位化学以及应用方面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PET) ^64Cu ^68Ga ^86Y ^89Zr 配位化学 临床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ET/CT正电子心肌灌注显像剂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8
作者 汪娇 李剑明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877-880,共4页
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体层摄影术/计算机辅助断层(positr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computed tomography, PET/CT)作为一种代谢/解剖于一身的高级显像手段,可以从分子水平无创地定量显示人体内的生理、生化过程。核心脏病学已... 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体层摄影术/计算机辅助断层(positr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computed tomography, PET/CT)作为一种代谢/解剖于一身的高级显像手段,可以从分子水平无创地定量显示人体内的生理、生化过程。核心脏病学已成为放射性核素显像中一门独立的医学分支学科。早在20世纪70年代,PET 显像已先后用于心肌血流灌注、心肌葡萄糖代谢、脂肪酸代谢及心脏受体功能等研究[1]。在国外,核素心肌显像,包括PET 或PET/CT 显像,被广泛应用于心血管疾病的诊断、疗效评价及预后判断等[2]。82Rb、13N-NH3、15O-H2O 等传统PET 心肌灌注显像剂由于半衰期较短等因素,临床应用受到一定的限制,而18F 由于物理半衰期适中,可以采用配送的方式送达使用科室,所以18F 标记的新型正电子心肌灌注显像剂成为目前国内外研究的热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心肌灌注成像 造影剂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电子核素标记奥曲肽类似物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9
作者 郭飞虎 刘婷 +3 位作者 陈玉清 赵贵植 陈大明 杜进 《核化学与放射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74-82,共9页
奥曲肽是一种人工合成的含有8个氨基酸的生长抑素类似物,与生长抑素受体(SSTR)能够高特异性地结合。肿瘤细胞组织上常有一些生长抑素受体的过度表达,因此,应用正电子核素标记的奥曲肽及其类似物作为肿瘤示踪剂,对生长抑素受体阳性肿瘤... 奥曲肽是一种人工合成的含有8个氨基酸的生长抑素类似物,与生长抑素受体(SSTR)能够高特异性地结合。肿瘤细胞组织上常有一些生长抑素受体的过度表达,因此,应用正电子核素标记的奥曲肽及其类似物作为肿瘤示踪剂,对生长抑素受体阳性肿瘤进行诊断与治疗具有潜在的重要的临床意义。本文就正电子核素标记的奥曲肽类似物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长抑素(SST) 生长抑素受体(SSTR) 奥曲肽 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PET) 肿瘤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电子核素标记Annexin Ⅴ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0
作者 郭飞虎 陈大明 +2 位作者 刘卓 温凯 杜进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908-914,共7页
AnnexinⅤ是一种磷脂结合蛋白,能与细胞凋亡过程中翻转到膜外的磷脂酰丝氨酸(PS)特异性结合,因此AnnexinⅤ是检测细胞早期凋亡的灵敏指针。利用正电子核素对AnnexinⅤ进行标记后,通过与PS的结合可检测细胞凋亡,实现活体无创正电子发射... AnnexinⅤ是一种磷脂结合蛋白,能与细胞凋亡过程中翻转到膜外的磷脂酰丝氨酸(PS)特异性结合,因此AnnexinⅤ是检测细胞早期凋亡的灵敏指针。利用正电子核素对AnnexinⅤ进行标记后,通过与PS的结合可检测细胞凋亡,实现活体无创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PET),从而进行人体细胞凋亡研究,达到疾病早期诊断的目的。本文就正电子核素标记AnnexinⅤ用于凋亡显像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凋亡 ANNEXIN 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