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9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微型换热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
15
1
作者
姜培学
李勐
+1 位作者
马永昶
任泽霈
《压力容器》
2003年第2期8-12,共5页
对微槽式微型换热器和烧结网丝多孔式微型换热器的传热与流动性能进行了实验研究 ,并对几种微型换热器的综合性能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 :根据单位体积传热系数的大小 ,几种微型换热器的传热性能从好到差依次为 :烧结颗粒多孔式微型换热...
对微槽式微型换热器和烧结网丝多孔式微型换热器的传热与流动性能进行了实验研究 ,并对几种微型换热器的综合性能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 :根据单位体积传热系数的大小 ,几种微型换热器的传热性能从好到差依次为 :烧结颗粒多孔式微型换热器、浅槽微型换热器、深宽比为 3∶1的深槽微型换热器、烧结网丝多孔式微型换热器、深宽比为 6∶1的深槽微型换热器。但烧结颗粒及烧结网丝多孔式微型换热器的压力损失比较大 ;从传热和阻力损失两个方面综合评价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研究
深槽结构
微型换热器
网丝多孔式
微型换热器
传热性能
流动阻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采用烧结Ni微纤多孔结构材料的微型换热器及其性能
被引量:
6
2
作者
李剑锋
路勇
何鸣元
《石油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1239-1243,共5页
采用烧结Ni微纤多孔结构材料(简称Ni微纤)制备了微型换热器,对其传热和流动性能进行了研究,考察了微型换热器结构对传热系数及流动阻力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填充Ni微纤能显著强化微型换热器的传热性能,比相同条件下空流道微型换热器的...
采用烧结Ni微纤多孔结构材料(简称Ni微纤)制备了微型换热器,对其传热和流动性能进行了研究,考察了微型换热器结构对传热系数及流动阻力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填充Ni微纤能显著强化微型换热器的传热性能,比相同条件下空流道微型换热器的体积传热系数提高了2倍多;降低Ni微纤的孔隙率和减小流道深度可显著提高微型换热器的传热性能,但导致换热器的压降增加;采用导热系数高和厚度小的紫铜换热片有利于提高微型换热器的传热性能。Ni微纤孔隙率为95.1%、流道深度为0.3mm、换热紫铜片厚度为0.1mm、水的体积流量为14.6L/h时,微型换热器的体积传热系数高达40.0MW/(m3.K),面积传热系数可达20kW/(m2.K),压降约为0.2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结镍微纤
多孔材料
镍纤维
微型换热器
传热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微型换热器瞬态传热分析
被引量:
27
3
作者
钱中
《压力容器》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26-29,36,共5页
以用于芯片冷却的微型换热器为研究对象,建立三维仿真模型,分析其在热负荷按指数型和周期型变化情况下的瞬态传热。根据获得的换热器温度场、温度梯度和热应力分布,比较了纯铜和氮化硅复合物两种材质对换热器的散热性能,结果表明:铜优...
以用于芯片冷却的微型换热器为研究对象,建立三维仿真模型,分析其在热负荷按指数型和周期型变化情况下的瞬态传热。根据获得的换热器温度场、温度梯度和热应力分布,比较了纯铜和氮化硅复合物两种材质对换热器的散热性能,结果表明:铜优良的导热性能使得铜换热器在稳态工况下散热性能优于复合材质换热器,但瞬态分析显示,氮氧化硅复合物在结构强度方面的优势利于换热器长期稳定工作在波动幅度较大的负荷下,很具有吸引力。本文工作对于微型换热器进一步研发具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型换热器
瞬态传热
温度场
热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杨氏理论的微型换热器传热壁面表面特性分析
4
作者
周建阳
罗小平
+2 位作者
冯振飞
邓聪
吴迪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23-128,共6页
微型换热器换热通道壁面的表面特性对流体流动沸腾特性有显著的影响.固体表面能常被用来表征微型换热器换热通道壁面的表面特性,可为微细通道中流体流动沸腾特性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文中测量去离子水、乙二醇、甲酰胺在换热通道内侧左...
微型换热器换热通道壁面的表面特性对流体流动沸腾特性有显著的影响.固体表面能常被用来表征微型换热器换热通道壁面的表面特性,可为微细通道中流体流动沸腾特性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文中测量去离子水、乙二醇、甲酰胺在换热通道内侧左右壁面及底表面所形成的接触角,基于杨氏理论计算微型换热器换热壁面的表面能,并通过液滴的Wenzel模型分析微槽道内、外表面接触角差异形成的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微型换热器换热通道内侧左、右壁面的表面能分别为5.2、5.6 MJ/m2,底表面的表面能为8.2 MJ/m2,微细通道内表面特性差异是由表面粗糙度不同造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型换热器
表面特性
表面能
杨氏理论
Wenzel液滴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矩形槽聚合物微型换热器流动及换热性能评价
5
作者
蔡建臣
蒋金云
+1 位作者
吴大鸣
庄俭
《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08-111,共4页
主要以矩形槽聚合物PPS微型换热器为研究对象,从矩形槽结构的长径比,当量直径,孔隙率以及高宽比四个方面,利用CFD软件进行模拟计算,得到努谢尔数及阻力系数,进而对聚合物微型换热器的流动及换热性能进行评价,得到结构参数对其流动及换...
主要以矩形槽聚合物PPS微型换热器为研究对象,从矩形槽结构的长径比,当量直径,孔隙率以及高宽比四个方面,利用CFD软件进行模拟计算,得到努谢尔数及阻力系数,进而对聚合物微型换热器的流动及换热性能进行评价,得到结构参数对其流动及换热性能的影响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矩形槽
PPS
微型换热器
结构参数
流动
换热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翅片结构对微型平板换热器换热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
2
6
作者
李佳华
孟荣丽
+2 位作者
芮新芳
潘江
徐旭
《化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39-43,共5页
平板换热器广泛应用于微电子领域的器件散热。为探究换热器的翅片形状和通道间隙对微型平板换热器换热性能的影响,设计平直型、间断型和波纹型3种不同翅片形状的平板换热器,分别包含0.5、1、2 mm这3种不同宽度的通道间隙。在不同的雷诺...
平板换热器广泛应用于微电子领域的器件散热。为探究换热器的翅片形状和通道间隙对微型平板换热器换热性能的影响,设计平直型、间断型和波纹型3种不同翅片形状的平板换热器,分别包含0.5、1、2 mm这3种不同宽度的通道间隙。在不同的雷诺数下对平板换热器的性能进行实验研究。利用获得的努塞尔数、总传热系数和泵功耗等参数,对微型平板换热器的综合性能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换热器的总传热系数和泵功耗随雷诺数变化越来越大,换热器的翅片形状对换热器的换热效果影响显著。波纹型翅片的总传热系数最高,间断型翅片的泵功耗损失最小,间断型和波纹型翅片的综合换热性能均远优于平直型翅片,且散热器的通道间隙越大,散热性能越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型
平板
换热
器
翅片形状
通道间隙
换热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DMLS微换热器粗糙度对Al_2O_3/R141b流动沸腾传热影响
被引量:
3
7
作者
周建阳
罗小平
+2 位作者
冯振飞
邓聪
谢鸣宇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421-428,共8页
为了探究DMLS(直接金属激光烧结)微型换热器换热通道表面粗糙度对纳米流体制冷剂流动沸腾传热的影响,运用化学抛光技术改变不同DMLS微型换热器换热管道表面的粗糙度,制备0.01%低浓度Al2O3/R141b纳米流体制冷剂为实验工质,在不同的热...
为了探究DMLS(直接金属激光烧结)微型换热器换热通道表面粗糙度对纳米流体制冷剂流动沸腾传热的影响,运用化学抛光技术改变不同DMLS微型换热器换热管道表面的粗糙度,制备0.01%低浓度Al2O3/R141b纳米流体制冷剂为实验工质,在不同的热流密度9.4~29.4 k W/m2、质量流率184.3~432.2 kg/(m2·s)下,研究不同DMLS换热管道表面下的粗糙度对Al2O3/R141b流动沸腾传热特性。研究结果表明:粗糙度对纳米流体制冷剂在DMLS微型换热器内流动沸腾传热有显著影响,纳米流体制冷剂的换热性能随粗糙度的减小而减弱,粗糙度减小80.4%,换热性能减弱22.5%;相同的工况下,相比于表面粗糙度为8.7μm DMLS微型换热器换热管道,纳米流体制冷剂在粗糙度为5.8、3.2、1.7μm DMLS微型换热器换热管道中的平均换热系数分别减小7.1%、14.1%、22.5%;DMLS微型换热器换热通道表面粗糙度越大,表面凹凸程度越大,单位长度换热通道内,纳米流体制冷剂与通道表面有更多的接触面积,促使单位面积上有更多的纳米制冷剂核气化核心密度,同时核化起点提前、壁面过热程度越低,有利于强化传热效果;实验结果与修正后的LAZAREK传热模型结果相对偏差为9.88%,验证了数学模型的有效性及实验结果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接金属激光烧结
微型换热器
化学抛光技术
粗糙度
纳米流体制冷剂
流动沸腾传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微结构换热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
4
8
作者
姜辉
吴大鸣
+1 位作者
庄俭
刘颖
《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31-34,72,共5页
介绍了微型换热器的国内外研究进展,主要从微型换热器的微观结构设计、材料选择以及性能测试方法等方面介绍了微换热器的最新研究成果,并且提出了微结构换热器的概念。可以为国内微结构换热器的研究提供借鉴。
关键词
微型换热器
换热
效率
聚合物
换热
器
金属一塑料复合
换热
器
微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微注射成型制品精度的表征及其主要影响因素
被引量:
9
9
作者
侯立军
刘颖
+1 位作者
吴大鸣
罗祎玮
《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90-93,共4页
研究了微注射过程中的注射速度、注射计量起始点和锁模力对微型散热器和微接插件制品精度的影响,分别采用了质量法和微沟槽高度法两种方法对微型换热器和微接插件制品的精度进行评价,发现对于微型换热器,沟槽高度法比质量法的精度高;而...
研究了微注射过程中的注射速度、注射计量起始点和锁模力对微型散热器和微接插件制品精度的影响,分别采用了质量法和微沟槽高度法两种方法对微型换热器和微接插件制品的精度进行评价,发现对于微型换热器,沟槽高度法比质量法的精度高;而对于微接插件,质量法和沟槽高度法的精度相似。同时分析了上述3个工艺参数对微注射制品精度的影响,认为注射速度是影响微制品精度的关键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型换热器
微接插件
制品精度
注射速度
计量起始点
锁模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微型换热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
15
1
作者
姜培学
李勐
马永昶
任泽霈
机构
清华大学热能工程系
出处
《压力容器》
2003年第2期8-12,共5页
基金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 (5 0 0 2 5 617)
文摘
对微槽式微型换热器和烧结网丝多孔式微型换热器的传热与流动性能进行了实验研究 ,并对几种微型换热器的综合性能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 :根据单位体积传热系数的大小 ,几种微型换热器的传热性能从好到差依次为 :烧结颗粒多孔式微型换热器、浅槽微型换热器、深宽比为 3∶1的深槽微型换热器、烧结网丝多孔式微型换热器、深宽比为 6∶1的深槽微型换热器。但烧结颗粒及烧结网丝多孔式微型换热器的压力损失比较大 ;从传热和阻力损失两个方面综合评价 。
关键词
实验研究
深槽结构
微型换热器
网丝多孔式
微型换热器
传热性能
流动阻力
Keywords
deep channel micro heat exchanger
sintered metal mesh heat exchanger
heat transfer
pressure drop
分类号
TK172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热能工程]
TK124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工程热物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采用烧结Ni微纤多孔结构材料的微型换热器及其性能
被引量:
6
2
作者
李剑锋
路勇
何鸣元
机构
华东师范大学化学系上海市绿色化学与化工过程绿色化重点实验室
出处
《石油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1239-1243,共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573036
20590366)
+2 种基金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NCET-06-0423)资助项目
上海市"曙光计划"(06SG028)资助项目
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优秀博士研究生培养基金资助项目
文摘
采用烧结Ni微纤多孔结构材料(简称Ni微纤)制备了微型换热器,对其传热和流动性能进行了研究,考察了微型换热器结构对传热系数及流动阻力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填充Ni微纤能显著强化微型换热器的传热性能,比相同条件下空流道微型换热器的体积传热系数提高了2倍多;降低Ni微纤的孔隙率和减小流道深度可显著提高微型换热器的传热性能,但导致换热器的压降增加;采用导热系数高和厚度小的紫铜换热片有利于提高微型换热器的传热性能。Ni微纤孔隙率为95.1%、流道深度为0.3mm、换热紫铜片厚度为0.1mm、水的体积流量为14.6L/h时,微型换热器的体积传热系数高达40.0MW/(m3.K),面积传热系数可达20kW/(m2.K),压降约为0.2MPa。
关键词
烧结镍微纤
多孔材料
镍纤维
微型换热器
传热性能
Keywords
sintered nickel microfiber
porous material
nickel fiber
micro heat exchanger
heat transfer performance
分类号
TQ051.5 [化学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微型换热器瞬态传热分析
被引量:
27
3
作者
钱中
机构
上海理工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出处
《压力容器》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26-29,36,共5页
基金
上海市优秀青年教师科研专项基金资助项目(slg09001)
文摘
以用于芯片冷却的微型换热器为研究对象,建立三维仿真模型,分析其在热负荷按指数型和周期型变化情况下的瞬态传热。根据获得的换热器温度场、温度梯度和热应力分布,比较了纯铜和氮化硅复合物两种材质对换热器的散热性能,结果表明:铜优良的导热性能使得铜换热器在稳态工况下散热性能优于复合材质换热器,但瞬态分析显示,氮氧化硅复合物在结构强度方面的优势利于换热器长期稳定工作在波动幅度较大的负荷下,很具有吸引力。本文工作对于微型换热器进一步研发具有参考价值。
关键词
微型换热器
瞬态传热
温度场
热应力
Keywords
micro heat exchanger
transient heat transfer
temperature field
thermal stress
分类号
TE965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石油机械设备]
TK124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工程热物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杨氏理论的微型换热器传热壁面表面特性分析
4
作者
周建阳
罗小平
冯振飞
邓聪
吴迪
机构
华南理工大学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
广西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出处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23-128,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1276090)~~
文摘
微型换热器换热通道壁面的表面特性对流体流动沸腾特性有显著的影响.固体表面能常被用来表征微型换热器换热通道壁面的表面特性,可为微细通道中流体流动沸腾特性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文中测量去离子水、乙二醇、甲酰胺在换热通道内侧左右壁面及底表面所形成的接触角,基于杨氏理论计算微型换热器换热壁面的表面能,并通过液滴的Wenzel模型分析微槽道内、外表面接触角差异形成的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微型换热器换热通道内侧左、右壁面的表面能分别为5.2、5.6 MJ/m2,底表面的表面能为8.2 MJ/m2,微细通道内表面特性差异是由表面粗糙度不同造成的.
关键词
微型换热器
表面特性
表面能
杨氏理论
Wenzel液滴模型
Keywords
micro heat exchanger
surface characteristic
surface energy
Young’s theory
Wenzel droplet model
分类号
TK172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热能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矩形槽聚合物微型换热器流动及换热性能评价
5
作者
蔡建臣
蒋金云
吴大鸣
庄俭
机构
衢州学院
北京化工大学
出处
《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08-111,共4页
文摘
主要以矩形槽聚合物PPS微型换热器为研究对象,从矩形槽结构的长径比,当量直径,孔隙率以及高宽比四个方面,利用CFD软件进行模拟计算,得到努谢尔数及阻力系数,进而对聚合物微型换热器的流动及换热性能进行评价,得到结构参数对其流动及换热性能的影响规律。
关键词
矩形槽
PPS
微型换热器
结构参数
流动
换热
性能
Keywords
rectangle channel
polyphenylene sulfite micro heat exchanger
structure parameters
flow
heat transfer
分类号
TQ320.5 [化学工程—合成树脂塑料工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翅片结构对微型平板换热器换热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
2
6
作者
李佳华
孟荣丽
芮新芳
潘江
徐旭
机构
中国计量大学计量测试工程学院
中国计量大学工程训练中心
出处
《化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39-43,共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2277028)。
文摘
平板换热器广泛应用于微电子领域的器件散热。为探究换热器的翅片形状和通道间隙对微型平板换热器换热性能的影响,设计平直型、间断型和波纹型3种不同翅片形状的平板换热器,分别包含0.5、1、2 mm这3种不同宽度的通道间隙。在不同的雷诺数下对平板换热器的性能进行实验研究。利用获得的努塞尔数、总传热系数和泵功耗等参数,对微型平板换热器的综合性能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换热器的总传热系数和泵功耗随雷诺数变化越来越大,换热器的翅片形状对换热器的换热效果影响显著。波纹型翅片的总传热系数最高,间断型翅片的泵功耗损失最小,间断型和波纹型翅片的综合换热性能均远优于平直型翅片,且散热器的通道间隙越大,散热性能越好。
关键词
微型
平板
换热
器
翅片形状
通道间隙
换热
性能
Keywords
miniature plate-fin heat sink
fin shape
channel gap
heat transfer characteristic
分类号
TK124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工程热物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DMLS微换热器粗糙度对Al_2O_3/R141b流动沸腾传热影响
被引量:
3
7
作者
周建阳
罗小平
冯振飞
邓聪
谢鸣宇
机构
华南理工大学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
广西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出处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421-428,共8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1276090)
文摘
为了探究DMLS(直接金属激光烧结)微型换热器换热通道表面粗糙度对纳米流体制冷剂流动沸腾传热的影响,运用化学抛光技术改变不同DMLS微型换热器换热管道表面的粗糙度,制备0.01%低浓度Al2O3/R141b纳米流体制冷剂为实验工质,在不同的热流密度9.4~29.4 k W/m2、质量流率184.3~432.2 kg/(m2·s)下,研究不同DMLS换热管道表面下的粗糙度对Al2O3/R141b流动沸腾传热特性。研究结果表明:粗糙度对纳米流体制冷剂在DMLS微型换热器内流动沸腾传热有显著影响,纳米流体制冷剂的换热性能随粗糙度的减小而减弱,粗糙度减小80.4%,换热性能减弱22.5%;相同的工况下,相比于表面粗糙度为8.7μm DMLS微型换热器换热管道,纳米流体制冷剂在粗糙度为5.8、3.2、1.7μm DMLS微型换热器换热管道中的平均换热系数分别减小7.1%、14.1%、22.5%;DMLS微型换热器换热通道表面粗糙度越大,表面凹凸程度越大,单位长度换热通道内,纳米流体制冷剂与通道表面有更多的接触面积,促使单位面积上有更多的纳米制冷剂核气化核心密度,同时核化起点提前、壁面过热程度越低,有利于强化传热效果;实验结果与修正后的LAZAREK传热模型结果相对偏差为9.88%,验证了数学模型的有效性及实验结果的可靠性。
关键词
直接金属激光烧结
微型换热器
化学抛光技术
粗糙度
纳米流体制冷剂
流动沸腾传热
Keywords
DMLS
micro heat exchanger
chemical polishing technology
roughness
nanofluidrefrigerant
flow boiling heat transfer
分类号
TK124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工程热物理]
TQ051.5 [化学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微结构换热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
4
8
作者
姜辉
吴大鸣
庄俭
刘颖
机构
北京化工大学塑料机械及塑料工程研究所
出处
《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31-34,72,共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资助(51203010)
文摘
介绍了微型换热器的国内外研究进展,主要从微型换热器的微观结构设计、材料选择以及性能测试方法等方面介绍了微换热器的最新研究成果,并且提出了微结构换热器的概念。可以为国内微结构换热器的研究提供借鉴。
关键词
微型换热器
换热
效率
聚合物
换热
器
金属一塑料复合
换热
器
微结构
Keywords
micro-heat exchanger
heat exchanger efficiency
polymer heat exchanger
metal-plastic composite heatexchanger
micro-strueture
分类号
TQ320.5 [化学工程—合成树脂塑料工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微注射成型制品精度的表征及其主要影响因素
被引量:
9
9
作者
侯立军
刘颖
吴大鸣
罗祎玮
机构
北京化工大学塑料机械及塑料工程研究所
出处
《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90-93,共4页
文摘
研究了微注射过程中的注射速度、注射计量起始点和锁模力对微型散热器和微接插件制品精度的影响,分别采用了质量法和微沟槽高度法两种方法对微型换热器和微接插件制品的精度进行评价,发现对于微型换热器,沟槽高度法比质量法的精度高;而对于微接插件,质量法和沟槽高度法的精度相似。同时分析了上述3个工艺参数对微注射制品精度的影响,认为注射速度是影响微制品精度的关键因素。
关键词
微型换热器
微接插件
制品精度
注射速度
计量起始点
锁模力
Keywords
micro heat exchanger
micro connecter
accuracy
injection velocity
the starting point of measurement
clamping force
分类号
TQ320.662 [化学工程—合成树脂塑料工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微型换热器的实验研究
姜培学
李勐
马永昶
任泽霈
《压力容器》
2003
1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采用烧结Ni微纤多孔结构材料的微型换热器及其性能
李剑锋
路勇
何鸣元
《石油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微型换热器瞬态传热分析
钱中
《压力容器》
北大核心
2011
2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基于杨氏理论的微型换热器传热壁面表面特性分析
周建阳
罗小平
冯振飞
邓聪
吴迪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矩形槽聚合物微型换热器流动及换热性能评价
蔡建臣
蒋金云
吴大鸣
庄俭
《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翅片结构对微型平板换热器换热性能的影响
李佳华
孟荣丽
芮新芳
潘江
徐旭
《化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DMLS微换热器粗糙度对Al_2O_3/R141b流动沸腾传热影响
周建阳
罗小平
冯振飞
邓聪
谢鸣宇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微结构换热器的研究进展
姜辉
吴大鸣
庄俭
刘颖
《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微注射成型制品精度的表征及其主要影响因素
侯立军
刘颖
吴大鸣
罗祎玮
《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
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