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微型扬声器总谐波失真测量的衍射效应 被引量:1
1
作者 曾宪宏 冯雪磊 沈勇 《应用声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41-948,共8页
该文旨在消除衍射效应对微型扬声器总谐波失真测量的影响,根据扩展的Biot–Tolstoy–Medwin模型,研究了微型扬声器总谐波失真测量的衍射效应,重点分析了微型扬声器后腔封闭和后腔开放的两种不同条件下考虑微型扬声器后向衍射和不考虑后... 该文旨在消除衍射效应对微型扬声器总谐波失真测量的影响,根据扩展的Biot–Tolstoy–Medwin模型,研究了微型扬声器总谐波失真测量的衍射效应,重点分析了微型扬声器后腔封闭和后腔开放的两种不同条件下考虑微型扬声器后向衍射和不考虑后向衍射的两种情况。该文使用的是简单稳定的障板测试条件,由于衍射效应与障板尺寸和微型扬声器的安装位置有关,因此该文将微型扬声器安装在固定尺寸的障板上的固定位置。该文理论计算了不同测量距离下障板的衍射曲线,分析了对应情况下微型扬声器总谐波失真测量的衍射效应,并进行实验验证。实验结果与理论计算吻合良好,证明了该文计算方法的准确性。该文研究表明,微型扬声器总谐波失真测量的衍射效应受障板的影响较大,且测试距离越远,影响越大,扬声器后腔开放时的衍射效应比后腔封闭时的衍射效应更为明显。使用根据该文的方法计算出的衍射曲线,可以对微型扬声器测量得到的总谐波失真进行修正,消除障板测试条件下衍射效应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型扬声器 衍射 总谐波失真 障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客观测量数据预测微型扬声器感知音质的复回归模型(英文) 被引量:4
2
作者 刘紫赟 沈勇 +1 位作者 王思理 沈坚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648-653,共6页
本文阐述了一种预测微型扬声器感知音质的复回归模型.其基于对若干扬声器的客观参数测量和听音试验结果分析,呈现了微型扬声器的客观参数特征与主观感知音质的联系.该模型在现有的音质预测模型基础上进行了修改,以适应微型扬声器的带宽... 本文阐述了一种预测微型扬声器感知音质的复回归模型.其基于对若干扬声器的客观参数测量和听音试验结果分析,呈现了微型扬声器的客观参数特征与主观感知音质的联系.该模型在现有的音质预测模型基础上进行了修改,以适应微型扬声器的带宽与失真等特性.试验中所有微型扬声器的测量均在消声室中进行,测试时微型扬声器处于0.1W输入功率的小信号状态.微型扬声器的频响曲线和总谐波失真(THD)数据均以高频域分辨率测得.从客观测量数据中提取的一些特征参数用来在模型中描述扬声器的特性.该模型参考现有模型中应用的6个特征参数,针对微型扬声器的特征进行了修改.为控制听音试验中的变量,将所有微型扬声器在消声室中录音后,通过图形化界面在计算机上由听音员进行评价.所有参加试验的听音员均接受过听音训练并具有正常的听力水平.听音员被要求根据激励的频谱平衡、清晰度、失真和异音状况进行评价.所有听音员的数据经F-检验在扬声器因素效应上都非常显著.在复回归分析中,6个特征参数中有3个表现出较好的符合度.该模型可表征对微型扬声器听音评价72.5%的变化,并达到0.733的相关度.方差分析表明,该模型的预测结果是显著的.该模型表明,微型扬声器的频谱平滑度是与听音评价最为相关的特征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型扬声器 感知音质 预测模型 复回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型扬声器振动系统阻尼频率特性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王坤 沈勇 +2 位作者 章志亮 黄杰 冯雪磊 《应用声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90-94,共5页
受材料黏弹性的影响,微型扬声器振动系统的力阻与频率有关。通过理论推导建立了力阻与频率之间的模型,得到了微型扬声器振动系统力阻的计算公式,利用激光测振法测量得到的微型扬声器阻抗曲线和位移曲线可以方便地得到微型扬声器振动系... 受材料黏弹性的影响,微型扬声器振动系统的力阻与频率有关。通过理论推导建立了力阻与频率之间的模型,得到了微型扬声器振动系统力阻的计算公式,利用激光测振法测量得到的微型扬声器阻抗曲线和位移曲线可以方便地得到微型扬声器振动系统力阻频率响应,表明了其随频率增加而减小的频率特性。实验表明,采用该频率相关力阻模型计算阻抗曲线、位移曲线和频率响应曲线,与测量值吻合很好,明显好于传统频率非相关力阻模型所得曲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型扬声器 振动系统力阻 频率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蠕变效应对微型扬声器小信号参数建模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刘成 沈勇 董桂官 《声学技术》 CSCD 2011年第3期250-253,共4页
大部分微型扬声器在低频时存在着蠕变效应。通过电力声类比建立了微型扬声器的小信号模型,分析了微型扬声器小信号参数与普通扬声器的差异。引入支撑部分的蠕变效应,采用标准线性固态蠕变模型对支撑系统顺性进行改进,比较了传统的力顺... 大部分微型扬声器在低频时存在着蠕变效应。通过电力声类比建立了微型扬声器的小信号模型,分析了微型扬声器小信号参数与普通扬声器的差异。引入支撑部分的蠕变效应,采用标准线性固态蠕变模型对支撑系统顺性进行改进,比较了传统的力顺模型和两种蠕变模型。讨论了蠕变对小信号参数建模的影响,以及特殊的结构对振动和声学特性的影响。取得的结果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蠕变效应 微型扬声器 小信号参数建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型扬声器摆动模态对其辐射声场的影响
5
作者 毛燕蓉 沈勇 《应用声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17-222,共6页
与传统电动式扬声器单元相比,微型扬声器单元由于缺少定位支片等部件,更容易受到摆动模态的影响。该文利用激光传感器采集微型扬声器单元振膜各点振动位移,通过理论计算,从辐射声压级、辐射指向性等角度探究矩形微型扬声器单元摆动模态... 与传统电动式扬声器单元相比,微型扬声器单元由于缺少定位支片等部件,更容易受到摆动模态的影响。该文利用激光传感器采集微型扬声器单元振膜各点振动位移,通过理论计算,从辐射声压级、辐射指向性等角度探究矩形微型扬声器单元摆动模态对其辐射声场的影响。经过研究发现,摆动模态会造成微型扬声器单元频响凹陷、中低频存在指向性等现象,对其辐射声场产生明显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型扬声器单元 摆动模态 声压级 指向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镍薄膜微型扬声器热声特性研究
6
作者 王俊杰 唐昭 +2 位作者 李双 陆巧云 李成 《应用声学》 2025年第4期1018-1024,共7页
镍薄膜由热致声且具有超薄、柔性、透明等特性,研究利用镍薄膜作为微型扬声器振膜使用,以期实现扬声器柔性化及轻量化。首先对三角形、方形、圆形三种形状镍薄膜的近场声压分布进行测试,进而对性能最为优越的圆形镍薄膜进一步做热声特... 镍薄膜由热致声且具有超薄、柔性、透明等特性,研究利用镍薄膜作为微型扬声器振膜使用,以期实现扬声器柔性化及轻量化。首先对三角形、方形、圆形三种形状镍薄膜的近场声压分布进行测试,进而对性能最为优越的圆形镍薄膜进一步做热声特性分析,建立镍薄膜的热声理论模型,对薄膜输出声压分别进行理论计算和实验测试,对比分析表明二者吻合良好。探究薄膜基底、薄膜外径以及厚度对发声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无基底圆形镍薄膜具有更好的发声效果,输出声压级随着薄膜外径的增大而降低、随着薄膜厚度的增加而减小。研究还表明镍薄膜发声效果优于石墨烯薄膜,输出声压级高出15~18 dB。研究为镍薄膜在耳机等微型扬声器上的应用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镍薄膜 热声效应 微型扬声器 声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手机的微型声频定向扬声器
7
作者 李学生 徐利梅 +3 位作者 姜丽峰 蒲刚 陈敏 许亮峰 《压电与声光》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715-719,共5页
提出了一种用于手机的微型声频定向扬声器实现方法,该新型扬声器可将声音控制在发声单元正前方轴向传播,能为使用者提供免提的局部声音服务。4只直径为10mm的锆钛酸铅(PZT)压电陶瓷超声换能器组阵作为发声部件,换能器阵列谐振频率作... 提出了一种用于手机的微型声频定向扬声器实现方法,该新型扬声器可将声音控制在发声单元正前方轴向传播,能为使用者提供免提的局部声音服务。4只直径为10mm的锆钛酸铅(PZT)压电陶瓷超声换能器组阵作为发声部件,换能器阵列谐振频率作为超声载波频率,数字信号处理器(DSP)芯片作为声频定向调制算法实现平台,D类超声功率放大器为阵列驱动器,诺基亚N73手机作为外壳,制作出了样机。对换能器单元及阵列阻抗、声压级频率响应等特性进行了测试和分析,对样机作了自解调可听声指向性测试和整机功耗测试。实验结果表明,样机尺寸、功率和声压级基本满足手机中的应用需求,为微型声频定向扬声器在便携式多媒体设备中的应用提供了实践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型声频定向扬声器 局部声音服务 PZT压电陶瓷超声换能器 指向性 便携式多媒体设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