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微型外固定支架联合克氏针对粉碎性掌指关节骨折的疗效 被引量:3
1
作者 卢微波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0年第13期2386-2387,共2页
目的观察微型外固定支架联合克氏针治疗粉碎性掌指关节骨折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4月至2019年4月在三门峡市中心医院治疗的60例粉碎性掌指关节骨折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接受内固定克氏针治疗,观察组... 目的观察微型外固定支架联合克氏针治疗粉碎性掌指关节骨折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4月至2019年4月在三门峡市中心医院治疗的60例粉碎性掌指关节骨折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接受内固定克氏针治疗,观察组接受微型外固定支架联合克氏针治疗。对比两组骨折愈合效果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骨折愈合总优良率(93.33%)较对照组高(7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3.33%)低于对照组(1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型外固定支架联合克氏针治疗粉碎性掌指关节骨折效果较好,能帮助患者进行早期锻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碎性掌指关节骨折 微型外固定支架 克氏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微型外固定支架治疗掌指骨开放性粉碎性骨折应用的临床效果观察 被引量:3
2
作者 吕晓峰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第28期54-55,共2页
目的分析讨论微型外固定支架治疗掌指骨开放性粉碎性骨折的临床结果。方法 72例掌指骨开放性粉碎性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各36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内固定克氏针术治疗,试验组患者给予微型外固定支架固定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 目的分析讨论微型外固定支架治疗掌指骨开放性粉碎性骨折的临床结果。方法 72例掌指骨开放性粉碎性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各36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内固定克氏针术治疗,试验组患者给予微型外固定支架固定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骨折愈合效果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经过系统治疗后,骨折情况均基本愈合,而试验组患者术后骨折愈合时间、术后患者关节能够活动时间、2个月后关节综合评价分值、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分别为(32.60±9.37)d、(7.30±1.75)d、(95.40±7.22)分、5.56%,均优于对照组的(43.70±10.55)d、(18.80±2.37)d、(81.60±14.77)分、30.56%,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型外固定支架固定术可以有效促进患者掌指骨骨折愈合,更利于患者恢复,综合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掌指骨开放性粉碎性骨折 微型外固定支架 临床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型外固定支架和克氏针治疗Bennett骨折的三维有限元分析
3
作者 彭胜利 《中国实用医药》 2014年第2期92-93,共2页
目的:利用三维有限元分析方法探讨微型外固定支架结合克氏针治疗 Bennett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利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研究和比较,对本院于2011年1月1日~2013年11月31日期间收治的42例Bennett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对照分析。... 目的:利用三维有限元分析方法探讨微型外固定支架结合克氏针治疗 Bennett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利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研究和比较,对本院于2011年1月1日~2013年11月31日期间收治的42例Bennett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对照分析。利用三维有限元分析方法,探讨分析患者在治疗后的掌指功能恢复情况。结果通过利用三维有限元分析方法对本院收治的42例Bennett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患者治疗后的效果显著,患者在治疗后的掌指关节功能恢复情况良好。结论微型外固定支架和克氏针治疗Bennett骨折具有很好的临床疗效,目前已经成为治疗Bennett骨折的主要方法,对我国治疗Bennett骨折的发展具有重要价值,值得临床借鉴和进一步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型外固定支架 克氏针 BENNETT骨折 三维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与三维重建技术结合微型外固定支架在儿童上肢骨折中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2
4
作者 曹卫权 张国平 +1 位作者 陈鑫 高杰 《中国实用医药》 2020年第3期75-76,共2页
目的分析研讨CT与三维重建技术结合微型外固定支架在儿童上肢骨折中的治疗效果。方法64例前臂骨折患儿,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2例。对照组接受传统钢板外固定治疗,研究组接受CT与三维重建技术结合微型外固定支架治疗... 目的分析研讨CT与三维重建技术结合微型外固定支架在儿童上肢骨折中的治疗效果。方法64例前臂骨折患儿,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2例。对照组接受传统钢板外固定治疗,研究组接受CT与三维重建技术结合微型外固定支架治疗。比较两组围术期指标、手术前后上肢功能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负重时间(8.20±2.12)周、愈合时间(6.65±2.35)周、出血量(285.65±2.30)ml、手术时间(98.23±12.02)min;对照组负重时间(16.87±4.21)周、愈合时间(15.98±3.62)周、出血量(402.32±12.30)ml、手术时间(112.25±32.02)min。研究组负重时间、愈合时间早于对照组,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前Fugl-Meyer评分(41.32±1.35)分与对照组的(41.36±1.21)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1、3、6个月Fugl-Meyer评分为(58.35±1.35)、(65.68±1.24)、(72.68±2.32)分,均高于对照组的(41.68±2.32)、(52.32±2.02)、(61.35±1.20)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9.38%(3/32)低于对照组的37.50%(12/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与三维重建技术联合微型外固定支架治疗儿童前臂骨折,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减少出血量,利于疾病康复和上肢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上肢骨折 微型外固定支架 CT 三维重建技术 前臂骨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与三维重建技术辅助下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术联合微型外固定支架治疗儿童上肢骨折的效果 被引量:1
5
作者 李祎 沈濬 +1 位作者 王武愉 张爱国 《当代医药论丛》 2022年第24期48-51,共4页
目的:研究用CT与三维重建技术辅助下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术联合微型外固定支架治疗儿童上肢骨折的效果及对患儿炎性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无锡市儿童医院2020年5月至2022年3月收治的102例上肢骨折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 目的:研究用CT与三维重建技术辅助下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术联合微型外固定支架治疗儿童上肢骨折的效果及对患儿炎性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无锡市儿童医院2020年5月至2022年3月收治的102例上肢骨折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1例。给予对照组常规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联合石膏外固定治疗,观察组则在CT与三维重建技术的辅助下行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术联合微型外固定支架固定治疗。对两组术后炎性因子表达、骨折恢复相关指标、上肢功能恢复情况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术后7 d,观察组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前列腺素E2(PGE2)、缓激肽(BK)和P物质(P)的表达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观察组的骨痂形成时间、骨折线消失时间和负重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3个月及6个月,观察组的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肩关节评分系统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3.92%,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7.65%(P<0.05)。结论:在CT与三维重建技术的辅助下对上肢骨折患儿进行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术联合微型外固定支架固定治疗的效果显著,能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加速骨折愈合和上肢功能的恢复,且不会导致术后炎性因子过表达,治疗的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 三维重建 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 微型外固定支架 儿童上肢骨折 炎性因子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型外固定支架治疗掌指骨粉碎性骨折 被引量:2
6
作者 江志文 李展振 《中国骨伤》 CAS 2001年第8期493-494,共2页
关键词 微型外固定支架 治疗 掌指骨粉碎性骨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结合三维重建技术微型外固定支架治疗儿童上肢骨折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1
7
作者 秦大攀 《中国医学工程》 2021年第5期108-110,共3页
目的探究CT结合三维重建技术微型外固定支架治疗儿童上肢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从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2018年2月至2020年2月选取102例儿童上肢骨折患儿,将患儿随机分成两组,每组51例。一组为对照组,采用传统钢板外固定治疗,另一组为观察组... 目的探究CT结合三维重建技术微型外固定支架治疗儿童上肢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从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2018年2月至2020年2月选取102例儿童上肢骨折患儿,将患儿随机分成两组,每组51例。一组为对照组,采用传统钢板外固定治疗,另一组为观察组,采用CT结合三维重建技术微型外固定支架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儿的相关治疗指标,疼痛及上肢功能,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的手术时间为(95.63±8.63)min,负重时间为(10.12±2.07)周,愈合时间为(7.28±3.92)周,出血量为(283.06±3.57)mL,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为(2.16±0.57)分,对照组为(4.36±0.85)分;观察组上肢功能(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评分为(68.65±4.89)分,对照组为(57.23±4.16)分(P<0.05)。观察组患儿的并发症发生率为5.88%,比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19.61%低(P<0.05)。结论CT结合三维重建技术微型外固定支架治疗儿童上肢骨折能够有效缩短患儿的手术时间和愈合时间,改善患儿的上肢功能,减轻疼痛,减少并发症,提高患儿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上肢骨折 CT 三维重建技术 微型外固定支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微型外固定支架结合克氏针固定术治疗Bennett骨折的效果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郭爱庄 《当代医药论丛》 2015年第14期254-255,共2页
目的 :探讨用微型外固定支架联合克氏针固定术对Bennett骨折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研究。方法 :将2012年3月-2013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51例Bennett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这些患者均使用微型固定支架结合克氏针固定术进行治疗。在对其进行... 目的 :探讨用微型外固定支架联合克氏针固定术对Bennett骨折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研究。方法 :将2012年3月-2013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51例Bennett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这些患者均使用微型固定支架结合克氏针固定术进行治疗。在对其进行治疗的同时,对其进行必要的功能训练。治疗结束后对其进行为期6-14个月的跟踪随访,然后根据患者骨折愈合的情况和肢体功能恢复的情况按照TAM系统评定法评价患者掌指关节的功能。结果 :经过治疗和随访,这51例患者的骨折创伤均完全愈合,患者的拇指腕掌关节功能无障碍。这些患者骨折愈合的平均时间为7周,进行切开复位平均的愈合时间为9.2周。其近远期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4.1%,术后均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用微型外固定支架联合克氏针内固定术对Bennett骨折患者进行治疗,操作简单、方便,对患者的损伤小,患者的满意度高,疗效显著,此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型外固定支架 克氏针 BENNETT骨折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型外固定支架治疗掌、指骨粉碎性骨折
9
作者 江志文 李展振 《浙江临床医学》 2000年第1期45-45,40,共2页
关键词 微型外固定支架 治疗 掌骨 指骨 粉碎性骨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型外固定支架治疗掌、指骨粉碎性骨折
10
作者 江志文 李展振 《江西中医药》 2000年第6期38-38,共1页
关键词 掌骨折 指骨折 粉碎骨折 微型外固定支架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不同手术方法矫正手指屈曲挛缩畸形的临床效果观察 被引量:1
11
作者 杨红跃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18年第13期2450-2451,共2页
目的观察两种不同手术方法矫正手指屈曲挛缩畸形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5月至2017年4月许昌市人民医院收治的手指屈曲挛缩畸形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n=40,59指)与观察组(n=40,59指)。对照组接受转移皮瓣或植皮修复术治... 目的观察两种不同手术方法矫正手指屈曲挛缩畸形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5月至2017年4月许昌市人民医院收治的手指屈曲挛缩畸形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n=40,59指)与观察组(n=40,59指)。对照组接受转移皮瓣或植皮修复术治疗,观察组接受微型外固定支架牵张成形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并发症发生情况及疾病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10.00%)低于对照组(3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型外固定支架牵张成形术矫正手指屈曲挛缩畸形具有创伤小、操作简便、术后疼痛轻等优势,且可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指屈曲挛缩畸形 转移皮瓣或植皮修复术 微型外固定支架牵张成形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