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街区尺度下城市微型公共空间使用评价技术研究——以张家口市为例
1
作者 凌佳 武彬 +2 位作者 王凤玲 梁炎容 赵洁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24年第6期75-79,共5页
通过文献调研法、层次分析法(AHP)和语义曲线分析(SD)法3种方法对张家口市口袋公园使用情况进行评价,分析口袋公园在城市公共空间建设的不足,总结口袋公园人性化、地域性及可持续性发展的原则,针对口袋公园的空间利用、使用需求、景观... 通过文献调研法、层次分析法(AHP)和语义曲线分析(SD)法3种方法对张家口市口袋公园使用情况进行评价,分析口袋公园在城市公共空间建设的不足,总结口袋公园人性化、地域性及可持续性发展的原则,针对口袋公园的空间利用、使用需求、景观设施建设等方面提出优化,以期为张家口市及条件相近的城市街区微型公共空间的建设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 微型公共空间 使用 优化 景观设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京市大油坊巷片区微型公共空间再生设计研究
2
作者 王海洋 《美术教育研究》 2024年第20期126-128,共3页
该文作者通过分析南京市大油坊巷片区内部及周边环境中不同类型微型公共空间的现状、特征,挖掘并调查潜在的微型公共空间,结合居民的日常生活需求、环境心理与行为习惯,总结现有改造项目的成功之处,从片区整体布局、空间设计、情感融入... 该文作者通过分析南京市大油坊巷片区内部及周边环境中不同类型微型公共空间的现状、特征,挖掘并调查潜在的微型公共空间,结合居民的日常生活需求、环境心理与行为习惯,总结现有改造项目的成功之处,从片区整体布局、空间设计、情感融入、社会管理等方面综合考虑,探讨微型公共空间的存在对片区居民生活的意义,提出大油坊巷片区微型公共空间再生设计的策略,以期再利用一些微型公共空间,使其焕发新的活力,创造积极的价值。该文主要从相关概念阐述、场地问题分析和提出再生设计策略三方面展开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京老城南 微型公共空间 再生设计 空间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嵌入·修补·众规:城市微型公共空间规划研究--以武汉市汉阳区为例 被引量:44
3
作者 董贺轩 刘乾 王芳 《城市规划》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33-43,共11页
微型公共空间是承载日常生活的小尺度公共空间,是城市微更新的重要手段和工具。首先对微型公共空间的概念、类型及其建设现状进行分析,提出"嵌入、修补、众规"的微型公共空间规划设计原则及"补充完善城市公共空间系统&qu... 微型公共空间是承载日常生活的小尺度公共空间,是城市微更新的重要手段和工具。首先对微型公共空间的概念、类型及其建设现状进行分析,提出"嵌入、修补、众规"的微型公共空间规划设计原则及"补充完善城市公共空间系统"的规划目标,介绍微型公共空间规划的策略及分类规划方法;在此基础上,以武汉市汉阳区为例,探索微型公共空间规划原则及方法在实际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型公共空间 嵌入 修补 众规 汉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据导引下的城市微型公共空间规划方法研究——以武汉市武昌区为例 被引量:5
4
作者 彭正洪 马啸宇 +1 位作者 焦洪赞 陈伟 《现代城市研究》 CSSCI 2018年第10期52-59,共8页
我国正处于高速发展的时期,在土地资源紧缺的高密度城市中心区域,生态用地与生产用地的矛盾日益尖锐。城市微型公共空间由于面积小、选址灵活,既能缓解因加快城市化进程而导致大型公园绿地不足的影响,也能促进对城市中心区域街头空地资... 我国正处于高速发展的时期,在土地资源紧缺的高密度城市中心区域,生态用地与生产用地的矛盾日益尖锐。城市微型公共空间由于面积小、选址灵活,既能缓解因加快城市化进程而导致大型公园绿地不足的影响,也能促进对城市中心区域街头空地资源甚至是边角废地的合理利用。针对城市微型公共空间规划中缺乏足够科学性的缺陷,本文提出数据导引下的城市微型公共空间规划。以武汉市武昌区为例,运用大数据的方法对手机位置数据进行处理得到人口分布的时空特征,采用两步移动搜寻法得到该区域居民对微型公共空间的需求情况,作为其选址的宏观依据,再通过"众规武汉"微信数据,作为公众需求意愿的修正,最后利用CFD数值模拟的方法对具体选址点进行适宜性分析,以之作为城市微型公共空间布局的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增强设计 手机位置数据 两步移动搜寻法 CFD数值模拟 微型公共空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产城市微型公共空间——建筑设计的另一半使命 被引量:8
5
作者 董贺轩 刘乾 《新建筑》 2016年第6期33-38,共6页
建筑设计与城市微型公共空间生产之间存在着天然、有机的联系。系统考察了我国城市微型公共空间建筑设计机制、相关理论研究及典型案例;从城市设计视角,初步探索了建筑设计主动参与城市微型公共空间建设的必要性、建筑设计与城市空间的... 建筑设计与城市微型公共空间生产之间存在着天然、有机的联系。系统考察了我国城市微型公共空间建筑设计机制、相关理论研究及典型案例;从城市设计视角,初步探索了建筑设计主动参与城市微型公共空间建设的必要性、建筑设计与城市空间的整体性,以及城市建筑设计构建城市空间的途径。从中得出可供借鉴的城市微型公共空间基础理论、观点及建筑设计策略,为我国建筑设计教育与人才培养、建筑师履行社会责任等方面提供导向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型公共空间 建筑设计 责任与使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微型公共空间系统规划管控策略 被引量:26
6
作者 宋晓杰 涂剑 周艳妮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72-78,共7页
随着城市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市民对公共空间的需求日益明显,但由于城市建设转型发展及土地资源紧缺,可用于公共空间建设的用地越来越匮乏,同时在大规模的开发建设中,也出现了一些被荒废或尺寸过小的"灰色... 随着城市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市民对公共空间的需求日益明显,但由于城市建设转型发展及土地资源紧缺,可用于公共空间建设的用地越来越匮乏,同时在大规模的开发建设中,也出现了一些被荒废或尺寸过小的"灰色"空间。在此背景下,如何进一步发掘公共空间资源,提高土地使用效率成为规划部门关注的一项热点。文章结合武汉市微型公共空间规划工作实践,系统地对微型公共空间的概念、问题、评价标准等进行研究,并从完善布局、彰显特色与对接管理等角度对微型公共空间的规划管控进行了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型公共空间 规划管控 武汉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型公共空间与社会责任——从“流浪猫舍国际公益设计大赛”出发 被引量:1
7
作者 田欣 张卫 +1 位作者 刘洋 汪龙华 《新建筑》 2016年第3期134-137,共4页
通过一次国际公益设计竞赛案例,以流浪猫国际公益设计大赛竞赛的指导思想开篇,剖析来自世界各地的19件优秀获奖作品。同时以"Stray Cat Sheiter"获奖作品为例,力图创造属于城市人和动物互动的公共空间中的微型空间,以此探索... 通过一次国际公益设计竞赛案例,以流浪猫国际公益设计大赛竞赛的指导思想开篇,剖析来自世界各地的19件优秀获奖作品。同时以"Stray Cat Sheiter"获奖作品为例,力图创造属于城市人和动物互动的公共空间中的微型空间,以此探索整合公共空间中各种群体关系的方式,以参与本次大赛的各国建筑师的微小的关注力量以及做出的尝试为起点,力所能及营造微型公共空间,呼吁职业人员关注自身的社会责任与道德使命,共建和谐社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型公共空间 社会责任 设计竞赛 流浪猫宅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SPL调研的老城区微型公共空间质量评价研究——以合肥市为例 被引量:3
8
作者 任戈 李嘉 +4 位作者 郭奕明 王倩 王慧琳 宣蔚 傅辰昊 《建筑与文化》 2021年第10期163-164,共2页
文章以合肥市老城区微型公共空间为研究对象,通过PSPL调研法对五种类型的微型公共空间进行评价和分析。研究发现:合肥市老城区内,社区类、公共游览类微型公共空间普遍有较好的基础设施建设,其余类型相对较差;公共游览类微空间和交通类... 文章以合肥市老城区微型公共空间为研究对象,通过PSPL调研法对五种类型的微型公共空间进行评价和分析。研究发现:合肥市老城区内,社区类、公共游览类微型公共空间普遍有较好的基础设施建设,其余类型相对较差;公共游览类微空间和交通类微空间的穿行活动占比最高,停留活动占比与微空间品质、微空间面积有直接联系,质量越好、设施建设越多,居民对其使用越频繁、满意度越高,空间活力程度越高。基于以上研究结果,文章最后提出清理被占用微型公共空间、加强空间开放与可识别性、注重空间设施人性化设计等措施,期望自下而上地改善城市老城区微型公共空间的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型公共空间 PSPL调研法 公共空间评价 空间行为分析 老城区 合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街边微型公共空间设计策略研究--以口袋公园为例 被引量:5
9
作者 陈芃序 王天扬 《城市建筑》 2021年第25期69-71,共3页
口袋公园作为城市微型公共空间资源的代表,是对城市公园的重要补充,也是目前城市公园绿地规划的重要发展趋势。本文结合了口袋公园的相关案例,分析了其设计特色及不足之处,总结了口袋公园人性化、地域性及可持续发展的设计原则并针对口... 口袋公园作为城市微型公共空间资源的代表,是对城市公园的重要补充,也是目前城市公园绿地规划的重要发展趋势。本文结合了口袋公园的相关案例,分析了其设计特色及不足之处,总结了口袋公园人性化、地域性及可持续发展的设计原则并针对口袋公园的道路、照明、绿化、设施等细节提出设计策略,以期为城市街边微型公共空间的规划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袋公园 城市 街边 微型公共空间 设计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IS的合肥市老城区新增微型公共空间的选址与优化 被引量:1
10
作者 任戈 王慧琳 +2 位作者 王倩 郭奕明 李嘉 《城市建筑》 2022年第5期65-69,共5页
本研究基于GIS平台,分析合肥市老城区内微型公共空间的可达性,并利用分析结果,将合肥市一环内的微型公共空间作为主要研究对象,根据实际情况将其分为急需改造、需要改造、暂不需要改造三类。对急需改造的微型公共空间进行选择,期望通过... 本研究基于GIS平台,分析合肥市老城区内微型公共空间的可达性,并利用分析结果,将合肥市一环内的微型公共空间作为主要研究对象,根据实际情况将其分为急需改造、需要改造、暂不需要改造三类。对急需改造的微型公共空间进行选择,期望通过最小化设施点数模型,确定优化的微型公共空间的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型公共空间 可达性 GIS 选址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居住类微型公共空间活力性提升探究——以汉阳区江汉二桥街文体站为例 被引量:2
11
作者 王然 宋会访 池溪 《华中建筑》 2019年第8期94-98,共5页
在城市不断建设发展中,人们对城市公共空间的需求不断增加。居住类微型公共空间作为城市居民日常活动高频率使用的场所之一,也是城市活力展现的重要一环。而这类场所空间活力性普遍偏低。该文以汉阳区江汉二桥街文体站为例,对文体站周... 在城市不断建设发展中,人们对城市公共空间的需求不断增加。居住类微型公共空间作为城市居民日常活动高频率使用的场所之一,也是城市活力展现的重要一环。而这类场所空间活力性普遍偏低。该文以汉阳区江汉二桥街文体站为例,对文体站周围环境、内部设施、景观绿化三个方面的现状进行了探讨分析,并进行了针对性改造设计,旨在通过该设计满足周围居民的日常活动需要,可持续提升空间活力,为更多微型公共空间活力性提升带来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型公共空间 居住区 活力性 改造提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微型公共空间的五感体验设计方法初探 被引量:6
12
作者 曹彦萱 《美与时代(城市)》 2018年第10期5-7,共3页
城市微型公共空间作为城市公共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面积小、数量多、与人互动频繁的特点。而如今,在我们身边有大量因设计不当而利用率低下或被闲置的微型公共空间。城市设计可以从人的五感体验出发,丰富人们的空间体验,激活消极空... 城市微型公共空间作为城市公共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面积小、数量多、与人互动频繁的特点。而如今,在我们身边有大量因设计不当而利用率低下或被闲置的微型公共空间。城市设计可以从人的五感体验出发,丰富人们的空间体验,激活消极空间,营造有活力的、人们愿意停留使用的微型公共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型公共空间 五感体验 空间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使用后评价(POE)的广州市六运小区微型公共空间优化策略研究
13
作者 谢朝楠 王琳琳 《工程与建设》 2023年第6期1676-1678,共3页
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微型公共空间在城市结构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本研究以广州市的六运小区为例,以网络评价、使用后方式、满意度评价三者相结合的方式构建通过六运小区微型公共空间使用后评价(POE)的体系,探讨其微型公共... 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微型公共空间在城市结构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本研究以广州市的六运小区为例,以网络评价、使用后方式、满意度评价三者相结合的方式构建通过六运小区微型公共空间使用后评价(POE)的体系,探讨其微型公共空间存在的问题,并根据评价结果分析提出相对应的优化设计策略,旨在提升其品质构建,为类似城市微型公共空间设计与改进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使用后评价(POE) 微型公共空间 六运小区 优化设计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密度环境下城市微型公共空间的利用 被引量:4
14
作者 童心 王小凡 《中外建筑》 2012年第3期90-92,共3页
目前城市发展迅速,以香港为代表的高密度化城市环境以及微型化城市公共空间成为普遍的城市现象。为此,我们通过对密度和知觉密度的关系研究,归纳出影响人们知觉密度感受的相关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找到现实可行的微型公共空间利用办法,使... 目前城市发展迅速,以香港为代表的高密度化城市环境以及微型化城市公共空间成为普遍的城市现象。为此,我们通过对密度和知觉密度的关系研究,归纳出影响人们知觉密度感受的相关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找到现实可行的微型公共空间利用办法,使得高密度环境下有着舒适心理感受的城市公共空间得以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密度 微型城市公共空间 知觉密度 空间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响微型公共开放空间活力的建成环境因素研究 被引量:27
15
作者 韩西丽 王龙洪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64-70,共7页
城市微型公共开放空间有助于促进居民的户外活动,加强居民之间的社会互动,提高城市生活质量。文章选取深圳36个微型公共开放空间,基于摄像观察计数法,运用SPSS分析方法探讨其活力的建成环境影响因素。结果显示:组合桌椅、单独座椅配置... 城市微型公共开放空间有助于促进居民的户外活动,加强居民之间的社会互动,提高城市生活质量。文章选取深圳36个微型公共开放空间,基于摄像观察计数法,运用SPSS分析方法探讨其活力的建成环境影响因素。结果显示:组合桌椅、单独座椅配置数量及200 m范围内饮食类商业和服务类商业的店铺数量与微型公共开放空间活力呈正相关关系;配置健身器材、儿童活动设施、休憩草坪可提升微型公共开放空间活力;场地面积、遮阴面积、硬质铺装面积、绿化面积、临街车行道宽度、临街人行道宽度,是否配置亭子、长廊、小型广场、零售类商业,以及是否规划小学或幼儿园、城中村与微型公共开放空间活力无显著关系;设计有雕塑、水景的微型公共开放空间,其活力低于没有配置该类元素的微型公共开放空间。希望研究结果能为微型公共开放空间的选址及场地设计实践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型公共开放空间 活力 建成环境 深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微型公共开敞空间的实证调查报告 被引量:7
16
作者 徐忆晴 戴晓玲 徐浩然 《建筑与文化》 2016年第7期211-213,共3页
在用地紧张的城市中心区,新建或改造小微型开敞空间是提升城市活力的重要措施。然而该领域的实证研究在我国极为缺乏。本研究在杭州市中心城区选取7平方公里范围的基地,对现存小微型开敞空间进行普查,进一步从33个场地中挑选出6个极端... 在用地紧张的城市中心区,新建或改造小微型开敞空间是提升城市活力的重要措施。然而该领域的实证研究在我国极为缺乏。本研究在杭州市中心城区选取7平方公里范围的基地,对现存小微型开敞空间进行普查,进一步从33个场地中挑选出6个极端案例做详行为调查与分析。特别记录并分析了不同活动类型、社会交往发生频率的状况及其产生条件,最近得出有关使用模式的四个主要结论,以及三项与设计直接相关的指导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型公共开敞空间 中央活动区 社会交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