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压裂改造裂缝网络构建技术及其应用 被引量:5
1
作者 杨小慧 林正良 +2 位作者 丁圣 杨心超 余波 《石油物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920-925,934,共7页
微地震监测技术通过接收储层压裂改造时岩石破裂的震源信号获取破裂点的空间位置,但是如何基于监测结果刻画裂缝的空间展布形态则是微地震解释面临的一个技术难题。为此,首先研究了基于时距交会分析的无效压裂事件识别和基于“点缝”连... 微地震监测技术通过接收储层压裂改造时岩石破裂的震源信号获取破裂点的空间位置,但是如何基于监测结果刻画裂缝的空间展布形态则是微地震解释面临的一个技术难题。为此,首先研究了基于时距交会分析的无效压裂事件识别和基于“点缝”连接准则的裂缝网络构建技术,在此基础上建立了裂缝网络构建技术流程,并利用某压裂段的监测资料进行了方法测试,最后,利用该方法对某工区压裂井进行了裂缝网络构建,并结合地层属性特征对压裂改造效果进行了评价。最终形成了压裂改造裂缝网络构建技术,建立了微地震定位结果与裂缝网络之间的桥梁,通过无效事件识别,提高了裂缝网络的合理性。四川盆地某微地震地面监测资料裂缝网络构建应用结果表明,利用压裂改造裂缝网络构建技术所构建的裂缝网络能够直观展示裂缝空间展布形态及其复杂度,揭示裂缝生长发育过程,为结合储层特征进行压裂改造效果评价提供了可靠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监测 微地震解释 无效压裂事件识别 裂缝网络构建 裂缝发育过程 压裂改造效果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压裂裂缝监测结果的质疑及井网参数的改进 被引量:2
2
作者 贾自力 石彬 +3 位作者 刘芳娜 张军科 周红燕 付晨阳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0期13249-13257,共9页
作为人工压裂缝监测的一种有效手段,微地震监测技术能够定量表征压裂裂缝的方位、缝高、缝长、缝宽,为水平井的井网参数设计和分段压裂参数的设计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但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存在着大量微地震解释结果与矿场分析结果... 作为人工压裂缝监测的一种有效手段,微地震监测技术能够定量表征压裂裂缝的方位、缝高、缝长、缝宽,为水平井的井网参数设计和分段压裂参数的设计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但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存在着大量微地震解释结果与矿场分析结果相矛盾的情况,从矿场压裂施工曲线特征、压裂施工井口返液情况、重复压裂效果、水平井注采反应特征等方面与微地震定量解释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指出了缝高、缝长、缝宽等参数量化解释结果存在明显偏大的倾向,讨论了量化结果偏大产生的原因,提出了进一步对水平井井网和分段压裂参数进行优化的方向,优化后的实践结果验证了优化方向的正确性,参数优化后也提高了储量动用程度和采收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化方向 地震压裂裂缝参数量化解释 水平井井网参数设计 矿场分析结果及准确性对比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