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基于指纹和相似性阈值方法的水力压裂过程微地震事件检测研究
被引量:
1
1
作者
李秋雨
孟晓波
+3 位作者
陈海潮
陈欣星
陈信宇
王丽玮
《石油物探》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95-206,共12页
在水力压裂过程中,常规微地震事件检测方法中基于能量的长短时窗能量比值(STA/LTA)方法检测精度低,而基于波形的模板匹配方法检测速度慢。为此,提出了以指纹和相似性阈值(FAST)方法为主,联合同态反褶积去噪、STA/LTA、带噪声的基于密度...
在水力压裂过程中,常规微地震事件检测方法中基于能量的长短时窗能量比值(STA/LTA)方法检测精度低,而基于波形的模板匹配方法检测速度慢。为此,提出了以指纹和相似性阈值(FAST)方法为主,联合同态反褶积去噪、STA/LTA、带噪声的基于密度的聚类(DBSCAN)方法的一种检测精度高并且检测速度快的微地震事件检测方法。首先使用同态反褶积方法对微地震数据去噪;然后利用STA/LTA方法获取高信噪比微地震事件并作为模板,进一步利用FAST方法将模板和连续波形制作为指纹,再通过比较指纹的杰卡德相似度检测低信噪比微地震事件,得到各个台站的P波初至时间;最后利用DBSCAN方法将多个台站同一震相进行关联以去除错误检测。利用人工合成的171个具有不同信噪比的微地震事件,运用该方法能够检测到所有微地震事件,验证了方法的实用性。对四川盆地威远页岩气开发水平井2014年11月10号第19级压裂段的井下微地震数据集进行处理,并与模板匹配方法、STA/LTA方法进行了对比,结果显示该方法能够检测到STA/LTA检测不到的低信噪比微地震事件,检测结果与模板匹配方法相近,其计算效率比模板匹配方法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力压裂
微
地震
微地震事件检测
FAST
STA/LT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时频分析和卷积神经网络的微地震事件检测
被引量:
7
2
作者
盛立
徐西龙
+1 位作者
王维波
高明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54-63,共10页
针对传统微地震事件检测方法存在的预处理步骤繁琐、人工干预严重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时频分析和卷积神经网络的微地震事件检测方法。该方法使用实际的油气井水力压裂微地震监测信号作为原始数据,利用S变换提取时频谱构建样本数据集,然...
针对传统微地震事件检测方法存在的预处理步骤繁琐、人工干预严重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时频分析和卷积神经网络的微地震事件检测方法。该方法使用实际的油气井水力压裂微地震监测信号作为原始数据,利用S变换提取时频谱构建样本数据集,然后建立卷积神经网络模型对时频谱样本进行特征提取和分类识别。为了验证所提方法的可行性,分别对低信噪比的合成微地震信号,以及实际油井不同类型的地面微地震监测信号进行事件检测。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有效检测包含低信噪比信号及微弱信号在内的多类微地震事件;与短时傅里叶变换、小波变换等其他时频分析方法结合卷积神经网络的算法相比,基于S变换与卷积神经网络的检测方法具有更高的识别准确率与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地震事件检测
时频分析
S变换
卷积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模板匹配技术的微地震事件检测在水平井立体开发井网中的应用
被引量:
2
3
作者
范希彬
张景
+2 位作者
丁艺
朱世杰
边树涛
《石油物探》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940-951,共12页
2019年,新疆玛湖油田玛131井区首次在致密砾岩油藏中采用双井(水平井+直井)微地震监测的方式采集微地震数据,但采用传统的长短时窗比(STA/LTA)微地震事件检测算法在两个阵列上仅检测出少量的可对应微地震事件,无法开展双井同时定位和矩...
2019年,新疆玛湖油田玛131井区首次在致密砾岩油藏中采用双井(水平井+直井)微地震监测的方式采集微地震数据,但采用传统的长短时窗比(STA/LTA)微地震事件检测算法在两个阵列上仅检测出少量的可对应微地震事件,无法开展双井同时定位和矩张量反演,也不能获得震源机制特征。为此,采用基于模板匹配技术的微地震事件检测对采集的微地震数据进行了重新处理,检测出了大量微地震事件,并开展了双井定位和矩张量反演应用分析,获得了微地震事件震源机制特征和破裂参数。结果表明:模板匹配算法可以在多井阵列中识别出更多的有效微地震事件,使矩张量反演成为可能;针对玛131井区天然裂缝不发育的致密砾岩储层,水力裂缝破裂具有多种走向,可形成复杂缝网;T_(1)b_(2)小层的单段最佳压裂液量在1700 m^(3)左右,T 1b 3小层的单段最佳压裂液量在820 m^(3)左右,进一步加大压裂规模对产量的贡献作用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
地震
监测
微地震事件检测
双井监测
模板匹配
矩张量反演
震源机制
井中
微
地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指纹和相似性阈值方法的水力压裂过程微地震事件检测研究
被引量:
1
1
作者
李秋雨
孟晓波
陈海潮
陈欣星
陈信宇
王丽玮
机构
成都理工大学地球勘探与信息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中国石油大学非常规油气研究所
中国石油国际勘探开发有限公司中油国际(苏丹)
出处
《石油物探》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95-206,共12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0YFA071060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41974045)共同资助
文摘
在水力压裂过程中,常规微地震事件检测方法中基于能量的长短时窗能量比值(STA/LTA)方法检测精度低,而基于波形的模板匹配方法检测速度慢。为此,提出了以指纹和相似性阈值(FAST)方法为主,联合同态反褶积去噪、STA/LTA、带噪声的基于密度的聚类(DBSCAN)方法的一种检测精度高并且检测速度快的微地震事件检测方法。首先使用同态反褶积方法对微地震数据去噪;然后利用STA/LTA方法获取高信噪比微地震事件并作为模板,进一步利用FAST方法将模板和连续波形制作为指纹,再通过比较指纹的杰卡德相似度检测低信噪比微地震事件,得到各个台站的P波初至时间;最后利用DBSCAN方法将多个台站同一震相进行关联以去除错误检测。利用人工合成的171个具有不同信噪比的微地震事件,运用该方法能够检测到所有微地震事件,验证了方法的实用性。对四川盆地威远页岩气开发水平井2014年11月10号第19级压裂段的井下微地震数据集进行处理,并与模板匹配方法、STA/LTA方法进行了对比,结果显示该方法能够检测到STA/LTA检测不到的低信噪比微地震事件,检测结果与模板匹配方法相近,其计算效率比模板匹配方法高。
关键词
水力压裂
微
地震
微地震事件检测
FAST
STA/LTA
Keywords
hydraulic fracturing
microseismic
microseismic event detection
FAST
STA/LTA
分类号
P631 [天文地球—地质矿产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时频分析和卷积神经网络的微地震事件检测
被引量:
7
2
作者
盛立
徐西龙
王维波
高明
机构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控制科学与工程学院
出处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54-63,共10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62173343,62073339,62033008)
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ZR2020YQ49)。
文摘
针对传统微地震事件检测方法存在的预处理步骤繁琐、人工干预严重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时频分析和卷积神经网络的微地震事件检测方法。该方法使用实际的油气井水力压裂微地震监测信号作为原始数据,利用S变换提取时频谱构建样本数据集,然后建立卷积神经网络模型对时频谱样本进行特征提取和分类识别。为了验证所提方法的可行性,分别对低信噪比的合成微地震信号,以及实际油井不同类型的地面微地震监测信号进行事件检测。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有效检测包含低信噪比信号及微弱信号在内的多类微地震事件;与短时傅里叶变换、小波变换等其他时频分析方法结合卷积神经网络的算法相比,基于S变换与卷积神经网络的检测方法具有更高的识别准确率与稳定性。
关键词
微地震事件检测
时频分析
S变换
卷积神经网络
Keywords
detection of microseismic event
time-frequency analysis
S-transform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
分类号
P631 [天文地球—地质矿产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模板匹配技术的微地震事件检测在水平井立体开发井网中的应用
被引量:
2
3
作者
范希彬
张景
丁艺
朱世杰
边树涛
机构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新疆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北京源烃泰克科技有限公司
出处
《石油物探》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940-951,共12页
基金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17ZX05070)
中国石油重大科技专项(2017E-04)共同资助。
文摘
2019年,新疆玛湖油田玛131井区首次在致密砾岩油藏中采用双井(水平井+直井)微地震监测的方式采集微地震数据,但采用传统的长短时窗比(STA/LTA)微地震事件检测算法在两个阵列上仅检测出少量的可对应微地震事件,无法开展双井同时定位和矩张量反演,也不能获得震源机制特征。为此,采用基于模板匹配技术的微地震事件检测对采集的微地震数据进行了重新处理,检测出了大量微地震事件,并开展了双井定位和矩张量反演应用分析,获得了微地震事件震源机制特征和破裂参数。结果表明:模板匹配算法可以在多井阵列中识别出更多的有效微地震事件,使矩张量反演成为可能;针对玛131井区天然裂缝不发育的致密砾岩储层,水力裂缝破裂具有多种走向,可形成复杂缝网;T_(1)b_(2)小层的单段最佳压裂液量在1700 m^(3)左右,T 1b 3小层的单段最佳压裂液量在820 m^(3)左右,进一步加大压裂规模对产量的贡献作用降低。
关键词
微
地震
监测
微地震事件检测
双井监测
模板匹配
矩张量反演
震源机制
井中
微
地震
Keywords
micro-seismic monitoring
micro-seismic event detection
dual-well monitoring
template matching
moment tensor inversion
source mechanism
borehole micro-seismic
分类号
P631 [天文地球—地质矿产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基于指纹和相似性阈值方法的水力压裂过程微地震事件检测研究
李秋雨
孟晓波
陈海潮
陈欣星
陈信宇
王丽玮
《石油物探》
CSCD
北大核心
2024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基于时频分析和卷积神经网络的微地震事件检测
盛立
徐西龙
王维波
高明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基于模板匹配技术的微地震事件检测在水平井立体开发井网中的应用
范希彬
张景
丁艺
朱世杰
边树涛
《石油物探》
CSCD
北大核心
2023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