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微圃植树法
被引量:22
- 1
-
-
作者
王俊杰
孟少童
张继强
赵亚萍
薛睿
马和
-
机构
甘肃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
出处
《甘肃林业科技》
2014年第3期5-7,共3页
-
基金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1BAK12B08"资助
-
文摘
在分析育苗移栽成活率低及其原因、树木自然传种发芽机制和策略的基础上,提出微圃植树方法设想,并分析了微圃植树方法的优点。
-
关键词
育苗移栽
传种发芽策略
微圃植树法
-
Keywords
seedlingtransplanting
germination strategy
plantingtreesin micro-nursery
-
分类号
S72
[农业科学—林木遗传育种]
-
-
题名坡面径流播种作用的论证分析
被引量:10
- 2
-
-
作者
王俊杰
-
机构
甘肃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
出处
《甘肃林业科技》
2016年第3期1-7,共7页
-
基金
甘肃省科技厅"甘肃南部泥石流生态修复树种筛选(项目编号:1207TCYA046)"
-
文摘
与坡面径流造成植物种子流失的认识不同,野外观察认为,除负面作用外,坡面径流还具有强大的播种功能,是植被自然更新演替机制中不可或缺的过程,采用理论分析和观察相结合的方法开展研究。在分析坡面径流、土及其相互作用的基础上,阐述了植物种子的水起动性能和停泊性能及其径流响应策略,植物定居的微圃要求,进而证明坡面径流具有创造微圃和播种作用。最后指出,坡面治水不在于阻断径流,而在于把径流调控在细沟流范围内,以抑制其害,发扬其利。
-
关键词
坡面径流
种子
微圃
播种
-
Keywords
runoff-erosion
seed
micro nursery
sowing
-
分类号
S157
[农业科学—土壤学]
-
-
题名沟道石砌护坡异常生草原因
被引量:2
- 3
-
-
作者
王俊杰
张兰福
-
机构
甘肃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兰州市七里河区教育局
-
出处
《甘肃林业科技》
2019年第3期29-30,共2页
-
文摘
兰州某沟道发现南岸阴坡草棵稀疏,北岸阳坡杂草丛生,宽叶独行菜占优势。利用微圃原理和坡面流水播种原理分析,其原因在于热胀冷缩造成水泥沙浆抹缝破裂形成大量裂隙,种子落入裂隙得机发芽成苗。石质山坡植被往往比土质山坡好,其原理与此相似。
-
关键词
石砌护坡
热胀冷缩
抹缝裂隙
宽叶独行菜
微圃
-
Keywords
stone slope
thermal expansion and contraction
crack
Lepidium latifolium
micro-garden
-
分类号
Q945
[生物学—植物学]
-
-
题名再论植被镶嵌机制
被引量:1
- 4
-
-
作者
王俊杰
-
机构
甘肃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
出处
《甘肃林业科技》
2018年第3期1-7,12,共8页
-
基金
甘肃省林业技术推广项目"果树放野先导研究"(甘林计函[2016]187号)
-
文摘
为了深入理解植被镶嵌机制,有效指导植被建设,在以往讨论的基础上,结合实例观察和理论分析,指出微圃是植被镶嵌机制的关键,天时地利创造微圃,种子各得其圃,建群种得以定居构建或扩张其群落,表现为植被镶嵌景观。
-
关键词
植被镶嵌
机制
嵌块
群落
微圃
-
Keywords
vegetation mosaic
mechanism
patch
community
micro-nursery
-
分类号
Q948.1
[生物学—植物学]
-
-
题名刺槐落种苗哪里去了
- 5
-
-
作者
王俊杰
-
机构
甘肃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
出处
《甘肃林业科技》
2019年第3期33-35,共3页
-
文摘
刺槐人工林在我国缺乏落种苗,在日本秋田县则自然更新良好。分析认为,刺槐荚果宿存为其陆续播种,硬粒为其陆续发芽,浅根系和根蘖能力,为其三重繁衍机制。由于降水条件不同,日本秋田县山坡存在多种多样的微圃和良好的径流播种作用,其刺槐人工林能够像原产地一样大量产生落种苗,我国缺乏相应条件,缺乏微圃和径流播种作用,繁衍机制失效,因而缺乏刺槐落种苗。
-
关键词
刺槐
落种苗
荚果宿存
微圃
径流
硬粒
根蘖
-
Keywords
Robinia pseudoacacia
natural diffusion seedlings
pods persistent
micro-nursery
runoff
hard seeds
root tillers
-
分类号
S792.270.1
[农业科学—林木遗传育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