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补充微囊赖氨酸和蛋氨酸对草鱼生长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3
1
作者 谭芳芳 叶元土 +2 位作者 肖顺应 马红 李宾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804-810,共7页
为了探讨微囊赖氨酸和微囊蛋氨酸对草鱼生长性能的影响,在草鱼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0(对照)、0.2%微囊赖氨酸、0.3%微囊赖氨酸、0.4%微囊赖氨酸、0.15%微囊赖氨酸+0.15%微囊蛋氨酸、0.2%微囊蛋氨酸,饲喂初始平均体重(62.70±0.89)g的... 为了探讨微囊赖氨酸和微囊蛋氨酸对草鱼生长性能的影响,在草鱼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0(对照)、0.2%微囊赖氨酸、0.3%微囊赖氨酸、0.4%微囊赖氨酸、0.15%微囊赖氨酸+0.15%微囊蛋氨酸、0.2%微囊蛋氨酸,饲喂初始平均体重(62.70±0.89)g的草鱼97d。试验结果表明:除0.2%和0.4%微囊赖氨酸组,其他添加微囊氨基酸组的特定生长率(SGR)均高于对照组(P>0.05);除0.4%微囊赖氨酸组,其他添加微囊氨基酸组的饲料系数(FCR)均低于对照组(P>0.05)。添加微囊氨基酸组的蛋白质沉积率(PDR)均高于对照组(P>0.05),肝体比(P>0.05或P<0.05)和脏体比(P>0.05)都小于对照组,肌肉和肝胰脏的粗蛋白质含量均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5)。结果提示:1)草鱼饲料中添加微囊氨基酸可促进草鱼生长,降低饲料系数,提高蛋白质沉积率,但微囊赖氨酸添加过量会使草鱼生长减慢,添加0.3%微囊赖氨酸最为适宜;2)饲料中添加微囊氨基酸可降低草鱼肝体比和脏体比,提高肌肉和肝胰脏的蛋白质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囊赖氨酸 微囊 草鱼 生长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斑点叉尾鲖对不同形式赖氨酸利用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赵金鑫 李小勤 +4 位作者 彭松 郑小淼 李百安 魏静 冷向军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9-26,共8页
为比较斑点叉尾鲖(Ictalurus punctatus)对不同形式赖氨酸的利用效果,设置了鱼粉含量5%、豆粕含量15%的正对照饲料,及鱼粉含量2.5%、豆粕含量0的负对照饲料,在负对照饲料基础上,分别添加晶体赖氨酸盐酸盐、晶体赖氨酸硫酸盐以及微囊赖... 为比较斑点叉尾鲖(Ictalurus punctatus)对不同形式赖氨酸的利用效果,设置了鱼粉含量5%、豆粕含量15%的正对照饲料,及鱼粉含量2.5%、豆粕含量0的负对照饲料,在负对照饲料基础上,分别添加晶体赖氨酸盐酸盐、晶体赖氨酸硫酸盐以及微囊赖氨酸盐酸盐,使其赖氨酸含量达到与正对照饲料一致的水平,共配制5组等氮等能饲料,饲养平均体重为(54.4±0.1)g的斑点叉尾鲖60d,考察不同形式赖氨酸对斑点叉尾鲖生长、血清生化指标和蛋白质消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负对照组相比,添加晶体赖氨酸盐酸盐和晶体赖氨酸硫酸盐对斑点叉尾鲖的生长性能影响不显著(P>0.05),而添加微囊赖氨酸盐酸盐提高斑点叉尾鲖增重率20.7%(P<0.05),降低饲料系数16.0%(P<0.05),在增重率与饲料系数方面达到与正对照组基本一致的水平(P>0.05)。与负对照组相比,在饲料中添加晶体赖氨酸盐酸盐、晶体赖氨酸硫酸盐以及微囊赖氨酸盐酸盐对血清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碱性磷酸酶及肠蛋白酶活性的影响均不显著(P>0.05),但显著提高了胃蛋白酶活性(P<0.05)。此外,添加微囊赖氨酸盐酸盐还显著提高了肝胰脏蛋白酶活性(P<0.05)。上述结果表明,在低赖氨酸实用饲料中补充晶体赖氨酸盐酸盐或赖氨酸硫酸盐对斑点叉尾鲖的生长性能改善作用不显著(P>0.05),而补充微囊赖氨酸盐酸盐则能显著提高斑点叉尾鲖增重率,降低饲料系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点叉尾鲖 微囊赖氨酸 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聚鸟氨酸海藻酸钡微囊物理性能和生物相容性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王健 邱丽媛 +4 位作者 张文君 段翠密 郝彤 林秋霞 王常勇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10年第6期522-524,F0003,共4页
目的验证多聚鸟氨酸(PLO)与海藻酸钡(BPA)微囊结合制备的多聚鸟氨酸BPA(B-PLO-A)微囊是否能够提高传统BPA微囊的物理性能和生物相容性。方法用静电微囊发生仪制备多聚鸟氨酸海藻酸钡(B-PLO-A)微囊和多聚赖氨酸海藻酸钡(B-PLL-A)微囊,通... 目的验证多聚鸟氨酸(PLO)与海藻酸钡(BPA)微囊结合制备的多聚鸟氨酸BPA(B-PLO-A)微囊是否能够提高传统BPA微囊的物理性能和生物相容性。方法用静电微囊发生仪制备多聚鸟氨酸海藻酸钡(B-PLO-A)微囊和多聚赖氨酸海藻酸钡(B-PLL-A)微囊,通过对微囊在低渗环境中的形态变化和体外培养后直径变化的观察,以及对微囊在机械振荡后破损率的计算来评价微囊的物理性能;然后将两种微囊移植入大鼠腹腔,观察两者的完整性和生物相容性。结果 B-PLO-A微囊较B-PLL-A微囊在低渗环境下更稳定坚固;体外培养14d时B-PLO-A微囊较B-PLL-A微囊直径增加的程度更小;机械振荡96h后,B-PLO-A微囊的完整率为(99.3±1.0)%,B-PLL-A微囊为(96.2±1.5)%;腹腔移植2、4和8周后,从大鼠腹腔内取出的B-PLO-A微囊与B-PLL-A微囊结构均较为完整,呈圆形,表面光滑,光镜观察无明显结缔组织包裹,移植8周后B-PLO-A微囊完整率为(97.3±2.1)%,B-PLL-A微囊完整率为(95.4±2.4)%。结论 B-PLO-A微囊的物理性能比B-PLL-A微囊有所提高,同时保持良好的生物相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聚鸟海藻微囊 多聚海藻微囊 物理性能 生物相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