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微囊藻毒素-RR高效降解菌的分离鉴定及降解特性 被引量:6
1
作者 刘凯英 薛罡 +2 位作者 程起跃 石为民 叶文婷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22-26,共5页
从蓝藻爆发期的上海市淀山湖表层水体中筛选分离降解微囊藻毒素-RR(MC-RR)的细菌,研究其降解特性。根据分离菌株的细胞形态结构、生理生化特征及其16S rDNA序列分析鉴定降解菌,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该菌株降解MC-RR的能力。分离菌株DHU-38... 从蓝藻爆发期的上海市淀山湖表层水体中筛选分离降解微囊藻毒素-RR(MC-RR)的细菌,研究其降解特性。根据分离菌株的细胞形态结构、生理生化特征及其16S rDNA序列分析鉴定降解菌,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该菌株降解MC-RR的能力。分离菌株DHU-38(GenBank序列登录号为HM047515)属荧光假单胞菌(Pseudomonas fluorescens)。微囊藻毒素降解实验结果表明,该菌株能在以MC-RR为唯一碳源、氮源的无机盐培养基中生长,6 d内可将初始质量浓度为20 mg/L的MC-RR降解为6.23 mg/L,降解效率达到69%。菌株DHU-38的最适生长温度是30℃,最适生长pH值为7.0。酵母粉、蛋白胨、葡萄糖等营养物质可以明显促进菌株对MC-RR的降解效率,尤其是加入100 mg/L酵母粉后,6 d降解率达到89.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囊毒素-rr 生物降解 荧光假单胞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外线对微囊藻毒素-RR降解动力学拟合 被引量:3
2
作者 李伟英 张明 +1 位作者 陈玲 董秉直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925-928,共4页
探讨了反应时间、初始pH值、紫外线(UV)辐射强度、温度及初始质量浓度等因素对UV去除微污染水体中微囊藻毒素-RR(MC-RR)效果的影响.研究表明:MC-RR的降解率随反应时间的延长及UV辐照度的增大而提高;pH对其降解具有重要作用,中性和弱酸... 探讨了反应时间、初始pH值、紫外线(UV)辐射强度、温度及初始质量浓度等因素对UV去除微污染水体中微囊藻毒素-RR(MC-RR)效果的影响.研究表明:MC-RR的降解率随反应时间的延长及UV辐照度的增大而提高;pH对其降解具有重要作用,中性和弱酸性环境有利于MC-RR的降解,当pH值为5时,UV对MC-RR的降解效果最佳,强酸性和强碱性环境对UV降解MC-RR起抑制作用;UV对MC-RR的降解率随温度的升高而提高,且呈线性关系;从降解动力学角度考察,符合二级动力学模型,速率常数随MC-RR溶液初始质量浓度的降低而加快.在10℃、辐照度为153μW.cm-2的中性(pH=7.00)环境中,UV辐射时间在160min时可将初始质量浓度为251.7783μg.L-1的MC-RR溶液降解至0.8012μg.L-1,UV对MC-RR溶液的去除率可达99.6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囊毒素-rr 紫外线 降解 动力学 微污染水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囊藻毒素-RR对烟草细胞活力及营养生理的影响 被引量:3
3
作者 黄文敏 邢伟 +1 位作者 李敦海 刘永定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82-386,共5页
采用0.1,1.0,10.0μg/mL的微囊藻毒素-RR(MC-RR)处理烟草BY-2悬浮细胞,测定了细胞活力、细胞内蛋白质含量、可溶性糖含量、硝态氮含量及总磷含量,并且检测了酸性磷酸酶(ACP)的活力变化情况.结果表明,中、高浓度毒素处理细胞2d后,细胞活... 采用0.1,1.0,10.0μg/mL的微囊藻毒素-RR(MC-RR)处理烟草BY-2悬浮细胞,测定了细胞活力、细胞内蛋白质含量、可溶性糖含量、硝态氮含量及总磷含量,并且检测了酸性磷酸酶(ACP)的活力变化情况.结果表明,中、高浓度毒素处理细胞2d后,细胞活力及蛋白质含量与对照相比均显著下降.高浓度MC-RR处理降低了胞内可溶性糖的含量,暴露2d后仅为对照的45.57%;低浓度MC-RR处理在后期增加了胞内可溶性糖含量.高浓度毒素处理细胞4d后,细胞内硝态氮含量显著低于对照;中、低浓度毒素处理细胞7d后降低了胞内硝态氮含量.3组毒素处理均降低了胞内总磷含量,到实验结束时,低、中、高浓度处理组的胞内磷含量分别为对照的74.98%、76.47%和84.00%.3组处理组ACP活力与对照相比呈现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囊毒素-rr 烟草BY-2悬浮细胞 细胞活力 营养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囊藻毒素-RR对反硝化细菌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
4
作者 杨翠云 周世伟 +1 位作者 夏传海 刘永定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7-10,15,共5页
用0.01、5.00mg/L微囊藻毒素-RR(MC-RR)处理反硝化细菌,研究了MC-RR对反硝化细菌的生长、培养液中NO3--N和NO2--N含量以及细胞内硝酸还原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浓度MC-RR能显著抑制反硝化细菌的生长,延缓其细胞增殖,抑制培养液中硝... 用0.01、5.00mg/L微囊藻毒素-RR(MC-RR)处理反硝化细菌,研究了MC-RR对反硝化细菌的生长、培养液中NO3--N和NO2--N含量以及细胞内硝酸还原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浓度MC-RR能显著抑制反硝化细菌的生长,延缓其细胞增殖,抑制培养液中硝酸盐含量的降低和亚硝酸盐含量的升高以及细胞内硝酸还原酶的活性,因而可能抑制或减缓生态系统中氮循环的进程。这表明,微囊藻毒素在一定程度上可能调节水体细菌群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囊毒素-rr 反硝化细菌 生长 硝酸还原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囊藻毒素-RR的纯化及鉴定 被引量:2
5
作者 张永路 黄夏宁 +2 位作者 肖雯晴 钟晴 谷康定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60-263,共4页
将固相萃取和凝胶色谱技术相结合,建立了以野外采集的水华蓝藻为原料提取和纯化微囊藻毒素-RR(MC-RR)的有效方法。用70%的甲醇溶液溶解35 g藻浆,经离心等系列处理,得粗提液,旋转蒸发去除甲醇;粗提液经HLB柱固相萃取后,得到7.5 mL洗脱液... 将固相萃取和凝胶色谱技术相结合,建立了以野外采集的水华蓝藻为原料提取和纯化微囊藻毒素-RR(MC-RR)的有效方法。用70%的甲醇溶液溶解35 g藻浆,经离心等系列处理,得粗提液,旋转蒸发去除甲醇;粗提液经HLB柱固相萃取后,得到7.5 mL洗脱液,然后将其浓缩至2 mL,再用Sephadex LH-20凝胶色谱柱分离纯化,洗脱液分管收集,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每管洗脱液在238 nm的吸收值,并绘制洗脱曲线。使用高效液相色谱对峰值组分进行鉴定,同时利用紫外分光光度计对毒素的光谱特征进行鉴定。最终获得3.65 mg纯度超过90%的MC-RR样品,产品得率为74.1%。其紫外吸收光谱在238 nm处有特征吸收,证明所纯化的样品为MC-R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相萃取 凝胶色谱 微囊毒素-rr(mc-rr) 纯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鞘氨醇单胞菌对微囊藻毒素-RR的降解作用与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4
6
作者 刘剀剡 丁勤 +1 位作者 袁梦玹 浦跃朴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496-502,共7页
为探索微囊藻毒素微生物降解机制,研究了鞘氨醇单胞菌对微囊藻毒素-RR(MC-RR)的降解作用与影响因素.通过色谱及质谱方法阐明了鞘氨醇单胞菌对MC-RR的降解能力及途径,结合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和酶活性分析探究了反应温度、营... 为探索微囊藻毒素微生物降解机制,研究了鞘氨醇单胞菌对微囊藻毒素-RR(MC-RR)的降解作用与影响因素.通过色谱及质谱方法阐明了鞘氨醇单胞菌对MC-RR的降解能力及途径,结合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和酶活性分析探究了反应温度、营养基质及同类毒素(微囊藻毒素-LR,MC-LR)的影响及机制.结果表明:鞘氨醇单胞菌对MC-RR的最高降解速率达0.29 mg/(L·h),降解产物分别为C_(49)H_(77)N_(13)O_(13)、C_(32)H_(47)N_(4)O_(8)、C_(12)H_(19)N_(3)O_(6)和C_(20)H_(29)NO_(3);温度影响酶MlrA活性,在20~40℃范围内最适温度为30℃;提高磷质量浓度(100 mg/L K2HPO4)可刺激mlrA基因表达,使降解速率增加27.59%;提高碳质量浓度(100 mg/L葡萄糖)将抑制mlrA表达,使降解速率下降86.71%;MC-LR和MC-RR竞争性结合MlrA,使MC-RR降解速率下降4.44%.鞘氨醇单胞菌对MC-RR的降解能力较强,并受到温度、营养基质及MC-LR浓度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囊毒素-rr 鞘氨醇单胞菌 生物降解 影响因素 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中两种微囊藻毒素的臭氧氧化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14
7
作者 张可佳 殷娣娣 +2 位作者 高乃云 隋铭皓 黎雷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877-882,共6页
以2种典型的微囊藻毒素MC-RR和MC-LR为目标物,研究了臭氧氧化技术对其降解的动力学特性和差异.结果表明,臭氧氧化能有效降解MC-RR与MC-LR,且符合准一级动力学反应.MC的降解速率随臭氧投加量的增加而升高,随pH值的增加而降低.在相同的臭... 以2种典型的微囊藻毒素MC-RR和MC-LR为目标物,研究了臭氧氧化技术对其降解的动力学特性和差异.结果表明,臭氧氧化能有效降解MC-RR与MC-LR,且符合准一级动力学反应.MC的降解速率随臭氧投加量的增加而升高,随pH值的增加而降低.在相同的臭氧浓度下,MC-RR的降解速率比MC-LR的大;随着臭氧量的增加,MC-RR降解速率比MC-LR的降解速率增长快.MC-RR的降解速率受pH值变化影响相对较小.pH值从4.51变化到10.08时,MC-LR的降解速率降低了75.5%,而MC-LR的降解速率降低了82.5%.水中常见阴离子对MC-LR与MC-RR的反应速率常数的影响次序基本相同,为NO3->Cl->SO42->CO32-,其中SO42-与Cl-对MC-RR降解的抑制作用比较明显,而对MC-LR的降解几乎无影响.MC-RR与MC-LR降解过程中存在的差异是由分子结构中存在不同活性的氨基酸引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囊毒素-rr 微囊毒素-LR 臭氧 氨基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波段紫外光对微囊藻毒素光降解的影响 被引量:17
8
作者 陈晓国 肖邦定 +1 位作者 徐小清 董欣杨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5,共5页
为优化光降解法去除饮用水中的微囊藻毒素,分别用UVA(λ=300~400nm)和UVC(λ=253.7nm)2种紫外光源研究了紫外光波长对MC-RR降解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波段的紫外光具有不同的催化效率和降解中间产物.在UVA下照射12h后,MC-RR仍有30%... 为优化光降解法去除饮用水中的微囊藻毒素,分别用UVA(λ=300~400nm)和UVC(λ=253.7nm)2种紫外光源研究了紫外光波长对MC-RR降解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波段的紫外光具有不同的催化效率和降解中间产物.在UVA下照射12h后,MC-RR仍有30%~50%残余,同时产生2种几何异构体4(Z)-Adda-MC-RR和6(Z)-Adda-MC-RR,且二者在整个反应过程中保持恒定的比例.而在UVC下MC-RR除生成2种异构体外,还生成中间产物[三环-Adda]MC-RR,在0.850mW/cm2光强下照射60min后,这些中间产物随MC-RR一起基本消失.两种情况下,MC-RR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均可用二级反应速率方程描述,表观反应速率常数(k)均随着光强度的增加而增大.尽管UVC强度仅为UVA的10%,但MC-RR在UVC下的反应速率常数却比UVA下高了近2个数量级.这表明,利用光降解技术去除饮水中的微囊藻毒素宜选用UVC光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囊毒素-rr 紫外光 光降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源DMSO和ASA对微囊藻毒素胁迫下烟草细胞ROS生成和抗氧化系统的影响 被引量:10
9
作者 黄文敏 邢伟 +1 位作者 李敦海 刘永定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869-873,共5页
采用2μg/mL微囊藻毒素-RR(MC-RR)、2μg/mL MC-RR+0.5%二甲基亚砜(DMSO)和2μg/mL MC-RR+2 mmol/L抗坏血酸(ASA)分别处理烟草悬浮细胞,研究上述各处理对烟草悬浮细胞活性氧(ROS)产生和抗氧化系统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MC-RR单... 采用2μg/mL微囊藻毒素-RR(MC-RR)、2μg/mL MC-RR+0.5%二甲基亚砜(DMSO)和2μg/mL MC-RR+2 mmol/L抗坏血酸(ASA)分别处理烟草悬浮细胞,研究上述各处理对烟草悬浮细胞活性氧(ROS)产生和抗氧化系统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MC-RR单独处理后烟草悬浮细胞中ROS、膜脂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和细胞内源ASA的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的活性明显升高,还原型谷胱甘肽(GSH)的含量有一个先降后升的变化过程。在分别加入外源抗氧化剂DMSO或ASA后,细胞内ROS和MDA含量下降,ASA、GSH含量和SOD、POD酶活性基本可恢复到对照水平。以上结果说明,微囊藻毒素单独处理细胞可造成氧化胁迫,其所诱导的ROS的大量积累很有可能是其产生细胞毒害的关键因子,外源抗氧化剂ASA和DMSO可缓解MC-RR对细胞的毒害作用,对细胞起一定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囊毒素-rr 烟草悬浮细胞 活性氧 抗氧化系统 ASA DMSO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官厅水库蓝绿藻及藻毒素初步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史红星 曲久辉 +3 位作者 王爱民 李国亭 雷鹏举 刘会娟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1653-1655,共3页
This is the first report of the algal toxins of water bloom in Guanting Reservoir of Beijing. The algal compositions and one family of their toxins-microcystins were investigated. The dominant species in the blooms fo... This is the first report of the algal toxins of water bloom in Guanting Reservoir of Beijing. The algal compositions and one family of their toxins-microcystins were investigated. The dominant species in the blooms found in September of 2003 were Microcystis, whose ratio to the number of total algal cells reach 97.2%. The specific species of the microcystis in the bloom included microcystis aeruginosa(52.7%), microcystis wesenbergii(36.2%) and Microcystis pseudofilamentasa(8.3%). The qualitative analysis by HPLC shows that at least five microcystins were contained in the scum of the blooms. The major microcystins were microcystin-RR and microcystin-LR. The quantitative analysis by HPLC indicates that the blooms contained microcystin-RR 1^69 mg/g and microcystin-LR {1.44 mg/g} dried sample. The other three microcystins would be studied lat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官厅水库 铜绿微囊 微囊毒素 微囊毒素-rr 微囊毒素-L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磷细菌的分离鉴定及其对MC-RR的响应 被引量:3
11
作者 杨翠云 刘永定 +2 位作者 夏传海 刘苏静 周世伟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2010年第6期829-834,共6页
从云南滇池水样中分离出具有解磷能力的有机磷细菌P-2,并利用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进行了初步鉴定.用0.01、5mg·L-1微囊藻毒素(MC-RR)处理有机磷细菌P-2,研究了MC-RR对其生长、细胞内酸碱磷酸酶活性(ACP和AKP)以及培养液中可溶性磷... 从云南滇池水样中分离出具有解磷能力的有机磷细菌P-2,并利用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进行了初步鉴定.用0.01、5mg·L-1微囊藻毒素(MC-RR)处理有机磷细菌P-2,研究了MC-RR对其生长、细胞内酸碱磷酸酶活性(ACP和AKP)以及培养液中可溶性磷酸盐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浓度MC-RR能显著抑制有机磷细菌的生长,延缓其细胞增殖,抑制细胞内酸碱磷酸酶活性以及培养液中可溶性磷酸盐含量的升高,因而可能改变或减缓生态系统中磷循环的进程,这表明微囊藻毒素在一定程度上可能调节水体细菌功能群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囊毒素(mc-rr) 生长 酸碱磷酸酶 可溶性磷酸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