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聚胸腺嘧啶-铜纳米簇/适体-金纳米粒子荧光探针用于微囊藻毒素-LR传感分析 |
蒙化
阿华英
罗平馨
张艳丽
高连训
王红斌
杨文荣
庞鹏飞
|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2
|
多元复合纳米材料去除微囊藻毒素-LR研究进展 |
叶晓生
袁婷
贾鑫
任庆霞
|
《化工进展》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3
|
氨氮和微囊藻毒素-LR联合作用对斑马鱼肠道免疫和菌群的影响 |
况宇
何亚
欧阳康
杨慧
王良牟
李大鹏
李莉
|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3
|
|
|
4
|
α-硫辛酸在微囊藻毒素-LR诱导草鱼卵巢细胞损伤中的作用 |
王辉
何丽
阮记明
梁惜梅
李福贵
隗黎丽
|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
5
|
微囊藻毒素-LR对草鱼组织病理和Prkrip1基因表达的影响 |
金舒怡
孙飞扬
李夏
覃江凤
|
《现代农业科技》
|
2024 |
0 |
|
|
6
|
臭氧氧化降解微囊藻毒素-LR的动力学研究 |
张可佳
高乃云
殷娣娣
隋铭皓
|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9 |
14
|
|
|
7
|
淀山湖微囊藻毒素-LR和类毒素-A的分布状况 |
张志红
郑力行
屈卫东
朱惠刚
|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
2003 |
13
|
|
|
8
|
UV/H_2O_2催化氧化去除微囊藻毒素-LR |
乔瑞平
李楠
漆新华
王启山
庄源益
|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
2005 |
14
|
|
|
9
|
河北YH水库不同季节中微囊藻毒素-LR与N、P之间的关系 |
杨旭光
李文奇
周怀东
朱端卫
|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7 |
8
|
|
|
10
|
微囊藻毒素-LR和铜绿微囊藻裂解液对营养生长期水稻生理生化效应 |
张慧
姜锦林
张宇峰
单正军
|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
2017 |
7
|
|
|
11
|
微囊藻毒素-LR阻抗型电化学免疫传感器的研究 |
石慧
孙秀兰
王洪新
张银志
李在均
|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9 |
9
|
|
|
12
|
微囊藻毒素-LR和铜绿微囊藻裂解液对水稻光合作用的影响 |
时玥
姜锦林
邓正栋
|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
2017 |
6
|
|
|
13
|
微囊藻毒素-LR对小鼠毒性机制的研究 |
李哲
边爱
沈丽珍
胥传来
|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0 |
4
|
|
|
14
|
颗粒活性炭负载TiO_2去除微囊藻毒素-LR研究 |
刘振鸿
闵浩
薛罡
邱恒
|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0 |
3
|
|
|
15
|
微囊藻毒素-LR超灵敏均相免疫分析方法的建立与优化 |
张艺
黄飚
钮伟民
赵灿培
金坚
|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4 |
2
|
|
|
16
|
两种喂食方式下微囊藻毒素-LR在罗非鱼肝脏和肌肉中动态变化的比较 |
陈家长
胡庚东
瞿建宏
孟顺龙
范立民
张美娜
|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
2010 |
1
|
|
|
17
|
微囊藻毒素-LR对草鱼肝脏超微结构的亚急性毒性影响 |
隗黎丽
|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9 |
9
|
|
|
18
|
微囊藻毒素-LR降解菌的筛选 |
葛淑敏
张淑华
李巧
于源华
何秀霞
|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
2009 |
1
|
|
|
19
|
微囊藻毒素-LR抗体的制备及自组装电化学免疫传感检测方法的应用 |
孙秀兰
石慧
张银志
杨婷婷
赵春城
|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0 |
1
|
|
|
20
|
CdTe量子点与微囊藻毒素-LR抗体的偶联及其相互作用的研究 |
李莹
孙嘉笛
孙秀兰
张银志
|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8 |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