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河蟹养殖池塘微囊藻水华毒性及其光合作用活性特征
被引量:9
- 1
-
-
作者
李大命
周军
唐晟凯
李旭光
林海
张彤晴
周刚
-
机构
江苏省淡水水产研究所江苏省内陆水域渔业资源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湖泊与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
-
出处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13-118,共6页
-
基金
江苏省青年科学基金项目(BK2012488)
国家"十二五"子课题河蟹池塘高效生态养殖技术集成与示范项目(2012BAD25B07)联合资助
-
文摘
苏州市吴中区一河蟹养殖池塘在2013年7月和8月发生了严重的微囊藻水华.采用单一和双重PCR扩增微囊藻毒素合成酶基因,用以检测微囊藻水华是否产毒,结果显示为阳性.同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测定微囊藻水华的毒性大小.结果表明:7月和8月微囊藻水华的胞内微囊藻毒素浓度分别为1.49和0.88μg/L,胞外微囊藻毒素的浓度分别为0.75和1.09μg/L.另外,采用浮游植物荧光仪Phyto-PAM测定河蟹养殖水体形成水华的微囊藻的光合作用活性.结果显示:7月和8月水华微囊藻的最大光量子产量Fv/Fm分别为0.48和0.44,实际光量子产量ΦPSII分别为0.38和0.32,表明形成水华的微囊藻有较高的生长潜力.非光化学荧光淬灭值NPQ分别为0.28和0.36.从快速光响应曲线RLC的特征参数来看,7月水华微囊藻的光合作用活性和光能利用效率高于8月.本研究结果表明,河蟹养殖池塘水体受到微囊藻水华和微囊藻毒素的污染,进而可能对河蟹食品安全构成潜在威胁.
-
关键词
河蟹养殖池塘
微囊藻水华
微囊藻毒素
微囊藻光合作用活性
浮游植物荧光仪
-
Keywords
Crab pond
Microcystis bloom
microcystin
photochemical activity
Phyto-PAM phytoplankton analyzer
-
分类号
X52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