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A^(2)/O工艺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优化设计与实验
1
作者 彭帝 曾涛 +2 位作者 柳忠彬 佘海龙 刘少北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9期12739-12748,共10页
针对目前厌氧-缺氧-好氧(anaerobic-anoxic-oxic,A^(2)/O)工艺能耗较高、好氧池氧利用率有待改善及污泥易发生沉积、老化等问题,对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的好氧池结构进行了优化设计。在相同曝气强度下,对比研究了微压内循环与普通好氧池... 针对目前厌氧-缺氧-好氧(anaerobic-anoxic-oxic,A^(2)/O)工艺能耗较高、好氧池氧利用率有待改善及污泥易发生沉积、老化等问题,对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的好氧池结构进行了优化设计。在相同曝气强度下,对比研究了微压内循环与普通好氧池的氧传质特性,并分析了内流场特性;装置稳定运行后,探究了水力停留时间(hydraulic retention time,HRT)和气提回流比对出水水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相同曝气强度下,微压内循环好氧池的氧总转移系数K_(La)(20)约为普通好氧池的1.16倍,且氧转移效率EO_(2)提升超10%,明显提高了氧传质速率和利用效率,有利于降低能耗;液相速度、涡量分布及大尺度旋涡结构的分析进一步证明,微压内循环结构能优化氧利用率,改善泥沉积问题,提升水处理效率;在HRT为14 h和气提回流比为250%的条件下,一体化装置具有良好抗冲击性能,对化学需氧量(chemical oxygen demand,COD)、总氮(total nitrogen,TN)、总磷(total phosphorus,TP)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91.02%、79.31%、77.77%,平均出水COD与TN浓度符合《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一级A标准,TP浓度达到一级B标准。该研究为污水处理氧传质强化、降本增效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2)/O工艺 结构优化设计 微压内循环好氧池 总转移系数 转移效率 能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