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利用微卫星遗传标记对恒河猴进行遗传同质性分群的探索 被引量:4
1
作者 闫熙 李万波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2009年第11期11-18,共8页
目的探索建立利用微卫星遗传标记对中国恒河猴免疫遗传学同质性分群的方法。方法根据已报道的中国恒河猴和印度恒河猴微卫星标记和与MHC基因高度连锁的微卫星遗传标记,对52只恒河猴进行了微卫星检测和遗传同质性分群。结果依据判断标准... 目的探索建立利用微卫星遗传标记对中国恒河猴免疫遗传学同质性分群的方法。方法根据已报道的中国恒河猴和印度恒河猴微卫星标记和与MHC基因高度连锁的微卫星遗传标记,对52只恒河猴进行了微卫星检测和遗传同质性分群。结果依据判断标准,可以将检测的恒河猴分为印度恒河猴,中国恒河猴和无法判定来源的恒河猴3个地理类别,并根据MHC附近的微卫星遗传标记将其分为若干MHC基因相同的同质性群体。结论此方法的建立将有利于恒河猴参与的实验分组,也为恒河猴繁殖管理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恒河猴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基因 微卫星遗传标记 遗传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微卫星及线粒体分子遗传标记的西藏吉拉牦牛群体遗传多样性研究
2
作者 张强 鲜莉莉 +1 位作者 俄广鑫 崔建钊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0-29,共10页
【目的】旨在探究西藏吉拉牦牛遗传多样性水平及对群体遗传结构进行评估与鉴定。【方法】利用12个微卫星分子标记和mtDNAD_Loop序列对全部111个吉拉牦牛开展基因分型和遗传评估。【结果】微卫星标记结果显示在12个位点中共检测出76个等... 【目的】旨在探究西藏吉拉牦牛遗传多样性水平及对群体遗传结构进行评估与鉴定。【方法】利用12个微卫星分子标记和mtDNAD_Loop序列对全部111个吉拉牦牛开展基因分型和遗传评估。【结果】微卫星标记结果显示在12个位点中共检测出76个等位基因,其中TGLA53携带最多复等位基因数(10)。除AGLA293位点表现为低多态性(PIC<0.25)外,其他11个位点均表现为高多态性位点(PIC>0.5)。隆格尔乡的吉拉牦牛群体平均观测杂合度为(0.6153±0.0223)、等位基因型数量为(5.58±1.31),吉拉乡群体的平均观测杂合度为(0.5884±0.0169)、等位基因型数量为(5.67±1.44),另外近交系数(F_(IS))分析显示吉拉牦牛可能存在显著近交风险(F_(IS)=0.098,P<0.0004)。瓶颈效应分析结果显示,在SMM和TPM模型下吉拉牦牛未显著经历瓶颈效应。群体遗传分歧结果显示吉拉乡和隆格尔乡两地吉拉牦牛群体间遗传分歧不显著。通过mtDNAD_Loop序列研究结果显示在665 bp的D_Loop序列范围内共鉴定到53个多态位点(占总序列的7.97%),构建获得32个单倍型。吉拉牦牛群体平均单倍型多样性(Hd)和核苷酸多样性(Pi)分别为0.91057和0.01305,表明吉拉牦牛母系遗传多样性丰富。【结论】吉拉牦牛群体内虽具有较丰富的遗传多样性水平,但群体整体仍存在近交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吉拉牦牛 微卫星遗传标记 线粒体DNA 遗传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微卫星标记分析云南省6个东方蜜蜂(Apis cerena)群体遗传多样性及遗传分化 被引量:10
3
作者 殷玲 吉挺 陈国宏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772-778,共7页
利用21对微卫星标记对来自于腾冲、无量山、迪庆、武定、泸水、西双版纳6个云南东方蜜蜂Apis cerana群体进行遗传多样性及遗传分化分析。通过计算多态信息含量、平均杂合度、等位基因数、遗传距离、基因流、F-统计量等参数,评估各东方... 利用21对微卫星标记对来自于腾冲、无量山、迪庆、武定、泸水、西双版纳6个云南东方蜜蜂Apis cerana群体进行遗传多样性及遗传分化分析。通过计算多态信息含量、平均杂合度、等位基因数、遗传距离、基因流、F-统计量等参数,评估各东方蜜蜂群体遗传多样性和各群体间遗传分化。各座位的等位基因数为4(AP313)至18(AT003)。除迪庆群体外,其余群体均显示较高水平的期望杂合度,其中,武定群体最高,为0.696;迪庆群体最低,为0.367。各东方蜜蜂群体间存在极显著的遗传分化,平均分化系数Fst为0.264。云南6个东方蜜蜂群体的遗传分化显著,除迪庆群体外,其余5个群体遗传多样性较高;分析遗传分化与地理距离的关系发现,云南6个东方蜜蜂群体间的遗传分化与地理距离不存在显著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方蜜蜂 遗传多样性 遗传分化 微卫星遗传标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卫星标记技术及其在鸡遗传多样性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1
4
作者 苟想珍 党岩 +1 位作者 张建军 孙春香 《畜禽业》 2008年第4期32-34,共3页
微卫星标记技术是目前在鸡遗传标记研究中运用较广泛的一种分子标记技术。微卫星DNA作为一种分子标记,具有数量大、分布广且均匀、多态信息含量高等特点。本文就微卫星标记的结构特点及其在鸡遗传中的应用作一综述。
关键词 微卫星标记遗传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犬微卫星DNA遗传标记及其在犬繁育中的应用 被引量:1
5
作者 叶俊华 《中国工作犬业》 2006年第10期15-16,共2页
关键词 DNA遗传标记 微卫星DNA遗传标记 应用 繁育 DNA分子标记 细胞学标记 遗传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凉山半细毛羊微卫星标记多态性的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王高富 吴登俊 《畜禽业》 2008年第4期44-48,共5页
利用微卫星技术对凉山半细毛羊核心育种群206个个体第1、2、3、9号染色体上的18个微卫星位点进行研究,检测微卫星在凉山半细毛羊中的等位基因数,计算等位基因频率(Pi)、遗传杂合度(H)和多态信息含量(PIC),分析了凉山半细毛羊微卫星DNA... 利用微卫星技术对凉山半细毛羊核心育种群206个个体第1、2、3、9号染色体上的18个微卫星位点进行研究,检测微卫星在凉山半细毛羊中的等位基因数,计算等位基因频率(Pi)、遗传杂合度(H)和多态信息含量(PIC),分析了凉山半细毛羊微卫星DNA的多态性。实验采用的18个微卫星标记位点在凉山半细毛羊群体中,平均等位基因数为8.2778个(3~19个),平均多态信息含量为0.591(0.253~0.833),遗传杂合度均值为0.500(0.026~0.888)。表明该品种绵羊遗传多态性丰富,群体遗传变异较大,并且所选18个微卫星基因座适用于绵羊的遗传连锁分析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凉山丰细毛羊微卫星标记遗传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东地区中华蜜蜂六地理种群的遗传多样性及遗传分化 被引量:17
7
作者 吉挺 殷玲 +1 位作者 刘敏 陈国宏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13-419,共7页
【目的】利用23对微卫星标记对来自于南昌、黄山、桐庐、费县、宜兴、武夷山6个华东地区的中华蜜蜂Apiscerana cerana种群进行遗传多样性及遗传分化分析。【方法】通过计算多态信息含量、平均杂合度、等位基因数、遗传距离、基因流、F-... 【目的】利用23对微卫星标记对来自于南昌、黄山、桐庐、费县、宜兴、武夷山6个华东地区的中华蜜蜂Apiscerana cerana种群进行遗传多样性及遗传分化分析。【方法】通过计算多态信息含量、平均杂合度、等位基因数、遗传距离、基因流、F-统计量等参数,评估各中蜂种群遗传多样性和各种群间遗传分化。【结果】各座位的等位基因数为5(A014)至30(AP043)。所有种群均显示较高水平的期望杂合度,其中,武夷山中蜂最低,为0.4280;南昌中蜂最高,为0.6329。各中蜂种群间存在极显著的遗传分化,平均分化系数(Fst)为0.344。基于Nei氏遗传距离运用NJ聚类法将6个中蜂种群划分为3类。【结论】华东6个中蜂种群的遗传多样性较高,遗传分化显著;分析遗传分化与地理距离的关系发现,华东6个中蜂种群间的遗传分化与地理距离不存在显著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蜜蜂 遗传多样性 遗传分化 微卫星遗传标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族性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3家系临床表型与相关基因连锁分析 被引量:11
8
作者 石岩 丁洁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CSCD 2006年第3期177-186,共10页
目的分析家族性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FFSGS)3个家系的临床表型,并通过连锁分析方法进行已知基因的排除性定位研究。方法对3个家系中的所有患者进行临床检查。应用等位基因共享分析和两点连锁分析的方法,在已知的FFSGS相关基因NPHS1、NP... 目的分析家族性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FFSGS)3个家系的临床表型,并通过连锁分析方法进行已知基因的排除性定位研究。方法对3个家系中的所有患者进行临床检查。应用等位基因共享分析和两点连锁分析的方法,在已知的FFSGS相关基因NPHS1、NPHS2、ACTN4、TRPC6、CD2AP和WT1所在染色体区域,选取14个微卫星遗传标记(STR)进行连锁分析研究。结果FFSGS3个家系的遗传方式均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54名家系成员中有16例患者,其临床表型不同,2个家系(家系A和家系B)的起病年龄相对较大,在青少年期发病,家系A中有3例患者发病年龄偏小,最小者1岁发病,家系A中其他患者都是25岁以后发病。3个家系中有4例因尿毒症死亡,另2例尿毒症行肾移植治疗,还有2例出现肾功能不全。家系A的先证者14岁即出现了Cr增高。应用D19S191、D19S220、D19S224、D1S215、D1S416、D1S466、D11S1391、D11S1986和D11S2000等STR对家系A进行NPHS1、NPHS2、ACTN4和TRPC6基因的两点连锁分析,测得各个标记位点在重组率θ=0时,最大的LOD值为0·18(D11S1391);在θ=0·1时,最大的LOD值为0·18(D11S1986);在θ=0·2时,得到本组最大的LOD值为0·47(D19S220),均不支持连锁。提示家系A与所检测的9个DNASTR位点无共分离。用上述STR以及ACTN4基因内的STRD19S422、CD2AP基因所在位点的STRD6S936、D6S1566、D6S1651和WT1基因所在位点的STRD11S2370对家系A进行等位基因共享分析,结果提示该家系致病基因与ACTN4、NPHS1、NPHS2、TRPC6、CD2AP和WT1等基因所在位点不连锁。应用D19S191、D19S220、D19S224、D19S422、D1S215、D1S416、D1S466、D11S1391、D11S1986、D11S2000、D6S936和D6S1566等STR对家系B和C进行等位基因共享分析,结果这2个家系的致病基因与ACTN4、NPHS1、NPHS2、TRPC6和CD2AP等基因所在位点均不连锁。结论3个中国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型FFSGS家系,具有明显的临床异质性。已知基因NPHS1、NPHS2、ACTN4、TRPC6、CD2AP和WT1不是家系A的致病基因;NPHS1、NPHS2、ACTN4、TRPC6和CD2AP不是家系B和C的致病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 基因 突变 连锁分析 微卫星遗传标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