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水稻空间诱变后代的微卫星多态性分析 被引量:41
1
作者 周峰 易继财 +2 位作者 张群宇 王慧 梅曼彤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55-57,共3页
选用 2 99对微卫星引物 ,对经卫星搭载回收的水稻品种“特籼占 13”种子种植后选育出的 5个突变株的后代进行DNA多态性分析 ,结果表明 :变异植株与原种之间均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微卫星多态性 .在有效扩增的 2 83对引物中 ,引物多态性频率... 选用 2 99对微卫星引物 ,对经卫星搭载回收的水稻品种“特籼占 13”种子种植后选育出的 5个突变株的后代进行DNA多态性分析 ,结果表明 :变异植株与原种之间均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微卫星多态性 .在有效扩增的 2 83对引物中 ,引物多态性频率介于 0 .35 %~ 2 .47%之间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空间诱变 微卫星多态性 遗传变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1号染色体微卫星多态性研究及遗传连锁图谱的构建 被引量:7
2
作者 屈彦纯 邓昌彦 +3 位作者 熊远著 苏玉虹 郑嵘 刘桂兰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539-542,共4页
微卫星具有多态性高、保守性好等优点。本研究选取以20cM左右的间距均匀分布于1号染色体的8个多态微卫星基因座构建猪1号染色体的遗传连锁图谱,为进一步进行重要经济性状基因座的定位打下基础。试验结果表明,8个基因座等位基因数目2~5... 微卫星具有多态性高、保守性好等优点。本研究选取以20cM左右的间距均匀分布于1号染色体的8个多态微卫星基因座构建猪1号染色体的遗传连锁图谱,为进一步进行重要经济性状基因座的定位打下基础。试验结果表明,8个基因座等位基因数目2~5个,各个基因座等位基因频率在0.015~0.75之间,杂合度为0.39705~0.67675,多态信息含量为0.32925~0.59316。构建的资源家系遗传连锁图谱总长181.5cM,与USDA结果基本一致,可进一步用于猪数量性状基因座定位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号染色体 微卫星多态性 遗传连锁图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畜禽微卫星多态性的银染法显色 被引量:8
3
作者 张细权 刘敬顺 吴显华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A00期112-115,共4页
为了确定一种安全、有效而快速的显示畜禽微卫星多态性的染色方法,以广东地方鸡种及优质黄羽肉鸡品系种鸡基因组DNA为材料,用5对微卫星引物进行PCR扩增,并将扩增产物置于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中电泳分离,通过对比溴化乙锭染色... 为了确定一种安全、有效而快速的显示畜禽微卫星多态性的染色方法,以广东地方鸡种及优质黄羽肉鸡品系种鸡基因组DNA为材料,用5对微卫星引物进行PCR扩增,并将扩增产物置于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中电泳分离,通过对比溴化乙锭染色和银染法显色确定理想显色法,结果认为银染法是一种可行、安全的理想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卫星多态性 银染法 畜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角陶赛特羊和地方绵羊品种微卫星多态性分析及品种间杂种优势预测 被引量:8
4
作者 罗惠娣 毛杨毅 +7 位作者 张亚萍 刘平国 刘晓妮 周胜花 郭慧慧 赵鹏 李俊 张冠武 《中国草食动物科学》 CAS 2013年第3期11-15,共5页
分析无角陶赛特羊和地方绵羊品种的遗传多样性及亲缘关系,以期为种质资源合理利用和保护提供理论依据。利用5个微卫星标记分析5个绵羊品种的遗传结构变异,根据等位基因组成及频率进行了群体遗传统计分析。结果表明:5个微卫星座位在5个... 分析无角陶赛特羊和地方绵羊品种的遗传多样性及亲缘关系,以期为种质资源合理利用和保护提供理论依据。利用5个微卫星标记分析5个绵羊品种的遗传结构变异,根据等位基因组成及频率进行了群体遗传统计分析。结果表明:5个微卫星座位在5个绵羊品种中共检测到77.0个等位基因,各位点的等位基因数(Na)10.0~20.0个;5个绵羊品种平均多态信息含量(PIC)0.6152~0.737 3,平均基因杂合度(He)0.671 1~0.782 0。无角陶赛特羊与广灵大尾羊的标准遗传距离(DS)最大(0.6631),其余依次为晋中绵羊(0.6400)、乌珠穆沁羊(0.3712)、小尾寒羊(0.3352)。说明5个微卫星座位均为高度多态位点,可作为有效遗传标记用于绵羊品种的遗传多样性及品种间遗传关系分析;5个绵羊品种在5个微卫星位点遗传变异大、多态性丰富。据DS推测,无角陶赛特羊与广灵大尾羊杂交可望获得较大的杂种优势,与晋中绵羊的杂种优势次之,与乌珠穆沁羊的杂种优势较小,与小尾寒羊的杂种优势最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角陶赛特羊 地方绵羊品种 微卫星多态性 杂种优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丝羽乌骨鸡微卫星多态性及其与产蛋性能的关系 被引量:4
5
作者 朱庆 张义正 +2 位作者 刘益平 孙桂荣 李亮 《高技术通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79-83,共5页
选用12个微卫星标记,通过对丝羽乌骨鸡多态性扩增,计算出这些微卫星标记座位的等位基因频率、多态信息含量、群体杂合度.通过标记多态性与产蛋性状的最小二乘分析和多重比较,进行了分子标记与产蛋性状的相关分析.结果表明,12个微卫星标... 选用12个微卫星标记,通过对丝羽乌骨鸡多态性扩增,计算出这些微卫星标记座位的等位基因频率、多态信息含量、群体杂合度.通过标记多态性与产蛋性状的最小二乘分析和多重比较,进行了分子标记与产蛋性状的相关分析.结果表明,12个微卫星标记中,9个表现出丰富的多态性.微卫星标记座位平均检测到4.5556个等位基因(3~7个).9个微卫星标记平均多态信息含量为0.6072.标记平均杂合度为0.7423.通过最小二乘分析,检测到4个标记G31913、X82867、Z95315、G01672与3种性能指标(4个月连产蛋量、开产蛋重、500天产蛋量)存在显著相关.标记G31913中基因型AB的开产体重最小二乘均值最高,Z95315的基因型CC的开产蛋重、开产体重最小二乘均值最高,标记G31913的基因型AB和标记Z95315的基因型CC有望作为开产蛋重、开产体重早期选择辅助标记,标记X82867基因型为CD的产蛋量较低,而基因型为AB的产蛋量相应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羽乌骨鸡 微卫星多态性 产蛋性能 多态信息含量 最小二乘分析 微卫星标记 等位基因频率 开产蛋重 开产体重 标记座位 产蛋性状 基因型 平均杂合度 产蛋量 多重比较 相关分析 分子标记 性能指标 早期选择 500 AB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CA第5外显子微卫星多态性与食管癌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郑庆丰 周智锋 +3 位作者 柳硕岩 林万松 陈赛云 叶韵斌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738-741,745,共5页
目的:研究MICA第5外显子微卫星多态性与食管癌相关性。方法:采用PCR-STR微卫星基因分型技术检测103例食管癌患者和84例正常对照MICA基因5外显子多态性。构建食管癌标本中高频率出现的MICA等位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转染293T细胞株,LDH法检... 目的:研究MICA第5外显子微卫星多态性与食管癌相关性。方法:采用PCR-STR微卫星基因分型技术检测103例食管癌患者和84例正常对照MICA基因5外显子多态性。构建食管癌标本中高频率出现的MICA等位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转染293T细胞株,LDH法检测NK细胞对不同MICA等位基因转染的293T细胞的杀伤作用,效靶比20∶1。ELISA法检测转染的293T细胞上清中s MICA含量。结果:食管癌患者第5外显子检测到5种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MICA-A4(9.71%),MICA-A5(22.3%),MICA-A5.1(40.8%),MICA-A6(15.5%),MICA-A9(11.7%),其中MICA-A5.1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ICA等位基因转染293T细胞株后,相对于其他第5外显子A5.1组对NK杀伤的敏感性较低[(30.4±6.3)%,P<0.05],上清可溶性MICA分泌增加(135.7±6.2)pg/ml。结论:食管癌与MICA第5外显子多态性A5.1显著性相关,其危险性高于其他等位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CA基因 微卫星多态性 食管癌 NK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四个海拔牦牛群体血红蛋白β链微卫星多态性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袁青妍 黄治国 +4 位作者 石绍华 谢庄 刘红林 殷甫路 赵永华 《家畜生态学报》 2005年第5期11-14,共4页
分析了四个海拔高度牦牛(4500 m,4000 m,3500 m,1700 m)血红蛋白β链微卫 星座位的多态性,结果发现中国牦牛群体的平均杂合度和多态信息含量分别为0.8574,0. 8426,等位基因数为10,其中7个是牦牛所特有的,另外3个是牦牛和黄牛所共有的... 分析了四个海拔高度牦牛(4500 m,4000 m,3500 m,1700 m)血红蛋白β链微卫 星座位的多态性,结果发现中国牦牛群体的平均杂合度和多态信息含量分别为0.8574,0. 8426,等位基因数为10,其中7个是牦牛所特有的,另外3个是牦牛和黄牛所共有的。四个海 拔高度牦牛的等位基因分布差异极显著(P<0.01)。等位基因分布与海拔相关,相关系数为0. 397。基因型121bp/103bp是海拔4000 m处牦牛所特有的。这说明高度多态的血红蛋白β链 微卫星座位在牦牛适应高原低氧中具有可能的自然选择价值及可能的调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卫星多态性 血红蛋白β链 牦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东鲑人工繁殖与野生群体的形态和微卫星多态性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李福贵 但唐兴 +1 位作者 林绍南 邹曙明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226-229,共4页
开展亚东鲑野生群体与人工繁殖后代的形态特征和微卫星遗传多态性分析。首先采用方差、判别、主成分分析方法研究了2个群体,包括7个可数、11个可量与20个框架数据,结果表明亚东鲑人工繁殖后代与野生群体在鳍式、鳞式、可量和框架结构性... 开展亚东鲑野生群体与人工繁殖后代的形态特征和微卫星遗传多态性分析。首先采用方差、判别、主成分分析方法研究了2个群体,包括7个可数、11个可量与20个框架数据,结果表明亚东鲑人工繁殖后代与野生群体在鳍式、鳞式、可量和框架结构性状等方面均无显著差异。进一步采用9对微卫星引物评估了亚东鲑人工繁殖与野生群体间的遗传变异,在10个座位中,共检测到55个等位基因,平均有效等位基因分别为4.8、4.0个,平均每个座位的等位基因数为5.5个;平均座位观测杂合度分别为0.626 7、0.641 7,平均基因多样性均为0.571 9,群体遗传分化较小,2个群体的微卫星DNA多态性均呈现低水平。结果表明,亚东鲑人工繁殖与野生群体在遗传上差异不大,人工繁殖群体可用于开展进一步的保种繁育和保护性放流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东鲑 野生群体 人工繁殖群体 形态特征 微卫星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卫星多态性与萧山鸡生产性能相关性研究
9
作者 王德前 陈国宏 +2 位作者 吴信生 张学余 王克华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3期60-61,64,共3页
萧山鸡具有良好外貌特征与独特的肉质风味,符合传统消费需求,因而倍受消费者青睐,市场份额逐年增加。在萧山鸡培育过程中,生产性状是最重要的选育指标,一直为育种工作者高度重视,但这类性状的实体测量的选择效率并没有想象中高,且在实... 萧山鸡具有良好外貌特征与独特的肉质风味,符合传统消费需求,因而倍受消费者青睐,市场份额逐年增加。在萧山鸡培育过程中,生产性状是最重要的选育指标,一直为育种工作者高度重视,但这类性状的实体测量的选择效率并没有想象中高,且在实际育种过程中还会出现一个性状的选择进展导致另外相关性状倒退的情况。标记辅助选择是加快鸡屠宰性状遗传育种进展的有效途径,但前提是找到与性状紧密连锁的标记或控制性状的数量性状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萧山鸡 微卫星多态性 生产性能 标记辅助选择 生产性状 数量性状位点 育种过程 肉质风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微卫星多态性分析白羽半番鸭亲本种群群体遗传结构
10
作者 缪中纬 段园园 +3 位作者 郑嫩珠 朱志明 辛清武 陈晖 《福建农业学报》 CAS 2013年第5期419-422,共4页
应用8个微卫星标记对5个鸭种群进行遗传多样性检测。利用等位基因频率计算各群体的基因杂合度、多态信息含量及群体间的遗传距离,并根据遗传距离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8个微卫星标记座位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为2.888,5个鸭群的平均基因... 应用8个微卫星标记对5个鸭种群进行遗传多样性检测。利用等位基因频率计算各群体的基因杂合度、多态信息含量及群体间的遗传距离,并根据遗传距离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8个微卫星标记座位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为2.888,5个鸭群的平均基因杂合度为0.592~0.658,平均多态信息含量为0.422~0.598,为中高度多态。各母本种群间的遗传距离0.187~0.445,番鸭与4个母本的遗传距离0.322~0.445。从聚类分析结果来看,中型母本与小型母本和大型母本先聚为1类,再与M18母本相聚,最后与番鸭相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番鸭亲本 微卫星多态性 遗传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raves病患者TNFβ基因微卫星多态性分析
11
作者 赵善娜 刘玉兰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555-556,共2页
为研究Graves病患者(简称GD)TNF(tumornecrosisfactor)β基因内含子1的微卫星多态性(TNFc),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和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析Graves病实验组和正常对照组的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结果可见,TNFc微卫星多态性含有两个... 为研究Graves病患者(简称GD)TNF(tumornecrosisfactor)β基因内含子1的微卫星多态性(TNFc),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和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析Graves病实验组和正常对照组的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结果可见,TNFc微卫星多态性含有两个等位基因及3种基因型,Graves病实验组的TNFc2基因频率高于正常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χ2=4.02,P<0.05),TNFc1c1基因型频率在Graves病实验组与正常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χ2=2.72,P>0.05),提示TNFc2等位基因在Graves病的发病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毒素 微卫星多态性 格雷夫斯病 多基因遗传病 甲状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卫星多态性与动物杂种优势预测 被引量:5
12
作者 龚明川 赖松家 《动物科学与动物医学》 2003年第4期62-65,共4页
本文在动物杂种优势理论和对微卫星多态性产生机制、研究方法及分析技术的基础上,对微卫星多态性与动物杂种优势预测的关系及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对存在的问题和发展前景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微卫星多态性 动物 杂种优势 预测 产生机制 研究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1β-羟化类固醇脱氢酶1型基因微卫星多态性与肥胖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游娜 王继荣 +2 位作者 张鹏 鲁一兵 缪珩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7年第10期1047-1050,I0005,共5页
目的:探讨中国南京汉族人群中11β-羟化类固醇脱氢酶1型基因多态性与肥胖是否存在相关性。方法:选择11β-羟化类固醇脱氢酶1型基因附近高杂合度微卫星DNA多态标记,应用聚合酶链反应及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探查这一微卫星多态在... 目的:探讨中国南京汉族人群中11β-羟化类固醇脱氢酶1型基因多态性与肥胖是否存在相关性。方法:选择11β-羟化类固醇脱氢酶1型基因附近高杂合度微卫星DNA多态标记,应用聚合酶链反应及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探查这一微卫星多态在中国南京汉族人群156例(对照组)与128例肥胖症患者(肥胖组)中的基因频率分布差异。结果:该多态位点存在8种等位基因,CA重复序列分别重复13、14、15、16、17、18、19和20次,病例-对照群体分析结果表明,两组间等位基因频率总体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7.583,P=0.361)。但CA18等位基因肥胖组频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371,P=0.020),可初步认为CA18等位基因与肥胖发生有关。结论:南京地区汉族人群中11β-羟化类固醇脱氢酶1型基因多态性可能与肥胖有一定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胖 11β-羟化类固醇脱氢酶1型基因 微卫星DNA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1β-类固醇脱氢酶Ⅰ型基因微卫星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王继荣 李慧敏 +3 位作者 张鹏 鲁一兵 蒋秀琴 缪珩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1038-1042,共5页
目的:探讨南京地区汉族人群中11β-类固醇脱氢酶Ⅰ型基因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的相关性。方法:选择11β-类固醇脱氢酶Ⅰ型基因内含子4内高杂合度微卫星DNA多态标记,应用聚合酶链反应及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探讨这一微卫星多态在中... 目的:探讨南京地区汉族人群中11β-类固醇脱氢酶Ⅰ型基因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的相关性。方法:选择11β-类固醇脱氢酶Ⅰ型基因内含子4内高杂合度微卫星DNA多态标记,应用聚合酶链反应及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探讨这一微卫星多态在中国南京汉族人群121例正常健康者和150例2型糖尿病患者之间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差异。结果:该多态位点存在8种等位基因,CA重复序列分别重复13、14、15、16、17、18、19和20次,病例-对照群体分析结果表明,两组间等位基因频率总体分布差异无显著性(χ2=8.9944,Ρ=0.253)。但(CA)15等位基因糖尿病组频率高于正常组,有统计学意义(χ2=4.990,P=0.025),可以初步认为(CA)15等位基因可能是糖尿病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南京地区汉族人群中11β-类固醇脱氢酶Ⅰ型基因多态性可能与2型糖尿病有一定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11β-类固醇脱氢酶Ⅰ型基因 微卫星DNA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雉鸡微卫星多态性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邢磊 赵乐乐 +2 位作者 袁红艳 张春华 陆雪林 《养殖与饲料》 2020年第2期32-35,共4页
利用高通量测序等手段开发了8个具有多态性的微卫星标记(ZLL-12、ZLL-14、ZLL-30、ZLL-37、ZLL-55、ZLL-56、ZLL-61、ZLL-68),以期从分子水平上研究雉鸡的遗传多样性,为雉鸡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研究、基因定位以及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提供... 利用高通量测序等手段开发了8个具有多态性的微卫星标记(ZLL-12、ZLL-14、ZLL-30、ZLL-37、ZLL-55、ZLL-56、ZLL-61、ZLL-68),以期从分子水平上研究雉鸡的遗传多样性,为雉鸡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研究、基因定位以及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提供分子水平上的有效工具。试验结果显示:RN群体中,观测等位基因数平均为5.38,每个位点从1(zll-12)到9(zll-30和zll-68)不等,有效等位基因数平均为3.64;MX群体中,观测等位基因数平均为5.75,每个位点从2(zll-12)到10(zll-68)不等,有效等位基因数平均为3.65;D群体中,观测等位基因数平均为5.13,每个位点从2(zll-12)到11(zll-30)不等。8个位点在RN、MX、D 3个群体中,除zll-12、zll-61的PIC小于0.5外,其余6个位点的PIC值均高于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卫星多态性 雉鸡 高通量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肥胖基因3′-末端区微卫星多态性与上海地区汉族人群超重和肥胖的关系
16
作者 鲁瑾 邹大进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933-935,共3页
目的:研究肥胖(ob)基因3′-末端区微卫星多态性与上海地区汉族人群肥胖的关系。方法:运用PCR法分析232例上海地区汉族人群(包括130例肥胖组及102例对照组)的ob基因3′-末端区的微卫星多态性的基因型,比较不同基因型身高、体质量、腰围... 目的:研究肥胖(ob)基因3′-末端区微卫星多态性与上海地区汉族人群肥胖的关系。方法:运用PCR法分析232例上海地区汉族人群(包括130例肥胖组及102例对照组)的ob基因3′-末端区的微卫星多态性的基因型,比较不同基因型身高、体质量、腰围、臀围、体质量指数、腰/臀比、血糖、血胰岛素、血脂和尿酸的差异。结果:肥胖组和对照组的基因型频率(Ⅰ/Ⅰ0.115,Ⅰ/Ⅱ0.331,Ⅱ/Ⅱ0.554vsⅠ/Ⅰ0.059,Ⅰ/Ⅱ0.333,Ⅱ/Ⅱ0.608)和等位基因频率(Ⅰ0.281,Ⅱ0.719vsⅠ0.225,Ⅱ0.775)无显著差异;在肥胖组中,携带ob基因(Ⅰ/Ⅰ+Ⅰ/Ⅱ)基因型的患者腰臀比较携带Ⅱ/Ⅱ基因型者大(0.91±0.05vs0.86±0.03,P=0.047)。Logistic回归分析证实,腰臀比与ob基因3′-末端区的微卫星多态性独立相关(P=0.042)。结论:Ob基因3′-末端区微卫星多态性与上海地区汉族人群中心性肥胖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族 肥胖 肥胖基因 微卫星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ON1基因微卫星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的关联研究
17
作者 张鹏 李慧敏 +3 位作者 王继荣 鲁一兵 蒋秀琴 缪珩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1043-1047,共5页
目的:探讨南京地区汉族人群中对氧磷酶1基因(PON1)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是否存在相关性。方法:选择PON1基因附近高杂合度微卫星DNA多态标志,应用聚合酶链反应及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探察这一微卫星多态在正常对照组与2型糖尿病组中... 目的:探讨南京地区汉族人群中对氧磷酶1基因(PON1)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是否存在相关性。方法:选择PON1基因附近高杂合度微卫星DNA多态标志,应用聚合酶链反应及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探察这一微卫星多态在正常对照组与2型糖尿病组中的基因频率分布。结果:该多态位点存在4种等位基因,GT重复序列分别重复12、15、17、20次,病例与对照分析结果表示,两组间等位基因频率总体分布差异有显著性(χ2=14.10,P<0.01)。两组间基因型频率总体分布差异有显著性(χ2=12.72,P<0.01)。结论:南京地区汉族人群中对氧磷酶1基因多态性可能与2型糖尿病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对氧磷酶1基因 微卫星DNA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微卫星多态性研究肿瘤与白血病
18
作者 王文生 朱平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1996年第4期348-352,共5页
肿瘤与白血病的发病都与恶性细胞的基因组变异有关。为识别出现了哪些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的变化,以往用过许多不同策略。最近发现应用微卫星(microsatellite)序列确定恶变基因的存在及其位置是一种很有用的方法。微卫星序列为广泛分布于... 肿瘤与白血病的发病都与恶性细胞的基因组变异有关。为识别出现了哪些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的变化,以往用过许多不同策略。最近发现应用微卫星(microsatellite)序列确定恶变基因的存在及其位置是一种很有用的方法。微卫星序列为广泛分布于不同染色体上的一些简单重复序列,通常由2—4个核苷酸反复重复排列组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卫星 微卫星多态性 杂合性缺失 肿瘤 白血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2S388、D2S2232微卫星长度多态性与汉族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易感性关联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胡瑞成 徐永健 张珍祥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45-48,共4页
目的研究D2S388和D2S2232微卫星长度多态性及其与汉族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易感性的关系。方法提取80例吸烟COPD患者和81名健康吸烟者(全部为汉族人,来源于全国各地)外周血基因组DNA,用多聚酶链式反应-变性聚丙烯酰胺电泳-测序方法... 目的研究D2S388和D2S2232微卫星长度多态性及其与汉族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易感性的关系。方法提取80例吸烟COPD患者和81名健康吸烟者(全部为汉族人,来源于全国各地)外周血基因组DNA,用多聚酶链式反应-变性聚丙烯酰胺电泳-测序方法检测D2S388、D2S2232微卫星长度多态性。分析吸烟健康人群的基因型分布是否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计算微卫星位点的多态信息含量,并对两组人群D2S388和D2S2232长度多态性进行比较。结果D2S388和D2S2232位点均分别检测出6种等位基因和12种不同基因型,等位基因分布比墨西哥人相对集中;吸烟健康人群D2S388和D2S2232位点基因型分布均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D2S388位点杂合率为0.47,多态信息含量为0.54,D2S2232位点杂合率为0.45,多态信息含量为0.53。D2S388(AC)15等位基因在COPD患者中的分布频率高于健康吸烟组,其患COPD的机会比为3.0;两组人员D2S2232位点的等位基因频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汉族人D2S388和D2S2232位点长度多态性与墨西哥人比较具有种族差异;D2S388长度多态性与中国汉族人COPD易感性有关,D2S2232长度多态性与中国汉族人COPD易感性无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微卫星多态性 遗传易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卫星DNA多态性在十种近交系小鼠遗传监测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7
20
作者 欧阳兆和 陈振文 +2 位作者 李瑞生 战大伟 王承利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2004年第2期71-74,共4页
目的 研究微卫星DNA多态性在近交系小鼠遗传监测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小鼠不同染色体上的16个微卫星位点 ,应用PCR技术对常用的 10个近交系小鼠进行了微卫星DNA多态性分析。结果  14个微卫星DNA具有稳定扩增效果 ,在同一品系不同个体... 目的 研究微卫星DNA多态性在近交系小鼠遗传监测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小鼠不同染色体上的16个微卫星位点 ,应用PCR技术对常用的 10个近交系小鼠进行了微卫星DNA多态性分析。结果  14个微卫星DNA具有稳定扩增效果 ,在同一品系不同个体之间表现单态性 ;在不同品系之间表现多态性。结论 运用所筛选的 14个位点进行微卫星多态性分析 ,能够快速、经济地对近交系小鼠进行遗传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卫星DNA多态性 近交系 小鼠 遗传监测 分子生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