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微博约架:传媒公共领域的实践困境 被引量:10
1
作者 郭讲用 《当代传播》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65-68,共4页
由于不同的新闻传播制度,中国传媒公共领域的发展历程与阿伦特、哈贝马斯等西方学者描述的资本主义公共领域存在较大差异。传媒公共领域理论一度被认为是理想主义的乌托邦,而微博的飞速发展,似乎为中国传媒公共领域的实现提供了理想的... 由于不同的新闻传播制度,中国传媒公共领域的发展历程与阿伦特、哈贝马斯等西方学者描述的资本主义公共领域存在较大差异。传媒公共领域理论一度被认为是理想主义的乌托邦,而微博的飞速发展,似乎为中国传媒公共领域的实现提供了理想的平台。微博发挥了传媒公共领域在技术层面的平等性、开放性、交互性、批判性,削弱了传媒的政治控制力,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中国的民主进程。但可否就此认为微博是私人(广泛参与的受众)通过对话、协商与辩论形成了公共舆论,从而建构了现代传媒公共领域?本文以"微博约架"事件为例,从公共领域所要求的理性批判、交往理性、公共性、独立性等层面,揭示微博在中国传媒公共领域的实践困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博约架 传媒公共领域 公共性 批判性 交往理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共理性视角下“微博约架”的反思与治理
2
作者 梁刚 《编辑之友》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60-62,70,共4页
微博约架近年来有愈演愈烈之势,具有负面传染性和示范性,从根本上背离了公共理性精神,撕裂了社会和谐。对这一不良社会现象的治理要多管齐下:进一步强化自媒体管理的力度,从源头上遏制约架信息的传播;大力培育公民社会,彻底铲除戾气生... 微博约架近年来有愈演愈烈之势,具有负面传染性和示范性,从根本上背离了公共理性精神,撕裂了社会和谐。对这一不良社会现象的治理要多管齐下:进一步强化自媒体管理的力度,从源头上遏制约架信息的传播;大力培育公民社会,彻底铲除戾气生成的社会土壤;努力形塑普遍的文化宽容精神,营造自由宽松的公共讨论氛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理性 微博约架 反思 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