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碳酸盐岩储层模拟与地球化学实验技术进展及应用 被引量:14
1
作者 沈安江 胡安平 +1 位作者 梁峰 佘敏 《中国石油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6-29,共14页
中国海相碳酸盐岩具年代老、埋藏深、经历多旋回构造—成岩叠加改造的特点,导致储层非均质性强、成因复杂,储层发育主控因素与成藏过程研究难度大。依托国家“十一五”“十二五”“十三五”碳酸盐岩油气专项和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 中国海相碳酸盐岩具年代老、埋藏深、经历多旋回构造—成岩叠加改造的特点,导致储层非均质性强、成因复杂,储层发育主控因素与成藏过程研究难度大。依托国家“十一五”“十二五”“十三五”碳酸盐岩油气专项和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碳酸盐岩储层重点实验室,开展有针对性的储层模拟和地球化学实验技术攻关,取得3项进展:(1)基于多阶段—连续流装置、渗透率在线检测和可视化装置、高温高压流体原位检测改进装置,解决了中国多旋回叠合盆地古老深层碳酸盐岩储层模拟实验的难题,为埋藏溶蚀孔洞预测和评价、埋藏环境孔喉结构发育样式和演化路径研究提供了手段;(2)建立了以碳酸盐矿物激光原位U—Pb同位素测年为核心的9项微区多参数地球化学实验分析技术,解决了储层成因研究中的定年、定温和定流体属性的难题;(3)微区多参数地球化学实验分析技术的创新应用,解决了绝对年龄坐标系下构造—埋藏史、成岩—孔隙演化史、烃源岩埋藏和成烃史、油气成藏史重建的多解性和不确定性难题,为碳酸盐岩油气勘探研究发挥了重要的支撑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老海相碳酸盐岩 微区多参数地球化学实验分析技术 储层模拟实验技术 储层成因与分布规律 油气勘探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石化无锡石油地质研究所实验地质技术之LA-ICP-MS原位微区分析系统
2
作者 马亮帮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F0002-F0002,共1页
近日,最新引进的激光剥蚀(LA)一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原位微区分析系统在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无锡石油地质研究所实验中心完成安装,且联机调试成功并投入使用。
关键词 石油勘探开发 原位分析 地质研究所 实验中心 地质技术 中国石化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洋地质实验测试技术及研究进展 被引量:1
3
作者 徐磊 林学辉 +23 位作者 张媛媛 贺行良 徐婷婷 张剑 王飞飞 梁源 任宏波 辛文彩 朱志刚 张道来 李凤 宋晓云 李秋馀 武华杰 何乐龙 闫大伟 姜学钧 江云水 宁泽 路晶芳 王红 李嘉佩 王云 周一博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3-70,共18页
实验测试处在数据获取的“第一线”,承担着准确支撑科研论述的重要使命,是海洋地质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随着中国海洋地质调查事业的蓬勃发展,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现已建成专业学科比较齐全、海洋特色鲜明的综合性实验测试室,检测... 实验测试处在数据获取的“第一线”,承担着准确支撑科研论述的重要使命,是海洋地质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随着中国海洋地质调查事业的蓬勃发展,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现已建成专业学科比较齐全、海洋特色鲜明的综合性实验测试室,检测项目涵盖无机化学分析、有机化学分析、碎屑矿物鉴定、薄岩石片鉴定、黏土矿物定量分析、粒度分析、稳定同位素分析、放射性同位素测年、释光测年、微古鉴定和岩芯管理等十多个专业类型。实验室在完成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农业等新领域技术与服务对接的同时,结合深海、极地、自然资源全要素调查等科研项目设置的测试任务及研究内容,开展创新机制探索改革,持续形成高水平论文和创新型专利成果,不断满足海洋基础地质调查、海洋矿产资源调查和海洋环境地质调查工作对分析测试的新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测试技术 海洋地球化学分析 地质年代分析 岩石矿物分析 体古生物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地质分析’2000”国际会议看我国地质分析的未来发展 被引量:10
4
作者 王毅民 高玉淑 王晓红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03-106,共4页
本文简单介绍了“地质分析 2 0 0 0”(Geoanalysis’2 0 0 0 )国际会议的概况、主要议题 ,并据此和相关文献评论并介绍国际地质分析技术发展的主要倾向 ,同时分析了我国地质分析的现状和当前地学研究的需求 ;从而提出构建我国现代地质... 本文简单介绍了“地质分析 2 0 0 0”(Geoanalysis’2 0 0 0 )国际会议的概况、主要议题 ,并据此和相关文献评论并介绍国际地质分析技术发展的主要倾向 ,同时分析了我国地质分析的现状和当前地学研究的需求 ;从而提出构建我国现代地质分析技术新体系的设想 ,并就我国地质分析走向世界提出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化学 分析技术 国际会议 评论 地质分析 同位素 原位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矿模式与找矿模式研究的现代科学技术 被引量:9
5
作者 曾庆栋 底青云 +2 位作者 薛国强 王功文 荆林海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95-308,共14页
为保障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地下深部资源勘探与开发是当前国内外许多国家重要的战略选择。地下深部是否存在优质矿产资源研究是开展深部找矿的前提。理想的成矿模式对指导找矿模式的构建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而合理找矿模式的建立对于深部... 为保障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地下深部资源勘探与开发是当前国内外许多国家重要的战略选择。地下深部是否存在优质矿产资源研究是开展深部找矿的前提。理想的成矿模式对指导找矿模式的构建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而合理找矿模式的建立对于深部找矿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持续发展,各种新技术不断用于地质研究及勘探中,使深入理解成矿作用,建立理想的成矿模式成为可能。目前,一些新技术如矿物原位U-Pb定年、原位成分、原位同位素分析等在成矿模式研究中已发挥重要作用,指导人们重新建立新的成矿模式;同样一些地球物理探测技术、地球化学探测技术等也正在找矿模式的建立中发挥重要作用,为深部矿的找寻提供更可靠的依据。因而成矿理论及综合地球物理、综合地球化学等现代科学技术的应用是当前及未来深部矿找矿工作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矿模式 找矿模式 矿物分析技术 地球物理探测技术 地球化学探测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