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TA1钛合金自冲铆接头力学性能及微动行为
被引量:4
- 1
-
-
作者
赵伦
何晓聪
张先炼
丁燕芳
刘洋
邓聪
-
机构
昆明理工大学机电工程学院
Department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
出处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0期3579-3583,共5页
-
基金
国家留学基金委(20150009019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565023)。
-
文摘
本工作以TA1自冲铆接头为研究对象,基于拉伸-剪切和疲劳试验分析了接头的力学性能,并采用扫描电镜从微观层面研究了接头的拉伸-剪切失效机理、疲劳失效机理及微动行为。结果表明:拉伸-剪切失效模式为铆钉腿部从下板拉脱,铆钉颈部存在不同程度的断裂。疲劳失效模式主要为上板断裂失效,其疲劳极限约为1.18kN。疲劳裂纹从上板与铆钉头接触部位萌生,在持续微动磨损及疲劳循环应力作用下,沿板厚和板宽方向不断扩展,直至接头疲劳断裂。微动磨损的剧烈程度直接影响接头疲劳失效模式。上板与铆钉头接触区的微动磨损源于板宽W区域,随着微动过程的不断进行,逐步向板长L区域扩展。
-
关键词
钛合金
自冲铆接头
裂纹萌生
裂纹扩展
微动行为
力学性能
-
Keywords
titanium alloy
self-piercing riveted joint
crack initiation
crack propagation
fretting behavior
mechanical performance
-
分类号
TH131.1
[机械工程—机械制造及自动化]
-
-
题名铝合金自冲铆接微动行为研究
被引量:2
- 2
-
-
作者
赵伦
何晓聪
邢保英
张先炼
邰加琪
-
机构
昆明理工大学机电工程学院
-
出处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4期105-108,131,共5页
-
基金
国家留学基金委项目(20150009019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565023
+1 种基金
51565022)
2015年云南省博士研究生学术新人基金(2013603001)
-
文摘
选择两组不同厚度铝合金板制成SA15和SA25自冲铆接头并进行疲劳实验,用威布尔分布验证实验数据有效性,用疲劳三参数经验公式拟合接头S-N曲线并对比分析接头疲劳性能,用扫描电子显微镜研究接头微动行为以探索疲劳失效与微动磨损的关系。实验数据服从威布尔分布,表明数据可靠。三参数经验公式较好地拟合接头S-N曲线,SA25接头疲劳性能优于SA15接头,且在中低疲劳寿命区域SA25接头疲劳性能的优越性更为突出。SA15接头失效于上板靠铆钉头,而SA25接头失效于下板沿纽扣。SA15接头在铆接区两板间微动磨损较严重,SA25接头在下板与铆钉腿部微动磨损较严重。疲劳失效部位与微动磨损剧烈部位重合,表明微动磨损是导致接头疲劳失效的重要因素之一。
-
关键词
自冲铆接
微动行为
疲劳失效
二参数威布尔分布
疲劳三参数经验公式
-
Keywords
self-piercing riveting(SPR)
fretting behavior
fatigue failure
two-parameter Weibull distribution
fatigue three-parameter empirical formula
-
分类号
TH131.1
[机械工程—机械制造及自动化]
-
-
题名类金刚石薄膜的微动行为研究
被引量:5
- 3
-
-
作者
张胜
杨于诗
岳照凡
庄文华
樊小强
朱旻昊
-
机构
西南交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材料先进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西南交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摩擦学研究所
-
出处
《摩擦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212-1221,共10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2075458,U2141211)资助。
-
文摘
微动磨损是1种极具隐蔽性和危害性的磨损形式,目前一般通过固体薄膜或流体润滑剂来进行防护.类金刚石碳基(diamond-like carbon,DLC)薄膜具有良好的摩擦学性能,因而广泛应用于各种润滑.探索DLC薄膜的微动行为对预防和减轻机械微动损耗至关重要.本文作者通过调控法向载荷和位移幅值,开展了DLC薄膜的微动摩擦试验,探究二者对DLC薄膜微动摩擦行为的影响,并结合各种表征手段研究薄膜损伤情况及磨损机理.结果表明:在微动试验中二者的大小会直接影响微动接触状态;微动磨损在部分滑移区和完全滑移区的磨损机理不同;施加的载荷和位移幅值调控着摩擦界面的氧化程度、碳质转移膜形成及DLC薄膜石墨化程度,从而决定了DLC薄膜的减摩耐磨机理.此工作为DLC薄膜在实际微动工况中的应用提供一定理论依据.
-
关键词
法向载荷
位移幅值
DLC薄膜
微动行为
磨损机理
-
Keywords
normal loads
displacement amplitude
DLC film
fretting behavior
wear mechanism
-
分类号
TG580.64
[金属学及工艺—金属切削加工及机床]
TH117.1
[机械工程—机械设计及理论]
-
-
题名n-ZrO_2/Ni复合电刷镀层的微动磨损行为
被引量:4
- 4
-
-
作者
蒋斌
徐滨士
董世运
欧忠文
-
机构
重庆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装甲兵工程学院装备再制造技术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
-
出处
《摩擦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515-519,共5页
-
基金
国家973项目资助(G1999065009)
-
文摘
利用电刷镀技术制备n-Z rO2/N i复合镀层,研究复合镀层与GC r15配副从室温到500℃的微动磨损行为,探讨了复合镀层的微动磨损机理.结果表明:随着试验温度升高,由于磨损表面发生摩擦氧化反应,形成具有固体润滑作用的氧化物保护层,使得其摩擦系数逐渐降低,当试验温度为500℃时,氧化物保护层大面积脱落导致摩擦系数上升;复合电刷镀层的显微硬度随温度升高而显著下降,导致其抗磨损性能降低;复合电刷镀层在室温下的微动磨损失效机理主要以剥层磨损为主,在200℃以上主要为剥层磨损,并伴有一定程度的粘着磨损.
-
关键词
电刷镀
纳米复合镀层
微动磨损行为
剥层磨损
-
Keywords
electro-brush plating, nano-composite coating, fretting wear, delamination
-
分类号
TG174
[金属学及工艺—金属表面处理]
TH117.3
[机械工程—机械设计及理论]
-
-
题名车轴修复用热喷涂层厚度对微动损伤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9
- 5
-
-
作者
刘伟
何庆复
陈善忠
-
机构
北方交通大学机电学院
戚墅堰机车车辆工艺研究所
-
出处
《摩擦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435-438,共4页
-
基金
铁道部科技发展计划资助项目(96J52A).
-
文摘
选取经过2次修补的旧车轴,按照实物轴直径的25%比例加工成试验轴后组装成轮对,在模拟轮轴试验台上运行至出现疲劳裂纹后再将其切除,将表面进行滚压处理后喷涂厚0.5mm和1.0mm的Cr-Ni合金涂层进行尺寸修复.对修复轴进行1.2×107次循环的模拟损伤试验,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模拟损伤试验后涂层磨损表面及疲劳断口形貌,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分析磨损表面氧化物组成.结果表明:在选定的试验条件下,0.5mm厚的修复涂层具有较高的耐微动疲劳和磨损能力,能延长车轴使用寿命;而微动应力使1.0mm厚的涂层磨损表面产生较厚的加工硬化层和较严重的氧化破损、并生成较多的层内横向裂纹,对车轴的疲劳性能反而不利.
-
关键词
车轴修复
热喷涂
Cr-Ni涂层
微动损伤行为
-
Keywords
Axles
Chromium alloys
Coatings
Fretting corrosion
Spraying
-
分类号
U279
[机械工程—车辆工程]
TG174.4
[金属学及工艺—金属表面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