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织构型水润滑轴承动压叠加承载及微动压效应分析 被引量:7
1
作者 李强 王玉君 +2 位作者 张硕 许伟伟 王振波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80-187,共8页
目的提高水润滑轴承承载力,探究织构型水润滑轴承的承载机理。方法采用计算流体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 CFD)方法建立三维织构型水润滑滑动轴承和二维织构型平行接触副模型,分别从宏观和微观角度对表面微织构承载机理进行... 目的提高水润滑轴承承载力,探究织构型水润滑轴承的承载机理。方法采用计算流体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 CFD)方法建立三维织构型水润滑滑动轴承和二维织构型平行接触副模型,分别从宏观和微观角度对表面微织构承载机理进行研究。结果宏观角度上,在保证织构结构参数不变时,随着织构分布由液膜最高压力区下游向上游移动,水润滑轴承承载力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织构处产生微动压现象,逐渐上升的压力脉动趋势使轴承承载力上升,但原动压区逐渐变成以织构为中心的点状区域,使得承载区面积下降。微观角度上,随着织构向入口方向移动,压力分布整体向左移动,当Re>1时,随着惯性效应的增强,压力分布整体上移,考虑空化效应时,织构处压力降低被限制。结论宏观角度上,微动压效应与原动压效应之间的非同向叠加效应决定了织构型水润滑滑动轴承的承载能力,表现为以液膜最高压力区为分界,织构区域位于其上游时,轴承承载力上升,反之,承载力下降。微观角度上,织构的微动压效应主要通过入口卷吸效应、空化作用以及惯性作用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润滑轴承 表面织构 计算流体力学 空化 微动压 承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粉末粒径对激光熔覆修复EA4T钢拉压微动疲劳行为影响研究
2
作者 张晋萌 彭金方 +2 位作者 赵乙光 刘建华 朱旻昊 《摩擦学学报(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910-922,共13页
高铁轮轴配合面在压装过程中产生的异物拉伤会大大降低服役安全可靠性.本文中以EA4T钢为研究对象,使用50、100和150μm这3种粒径NiCrMo合金粉末对预损伤试样进行激光熔覆修复,开展拉压微动疲劳试验探究不同粉末粒径对材料修复后微动疲... 高铁轮轴配合面在压装过程中产生的异物拉伤会大大降低服役安全可靠性.本文中以EA4T钢为研究对象,使用50、100和150μm这3种粒径NiCrMo合金粉末对预损伤试样进行激光熔覆修复,开展拉压微动疲劳试验探究不同粉末粒径对材料修复后微动疲劳行为的影响.结果显示,EA4T钢的拉压微动疲劳S~N曲线呈倾斜的“Z”字形特征,同一疲劳载荷条件下,3种粒径粉末修复试样疲劳寿命相比未修复试样均呈现略微下降,但仍保持较高的疲劳寿命.修复前后材料疲劳失效断口均属于正断型穿晶断裂.1×10^(5)次循环条件下接触损伤区均可见倾斜于接触面方向的疲劳裂纹,50μm粒径试样损伤区存在因激光熔覆过程吸收过多热量而产生的凝固裂纹.损伤区磨损形貌均表现为不规则椭圆形,损伤机理主要为黏着磨损、氧化磨损、磨粒磨损以及剥层;1×10^(5)次循环条件时,50、100和150μm粒径试样磨损体积分别为2.43×10^(6)、1.94×10^(6)和3.29×10^(6)μm^(3),2×10^(5)次循环条件时,50、100和150μm粒径试样磨损体积分别为4.32×10^(6)、3.86×10^(6)和5.64×10^(6)μm^(3),100μm粒径试样接触区心部剥层现象较轻微,磨损体积较小;随着循环次数的增加,100μm粒径修复试样晚于150μm粒径修复试样进入裂纹扩展阶段,50μm粒径修复试样会因凝固裂纹扩展过早断裂,100μm粒径修复试样疲劳寿命相对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A4T钢 微动疲劳 激光熔覆 NiCrMo合金粉末 损伤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普通导轨润滑机理探讨 被引量:2
3
作者 安琦 周银生 顾大强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25-26,共2页
本文在对导轨滑动表面润滑机理进行研究中,首次提出了微观表面动压润滑的概念,在此基础上深入探讨了导轨滑动表面的润滑机理,从而指出导轨滑动表面润滑状态不应是介于边界润滑与干摩擦之间,而应是介于边界润滑与动压润滑之间.
关键词 导轨 微动压润滑 润滑机理 仪器 机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