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种微动力系统应用于下颌低位阻生智齿拔除术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5
1
作者 李向军 张晓燕 +2 位作者 张晓 刘宇 张旭东 《口腔医学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554-558,共5页
目的:比较电动式颌面微动力系统和高速气动外科手机在下颌低位阻生智齿拔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33例下颌低位阻生智齿随机分成2组,分别使用电动式颌面微动力系统和高速气动外科手机进行手术,比较2组间拔牙时间和术后肿胀、疼痛、... 目的:比较电动式颌面微动力系统和高速气动外科手机在下颌低位阻生智齿拔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33例下颌低位阻生智齿随机分成2组,分别使用电动式颌面微动力系统和高速气动外科手机进行手术,比较2组间拔牙时间和术后肿胀、疼痛、张口受限、干槽症、神经损伤、邻牙损伤情况,结果采用SPSS19.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电动式颌面微动力组的手术时间明显少于高速气动外科手机组,术后肿胀、疼痛、张口受限程度明显小于高速气动外科手机组(P<0.05),干槽症、神经损伤发生率低于高速气动外科手机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电动式颌面微动力系统拔除下颌低位阻生智齿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式颌面微动力系统 高速气动外科手机 下颌低位阻生智齿 拔牙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动力系统在牙拔除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35
2
作者 胡开进 李永锋 吴迪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5,共5页
牙拔除术是口腔外科最基本的治疗操作,但传统使用骨凿、骨锤等拔牙工具的方法不仅创伤大、并发症多,还易增加患者紧张、恐惧心理。近年来,随着微创理念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各种微动力设备开始应用于牙拔除术,这些设施既能减少拔牙创伤... 牙拔除术是口腔外科最基本的治疗操作,但传统使用骨凿、骨锤等拔牙工具的方法不仅创伤大、并发症多,还易增加患者紧张、恐惧心理。近年来,随着微创理念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各种微动力设备开始应用于牙拔除术,这些设施既能减少拔牙创伤、降低拔牙并发症,还可极大地减轻患者的身心压力,从而弥补了传统拔牙器械的不足并逐渐取代了传统拔牙工具。由于各种微动力系统具有不同的优势和缺陷,在操作过程中还需一些辅助设备。本文将针对各种微动力系统在牙拔除术中应用的优缺点和辅助设备的选择和使用方法进行阐述,为临床上如何选择和应用微动力系统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动力系统 气动式外科专用切割手机 牙拔除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8 V ISG微混动力系统车辆整车控制策略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程吉鹏 陈丁跃 姜良超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4-20,共7页
以某款传统汽车为原型车,在原车12 V电气系统的基础上,设计一种48 V微混动力系统。基于Cruise软件建立整车模型,通过与控制策略模型的联合进行动力性、经济性仿真,并与原型车的仿真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该车在实现功率辅助的基... 以某款传统汽车为原型车,在原车12 V电气系统的基础上,设计一种48 V微混动力系统。基于Cruise软件建立整车模型,通过与控制策略模型的联合进行动力性、经济性仿真,并与原型车的仿真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该车在实现功率辅助的基础上降低了油耗和排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8V 动力系统 控制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动力机电系统的发展动态与展望 被引量:12
4
作者 李德桃 潘剑锋 +1 位作者 薛宏 杨文明 《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489-492,共4页
在阐述微动力机电系统研究意义的基础上,对其在国内外的发展动态及趋势进行了回顾,重点介绍了双区燃烧微涡轮机、微型往复式电力发生器、微转子发动机以及作者研究的微热光电动力系统.这种新型的微热光电系统具有无运动部件、热量利用... 在阐述微动力机电系统研究意义的基础上,对其在国内外的发展动态及趋势进行了回顾,重点介绍了双区燃烧微涡轮机、微型往复式电力发生器、微转子发动机以及作者研究的微热光电动力系统.这种新型的微热光电系统具有无运动部件、热量利用效率高、制造成本低等优点.最后论述了微机电动力系统研究中面临的主要挑战,并重点总结了需要解决的一些基础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动力系统 热光电系统 燃烧 尺度传热 流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8 V微混动力系统用磷酸铁锂锂离子电池组
5
作者 田贵 张磊 +1 位作者 王换换 寇里恺 《电池》 2025年第4期780-783,共4页
48 V微混动力系统可以降低整车油耗。采用额定电压3.2 V、额定容量37 Ah的软包装磷酸铁锂锂离子电芯,组装48 V/37 Ah的电池总成,作为48 V微混动力系统电池组方案。对电池组进行基本参数测试,包括容量、直流内阻(DCR)等。首次循环充放电... 48 V微混动力系统可以降低整车油耗。采用额定电压3.2 V、额定容量37 Ah的软包装磷酸铁锂锂离子电芯,组装48 V/37 Ah的电池总成,作为48 V微混动力系统电池组方案。对电池组进行基本参数测试,包括容量、直流内阻(DCR)等。首次循环充放电容量分别为40.34 Ah、37.55 Ah;50%荷电状态(SOC)下的充放电DCR分别为10.570 mΩ和11.540 mΩ。记录电池组在世界轻型汽车测试规程(WLTP)工况下的功率谱。WLTP加速循环老化测试发现,电池组寿命衰减10.4%,表明设计的48 V电池组符合寿命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酸铁锂锂离子电池 48 V动力系统 寿命测试 软包装电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孔介质回热微燃烧器的扩散燃烧 被引量:4
6
作者 曹海亮 张凯 +1 位作者 徐进良 魏新利 《燃烧科学与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394-400,共7页
设计了多孔介质回热微燃烧器.进行了微燃烧器的扩散燃烧特性实验研究,得到了其燃烧效率、出口尾气温度、壁面温度和热损失率随燃烧热功率和过量空气系数的变化规律.实验发现,在较宽的操作范围内,微燃烧器具有较高的燃烧效率和出口尾气温... 设计了多孔介质回热微燃烧器.进行了微燃烧器的扩散燃烧特性实验研究,得到了其燃烧效率、出口尾气温度、壁面温度和热损失率随燃烧热功率和过量空气系数的变化规律.实验发现,在较宽的操作范围内,微燃烧器具有较高的燃烧效率和出口尾气温度,而且随着燃烧功率和过量空气系数的增大,微燃烧器的壁面温度和热损失率反而减小.分析表明,采用回热夹层和多孔介质相向的进气方式,使得反应气体的流动方向与散热方向相反,有效回收了热量损失,提高了微燃烧器的热效率和出口尾气温度.所设计的多孔介质回热微燃烧器对开发微燃烧透平发电系统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型回热燃烧器 多孔介质 扩散燃烧 热损失 微动力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